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认为,现在建水古城的生活方式,正好是中国人向往和寻找的美好生活的借鉴。
如何真正的理解一座古城,一栋古建筑,一种世代传承下来的仪式;一座城如何安放、如何庇护人类的心灵——建水古城,或者真的能给我们以某些启示。
不过这里我想指出一点:《建水记》中描写的,大约是2015年时空下的建水古城。
2017年初,元宵节的前一天,我独自抵达建水古城,那是我与建水的初见。
忽忽四年多,时光打马而过。2020年庚子年元旦过后,我陪老家的朋友们自驾云南,又见建水,不过那一次受突发疫情的影响,匆匆进出。
这一次的建水之行,是我第三次进建水,所以,我称之为“建水访旧”。
先来聊聊建水古城吧。
诗人于坚说,建水古城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随便一扇门窗,一口水缸,寻常百姓家里的栏杆陶器字画,可能都是一件艺术品。
前些年很流行过一个说法:关键词。若说建水的关键词,那必须是如下几个:老建筑,古民居,古井,烤豆腐,紫陶,滇越小火车,美食,以及古城内外的几个常规景点。
老建筑古民居,诗人于坚在《建水记》里谈得很详细。2017年我在建水旅居的半个月里,也着实看了不少。那些门窗、水缸、房梁雕刻,确实都很值得一看。
记得某一天,经滇越青旅老徐的火热介绍,我步行出城,去了新房村的黄氏宗祠。
一整条房檐下,全是精雕细刻!因为太高,雕刻又太细小,并看不很清楚,不过仍旧可以看出它们的精美。
离开时,我在门口停住脚步,转回头:它们就在那里,细细的美丽的一长条,像一条微缩画廊,几百年来,默然守望着岁月,不忍老去。
那一瞬,一种复杂的感情突涌而至,猝不及防中,差一点堕泪。
是啊,那时候的人们,他们真是很懂这句话呢!
就是这么美的古城,还是拆了。
拆了一街,又拆一街——在中国浩浩荡荡的造城运动下,焉容你耍个性。
其实说老实话,有多少中国人真的对那些原生态的古建筑、古文物感兴趣呢?就是敦煌莫高窟的绝世珍品,又如何?!
同样,又有多少中国人对修复、改建、仿造后的建筑、文物真正感兴趣呢?——了了。
只不过后者比前者更好拍照,拍起照来更“上镜”,而已。
据诗人于坚说,后来建水好像又不拆了,才得以留下点东西。
今天的建水古城里,还保留着几片老区,小巷子像蜘蛛网一样,四通八达,朱门大院儿比比皆是,只不过这些大院儿都成了大杂院,土改时期就已四分五裂了,根本也谈不上什么保护。
像丽江、石屏一样,今天的建水也是新城套古城的格局。不过,建水城与丽江不同,它不是四围里套,从建水古城到原野上,也就几分钟的事。
用诗人于坚的话说,“大地还没有被赶远”。风,阳光,花,都还在左近。
说到建水人的古井,建水人的水井情结,那也真是没谁了。
据说整个建水有128口水井,明洪武年间建的许多水井,至今仍在使用,而且,每个井都有龙王庙和碑文等。
建水城里能叫得上名字的井,有一眼井,两眼井,三眼井四眼井,大板井,小洁井等,其中大板井最为游客所熟知。
建水豆腐必须要用大板井的井水,要不味道就变了,所以,很多豆腐店都集中在井附近,以前甚至就在井台边现场制作,就是为着取水的方便。
不过,当地人认为小节井的水是最甜的。
《舌尖上的中国》里说,建水人很懂水,他们认为水能滋养人的灵性和觉悟。
是啊,建水人确实很懂水,也爱水。你只要看一看每口井沿青石上那深深的勒痕,那叫一个触目惊心。那些深痕昭示了叫做“岁月”的那个东西。
除了水井情结,建水人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情结:豆腐情结。
说起建水豆腐,有一首民谣:云南臭豆腐,要数临安府……闻着臭,吃着香,三顿不吃心就慌。
