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合成生物产业链图谱研究分析

当前,合成生物发展持续蓄势,以更绿色、更高效的方式在医药、能源、材料、化工、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多项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均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制造材料领域。

合成生物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基础技术,基础技术可分为基因测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基因合成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原材料包括粮食原料、农业废弃物、含碳气体;中游包括合成生物平台搭建和产品制造;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医疗健康、工业化学、化学品、农业、食品、消费品、环境保护等。

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分为秸秆气化发电和秸秆燃烧发电。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秸秆综合利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秸秆可收集的秸秆资源量约为7.37亿吨,同比增长0.41%,2023年约达7.4亿吨。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我国秸秆可收集的秸秆资源量将达7.42亿吨。

丙三醇,又名甘油,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8O3,是一种简单的多元醇化合物。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甘油(丙三醇)市场调研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甘油产量约为60万吨,同比下降21%,2023年约达61.3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我国甘油产量将达62.6亿吨。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玉米淀粉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决策报告》显示,2022年玉米淀粉产量达3781万吨,同比下降3%,2023年约为3644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玉米淀粉行业加工延续亏损状态,行业开工率维持低位,下游需求恢复缓慢,2024年开始恢复增长至3799万吨。

由于木薯种植面积不断萎缩,使得国内原料供应不断减少,国内木薯淀粉产量大体呈下降趋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全球及中国淀粉和淀粉产品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15-2026》显示,2022年中国木薯淀粉产量达20万吨,同比增长1.63%,由于2022/23榨季我国木薯种植面积继续减少,2023年约为18.79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木薯淀粉将继续小幅下降至18.18万吨。

基因测序是一种新型基因检测技术,能够从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测定基因全序列,预测罹患多种疾病的可能性,个体的行为特征及行为合理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约为172.9亿美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9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将达554.9亿美元。

基因编辑是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生物体基因组特定目标进行修饰的过程。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全球及中国基因编辑技术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基因编辑行业市场规模达54.12亿美元,同比增长为12.49%,2023年约为66.19亿美元。基因编辑行业增速较快,市场规模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基因编辑市场规模将达74.22亿美元。

基因合成是用人工方法合成基因的技术,是基因获取的手段之一。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7全球及中国基因合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基因合成市场规模约为5.12亿美元,同比增长17.7%,2023年约为5.83亿美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全球基因合成市场规模将达6.54亿美元。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合成生物行业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约为1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42%,2023年约151亿美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将达190亿美元,2026年将达到307亿元。

中国合成生物市场正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较小。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合成生物行业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合成生物市场规模约为67.36亿元,2023年约为86.26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合成生物市场规模将继续增长至105.16亿元。

各地加紧布局合成生物新赛道,我国合成生物领域当前已经形成以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四地为主的产业阵地。

合成生物学是生物科学在二十一世纪刚刚兴起的一个分支学科,如今,由于其应用领域广阔,目前前景向好。国内企业也不断布局合成生物领域,包括华熙生物、梅花生物、金城医药等。具体如图所示:

医药领域,合成生物学的疾病预防应用主要体现于疫苗研发,现已研制出多款流感、新冠疫苗。在政策和技术产品双驱动、以及市场需求扩容下,我国疫苗行业也正迎来快速发展期。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疫苗行业发展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疫苗市场规模为1137亿元,同比增长22.8%,2023年约为1378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疫苗市场规模将增至1491亿元。

在能源领域中,合成生物学可应用于发展新型生物燃料、生物降解材料、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新型储能发展迅速,已投运装机超3000万千瓦。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GW,新增装机规模约22.6GW,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36GW。

食品领域,合成生物学构建添加剂和食品原料的全新生产模式,当前采用合成生物学手段生产食品添加剂技术突破前沿在于低成本替代天然提取、高效生产稀缺产品、开发新型产品。

近年来,我国食品添加剂行业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已成为食品工业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根据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数据显示,2019-2022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总产量从1269万吨增长到1530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4%,2023年约为1611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我国食品添加剂主要品种总产量将增至1759万吨。

对于农资服务商来说,2024年是挑战与机遇同在、迷茫与希望并存的一年。一方面,极端天气频发、产业链供应链危机不断、市场采销节奏紊乱……各色挑战接踵而至;

2024年10月,据蔬菜地头价监测预警网监测,全国28个蔬菜产品平均地头价为3.51元/公斤,与上月相比,下降了3.57%;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2.95%。

