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盘古”首个多模态千亿AI大模型上线在即,产业链上市公司一览

华为“盘古”首个多模态千亿AI大模型上线在即,产业链上市公司一览

华为于3月31日正式发布了其2022年年度报告,收入增长0.9%,达到6423亿元。其中,2022年数字能源收入为508亿元,云计算业务为453亿元,ICT基础设施业务3540亿元,终端业务2145亿元。

华为近日宣布即将推出其最新的盘古大模型4,将是超过任何其他类似应用的最先进、最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应用。根据华为云官网显示,华为即将上线的“盘古系列AI大模型”分别为:NLP大模型、CV大模型、以及科学计算大模型。其中,盘古“NLP大模型”是被认为最接近人类中文理解能力的AI大模型,而盘古“CV大模型”首次兼顾了图像判别与生成能力。

国盛证券刘高畅等人在3月26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盘古NLP大模型是业界首个千亿参数的中文预训练大模型;盘古CV大模型业界最大CV大模型、首次实现兼顾判别与生成能力、在ImageNet上小样本学习能力上的业界第一;盘古气象大模型提供秒级天气预报;紫东.太初是全球首个图、文、音三模态大模型。

上海证券陈宇哲在3月25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在早前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曾宣布盘古大模型是业界首个千亿级生成与理解中文的NLP大模型,分析师认为未来有望成为国内最强的ChatGPT应用。华为将围绕“鲲鹏”与“昇腾”打造的两个基础芯片族,构筑异构的计算架构。

中间件:东方通,宝兰德。应用落地。金融行业:软通动力,润和软件,常山北明,中科软;智慧城市:云从科技;交通:千方科技,中远海科;ERP:用友网络,汉得信息,赛意信息;工业软件:能科科技,中望软件;办公软件:金山办公。

国盛证券认为,华为盘古为首个多模态千亿级大模型,有望赋能百业。在华为AI领域,推荐大模型端侧应用落地:润和软件、常山北明、软通动力、云鼎科技、中科星图。推荐昇腾硬件伙伴:神州数码、拓维信息、广电运通、四川长虹。

具体来看,润和软件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打造危化品存储室智能安全管控解决方案,帮助危化品存储操作实现智慧安全分析。常山北明为昇腾应用软件伙伴,共同推进人工智能产业繁荣发展,明确在金融、互联网、电力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意向。软通动力深耕数字创新服务+AI赛道,打造了完整的技术创新体系及创新的AI技术能力和团队,并成立了专注于AI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与创新中心(AIC),基于昇腾AI推出的AI端云一体化产品也已发布。

云鼎科技联合华为公司煤矿军团、华为云、2012实验室,就AI在煤矿领域的应用展开合作,依托华为在AI算法方面的技术优势,结合云鼎科技在能源生产领域的业务实践,共同研究AI算法模型在能源生产领域的应用。

神州数码子公司神州鲲泰,依托自主创新和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信创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拓维信息子公司湘江鲲鹏依托自主创新的研发基地、先进智能的制造基地和开放共享的应用实验室,在智慧城市等重点行业进行全面应用,联合华为在湖南打造首个“硬件+软件”的鲲鹏生态基地。

广电运通子公司广电五舟,提供国内高性能计算产品及解决方案、云服务器全系列产品、边缘计算和软硬一体化产品、智能计算产品、自主研发的存储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政府等行业及领域,业务遍及全国。四川长虹子公司华鲲振宇,聚焦“新计算新存储”基础设施应用,打造基于“鲲鹏+昇腾”处理器的自主品牌“天宫”系列计算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盘古大模型拥有超大规模的参数,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进行训练,因此训练成本较高。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盘古大模型在中文语言的处理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和质量,但是在语义理解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处理复杂的语言结构和语义推理方面。

