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12月17日报道:13日,亚马逊的Kindle商店上线,让人兴奋了一把——在上面选购电子书的体验是怎么样的呢我怀着好奇心,进行了一番了解。
选书
其实购买电子书,和购买实体书的流程一样,第一步就是选书。因此,线上书城能否给消费者明确、清晰的引导,就变得十分重要。不过,在做法上,Kindle商店、当当数字馆、京东电子书刊,三家的侧重点不太一样。
Kindle商店的设计体现了亚马逊的风格,更倾向于让读者自己去发现,自己喜欢的书籍。它的电子书分类,以及二级分类做得很全面。而且上级分类与下级分类之间的很容易区分,而子分类与子分类直接也采用了“|”来隔开,显得比较有条理。
在Kindle商店中,挑书的过程显得比较轻松。除了可以利用搜索、书籍分类以外,消费者还可根据价格区间以及客户评分来缩窄挑书的范围。
与当当数字馆、京东电子书刊比较中,Kindle商店的首页长度最短,展示空间就不如前两者大,略显单薄,让人觉得它的书籍种类似乎不如前两家丰富。而且,前两者更加倾向于给书籍展示空间,编辑推荐、最新上架等板块都十分显眼。尽管这种设计乍看上去比较乱,但给了人一种“逛”的感觉。
Kindle商店上提供了两万多本电子书,当当数字馆和京东电子书刊并未给出具体的数据。不过,我们可从数量最多的“小说”分类来对比三个电子书商城的书籍数量:Kindle商店中有2532本,当当数字馆有4125本书,京东电子书刊中有7099本。
至于价格,以莫言的《生死疲劳》为例,Kindle商店、当当数字馆和京东电子书刊的价格分别是人民币3.45元、3.45元和7.99元;以《人脉是设计出来的》为例,三家线上商城的报价分别是人民币2.8元、4.99元和4.99元;以《乌合之众》为例,三家线上书城的报价分别是2.99元、2.99元和8元。
三方的畅销书榜单有所差别:
·在Kindle商店的畅销榜上,出现了《正能量》、《虚实之间》、《自控力》、《滚蛋吧!肿瘤君》、《生死疲劳》等;
·当当数字馆的畅销榜中,出现了《生死疲劳》、《檀香刑》、《蛙》、《世界上最神奇的读心术》、《每天读一点心理学》等;
·京东电子书刊的畅销榜中,有《销售就是要搞定人》、《林徽因传》、《商业的常识》、《货币战争》《牛刀说:我们怎么过上好日子》等。
不过后两者的书籍的种类要比Kindle商店丰富,多了电子杂志,多媒体书籍,视频等种类。
购书
Kindle商店提供了“一键下单”功能,选中什么商品,直接点击按键便可购买,省却中间重重处理步骤,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一张Visa、MasterCard、JCB、AmericanExpress标志的信用卡,或是中国银行的信用卡。
亚马逊提供了礼品卡选项,如果消费者在礼品卡里面充值,那么购物的时候,可以直接从礼品卡里扣钱,而不必通过支付宝,或网上银行来完成支付。
如果没有信用卡,Kindle商店的支付体验就跟自己所选择的银行服务有关,不同银行所提供的网上支付方式都有所不同。比较推荐大家使用能够通过手机支付的网上银行服务,比较方便,也比较安全。
目前当当和京东尚未提供类似“一键下单”的功能。
看书
客户端在电子书生意链条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它们是书籍的载体,决定了电子书的阅读体验,对消费者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Kindle应用只为用户提供一个看书的地方。如果要购买书籍,那么就需要通过浏览器,登陆在线书城,然后再进行购买。
不过,中国版Kindle应用中,查字典,在不同设备之间同步笔记、阅读进度的Whispersync功能得到了保留。后者对于同时拥有手机和平板的用户来说,会显得更加方便。
目前,亚马逊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Android和iOS应用,覆盖大部分移动智能设备。然而,原版的Kindle应用客户端的覆盖面更广,有PC版和Mac版桌面电脑客户端,有为浏览器开发的KindleCloudReader,还为WindowsPhone和BlackBerry开发了客户端。可以预见,针对中国地区,亚马逊会提供更多客户端,届时Whispersync的意义显得更加重大。
当当数字馆、京东电子书刊都提供了手机、平板电脑客户端,但它们都没提供标注和笔记功能,也没提供同步功能。
与当当读书、京东LeBook相比,Kindle客户端显得更为美观、大气。下面是iPhone客户端的对比:
下面是iPad客户端的对比:
就排版效果而言,在Kindle上看书,字体、行间距和段间距的设定,令版面较为舒张,给人不错的阅读体验。
不过,相比之下,国内的多看、唐茶的排版效果显得更胜一筹,不仅提供舒服的字体、调整了合适的行间距、段间距,还提供了图文混排,还有气泡式脚注等等对中文优化的电子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