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行业11个大型企业集团资料整理(V41908) 2019年08月06日说明:本资料为信息类作品,主要对军工行业11个大型企业集团资料进行动态性整理。 入选2019年财富... 

说明:本资料为信息类作品,主要对军工行业11个大型企业集团资料进行动态性整理。

入选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情况:在上榜的129家中国企业中,8家军工集团公司上榜,分别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中船工业集团。

一、中航工业集团

1、基本资料

2、业务领域

3、旗下A股上市公司19家

旗下另外还有港股5家,其它境外上市企业3家。

二、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发,英文全称:AeroEngineCorporationofChina,英文简称:AECC)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军工企业,由国资委、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下辖27家直属企事业单位,拥有3家主板上市公司,现有职工8.4万人,拥有包括6名院士、200余名国家级专家学者在内的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科技人才。建有多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具有较强的科研生产能力,以及较为完整的军民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研发制造体系与试验检测能力。

中国航发秉承“动力强军、科技报国”的集团使命,坚持“动力为本、质量制胜、人才强企、合作共赢”的经营方针,致力于航空发动机的自主研发,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辅助动力、燃气轮机、飞机和直升机传动系统的研制、生产、维修和服务;从事航空材料及其它先进材料的研发与制造。中国航发设计生产的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产品,广泛配装于各类军民用飞机、直升机和大型舰艇、中小型发电机组,客户涉及航空、航天、船舶、能源等多个领域,为我国国防武器装备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旗下A股上市公司3家

三、航天科工集团

中国航天科工前身为1956年10月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后经历第七机械工业部(1981年9月第八机械工业部并入)、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1999年7月,成立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2001年7月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7年11月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现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22位、中国企业500强第79位、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42位。企业总部位于北京,所属22家二级单位,控股9家上市公司,企事业单位近500户,分布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及境外地区。在职职工近15万人,拥有包括8名两院院士、9名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4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48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在内的一大批知名学者和高级专家。

1)经过多年励精图治,中国航天科工已拥有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以及专业门类配套齐全的科研生产体系,在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任务研发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飞航导弹武器系统、弹道导弹武器系统、固体运载火箭及空间技术产品等技术开发与研制生产体系,武器装备整体水平国内领先,部分专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覆盖“陆、海、空、天、电”全领域,形成了复杂战场环境下对地、对海、对空作战的整体能力,为实现我军“能打仗、打胜仗”强军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3)中国航天科工顺应航天产业发展新趋势,创新突破传统的技术途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局限,大力实施飞云、快云、行云、虹云、腾云及高速飞行列车的“五云一车”商业航天工程,开启了中国商业航天发展新篇章。

4)中国航天科工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牵引,倾力打造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航天云网,提供“一脑一舱两室两站一淘金”服务,为全球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公共服务。

3、旗下A股上市公司8家

另外有一家香港上市公司。

四、航天科技集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在我国战略高技术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成立于1999年7月1日。其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历史沿革。

3、旗下A股上市公司10家

另外旗下还有3家境外上市企业。

五、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

中国电子致力于打造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产业国家队,以网络安全作为核心主业和核心能力,主营业务涵盖网络安全、新型显示、集成电路、高新电子、信息服务等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

2018年,中国电子实现营业收入2170.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1.1亿元。

3、旗下A股上市公司9家

另外旗下有5家香港上市企业。

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电科,英文简称CETC)是在原信息产业部直属的46家电子科研院所及26家全资或控股公司基础上组建而成,于2002年3月1日正式挂牌运营,主要从事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建设,重大电子装备、软件、基础元器件和功能材料的研制、生产及保障服务。是中央直接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内唯一覆盖电子信息技术全领域的大型科技集团。

