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证照办理可以提速?这是一个没有统一答案的开放式问题,也是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过程中必须认真解答的问题。
今年以来,结合正在深入开展的大调研大走访,上海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简化证照办理流程、改革优化审批事项为契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证照办理提速的消息不断传来。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优。伴随着“提速”而来的,是流程再造和理念更新,更是对政府不断进阶的制度研发和精准推送能力的考验。
买房办证要几天?从41天缩至4天
从41天大幅压缩到4天,这绝非简单的削砍流程环节,其背后是政府部门“刀刃向内”的一场自我革命。
十家连锁门店要办几张证?从20张减到2张
大调研大走访过程中,政府部门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企业希望政府继续释放制度红利,扩大改革惠及面。这考验的是政府在“放管服”改革中抓大放小、不断推送制度“进阶版”的能力。
一家互联网美发企业要在长宁区设立十家门店。2016年之前,它要办20张证照———每家门店一张营业执照、一张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2017年,只需办11张———一张营业执照和十张卫生许可证;而今年,统共只要办两张———一张营业执照和一张卫生许可证。
据了解,长宁区连续多年探索“一照多址”改革试点,今年还将深化扩容,有望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一次行政许可”。互联网美发公司“南瓜车”等六家企业是这项改革最早的受益者。“南瓜车”副总裁闫凌说,公司正处于快速成长期,2016年在上海拥有30家门店,2017年增加到90家,2018年希望在上一年基础上翻番。去年,他们还在外省市新开了门店,“目前上海的注册速度是最快的。”闫凌说。
“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集聚的长宁区,“南瓜车”是一个代表。这类公司一旦进入快速成长期,铺设线下网点的需求急速增长。按传统的“一照一址、一证一址”登记制度,办理证照是企业发展最大的“绊脚石”。“一照多址”成了企业注册提速的第一步,但“一照多址”仅限于本区,对企业来说不解渴。长宁区迈前一步,推出跨区试点,把“一照多址”适用区域从本区扩大到全市,适用企业类型从内资扩大到外资,适用行业从“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扩大至不涉及许可项目的一般项目。
企业取个名字要几天?“云服务”最快10分钟
上海市工商局注册处处长俞培刚介绍说,大调研大走访“问需”,问出了中小企业的“痛点”;也“问计”,问出了他们的建议。上海市工商局由此快速推出“一窗申报、全市通办”的企业准入“零见面”制度。
需求端,企业的直观感受是———申报手续更精简、申报条件更简明。新的网上核名系统中,企业核名不再需要填写具体注册地址,不再审查身份,也取消了名称的跨区域迁移限制,企业有了更多自主权。政府端,进一步简化了名称登记的审查环节,删除了初审环节,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限。
很多企业在上网核名时还发现:政府服务在刷新速度的同时,也主动向企业推送“经验值”和“智慧值”。比如,某企业上网核名,原本提交的企业名称是“中巴零食(上海)有限公司”,网站通过大数据分析检索和比对,发来提示:“零食”一词不应表述在经营范围中,建议改为“中巴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且网上初审显示:可用。
企业名称登记改革还只是“前菜”。据透露,本月起,名称登记和企业注册登记有望“合二为一”———同一环节同步办理,为市场再赋能。(记者顾一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