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系《中国文化金融数据库(CCFD)月报》2022年7月报(总第5期)。
中国文化金融数据库(CCFD)月报
2022年7月(总第5期)
编写单位
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
北京新元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2022年7月,我国努力克服疫情、汛情、高温等不利因素影响,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在此背景下,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形势虽然严峻,但利好信号不断显现。7月,我国文化产业融资118.58亿元,环比增长23.15%,连续两个月实现环比提升,但同比下降39.34%。其中,债权融资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债券、信托渠道融资规模占文化产业总融资规模的75.38%。与上月相比,多渠道融资规模提升,除了私募股权融资渠道融资规模下降、上市首次募资渠道未发生融资事件外,债券、(发行股票)上市再融资、信托、新三板融资渠道融资规模均实现增长。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只有(发行股票)上市再融资渠道融资规模实现增长。分领域看,文化产业融资资金主要流向核心领域,融资规模占比81.06%。分区域看,文化产业融资资金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浙江、陕西、江苏等4省市,融资规模占比86.54%。在投资方面,挂牌、上市文化企业投资力度环比加强,分别涉及资金2.35亿元、97.04亿元,环比增长105.92%、74.07%。
一、文化产业融资总体情况
2022年7月,我国文化产业融资形势虽然严峻,融资活跃度同环比下降,融资规模同比下降,但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市场出现利好局面,融资规模连续两个月实现环比增长。
(一)文化产业融资活跃度下降,债权渠道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据中国文化金融数据库(CCFD)统计,2022年7月,文化产业融资事件数下行,共计发生融资事件60起(不含银行贷款,下同),环比下降14.29%,同比下降35.48%;连续两个月融资规模实现环比提升,较为利好,共计118.58亿元,环比增长23.15%,同比下降39.34%。分渠道看,债权融资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债券、信托渠道融资规模占文化产业总融资规模的比重由上月的68.54%提升至75.38%。其中,债券渠道融资规模(77.60亿元)居各渠道首位,占比65.44%。与上月相比,多渠道融资规模提升,除了私募股权融资渠道融资规模下降、上市首次募资渠道未发生融资事件外,债券、(发行股票)上市再融资、信托、新三板融资渠道融资规模分别环比增长32.65%、66.81%、57.08%、2.85%。与上年同期相比,只有(发行股票)上市再融资渠道融资规模增长325.92%(融资事件从上年同期的1起增长至2起,企业融资能力增强,融资规模从5.00亿元增长至21.30亿元),其他渠道融资规模均有不同幅度的下滑。
图1-12022年5-7月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总体情况
注:①因银行信贷数据未公开披露,故计算文化产业总融资规模时未计入银行信贷数据;②文化产业总融资规模统计渠道包括:上市首次募资、上市再融资、私募股权融资、新三板融资、信托、债券;③为避免重复计算,上市再融资、新三板融资中不计相应企业的债券、信托融资。④因数据四舍五入的原因,本文中可能存在总计(或差值)与各项求和(或相减)不等的情况。⑤因数据更新,本文对6月我国文化产业债券融资数据进行了修正,上图中6月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情况以及文中其他涉及的数据均为修正后的数据。
图1-22022年7月我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分布
(二)核心领域融资规模环比小幅增长,文化投资运营募资强劲
图1-32022年7月我国文化产业融资行业分布
(三)广东表现突出,募资规模遥遥领先
分区域看,2022年7月,文化产业融资资金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浙江、陕西、江苏等4省市,合计占文化产业总融资规模的86.54%。其中,广东文化产业融资规模居于首位,募集资金42.70亿元,占全国文化产业融资规模的36.01%,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浙江、陕西、江苏文化产业融资规模相近,分别为20.40亿元、20.27亿元、19.25亿元,占比17.20%、17.09%、16.23%。其他省市融资规模较上述4省市相差较大,涉及资金不超过5亿元,占比不超过5%。
图1-42022年7月我国文化产业融资省/市分布TOP10
二、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分析
(一)私募股权:多地融资额下滑,市场下行压力依旧
