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鹄-3星座计划被披露,拟发射1万颗卫星。
消息面上,根据美国太空新闻网(SpaceNews)5月27日报道,5月24日,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鸿擎科技”)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提交了预发信息(API)。该文件概述了一个名为Honghu-3(鸿鹄-3)的星座的计划,它将在160个轨道平面上总共发射1万颗卫星。在国际电信联盟官网记者发现该文件可公开查阅。
API文件是通知国际电联和成员国其发射卫星网络或系统的意图,其他人可以审查拟议的卫星网络,以评估对其现有或计划中的卫星系统的任何潜在干扰。
如果该计划通过且得到实施,将媲美SpaceX的星链计划。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星链升空卫星为6507颗。
鸿擎科技卫星制造项目刚完成签约
资料显示,鸿擎科技成立于2017年,其大股东为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领军企业——蓝箭航天,企查查数据显示,蓝箭航天持有鸿擎科技近34%股份。
5月23日,蓝箭航天运载火箭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在无锡市惠山区奠基,鸿擎科技卫星制造项目同步签约。有报道称,此次火箭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的建设,基于对中国商业航天未来发展的大胆预见。
此外,根据企查查数据,鸿擎科技于今年5月10日完成A轮融资,融资额未披露,参与投资的机构包括昆仑资本、银河创新资本。
鸿擎科技因开发霍尔推进器技术而受到认可,其正自研星座组网霍尔电推进系统,是国内外少数掌握永磁励磁霍尔推进技术的公司之一。
2023年12月21日,鸿擎科技自主研制的“金乌-200”(JW-200)氙气工质霍尔电推进在鸿鹄卫星成功点火并稳定运行,为国内首次实现了永磁励磁霍尔推力器在轨点火工作,首次实现了氪气工质霍尔电推进在轨点火工作。
鸿擎科技电推进贮供研发负责人孙德智此前表示,霍尔电推进具有比冲高、寿命长的特点,特别是对于低轨卫星而言,采用百瓦级小功率霍尔电推进系统具有最佳的综合优势。公司已在上海、嘉兴设立工厂及制造基地,为推进(霍尔电推进系统)批量化生产做好准备。
“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引擎,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2023年,我国商业航天运载能力大幅提升。据《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数据,2023年我国共完成26次商业发射,研制发射120颗商业卫星,占全年研制发射卫星数量的54%。该蓝皮书指出,2024年是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关键之年,预计中国航天全年将实施100次左右的发射任务,有望刷新纪录。
此外,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正在建设中,计划在今年实现常态化发射。今年5月,中国首颗中轨宽带通信卫星智慧天网一号01星成功发射,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未来商业发射市场再添新军。
艾媒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从2015年以来,我国商业航天的市场规模一直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至2024年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24年商业航天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34万亿元。
高增长的航天概念股出炉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上市公司方面,金风科技是蓝箭航天股东之一;此前公司表示,截至2022年末,金风科技对蓝箭航天的持股比例为4.9953%。
张江高科也是蓝箭航天的股东,公司通过参股基金张江燧锋基金投资了蓝箭航天1.5亿元人民币。
在霍尔电推方面,国光电气在今年5月的机构调研中表示,公司在低轨卫星方面拥有霍尔电推进器核心部件,其中电推核心部件已成功应用于低轨卫星等领域,正积极跟踪商业航天小卫星领域的订单,并已有部分产品批量销售。
从机构一致预测的角度来看,有3家及以上机构评级,且今明两年(2024年、2025年)净利润增速均超20%的概念股有20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