据说建水臭豆腐起源于清朝年间。《舌尖上的中国》里说,建水臭豆腐,是风、水、阳光和豆腐之间一种微妙的化学反应。又说,建水人很会享用这种用风干和发酵打造出来的味道。
确实如此。
不止如此。
烤豆腐,在建水,其实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建水古城内外,烤豆腐摊儿几乎随处可见,每一家饭铺都在门口专辟出一块区域给它。
它似乎永远都在那儿,你随时都可以拔脚走进去,坐下来,慢慢享用,打发时光。
你也可以一边享用美食,一边看街景,看风景。同时,也成为别人眼里的一道风景。
建水的烤豆腐摊很简单,就是一个架着铁篦子的四方矮桌,四边支着矮长凳,组成了一个物理上的经营空间,烤摊主人占一边,其余三边皆为客。
相识不相识的散客们拼坐在一起,一坐下去,就不想起来,会一直吃下去……
建水的烤豆腐摊还有一项比较有趣的习俗,就是烤摊主人用一个小碟子,里面放着许多干苞谷、干蚕豆,另外置几个空碟子,代表客人。客人自己从火篦子上夹豆腐,夹一块,主人往代表该客人的那一个空碟里扔一粒苞谷,以示记账。
豆腐要慢慢地烤,吃的人则边吃边聊。烤豆腐摊儿是一个随时可以加入的“饭局”,是开放的。
乳黄色的豆腐块,放到火上烤,变成了金黄灿灿的、圆鼓鼓的一个个小可爱,很萌萌哒。不夸张的说,这种描红米字格儿大小的玩意儿,几乎填充了建水人的全部生活。
建水的常规景点比较集中:朱家花园,朝阳楼,文庙,学政考棚等,挨得很近,都在古城里。
城外则有团山民居,双龙桥,滇越小火车,燕子洞等,前三者也是在一条线上,乘坐滇越小火车,可以贯穿。
当然,这些年还在不断开发新的景点。
这一次建水之行,离开的那天,我乘坐919路公交车去火车站,司机是一个非常健谈的当地中年男子,有北京的哥的style。
据他说,现在建水又新开发了好几个景点,很多游客都还不知道,其中就有南庄云龙山风景区。
他觉得云龙山风景区很值得一看,有古寺,有茶园,自然人文风光都很棒。
还有五龙湖蚁工坊,紫陶街夜市等等,可见建水是很与时俱进的。
我们总是很与时俱进的。
尤其那些古镇古城,如果想要,几乎总能开发出新景点——不就是山水+故事吗?容易。
说到建水美食,自然首推建水豆腐,此外还有汽锅鸡,草芽米线,各种烧烤等。
有人说,建水美食是云南的NO1,紫陶街的夜市可以检验一二。
在我看来,建水的慢生活,正是体现在这些美食的制作上:无论烤豆腐,还是蒸鸡。
当然,还有朝阳楼晨起的遛鸟,午后的牌局、棋局。看着,非常有老北京人的那个味儿。
也正常。都是老古城,都是人文生活积淀深厚的老古城。
建水的汽锅鸡真正的肉嫩汤美,好过其他的制作法。这让我想到一句俗谚: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是的,心急吃不了真正的美食,就只好去吃那些快速勾兑出来的“伪美食”。
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建水,就是要治治现代人的这种“急病”。
在建水品尝美食,除了一些路边摊、烧烤摊、小店儿,像自兴烤鸭店,临安饭店,宝兴楼,福籍菜馆等,均可一试,基本不会失望。
我曾经读到过一句话:去了云南,你会发现,有些远行叫旅游,而有些远行,叫“去过另一种生活”——云南,就是另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
说得挺好。我想补充一句:以前,这种生活的代表是大理,而今,我更愿意说,它是建水。
在大理的时候,我第一次听到“好在”这个词儿。
今天的昆明,已经“难在”了。今天的大理,也慢慢的“难在”了——“好在”的建水,什么时候会变得“难在”呢?