短暂复苏后再次下滑,市场下行压力依旧存在
2022年以来,在我国经济基本面疲弱、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多数投资者观望态度浓厚,市场虽然偶有波动上升,但整体仍处于下行态势。据中国文化金融数据库(CCFD)数据显示,7月,我国文化产业私募股权融资渠道共计发生33起事件,环比、同比分别下降35.29%、41.07%,融资活跃度再次出现下跌。从融资规模来看,本月我国文化产业私募股权渠道共募资7.80亿元,环比、同比分别下降55.25%、68.89%,整体来看,尽管6月份出现短暂复苏,但市场下行压力依旧存在。
图2-12022年5-7月我国文化产业私募股权融资情况
行业分布相对平均,新闻信息服务业融资能力上涨
图2-22022年7月我国文化产业私募股权融资行业分布情况
多地融资市场降温,北京融资规模稳居全国之首
从地区分布来看,2022年7月,我国文化产业私募股权融资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上海、江苏四个地区,合计融资6.92亿元,在全国文化产业私募股权融资总规模中的比重合计达88.73%。其中,北京以2.96亿元的融资规模吸纳了全国38.00%的资金,继续稳居全国之首。纵向来看,在经历了上月的短期反弹之后,国内多个地区文化产业私募股权融资规模再次出现下滑,北京、浙江、上海分别环比下降55.13%、35.19%、68.26%,市场出现不同程度降温。
图2-32022年7月我国文化产业私募股权融资地区分布情况
(二)上市:IPO持续疲软,再融资市场趋冷但投资市场持续升温
文化产业IPO再次零新增,市场保持低位运行
2022年以来,A股市场IPO发行节奏趋缓,美股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疫情反复、监管趋严、破发频现等多重因素,阻碍了文化企业上市的步伐。据中国文化金融数据库(CCFD)数据显示,2022年7月,我国文化产业IPO上市首发融资市场延续了上月的疲软状态,新增IPO上市企业数量仍为零,市场持续低位运行。
图2-42022年5-7月我国文化产业IPO上市首发融资情况
上市文企投资市场持续升温,但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从投资角度来看,2022年7月,我国上市文化企业投资事件共计发生40起,与上月数量持平,涉及资金规模为97.04亿元,环比增长74.07%,上市文化企业投资市场延续了上月的上涨态势,这主要是由于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发起了多起大额投资,导致本月投资规模大幅上涨。但也应该看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市文化企业投资事件数量、投资规模分别下降51.22%、40.76%,市场仍有较大上涨空间。
图2-52022年5-7月我国上市文化企业投资情况
量价齐跌,上市文企再融资市场整体降温
据中国文化金融数据库数据显示,2022年7月,我国上市文化企业共发生3起再融资事件,环比、同比分别下降50.00%、25.00%,融资活跃度有所降低;涉及资金规模为23.30亿元,环比下降29.97%,但同比增长66.40%。整体来看,本月上市文化企业再融资市场整体降温。
图2-62022年5-7月我国上市文化企业再融资情况
(三)新三板:投资规模升高,融资环比表现稳定
新增3家挂牌文化企业,整体情况向好
据统计,2022年7月,我国新增挂牌新三板文化企业3家,环比增长50.00%(2022年6月,我国新增挂牌新三板文化企业2家),高于上年同期(2021年7月,我国新增挂牌新三板文化企业0家)。3家文化企业分别是来自河南的创意设计服务企业、四川的内容创作生产企业、浙江的文化消费终端生产企业。总体上,我国新增挂牌新三板文化企业数量仍处于低位水平,但情况较上年有所好转。
图2-72022年5-7月我国新三板文化企业新增挂牌情况
挂牌文企投资活跃度出现波动,投资规模升高
从投资角度来看,2022年7月,我国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发生投资事件34起,环比下降20.93%,同比增长25.93%;平均单起事件投资规模出现较明显提升,总投资规模达2.35亿元,环比增长105.92%,同比增长32.93%。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投资事件数环比及同比增幅呈现反向波动,但投资规模升高,环比及同比均有所提升,企业的投资力度较明显增强。
图2-82022年5-7月我国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投资情况
挂牌文企融资环比相对稳定,同比下降
2022年7月,我国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发生融资事件1起,募集资金0.10亿元,融资活跃度与上月持平,融资规模环比增长2.85%,波动较不明显;但明显不及上年同期,分别同比下降66.67%、90.44%。目前,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融资形式较为严峻,连续两个月,均仅发生融资事件1起。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融资处于较明显的低谷期。
图2-92022年5-7月我国新三板挂牌文化企业融资情况
(四)并购:交易活跃度下降,资金规模环比下滑明显
