[摘要]对于消费者关心的“铅含量”,则几乎所有商品没有标注。一些虽也宣称“无铅”,但购买时无法看到配料信息,消费者无从判断。
松花皮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中医认为,皮蛋是清凉解热的传统食品。“皮蛋拌豆腐”、“皮蛋瘦肉粥”等菜肴美传天下。皮蛋好吃,但其是否含铅却让人心有顾忌。记者了解到,“皮蛋国家新标准”已经正式实施,新国标要求:皮蛋一律采用无铅工艺生产,这是否意味着有铅皮蛋工艺从此将退出历史舞台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呢而“无铅工艺”就意味着“无铅”吗
皮蛋新国标执行不力几乎没有标注含铅量
执行标准混乱几乎没有标注含铅量
家住番禺某小区的姚阿姨告诉记者,凉拌皮蛋做起来方便味道也很好。但是对于皮蛋的健康和安全,姚阿姨也感到担心。“知道含铅量高的皮蛋吃多了对身体不好,但皮蛋里究竟有多少铅,谁也说不清楚。”
据了解,我国首次发布针对皮蛋的国标是在1988年,编号为GB/T9694-1988,这项标准目前已经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新国标GB/T9694-2014,新国标于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新国标指出:“本标准与GB/T9694-1988《皮蛋》相比,改写了‘铅、铜、砷、锌’指标为‘污染物指标总砷、铅、总汞和镉应符合GB2762的规定’,并删去铜和锌的指标要求。”同时,新“国标”删去了“对于传统工艺生产的溏心皮蛋铅含量应该小于等于3毫克/千克”的规定,而是按照GB2762关于污染物的指标要求,规定新生产的皮蛋含铅量必须在0.5毫克/千克以下。
执行不力标准混乱
含铅量几乎全部没标注
对于消费者关心的“铅含量”,则几乎所有商品没有标注。一些虽也宣称“无铅”,但购买时无法看到配料信息,消费者无从判断。据业内人士介绍,如今正规厂家采用新标准“无铅工艺”的较多,但小作坊不好说。而实际上,食药监局在蛋及蛋制品的抽检中,皮蛋样品不合格率较高,“铅超标”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无铅工艺”不等于“无铅含量”
听说在新标准下,皮蛋可以“无铅”了,爱吃皮蛋豆腐的汪汪不禁拍手称快。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蛋标识“无铅工艺”。家人常买皮蛋的文小姐发现买回来的皮蛋很多都在包装上印有“无铅工艺”,是不是这就意味着皮蛋完全不含铅呢
无铅工艺皮蛋仍有含铅量
不明示含铅量=误导消费者
新国标并非强制执行标准
专家说法
“硫酸铜”皮蛋也须警惕
选购tips:
专家提醒消费者:购买皮蛋要尽量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预包装食品,看食品标签内容是否齐全,应标明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或经销者的名称,还应有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产品标准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同时,一般“无铅工艺”生产的皮蛋,都会在包装上突出“无铅工艺”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