让我们祈祷那一天晚些来,晚一些,再晚些……
诗人于坚《建水记》里曾引用过明杨慎写建水的诗,感叹杨才子笔下那个几百年前的建水城,并未隔世,大体上还在着:城池,建筑,雕梁画栋,朱门闾巷,水井,牌坊,饭馆,荷塘,稻田……最重要的是,杨慎笔下那个世界,虽然细节已经改变了许多,但氛围依然可以感受到。
这是个奇迹——诗人赞叹道。几百年风云变幻中,建水依然是原住民的故乡,依然过着与杨慎来访时大同小异的日子:做豆腐,汲井水,做凉粉,做米线,井边洗衣……
与此同时,诗人也难免忧心忡忡:如今的建水,已被一座座同质化的新城围困……我目睹了它的友犹疑,变化,和坚定不移。
建水,果真能够逃脱现代化、商业化的侵袭、摆布,与扭曲吗?
如题所示,此次建水之行,我的初衷在于“访旧”。既是“故地”,那么,总是会有某些人、事、物,总是会有某些地方,格外地令人牵挂,让人想要重游,想要重逢。
是有的。
从古城外的客运站下车,我选择了步行进城,沿着迎晖路一路上行。
与四年前相比,迎晖路变漂亮了,路中央的绿化带花团锦簇,彩旗飘飘,更像是一条“迎宾路”了。
文献名邦坊附近新开了一家沃尔玛,这是一个小小的惊喜。
过了文献名邦坊,仿佛突然间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有一瞬间的恍惚。那道普普通通的牌坊门,仿佛是一个暗道机关,甫一进入,随即就开启了明清模式。
路两旁几乎全是老建筑,货真价实的,而非现代仿造的。路面和建筑的外立面应当都修整过,不过多少算是修旧如旧吧,看着并不违和。
我走在迎晖路中间抬高的人行专道上,穿过见建于其上的亭台楼阁,一径抵达了迎晖门,这是古城的东门,其上就即赫赫有名的朝阳楼,当地人称为小天安门。
穿过迎晖门,就是建水古城了。
时隔四年,古城变了么?肯定是变了。
路面似乎也修整过,打眼望去,整条临安路变得更靓丽,更上镜了。不过,也并没有什么惊吓,大体上还是四年前的样子,而且,那些四年前经常光顾的小店儿仍在:勺粉老店,木瓜老店,卖建水鸡爪的夹道小摊。一打听,仍旧还是四年前的价格(很感动,有木有?)。
我转到旁边巷子里,去看古井。井还在,还在正常使用中。巷子里的人家,来来去去的人们,手里忙活的营生,还有,人们脸上那悠然自得的神情,和不紧不慢的举止——统统都还在。
一座真正活着的古城——我心里想。
在蓝天白云艳阳下,那种千百年来自给自足、从容简素的慢生活,始终在不紧不慢地进行着,那种千百年养成的气韵,在一饮一食的市井生活里,在万家灯火里,温厚地流淌着,生生不息。
真好。
不要破坏它,就让它这样继续下去吧——十年,百年,永远。
我心里默默地为它祈祷。尽管我知道,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变化,始终也在进行中。
走到翰林街街口牌坊下,照例有挑担卖各种鲜果小吃的,价格似乎也不贵。这边跟昆明一样,也是报公斤价的。
学政考棚前聚集着一群游客,自然是在各种拍照。我定睛一看,原来烤棚前面又新增了些雕塑,这一搞,真有些喧宾夺主,哗众取宠了。本来考棚门前原有一组群雕,院内有一组群雕。我觉得刚刚好,挺和谐的。
关于这两组群雕,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刚看到门前那组群雕时,我总以为是考生们在下棋,而先生立在一旁观棋。某一日我凑近了细瞧,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在烤豆腐啊!每个人手里握着的,那不是筷子又是什么!
