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安市市场监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的部署要求,严厉查处食品违法案件,牢牢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现公布一批食品典型案例:
案例一
淮阴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李某军涉嫌生产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白酒案
案情简介
2023年1月3日,淮阴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某居民小组进行执法检查,现场发现当事人李某军已灌装某品牌的系列白酒多箱。淮阴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上述白酒、原料酒及生产工具等实施了扣押强制措施。对当事人李某军涉嫌生产、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白酒的行为,淮阴区市场监管局当日决定予以立案调查。
经查,从2022年12月初起,当事人在淮阴区某居民小组租赁的房屋内,采购低价普通白酒作为原料进行灌装。截至案发,当事人已生产了某知名品牌白酒,货值金额共计95020元。上述白酒经厂家工作人员现场鉴定均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白酒。当事人上述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淮阴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目前,公安机关已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捣毁制假窝点4处,现场查扣假冒商标的白酒3900余瓶、假冒包材5000余件,涉案金额3000余万元。
典型意义
案例二
金湖县市场监管局查处金湖县雍某英销售假牛肉案
2022年7月5日,金湖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对雍某英经营场所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发现当事人店内柜台上放置“全熟牛肉50元/斤”与“小腱子55元/斤”2种卤牛肉,因其价格与市场销售的同等牛肉价格差距较大,怀疑为假牛肉,经现场调查,当事人承认是用猪肉卤制后冒充牛肉对外销售。当日,金湖县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予以立案调查。
牛肉是人民群众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其销售价格普遍高于猪肉产品,某些不法商家通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非法手段牟取暴利,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该案的查处有力打击不法商家的嚣张气焰,彰显“让监管长出牙齿,让违法者付出代价”的执法效果,净化了市场经营环境,对筑牢食品消费安全底线具有积极意义。
案例三
洪泽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洪泽县某羊肉馆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23年2月24日,洪泽区市场监管局接到群众举报,称洪泽县某羊肉馆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成分,当日,洪泽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对当事人经营场所进行检查。执法人员在当事人的操作间发现加工好的羊肉、羊肉清汤及调味料等食品,当场对上述食品进行抽样检验。经检验机构检验,上述羊肉清汤中含有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成分,检测项目为不合格。
国家对罂粟壳的使用有明确规定,禁止非法供应、运输、使用。但是仍然有食品加工者置国家法律法规及人民身体健康于不顾,在食品中掺入罂粟壳来提升食品风味吸引回头客。罂粟壳成分包含吗啡、可待因、那可汀、罂粟碱等30多种生物碱,长期食用含有罂粟壳的食物容易成瘾,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损害,还可能造成慢性中毒。
案例四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某网店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案例五
洪泽区市场监管局查处洪泽县高良涧镇某母婴用品店对其经营的商品作虚假及引人误解商业宣传案
2022年12月14日,洪泽区市场监管局根据群众举报,组织执法人员依法对洪泽县高良涧镇某母婴用品店进行检查,发现当事人在经营嘤嘤嗳复合酶粉固体饮料等食品时,存在对商品性能、功能作虚假及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的行为。2022年12月30日,洪泽区市场监管局对当事人予以立案调查。
当前,抖音直播售货已成为广大经营者紧跟市场发展步伐,扩展销售业务的新型网络销售模式,这给经营者和消费者都带来了利好,但也有少数利欲熏心者为了追逐高额利益,知法违法,扰乱正常市场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监管部门“铁拳”出击,守牢法律底线,维护法律尊严,倡导经营者要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形成公平竞争和安全放心消费环境,让消费者用得放心、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