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读《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

作者: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屈贤明

制造业是物质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所在。概言之,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实体经济,多次强调制造业的重要作用、重要地位,明确指出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并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由中制智库新望博士主编的《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邀请国内经济界、工业界、科技界前沿专家,围绕我国制造业发展历程、机遇挑战、公司治理、发展前景等各个方面展开多角度、多层面的阐述。本书在结构上分为“上篇:立国之本”“中篇:强国之基”“下篇:兴国之器”三部分,共收录了22篇研究深入、表述通俗的演讲稿。因此可以说,读此书,对于读懂中国制造很有帮助。

“大而不强”,中国制造亟需突围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体系最为完备的国家之一。在联合国工业大类目录中,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所有工业门类制造能力的国家,中国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有些产品的技术水平已居世界前列。同时,我国制造业进出口比重高,成为很多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对于我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中的影响,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给出了这样的数据:目前世界上有40%的产品是由中国制造的,每一种主要产品的背后都有中国的影子,我国制造业总产值约占全世界20%的份额。

但也正如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在本书序言中所讲:我国现在是工业大国,还不是工业强国;是制造大国,还不是制造强国。根据中国工程院对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指数的深入分析,美国综合实力遥遥领先,处于第一方阵;德国、日本紧随其后,处于第二方阵;我国则与英国、法国、韩国一同属于第三方阵。

大而不强,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具体又是什么呢?《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中的多位专家学者都有分析,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刘利华的分析颇具代表性。他认为中国制造业面临六大突出问题: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二是工业基础能力薄弱;三是质量品牌建设滞后;四是制造业区域不平衡矛盾加剧;五是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六是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发生深刻变化。只有正视“大而不强”的问题,精准施策,优化改进,中国才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优化营商环境,聚力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之所以有今天的国际地位,国企、民企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出现了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奇谈怪论,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遭遇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陈清泰在《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中认为,现在每个企业包括上市公司的头上都贴上了“所有制标签”,形成了一条很深的“所有制鸿沟”,迫切需要摘掉企业头上的所有制标签。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并不是此消彼长、零和博弈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合作共赢的关系。

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公平法治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陈志武在《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中详细讲述了玉堂酱园的发展历程,阐明这个百年老字号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和教训。与位高权重的官员联合经营,是法治与市场不发达的表现,只有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法治化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才是家族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出路。未来,民营经济发展需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平等准入,有序竞争。

2016年4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在当今的资本市场,有些资本更青睐“来钱快”的金融,不愿意做见效慢的制造业,脱实向虚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极为不利。本书中的多位专家学者谈到,中国的发展要防止“过早去工业化”。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组合的高级化有待突破,工业化虽然进入中后期,却不能就此中断。中国要完成自己的工业化进程,还需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实现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质量意味着高性能、高科技,意味着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多位专家学者阐述了中国制造的价值链问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陈劲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相当数量的企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处于被主导和低附加值地位,高产值、低附加值的结果是“勤劳而不富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今天的高端制造竞争中,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整合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国内制造业企业要有合作意识,形成强强联合的优势。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在《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中认为,过去中国的制造业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形态的产品内分工体系下,利用低成本优势进行国际代工,使制造业的规模、体量迅速增大。未来中国将起重要作用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全球先进的、高级的生产要素的转移和移动,从而有效提升中国技术创新的能力,驱动中国创新经济发展,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和水平。

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很重要的就是打造全球著名品牌,著名品牌意味着高附加值、高利润、高市场占有率。打造品牌,需要发扬创新创造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十年如一日地持续创新、精益求精。从2016年至2019年,“工匠精神”连续四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在《中国工匠精神的传统与创新》一文中,详细解读了工匠精神。我国的工匠精神与德国优秀工匠工程师的专业精神、日本“一生专注做好一件事”的精工精神、瑞士将精制产品作为国家名片等有相似之处。弘扬工匠精神,尤其需要复兴工匠文化,唤醒全社会尊重工匠、厚待工匠、崇尚工匠的风气。

瞄准智能制造,引领未来发展

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下编“兴国之器”做了全面阐述。专家学者们有这样一个共识:智能制造是大势所趋。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是工业发展国家重振制造业的主要着力点,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都在抓紧谋篇布局,相继出台了新战略、新政策。我们要加快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张相木在《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中认为,智能制造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网络互联、端到端数据、智能工厂、关键环节的智能化。中国制造的速度、质量、科技含量获得越来越大的世界认同。以基建为例,中国在国际上有“基建狂魔”之称,但基建效率的背后是智能制造的发力,与中国制造的突飞猛进与智能化密不可分。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打开了智能制造与基建结合的广阔空间。