这一发现之下,我禁不住哑然失笑:建水烤豆腐,还真是雅俗共赏,下得厨房,上得厅堂,登得大雅之堂哪!简直渗透进了当地生活的每一个毛孔里。
我又想到院内那一组:边走边读书的考生公子,携书童、挑夫赶考。那挑夫挑子里,是不是也随带着一套烤豆腐器具呢?这一想,我倒先偷乐了半刻。
过了临安路中段那个气派的“两迤锁钥”牌坊,再走走,就是建水文庙了。
在我看来,这里是一个非常宜人的所在,敞阔的园内林木葱郁,水色(泮池)明净,一派生机盎然,望之令人眼明心亮,内心欢悦。
建水拥有这么棒的文庙(建水城里共有七寺八庙),亦因亦果。科举时代,建水城人才辈出,享有“临半榜”之美誉,足见其文教之昌盛。
现在,建水古城每年都在文庙举办规模宏大的祭孔大典,以及系列文化活动,传承弘扬儒家思想文化。
建水古城及其古城原生态生活,能够延续至今——其坚守的底气之一,一定得自于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
从文庙到西门城楼这一段,曾经是建水古城最繁华热闹的一段,这里集中了文庙、临安府衙、指林寺等文物古迹,还有几家好吃的米线店,云糖店等。
记忆中,两旁曾经有几家很不错的店铺,现在,则几乎都被紫陶店替代了。
远远望见西门城楼了,日落也已接近尾声,最后一抹夕晖打在城楼旁那棵大青树上,树旁那家著名的“味道临安”米线店还在,仍旧还是生意火爆,食客络绎。
我看好附近的一间民宿,安顿下来后,已是华灯初上,我出门直奔西门外。
听说现在很多游客都转移阵地,跑到紫陶街夜市去吃烤豆腐和草芽米线了,所以,西门的豆腐业就慢慢的清冷下来。
我记得大板井对面的板井豆腐坊,她家清早晨的时候有豆腐自助早餐,5元钱一位。豆腐脑、豆浆、豆腐干、臭豆腐、炸豆皮,以及各种调料,随便吃。味道倒未见有多好,胜在可以一次把豆腐吃个够。
不知道这个自助还在不在了,看网上的介绍,应当还在,价格也没变。
还好。
夜色中,我在那条通大板井的小街上来回徘徊,不知道的人会以为我丢掉了什么东西。
是的,我是丢失东西了——我丢失了一部分的记忆。
那家烤豆腐店,它哪里去了呢?
我记不太清楚到底是哪一家了,四年前旅居的那半个月里,几乎每天我都会来一趟,吃她家的烤豆腐。
她总是坐在门口烤豆腐桌旁,为客人烤豆腐,每次我都是认着她的人去的,并未记住到底是哪一栋屋,那里的房屋都那么的相像。
我在老街昏黄的路灯下,一家家仔细辨认着,走过来走过去。有两家门扉紧闭,开着的那几家,是做别的营生的。有一家透过半开的门扇,能看见里面在养鸡,一笼一笼的鸡,摞在一起,而记忆里,这条街上并没有这样的营生。
我怀疑就是这家。或者是隔壁那家,那里,堂屋正中,一位妇女正坐在那里,埋头制作那些小棋子块儿,一包一挤,一小块做成了,码放整齐,一屉一屉的,摆在她周围。
方位大致就是这里,我基本可以确定。
她哥哥嫂嫂把堂屋租出去,不做饭馆了?他们的老母亲去世了?那么她,还有她那胖大的儿子,哪里去了呢?回部队上他们自己的家里去了?或者又寻了别的营生?