目前,国内外许多企业都在研发超大规模的AI模型,盘古大模型在这个领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优化和提高模型的性能和质量,才能以保持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THE END
1....链整机及代工和结构件细分环节涉及A股上市公司一览据财联社VIP盘中宝·数据栏目此前梳理,AI PC产业链包括整机及代工、结构件等细分环节。其中,整机及代工领域涉及上市公司包括雷神科技、亿道信息、智微智能、龙旗科技及华勤技术。结构件环节包括春秋电子、隆扬电子、英力股份、长盈精密、格林精密和光大同创,具体详见下图: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406023093096177.html
1.智能机器人十大品牌人工智能机器人生产厂家有哪些新松机器人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以机器人技术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核心的高科技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024),以智能制造为业务主攻方向,打造了以自主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核心产品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全产业价值链,旗下拥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大类核心产品。 https://www.cnpp.cn/china/list_4910.html
2.2024年AI上市公司龙头股名单出炉,了解一下(2024/11/15)AI上市公司其他的还有: 苏州固锝002079:近3日股价下跌7.17%,2024年股价下跌-3.68%。 江苏雷利300660:近3日江苏雷利股价下跌5.25%,总市值下跌了4.38亿元,当前市值为95.59亿元。2024年股价下跌-1.1%。 润和软件300339:回顾近3个交易日,润和软件期间整体下跌12.08%,最高价为70.51元,总市值下跌了62.52亿元。2024年股价...https://m.southmoney.com/gupiao/glg/202411/55246006.html
3.AI“热辣滚烫”!多家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今年上半年,AI热点层出不穷,也直接吹暖了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记者梳理发现,50多家上市公司在半年度业绩预告中表示业绩的增长与AI直接相关,天孚通信、歌尔股份、英维克、深南电路、生益电子等多家上市公司更是在AI推动下实现业绩超预期增长。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18家算力产业链上市公司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322922
4.国内智能机器人十大上市公司三、中科曙光(603019),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先天云端人工智能厂商,成长为国内高性能计算领域绝对龙头。中科创达(300496):嵌入式AI技术的领军企业,其嵌入式人工智能平台提供了从芯片层、驱动层、操作系统层到算法层的一整套解决方案。 四、科大智能(300222),工业生产智能化全产业链布局,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庞大。公司是智能...https://tool.a5.cn/article/show/78355.html
5.AI语料产业链看这篇就够了,受益的核心龙头股有这6家AI语料产业链包含文本语料、视频语料、图片语料、金融语料、大宗商品语料、消费语料、航运语料等环节。文本语料公司主要包括中文在线、中国科传、中国出版、中信出版、读客文化、果麦文化、掌阅科技等;视频语料公司主要包括华策影视、中广天择;图片语料公司主要包括视觉中国;金融语料公司主要包括同花顺、恒生电子;大宗商品语料...https://finance.sina.cn/2024-04-11/detail-inarmpiu4408156.d.html
6.通用人工智能(AGI)上中下游产业链最全概念股咕咕驴策略凌云光:2020年度中国机器视觉行业销售额排名中,凌云光排名第一。是中国机器视觉领域龙头厂商,技术产品及市场份额领先。公司客户资源及股东背景雄厚,进入苹果、华为、小米等公司产业链,与鸿海精密、京东方、福莱特、宁德时代等高端制造企业开展长期合作。 公司当前工业机器视觉领域处于国内绝对龙头地位,应用于包含富士康、苹果...http://gugulv.cn/2023/12/03/tong_yong_ren_gong/
7.见真知(真正AI算力产业链概念股核心上市公司)光模块+供货微软+5G 1、2023年5月10日接受调研表示,公司增量都在高端,800G、400G都在增长。公司的高速光模块业务与中际旭创和新易盛的毛利率在同一水平。 2、2023年4月18日公告,拟出资3亿元与中新产设立合资企业,以实施光电子产业化基地项目。预计25年底前投产,拟生产含高...https://www.528ic.cn/post/b41eadb71be3aaf5.html
8.激战与竞合:70家AI上市公司向上成长丨深探A股成长力①人工智能篇...其中,深市人工智能产业链上市公司业务主要分布在芯片制造、云计算、数据服务、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数据分析、计算机视觉及智能安防、交通、金融、物联网等应用终端。 除了开源框架,产业链涵盖人工智能的上中下游,包括芯片制造商紫光国微,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浪潮信息,自然语言处理企业科大讯飞、拓尔思,以及众多运用AI技术赋...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2/20/c8424859.html
9.AI重塑中国科技富豪榜:游戏半导体行业财富暴涨三、产业链上下游均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AI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除了半导体芯片外,算力产业链中的上游封装厂商与下游服务器整机厂商也陆续获益,相关企业家的财富也因此水涨船高。 这其中,从事服务器整机的广达电脑(2382.TW)林百里家族和英业达(2356.TW)叶国一家族等财富迅速增长,分别增长180%、80%至605亿元、130...https://m.huxiu.com/article/2833896.html
10.中国AI公司首批上市潮来袭:18家独角兽总值超2700亿,两年内将集中...从宏观 AI 产业链角度来看,18 家拟上市公司覆盖了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基础层最少(2家),寒武纪是名副其实的「AI 芯片」第一股,绝大多数集中在技术层和应用层。 技术层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凭借人才优势和世界第一的 AI 论文数量,中国 AI 公司在语音和视觉算法上布局已经相对完善,这次拟上市公司中有9家...https://36kr.com/p/722858617620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