2022年7月,我国文化产业并购市场指标水平明显不及上月,发生并购事件4起,涉及资金规模3.80亿元,分别环比下降60.00%、84.32%;与上年同期相比,并购事件数下降33.33%,资金规模小幅度增长,同比增长6.82%。总体看,文化产业并购事件数环比、同比均有所下降,交易活跃度明显下滑;资金规模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环比下降更加突出,文化产业并购市场下行较为明显。
图2-102022年5-7月我国文化产业并购情况
(五)债券:融资环比升温,行业、地域分布广泛
2022年7月,我国文化产业发生债券融资事件11起,融资规模77.60亿元,均高于上月水平,分别环比增长57.14%、32.65%;但与上年同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融资事件数、融资规模分别同比下降26.67%、15.65%。虽然文化产业债券融资事件仅有11起,但分布较为广泛。分行业看,融资事件涉及文化投资运营、内容创作生产、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新闻信息服务、文化传播渠道、创意设计服务等6个行业。其中,文化投资运营募资能力最强,融资规模33.60亿元,占文化产业债券融资规模的43.30%。分区域看,融资事件分布于广东、浙江、江苏、陕西、江西、重庆等6省市。其中,广东文化产业流入资金规模最高,为22.00亿元,占全国文化产业债券融资规模的28.35%。
图2-112022年5-7月我国文化产业债券融资情况
(六)信托:融资市场回暖,地域分布集中
2022年7月,我国文化产业发生信托融资事件13起,涉及资金规模11.78亿元,分别环比增长85.71%、57.08%,相比上月融资事件数、融资规模环比双下滑的局面,市场有所回暖;但仍然不及上年同期,融资事件数、融资规模同比下降7.14%、70.17%。分区域看,文化产业信托融资分布较为集中,仅涉及陕西、河南两省。其中,陕西文化产业通过信托市场融资9.27亿元,占全国文化产业信托融资规模的78.64%;河南文化产业通过信托市场融资2.52亿元,占比21.36%。
图2-122022年5-7月我国文化产业信托融资情况
三、文化金融业界动态
(一)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启动
7月6日,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启动,以“享文化惠生活”为年度主题,聚焦新技术、新场景、新模式、新空间、新业态,引聚优质资源,以“20余项主体活动引导+400余项精品市场活动协同”的双线融合活动体系,共同点燃首都文化消费盛宴、点亮市民文化消费生活。同时,为进一步提振文化消费市场,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北京文化消费促进行动管理办法》在会上正式发布。7月至10月期间,北京文化消费促进行动将与第十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联动开展,向社会广泛征集,围绕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园区、重点经营主体,建立直补市场主体的激励机制。
据悉,本届消费季创新升级品牌榜、品牌周、高峰论坛等已有品牌活动,助力提升“会馆有戏”、“大戏看北京”等文化品牌影响力,推动“小而精”、“小而雅”、“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创新发展;还将重点结合以数字文化消费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策划有特色的新型消费活动,探秘一批数字艺术展、时装秀、沉浸剧本馆等艺术新场景,开展露营大会、房车大会、骑行之旅等新兴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
(二)27部门发文: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
7月21日,商务部等2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发〔2014〕13号)后,对外文化贸易领域又一份重要指导性文件。
(三)深圳印发《关于推进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
近日,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文化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重点方向和实施路径,促进深圳文化产业金融业协同发展、共生共赢。
《意见》坚持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的方向,突出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引导等手段,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文化企业提供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一方面,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意见》注重发挥风投、信贷、保险、债券、上市等渠道力量,加强文化产业融资担保等瓶颈领域的建设,引导保险、证券、基金、信托等金融机构进入文化产业创投基金领域投资,鼓励金融机构综合运用统贷平台、集合授信、联保联贷等方式,积极破解文化企业特别是小微文化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的困境;支持组建深圳市文化金融合作联盟,“让金融发现文化,让文化找到金融”,逐步建立以市场化融资方式为主,政府产业基金、政府引导基金等财政资金发挥撬动作用的多元化融资机制。