我叫她作“西门烤豆腐家的女儿”。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妇女,她给我讲她的故事:很小年纪就出去闯荡,嫁了驻扎部队里一位北方兵,婚姻不如意,生意换了一个又一个,都没有做出什么起色。建水旅游业兴起后,她家这座祖屋因为靠近西门大板井,一下子就值了钱。她哥哥嫂子和老母亲住在里面,哥嫂将一楼堂屋做了饭馆,兼烤豆腐。她就回来了,帮着烤豆腐。有时她那胖大的儿子也过来帮着烤。
我总忘不了她说这些话的神情:压低声音(她哥嫂就在后面半敞开式的厨房里忙活),絮絮地说,还不时四顾,仿佛在警惕着什么。
我也总忘不了她话语里那隐而不发的怨与恨。
怨谁?恨谁?怨什么?恨什么?——或者只有她知道,或者,连她自己也不是很清楚。
我有些怅然若失。说不清为什么,或者,我心里比自己以为的更想再见到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牵挂?也说不清楚。
旅行,有时候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
四年前那半个月里,我就住在南门外的逆旅客栈。
那是一个来自安徽的女孩子开的客栈,说起来,也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讲。
遇见了各种各样的过客。
有几个人,也很令我牵挂。
有两个中年男子,均来自北京。
一位是住店客人,在客栈里住了两三天,好像刚从元阳下来,还是准备上去,我记不清了。长相面貌也记不清了,应该就是路人长相,典型的北京糙老爷们那样子。
一开始表现得挺深沉,离开的前一晚,大家在一楼大厅喝茶聊天,大哥突然打开了话匣子,谈到他的失败的生意,失败的婚姻,以及满腔的愤怒、压抑,与迷茫。
“开始很成功的,赚了不少钱,不知怎么就亏了,而且越亏越大,简直刹不住车”,大哥的迷茫是真实的,沉重的。
“说到底还是太贪……我老婆劝过我,我听不进去……结果鸡飞蛋打……女人狠起来真特么狠,什么也不说,卷起包就走人,把孩子也带走……合着我特么拼了半辈子,什么也没落下,一场空”。
该大哥有句话,给我深刻的印象。“要是生活一帆风顺,自己都能够应付,谁特么还需要宗教”——当时大哥正向在座的每一位请教佛教的解脱问题。
时隔四年,我依然能清楚地记起,那一晚,北京大哥脸上那掩饰不住的痛苦,和眼底的伤痕。
人生,有时候真的很会伤害。
另一位北京大哥是来帮朋友看房间的。
听他自己介绍,已经在某个巷子里租了一个老院子,准备收拾一下,自住兼做披萨店。
聊着聊着,不知怎么话题就转了,连带大哥风轻云淡的表情也转了:王八羔子!要让我逮着他,钱也不要,先卸了孙子的一条大腿。
与这话配套的,是大哥脸上的狰狞表情。
原来,大哥曾是京城某杂志的摄影师,曾与朋友徒步汉长城,拍了很多好照片。“照片的清晰度和色泽都好过普通摄影照片,现在都不会拿出来”。
后来,大哥与朋友合开了一家公司,代理某户外运动品牌,结果朋友卷款潜逃,至今未被抓获归案。
大哥为此破产,离婚,并一蹶不振。
“狗杂种,毁了我一生”!大哥咬牙切齿。
还有来自东北的,一路途搭到云南的小伙儿,自谓在云南找到了热爱的职业,和人生的方向——那就是茶叶。
还有那个……
之所以特别记得两位北京大哥,是因为两人心里都有很深的怨毒,恨毒。
他们让我想到俄罗斯大文豪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那本书,《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是的,他们都是被损害者,被朋友,被自己的贪欲,被人生,被命运。
他们现在还好吗?他们从过去走出来了吗?他们想法把心里那些怨毒恨毒排出来了吗?