智能制造的典型特点就是科技含量高,掌握核心科技。中国曾创造出在世界文明史上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今天又有遍布全球的高铁、网购、扫码支付、共享单车“新四大发明”。本书中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掌握核心科技,才能掌握智能制造的主动权。以前,我们很多时候从全球高效分工的角度出发,认为造不如买、买不如租,那么经历了中美贸易战和新冠肺炎疫情后,我们深知,发展智能制造,必须要自己掌握核心科技,从而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

总的来说,这本《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全方位解读了中国制造的各种问题,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随着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相信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THE END
1.雅薇工信部部长:推动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16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行动《更好发挥战略》标准引导作用《清洁氢 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抢抓数字技术变革机遇。推动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金壮龙在文章中提出,脑机接口,推动进一步优化财税支持政策,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推动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 https://bbs.9you.com/forum-239-7.html?a=lists&wapid=559822
2.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8月25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马凯在会上强调,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库支撑。 马凯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成立国家制造...http://www.nipso.cn/onews.asp?id=27682
3.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来我市调研7月30日、31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等5位工程院院士及专家学者一行18余人,在省工信厅副厅长王茂庆,潍坊市副市长马勇、工信局局长董胜勇陪同下,来我市调研山东省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工作。我市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大伟,市委常委、副市长马明陪同调研。 http://iapp.gaominews.com/share/YS03MS0zNDI4NTA5OA.html
4.《优质制造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简介书评作者: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18.91 定价 ¥67.82 配送至 北京 至 北京市东城区 服务 由“红紫杉图书专营店”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加入购物车 红紫杉图书专营店 进入店铺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开本:16开 纸张:纯质纸...http://product.dangdang.com/11793639485.html
5.9月20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来自海克斯康制造...9月20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办的2024国家制造强国建设论坛在合肥举行,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海克斯康制造智能大中华区执行总裁郝健出席论坛,并分享《核心工业软件与智能检测装备赋能新型工业化》主题报告,他提到,海克斯康基于自身技术能力与在中国制造业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1+2+N...https://weibo.com/2177099661/OyWnVxl2k
1.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2024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合肥) 12345 工作动态 2024国家制造强国建设论坛在合肥举行2024-10-11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在京召开低空经济专题研讨会2024-04-30 《2023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国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技术路线图(2023)》发布会在京召开2024-03-21 ...https://www.cm2025.org/
2.全国首个赛迪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揭牌财经未来,该创新中心将被建设成为集战略咨询、政策研判、规划设计、专项指导、供需对接、生态引入、数据监测、适配验证、会议会展、人才实训、科创路径研判等能力为一体的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 株洲作为赛迪湖南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地,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重点布局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在全部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拥...https://www.workercn.cn/c/2024-11-16/8393987.shtml
3.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政府部门、企业界人士及专家学者等约500人参加论坛。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刘钢受邀参加,并参与发布了国有企业智库研究成果,见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牵头承担及参与完成的两项课题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揭榜挂帅”研究课题成果集》。 在11月8日举办的国有企业新型智库研究成果发布会上,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https://www.cqc.com.cn/www/chinese/c/2024-11-15/597817.shtml
4.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纪正昆做客“嘉量讲坛”3月13日下午,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标准化战略实施专家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委员、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纪正昆教授做客我校“嘉量讲坛”,作题为《现代高新科技催生国之重器赋能制造暨质量强国建设》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程刚主持,两百多名师生在闻厅二楼报告厅聆听了报告。 https://www.cjlu.edu.cn/info/1100/37992.htm
5.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质量品牌发展分组成立为聚集业内高层次专家,更好地发挥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战略咨询委”)“参谋”和“智库”作用,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倡议和支持下,5月11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质量品牌发展分组成立大会暨论坛在上海召开。中国工程院院长、战略咨询委副主任周济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副...http://www.icioc.cn/article_755.html
6.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氢冶金研讨会顺利举行2023年8月24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在中国工程院316会议室召开氢冶金专题研讨会,党委书记刘文强、节能与环保研究所所长赵卫东等人员参会。会议就氢冶金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会议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曾建平主持,干勇院士等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会上,刘文强书记...https://www.ccidgroup.com/info/1272/38388.htm
7.《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7)》(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2017)》(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内容简介: 2016年,首部《中国制造2025蓝皮书》成功出版,得到了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较高认可。2017年,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在2016年版蓝皮书基础上,组织全体委员、国内相关领域研究机构https://e.jd.com/30405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