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新能源汽车:实现规模应用
●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品质与性能
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欲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分一杯羹,这势必推动新能源汽车整车品质与性能的提升。《规划》强调,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开展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结构轻量化设计;提升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配套能力与整车性能;加快安全标准制定和应用;加速智能化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实施分布式新能源与电动汽车联合应用示范,推动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智能驾驶等融合发展。
●建设动力电池产业链
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必不可少。《规划》指出,要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着力突破电池成组和系统集成技术,超前布局研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新体系动力电池,实现电池材料技术突破性发展。加快推进高性能、高可靠性动力电池生产、控制和检测设备创新,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和关键材料龙头企业。推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构建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是新能源汽车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难题。《规划》提出要加速构建规范便捷的基础设施体系,按照“因地适宜、适度超前”原则,在城市发展中优先建设公共服务区域充电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居民区与单位停车位配建充电桩。完善充电设施标准规范,推进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动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适用性、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及装备研发。大力推动“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提高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
新能源发展:打造世界领先产业
●推动核电安全高效发展
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坚持合作创新,重点发展大型先进压水堆、高温气冷堆、快堆及后处理技术装备,提升关键零部件配套能力,加快示范工程建设。提升核废料回收利用和安全处置能力。整合行业资源,形成系统服务能力,推动核电加快“走出去”。
●促进风电优质高效开发利用
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发展和挖掘系统调峰能力,大幅提升风电消纳能力。加快发展高塔长叶片、智能叶片、分散式和海上风电专用技术等,重点发展0.5万千瓦级以上风电机组、风电场智能化开发与运维、海上风电场施工、风热利用等领域关键技术与设备。建设风电技术测试与产业监测公共服务平台。
●积极推动新能源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
国家近期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我国将积极推动“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
●形成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制度环境
●“互联网+”行动
《规划》: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中国制造+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能源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高效节能产业
《规划》:大力提升高效节能装备技术及应用水平,推进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做大做强节能服务产业。
●提高新材料基础支撑能力
《规划》:面向电力电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需求,扩大动力电池材料规模化应用范围。拓展纳米材料在新能源等领域应用范围。
●创新生物能源发展模式
到2020年,新能源发展规划数据
新能源汽车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
●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8%以上,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5万亿元。
●核电装机规模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