我希望他们能够。
命运不能总尽着一个人坑不是!尽管现实往往恰恰如此。
我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里,或者早已经离开了建水,可我还是想再去客栈看一看。
客栈仍然在那儿。一踏进那熟悉的前厅,记忆跨越千山万水,纷然而至……
前厅没有人,我也没招呼,我只想看一眼,看一眼就走。
我流连在大休息厅里,看着墙上那依然如故的涂鸦,那是取自《小王子》里的两副插图,整整布满两面墙,与书里一样的构图,一样的色调。
“哦,那是一位曾住在这里的小伙儿画的,闲着没事画的”。当我询问时,那个年轻的女老板轻描淡写道。
离开时,我转身又看了看,那金黄卷发的小男孩,那孤独的,小小的背影,遥望着他的星球……
我抬手试试眼角,转身离去。
第二天一大早,我去了石屏古城。
第三天上午,我出城去看双龙桥。远远望见桥旁那棵“扑向水面”的老树仍在,还是那醉人的姿势。桥面仍旧还是一块块大圆石,被脚底打磨得愈加光润了。
我继续赶往不远处的乡会桥火车站。站在窄窄的钢轨上,四望,蓝天依然,原野如故,一阵风过,传来土地和花树的芳香——莫名令人心安,心悦。
我曾经见过游客在这里拍的一张照片:一列鲜黄色的小火车从鲜花丛中缓缓开过来——看着它,你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那句话:开往春天的列车。
是啊,开在花丛中,开往春天的列车——此景只能云南有。
云南就是这般的***,***的如梦似幻!
概因这块土地太丰饶太美丽了。云南本土诗人于坚说,云南大地就是有这种本事,再怎么人为摧毁,几场雨,一阵风,花园就重新长出来了,一个一个,布满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
但愿果真如此。
但愿永远如此。
建水旅游小贴士——
1、交通。
火车:昆明到建水有动车,每天数班。另外之前那班绿皮火车也在继续运营。
从建水火车站到古城有公交919路,直达古城北门。也可打的士。
汽车:这次我是从弥勒坐班车到建水的,弥勒到建水没有直达班车,可从弥勒坐班车到开远,每天数班,31元。再从开远坐班车到建水,也是每天数班,27元。具体可留言咨询。
2、住宿。
建水古城和新城都有各种住宿可以选择。古城临安路两侧有各种宾馆、客栈、民宿、青旅,南门北门外也有一些青旅客栈。新城则有各种档次的酒店,民宿。
3、购物。
临安路,翰林路,紫陶街是主要的逛街购物场所。紫陶是建水的主打特产,不过购买时要谨慎选择,品质良莠不齐。
客栈名字征集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
我个人感觉揽月阁或者闻波小栈
中国古代客栈名称有哪些,越多越好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商业兴盛和交通发达,“民间”旅馆渐渐兴起。这些旅馆最初叫“客栈”或“旅店”,食宿不分,主要为商人服务。
西汉时期,旅馆的范围得到扩大。西汉首都长安,馆舍星罗棋布,不公有供各地客商住的“郡邸”,还有供外宾居住的“蛮夷邸”。
后来,又在少数民族地区修建了一条“参天可汗道”,沿途增设了68所驿站,以供来矗使者食宿,羡慕出现了银牌制作的驿站专用凭证。当时还按宾客的国籍或民族,分设国家宾馆,由鸿胪寺属下的典客署负责管理接待和迎送。
到了元代,旅馆已成为最兴旺的行业之一,甚至出现了皇家开办的旅馆。
明清时,“驿”在京被称为“会同馆”。光绪初年,北京共有会馆367所。1927年后,专门接待国外旅游者的旅游饭店出现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中。同时,服务热情周到的民间也大量出现。
古代客栈的名称,越多越好。悦来龙门同福同乐飞来
世上的有什么客栈或酒店的名字很好听?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
潺:流水声。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跪求古香古色,唯美的客栈名字10分<四个字的客栈名字>
□杳杳飞花□永世冬夏