自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电科人坚持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认真履行中央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国防和军队电子信息装备科研生产及保障任务,在国家许多党政信息化和行业信息系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断发展壮大。中国电科现有下属各级企事业单位523家,其中二级成员单位52家,上市公司9家,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8个,国家级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10个,北京、天津、重庆等地高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10余个。全系统员工由成立之初的5万人发展壮大到16万人,科技人员占比达55%,45岁以下中青年科技人员占比达86%。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人,工程院院士1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56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4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35人,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35人、首席专家98人,国家级奖项负责人160人。

发展至今,中国电科已成为:国内唯一覆盖电子信息全领域的大型科技集团;国内唯一在国家海洋、太空、网络三大战略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军工集团;国内唯一能够同时为各军兵种全方位提供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军工集团;国内唯一能够为我军各种型号的装备提供各类关键元器件的企业集团;国内在公共安全和电子信息装备、仪器仪表的研制、生产和服务方面实力最强的国有中央企业。

2、旗下A股上市公司9家

杰赛科技(002544)、国睿科技(600562)、太极股份(002368)、卫士通(002268)、海康威视(002415)、四创电子(600990)、华东电脑(600850)、凤凰光学(600071)、天奥电子(002935)。

七、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军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装备发展的骨干,是全军毁伤打击的核心支撑,是现代化新型陆军体系作战能力科研制造的主体,是“一带一路”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的主力。

集团公司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始终秉承“把一切献给党”的人民兵工精神,以服务国家国防安全和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为使命,下设50余家子集团和直管单位,分布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以建设技术先进、自主可控、军民融合、经济高效、充满活力的中国特色先进兵器工业体系,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深入实施全价值链体系化精益管理战略,军品、工业民品、战略资源、金融流通四大业务板块协调快速发展,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改善,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18年底,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资产总额3960亿元。

2、旗下A股上市公司11家:

华锦股份(000059)、北方国际(000065)、北化股份(002246)、长春一东(600148)、光电股份(600184)、北方股份(600262)、北方导航(600435)、凌云股份(600480)、晋西车轴(600495)、北方创业(600967)、中兵红箭(000519)。

另外有一家香港上市企业:安捷利实业(01639)。

八、中国兵器装备集团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防科技工业的核心力量,是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性企业,是我国最具活力的军民结合特大型军工集团之一,肩负着“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神圣使命,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第五机械部、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集团公司连续多年跻身世界500强,最高排名101位。

集团公司现拥有60多家企业和研发机构,培育出了“长安”“建设”等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知名品牌。作为国防科技工业骨干力量,目前已形成了末端防御、轻武器、机动突击、先进弹药、信息光电、反恐处突等装备体系,装备广泛服务于我国陆、海、空、火箭军及公安、武警等国家所有武装力量,对我国国防和安全起着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汽车形成了以轿车、微车、客车、卡车、专用车为主的产品谱系,在全国拥有10大生产基地,31个整车及发动机工厂,年产能超过300万辆,正朝着世界一流车企迈进。输变电产业瞄准高端产品领域不断深化自主创新,由下属企业保变电气参与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该项技术为支撑研制的世界首台1000MVA/1000KV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创造了电压等级最高、单相容量最大等世界纪录。在光电信息、医药健康、金融服务等领域拥有多个“隐形冠军”企业。

集团公司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与福特、马自达、标致雪铁龙等跨国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全球建立了30多个研发、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培育了60多家知名合资合作企业,产品出口到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旗下A股上市公司9家:

长安汽车(000625)、保变电气(600550)、中国嘉陵(600877)、湖南天雁(600698)、中原特钢(002423)、西仪股份(002265)、东安动力(600178)、利达光电(002189)、江铃汽车(000550)。

另外旗下有一家香港上市公司。

九、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中船重工作为我国海军装备科研生产的主体力量,承担着航母、核潜艇、常规潜艇、水面舰艇、水中兵器等海军武器装备科研、设计、生产、试验、保障任务;作为我国船舶行业的主导力量,拥有我国最具竞争优势的造修船基地,能够按照世界知名船级社的规范和各种国际公约,设计、建造和坞修各种油船、化学品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滚装船、LPG船、LNG船、工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民用船舶和海洋工程形成了国际化、大型化、批量化、系列化、专业化,主流船型建造周期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拥有国内最齐全的船舶配套能力,在船舶动力、甲板机械和舱室设备等船舶配套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