本周(11月9日-11月15日)澳洲樱桃产量大增,塔州樱桃12月上市;泰国推出国家级数字榴莲项目。

3、本网原创内容,允许非营利性转载,并要求注明出处,如注明“转载自农更行(ngx.179c.com)”。

农更行公众号

「农更行」专注于农业产业更新及数字化更迭演进,致力于打造成为农业领域最具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体及服务平台,核心团队由来自同行资本、壹果农产品、春藤网等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组成,以“信息平台+数字媒体+社会化服务”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中国庭审公开网7691 累计公开案件数 0 今日公开案件数 接入25/25 北京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累计公开案件数 4661 今日公开案件数 0 场次中级法院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14403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2825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5814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4887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32838 北京金融法院2868 热播案件 ...http://tingshen.court.gov.cn/
2.网报公告用户可查询各省(区、市)、招生单位、报考点在网报期间的公告信息 省(区、市) 招生单位 报考点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https://yz.chsi.com.cn/sswbgg/
3.中国生物材料市场需求现状及前景发展动向分析报告20242.4.5 生物材料行业研究趋势分析 193 第3章:中国生物材料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94 3.1 生物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194 3.1.1 生物材料行业发展历程 194 3.1.2 生物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195 3.1.3 生物材料行业供求状况 196 (1)市场发展规模 196 (2)市场需求情况 196 ...http://qi370827.blog.bokee.net/bloggermodule/blog_printEntry.do?id=58628909
4.2024年全球新型医用材料和生物材料行业总体规模根据QYResearch研究团队调研统计,2023年全球新型医用材料和生物材料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2024-2030)。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3年市场规模为 亿元,约占全球的 %,预计2030年将达到 亿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 %。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82886691373442
5.行研生物医用材料(四)胶原蛋白—蓬勃发展的天然材料(下)随着国内市场应用场景逐渐覆盖医药、组织工程、食品、化妆品等领域,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壮大。从来源看,哺乳动物中的牛类仍是胶原最主要的材料来源,始终占据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且其占比在逐年缓慢提升。而海洋生物作为新兴研究热点,近年来增长率较高,但由于溯源性等问题,海洋生物源胶原蛋白多用于食品、...http://m.medisophycap.com/nd.jsp?id=80&id=80
6.双碳”战略目标下我国生物基材料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市场规模持续...4.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生物基材料是环保、节能、绿色的朝阳产业,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在“双碳”战略目标持续推进和生物基材料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等因素驱动下,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且增长速度逐渐加快。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生物基材料市场规模已突破230亿元,同比增长16.18%。未来,随着国家政策持续推进、生产技术...https://www.360doc.cn/article/57467168_1132105603.html
7.202411预测未来十年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113.生物基树脂复合材料产业链结构及主要参与者 13上游原材料供应商 13中游生产厂家及产品特点 15下游应用领域及行业趋势 17二、中国生物基树脂复合材料行业发展分析 191.中国生物基树脂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19近年市场规模及趋势 19近年来市场规模及趋势 20各地区市场发展现状 21...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0990629.html
8.2016年我国生物医用材料行业市场分析虽然上述现象从一定侧面反映出外资对中国市场的看好与重视,但另一个尴尬现实却是,我国生物医用材料研究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却无法占领高端市场,只能在低端徘徊。 “国内80%~90%的成果仍然待在实验室里,企业基本生产中、低端产品,70%的高端产品依靠进口。”奚廷斐指出,由于我国大部分生物医用材料生产企业规模小、经...http://m.camdi.org/news/myf5xu.html
9.2024年第12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WBC)2024年第12届世界生物材料大会 (WBC) 将于 2024 年 5 月 26 日至 31 日在韩国大邱举行。该会议被誉为世界生物材料领域的“奥运会”,每4年举行一次,为全球生物材料领域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综合性盛会。大会汇集了生物材料领域的广泛专家,在这次重要的大会上,无疑有机会发现生物学、生物材料、生物系统、生物工...http://www.globalconfs.com/meeting/35162.html
1.2023年中国生物医用材料分类材料用量占比及市场规模分析[图...未来在老龄化背景下,心血管及骨科疾病患者持续增加,将同步提升生物医用材料需求,其中2022年中国生物医用材料市场规模同比增长7.1%。 生物医用材料属于医疗器械范畴,是用来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材料。生物医用材料是研究人工器官和医疗器械的基础,涉及材料学、医学、生物学等多...https://www.gelonghui.com/p/946109
2.生物再生材料:进口替代浪潮初起在中国利好政策和资本的助力下,中国生物再生材料行业加速发展,市场规模增长迅猛。2013年,中国生物再生材料的市场规模仅为1.5亿元人民币,至2017年,中国生物再生材料的市场规模已经上升至13.2亿元人民币,5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2.2%。沙利文预测,未来5年,中国的生物再生材料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6.8%的增长率高速增长,2022年,...https://www.leadleo.com/mobile/article/details?id=5e05bd0ecec54cf2bcecfd45
3.中国新材料市场需求规模预测及投资竞争力分析报告20223.2.3国内新材料产业竞争格局 3.2.4国际资本竞逐中国新材料市场 3.2.5我国新材料产业处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阶段 3.2.6新材料产业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3.3国家重点支持的新材料技术 3.3.1金属材料领域 3.3.2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 3.3.3高分子材料领域 3.3.4生物医用材料领域 ...https://blog.csdn.net/zsjjyjy/article/details/122958419
4.生物材料发展现状6篇(全文)1、产业现状、规模、竞争优势及发展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中、青年创伤的增加,高技术的注入,以及人类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随经济发展提高,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高速发展。2000-2010年全球市 场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22%以上,2010年全球市场达US20亿元,预计2009-2020年市场CAGR可保持15%左右,2015年世界市 场可达US50余亿元...https://www.99xueshu.com/w/file51zfhskx.html
5.创伤修复生物材料产品行业研究:进口厂商占据中高端市场高端敷料领域市场潜力大且进口品牌占据绝对市场份额,国内厂家虽然规模、品牌等存在差距,但也有一些企业在打磨技术产品的同时,凭借灵活的市场策略和不断的学术推广,逐步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梧桐树资本 一.报告结论 1. 创伤修复产品为生物医用材料的重要分支领域 ...https://www.tmtpost.com/4821142.html
6.生物实验室耗材市场及关键制造技术分析前沿动态1、我国生命科学实验耗材市场规模 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国内生科耗材只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一小部分。但是,中国市场正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生物医药需求逐渐成为生科耗材的新兴市场,可以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生科耗材规模将呈爆发性增长(图2)。 https://www.biomart.cn/news/103/105/28973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