□尘烟暮雪□血染蒹葭□十里红莲□且听风吟
□君安若梦□浮生若尘
□雪衣如华□绯雨倾城
客栈取名游憩王舍
游憩:游览与休息。
有什么好听点的客栈名字?至福客栈华荣客栈明月客栈木竹客栈冰菊客栈乐天客栈清春客栈极灵客栈拂柳客栈(纯属娱乐,乱想的,望采纳!(∩_∩))
客栈名字征集不如叫耳(洱)边细雨(语)吧。够诗意吧
1、中国古代客栈名称有哪些,越多越好2、客栈名字3、文艺好听的客栈名字文艺好听的客栈名字推荐4、好听的客栈名诗意的客栈名字中国古代客栈名称有哪些,越多越好
有以下这些:
有间客栈、龙门客栈、来福客栈、悦来客栈、同福客栈、财神客栈、仙剑客栈、丽江客栈、古城客栈。
拓展资料:
客栈为古代酒店的称号,人们在出外远行时便会找地方投宿,而提供这些地方供人暂住的就称为客栈。
是为了满足人们外出郊游或远行的需要而出现的。设备较简陋的旅馆,有的兼供客商堆货并代办转运。
现在客栈一词已由现实的东西转为聚脚地的代名词,现在网络上的聊天室或讨论区亦有称为客栈。
2017年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客栈标准英文名为Inn。
名称由来
客栈为古代酒店的称号,是为了满足人们外出郊游或远行的需要而出现的。设备较简陋的旅馆,有的兼供客商堆货并代办转运。《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一回:“船已到了上海,泊了码头,一班挑夫、车夫,与及客栈里的接客伙友,都一哄上船,招揽生意。”鲁迅《伪自由书·杀错了人异议》:“北京城里,连饭店客栈中,都满布了侦探。”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曾思懿:(惨凄凄地有人说在济南街上碰见他,又有人说在天津一个小客栈看见他。”
客栈,其实也是指以住宿为主的地方,在古代流传下来的,比如武林外传中的同福客栈就是很好的例子,可现代人把住的地方大多称为宾馆酒店,为何在有些地方却又称为客栈呢?其实,客栈对现代人来说是比较文艺的一种叫法罢了,也是为了溶合某些地方的气氛,比如那些具有古代气氛的旅游城市,如云南建水古城,又比如拉萨的一些老城区,他们这些地方很多住宿的地方就称之为客栈。
历史发展
自古以来,人们在出外远行时便会找地方投宿,而提供这些地方供人暂住的就称为客栈。
在西方中世纪后期,因为商业贸易日益蓬勃,远行贸易的商人越来越多,而至世界各地传教的传教士、朝拜的信众、与别国进行交涉的外交官员、传递信件的邮差的数量亦不断增多,客栈的数量随之而增。因为当时人们远行主要是靠步行或是乘马车,因此,客栈主要出现于道路或驿站旁。初时,客栈只供应基本的食宿,让旅客可以有落脚的地点,并没有提供消遣服务。
到了大航海时代,客栈的规模开始扩大,部分客栈已能提供30多间客房,并设有酒窖、食品室及厨房,满足客人更多的需求。而且环境亦开始改善,在客栈旁设有花园及草坪,内里设有宴会厅和舞厅,迈向现代化。不过不论怎样变化,客栈的建筑大多为原木建筑,这是客栈在人们心目中的一个鲜明形像。
但整体来说,古时的客栈声誉很差,往往被人们认为是为了糊口谋生的人才干的低级行业。客栈内亦不安全,常常有不法之事发生,如抢劫、打架、聚赌等。至近代,客栈开始被集团式经营的酒店取代,因为现代化的酒店拥有很高的服务质素和住宿环境,古老的客栈已无法与之竞争,并从此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
客栈名字
好听的民宿客栈名字取名技巧:1、常见的民宿命名模式:整体地域+局部地域+核心(客栈民宿核心名字+后缀(居、舍、筑、苑、园、楼、阁、庭、院、堂、坊、馆、墅、宫等+形容词+特征(精品、观山、望海、临水等+类型(酒店、客栈、民宿、旅馆、青年旅社。
虽然该取名模式有点繁杂,不过大家可以根据这个思路来取名,然后再加以简化,就很容易取出一个好名字了。比如:杭州西湖三舍精品民宿西湖三舍;鼓浪屿临海听风旅馆临海听风。
2、取名应该构思独特,一个富有创意的名字更能吸引住旅客的眼球,用创造性思维取个与众不同的名字不仅新颖,也能体现民宿的特征。比如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中的房子就取名为蘑菇屋,新颖独特,而且蘑菇寓意朝气蓬勃,能为旅客遮风挡雨。