中船重工拥有较强的大型成套设备和高科技产业的开发制造能力,自主开发生产了上百种非船舶产品,研制的“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062米,刷新了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纪录;承接了三峡升船机、港珠澳大桥等国家一批重点工程,赢得同行业好评。

中船重工目前拥有1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9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50多个专业实验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海军武器装备与军民融合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拥有院士12名,“万人计划”人才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人员29名,连续四个任期荣获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拥有专利13139项、其中发明专利5981项。

2、旗下A股上市公司

中国重工(601989)、中国动力(600482)。

十、中国船舶工业集团

1963年9月,国务院决定将船舶工业从三机部分出来成立第六机械工业部。1982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六机部135个企事业单位和交通部15个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成立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9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基础上组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2017年底,公司正式改制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船集团旗下聚集了一批实力雄厚的造修船企业和船舶配套企业,包括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江南长兴造船有限公司、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等,还拥有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广州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3家船舶研究设计机构,以及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等知名工程咨询、设计、总包单位。

中船集团能够设计、建造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适航于任一海区的现代船舶,以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海洋工程装备产品,产品种类从普通油船、散货船到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超大型油船(VLCC)、液化天然气(LNG)船、大型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LPG)船、液化乙烯(LEG)运输船、自卸船、化学品船、客滚船及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大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多缆物探船、深水工程勘察船、大型半潜船等,形成了多品种、多档次的产品系列,产品已出口到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船舶(600150)、中船科技(600072)、中船防务(600685)。

十一、新中国核工业集团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由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组成。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国家核能发展与核电建设的中坚,核技术应用的骨干。在推动能源低碳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建立现代能源体系等方面负有不可替代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在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从事科研开发、设计、建造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是目前国内投运核电和在建核电的主要投资方、核电技术开发主体、最重要的核电设计及工程总承包商、核电运行技术服务商和核电站出口商,是国内核燃料循环专营供应商、核环保工程的专业力量和核技术应用的骨干,是国家核工程建设的龙头企业。

中国核电(601985)、中核科技(000777)、中国核建(601611)。

THE END
1.中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4年)20241105165849.pdf中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4年).pdf 130页内容提供方:随风飘落 大小:2.77 MB 字数:约13.03万字 发布时间:2024-11-07发布于云南 浏览人气: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中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4年).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05/6015111234010241.shtm
1.从央企巨头“中国电子&中国电科”业务布局看信创投资机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成立于 1989 年 5 月,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特大型企业集团,中国电子以信息化为核心主业,着力发展计算产业、集成电路、网络安全、数据治理和高新电子等重点业务,打造国家网信事业核心战略科技力量。目前,中国电子拥有 19 家上市公司,687 家成员企业,21 万余员工,总资产 3993.4 ...https://www.xckfsq.com/index/xczx/20451.html
2.财报机密:A股5%的公司贡献80%的利润其中工商银行(601398.SH)、中国石油(601857.SH)、建设银行(601939.SH)、中国银行(601988.SH)和农业银行(601288.SH)等5家上市公司分别以1651.56亿元、1398.71亿元、1348.44亿元、1044.18亿元和948.73亿元的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位居2010年上市公司盈利排行榜前五。 http://yicai.com/news/773765.html
3.98家央企及下属409家上市企业全名单含电力能源上市企业据2023年央企最新名录,截止目前共有98家央企,旗下合计409家上市公司;其中能源电力领域央企19家,下属上市企业91家。 一、能源电力 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国电南端、国网信通、涪陵电力、明星电力、西昌电力、乐山电力、远光软件 2.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http://www.sgcio.com/news/zh/109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