另一方面,加强对文化金融合作的支持与引导。《意见》提出要加大政府引导基金对文化企业和项目的投资,鼓励政府引导基金按市场化方式设立文化产业子基金;支持文化金融在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推进“一带一路”合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发挥深圳市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的作用,不断完善文化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继续实施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贷款贴息”“保险费补贴”等计划。鼓励文化企业在项目实施中更多运用金融资本,实现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与企业需求有机衔接。
四、文化金融案例分析
(一)德艺文创定增募资1.34亿元
事件说明
2022年7月15日,德艺文化创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艺文创”,股票代码:“300640”)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上市公告书正式发布,共发行2708.74万股,募资1.34亿元。
公司介绍
德艺文创是一家提供研发设计、外包生产及全球化销售一站式服务的文创家居用品整体供应商。公司主营产品为文创家居用品。公司在家居用品研发设计中,立足中华传统文化,以陶瓷、树脂、竹木等中国特色原材料为载体,并融入诸多文化元素,使其成为能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创意家居用品。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创意装饰品、休闲日用品、时尚小家具等三大产品系列近万个品种,产品远销全球五大洲100多个国家,为国内主要的文化创意家居用品出口商之一。
融资分析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德艺文创收入规模下降,营运资金短缺,因此增加短期银行借款,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为了缓解资金压力,2021年3月,该公司向18名特定对象发行人民币普通股66076254股,共募集资金3.42亿元,该公司实收资本得到充实,抗风险能力增强,资产负债率下降。此外,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供应商复工复产,文创家居用品出口订单爆发,该公司2021年收入规模大幅上升,流动资金需求也进一步增大。
(二)网易影核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
2022年7月18日,VR游戏发行商网易影核(Netvios)宣布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巡星投资战略投资。
网易影核是网易公司与海外顶尖VR内容开发商Survios成立的合资公司,是国内领先的VR游戏内容提供方,拥有顶尖的VR游戏内容矩阵。目前网易影核已独家代理了20余款全球爆款游戏,通过品类多元的产品组合,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此外,网易影核作为游戏发行商,连接线上线下流量入口,与国内各大VR硬件厂商、运营商、云服务商深度合作,全方位覆盖C端用户,打造完整且多样化的游戏分发生态。
五、总结与点评
7月,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喜忧差半:一方面,新三板投融资市场平稳向好,上市文化企业投资市场持续升温,债券及信托等债权性融资市场也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另一方面,私募股权融资、上市IPO及再融资市场表现欠佳,并购市场趋冷。
整体来看,在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地缘政治事件爆发的背景下,文化产业面临着短期内需疲软、供应链受阻、投融资不确定性加大等问题,投资机构观望情绪相对浓厚,企业融资成本及难度也有所增加。因此,建议运用科技手段对文化产业投融资活动进行赋能,着力提高金融扶持文化产业的精准性和前瞻性。如,鼓励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文化产业多维度数据进行搜集与处理,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文化企业风控审核工作效率及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