3、民宿起名要有温馨如家的感觉。取名若能将家的温暖化为信息传达给顾客,民宿在顾客的心中便增加了几分亲近感,尤其会给那些初次光顾的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比如:温馨满屋、如家小憩、快乐老家。
4、应注意简洁明快,响亮上口。旅店属于顾客更换频率较高的消费产品,简短精炼的名称便于给顾客留下记忆,而且在汉语名称中比较顺口,也利于将名称中的涵义表达出来。如:卿我居,卿我,是表示卿卿我我的温馨感和甜蜜感,正符合情侣客人的特点,卿我亦与亲我谐音,让人们觉得爱情之间的情调之感。
【夜奔北京客栈】
民宿起名字的最高境界,莫过于直接用名字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画面,夜奔北京不但让人联想起盛时唐朝红拂夜奔的场景,也让我们想起了自己在一个凉风习习的夜晚,不顾一切的搭上北上的列车,奔赴心目中的理想之城的心情。
【成都门徒酒店】
从名字中一眼就能看出旅店的位置所在,而门徒这个名字来自于圣经中耶稣的十二门徒,房间号也用十二门徒的名字来命名,整个酒店从名字上就充满了神圣感和仪式感,令人印象深刻。
【大理九叫客栈】
九叫客栈的这个名字,初听可能会让人觉得不知其所以然,不过这个名字里却蕴藏了主人对自己民宿的骄傲和自信。整个民宿无论从外观到细节都耗费了主人大量的心血来设计,它让你从到达到入住完毕,过程中都要惊喜的叫上九次,所以民宿取名叫做九叫客栈,可谓简洁而又有力。
好听的民宿名字大全:
[01]驿旅阳光
[02]相逢居
[03]益香阁
[04]我们约会吧
[05]涵香居
[06]都市馨家
[07]娜薇旅馆
[08]儒欣居
[09]如意家
[10]栖心旅馆
[11]莱茵小驻
[12]友家旅馆
[13]宾至如归
[14]客来轩
[15]清馨幽舍
[16]吉祥客栈
文艺好听的客栈名字文艺好听的客栈名字推荐
1、沙溪青径揽山
2、界丰客栈
3、东创客栈
4、过客
5、亲爱的客栈
6、精具客栈
7、同福客栈
8、三只猫
9、银福客栈
10、大乐之野
11、鼓之韵
12、行人风迹
13、黄鹤楼
14、志晖客栈
15、清馨幽舍
16、四面八方客栈
17、正双客栈
18、玛爱客栈
19、栖间堂
20、奢野一宅
21、百家健庄园
22、山雨来
好听的客栈名诗意的客栈名字
1、星宿
2、佰家客
3、_芙
4、一米阳光
5、梵丽
6、天涯
7、状元府
8、过客
9、驿芳庭
10、友家旅馆
11、尚青春
12、枫驿客栈
13、天鹅客栈
14、阳光假日
15、似水如心
16、烟雨
17、浪漫人家
18、海边小筑
19、梦西厢
20、名雅
21、六和行馆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建水去元阳梯田景区怎么走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元阳梯田景区自驾游玩攻略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元阳哈尼梯田景区怎么游,元阳梯田哪个景区最好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
2024云南旅游攻略_云南旅行社报名
2024大理旅游攻略_大理旅游报名
2024丽江旅游攻略_丽江旅游报名
最新动态
本文目录大理景点一日游攻略+路线大理必去4个景点大理有哪些旅游景
本文目录昆明周边自驾旅游景点攻略一日游昆明周边一日自驾游攻略昆
本文目录昆明带娃好去处的地方排行榜昆明带娃周边2天一夜适合去哪
本文目录昆明飞机场附近有什么好吃好玩的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附近有什
本文目录昆明一日游的最佳攻略昆明一日游必去的最佳景点,昆明一日
本文目录丽江古城到玉龙雪山怎么走,丽江古城到玉龙雪山打车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