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啤酒业向何处去——对我国啤酒消费市场的调查

右图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一家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售卖的进口啤酒多达400多种。刘辛未摄

左下图熊猫精酿的发酵设备。康琼艳摄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面对“搅局者”,我国啤酒业出现了哪些变化?未来将向何处去?《经济日报》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研。

啤酒消费市场渐趋多元化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市多家商超及餐饮场所看到,消费者对啤酒的选择随不同区域、不同渠道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记者在天猫、京东和1号店等多个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在销量排名前十的啤酒产品中,进口啤酒占据一半以上。部分进口啤酒以团购、秒杀等形式进行低价促销,其销售量极为可观。而在线下传统销售渠道方面,则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在欧尚超市西红门店,记者看到琳琅满目的啤酒产品摆满了货架,黑啤、白啤、黄啤应有尽有,国产啤酒和进口啤酒基本各占半壁江山。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普遍倾向于购买价格更实惠的国产啤酒,进口啤酒销量相对一般。在华联超市五道口店,销售员国女士认为,国产啤酒的销量明显优于进口啤酒,而进口啤酒中科罗娜、瓦伦丁、福佳白啤等品牌比较受欢迎,购买者大多为20多岁的年轻人。她向记者透露,由于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啤酒了解不多,特价、试喝等促销手段往往对消费者很有吸引力。

品种多样是进口啤酒的一大卖点。在位于北京三里屯的“渔娘”私房菜,进口啤酒品种多达二三十种。餐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330毫升的瓶装进口啤酒售价在20至30元左右,500毫升的国产啤酒价格一般在8元左右。“卖得都挺好的,就看喝不喝得惯进口啤酒了。”在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一家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记者看到,售卖的进口啤酒多达400多种,主要来自德国、英国、美国、比利时和法国等国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品类丰富,这里吸引了很多外国人、留学生前来聚会。

精酿啤酒也逐渐受到青睐。2013年,潘丁浩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熊猫精酿”,目前已推出自酿啤酒30多种,并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啤酒的组合。他告诉记者,精酿的消费群体主要是白领、大学生、留学生、外国人等,他们一般对价格不太敏感,而是更在意啤酒的口感和品质。他坦言,虽然国内的高端精酿市场还处于萌芽状态,但他对这一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消费者还是会选择酒精度比较低、刺激性比较小的拉格啤酒。”尹禎焄说,即便在世界最大的精酿啤酒产业国美国,精酿啤酒的市场占有率也仅有12.2%。韩国有约70多个精酿啤酒厂,虽然现在只占韩国啤酒市场的0.2%,但每年以30%至40%的速度发展,对将来的发展期望值也很高。

进口啤酒加速增长占比仍低

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我国啤酒进口量从6.41万吨增长到53.83万吨,进口额从0.91亿美元增长到5.75亿美元。5年间进口量增长8.4倍,进口额增长6.3倍。今年1至9月,进口啤酒总量达到51.29万千升,接近去年全年总量。

进口啤酒的迅猛增长,搅动了“一池春水”。业内人士指出,由于进口啤酒单品价值相对较高,目前已基本占据中高端啤酒市场。“进口啤酒逐步占据了中国啤酒行业金字塔的‘塔尖’。随着消费者的增多,进口啤酒的体量和品牌越来越多,已开始向‘塔腰’渗透。”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这对国内啤酒企业是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对此,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何勇分析指出,进口啤酒之所以表现如此抢眼,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基数小所以增速快,但进口啤酒的整体占比依旧不高,仅占百分之一多点。而且,进口啤酒主要抢占的是北上广深等高消费城市的尝鲜消费人群,并在大卖场和电商渠道表现突出,这些渠道比较容易吸引眼球,容易使人产生占有率很高的误解。相比其他成熟的啤酒市场,我国进口啤酒的比例还是很低的。

“啤酒具有两大属性,即有限创造性和极致新鲜化。”何勇表示,啤酒创新的前提是保证食品安全,而不能随意发挥。此外,啤酒品质的高低首先取决于产品的新鲜度,为了最大化保证啤酒的新鲜,啤酒厂商往往按照属地化销售的原则来经营。当前,我国啤酒产业的整体布局已经基本完成,但产品创新性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现在的啤酒消费正在从‘喝饱’向‘喝好’转变,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使得一些消费者对进口啤酒创造性的追求,胜过了对其新鲜度的要求。”何勇说。

海通证券食品行业分析师表示,2014年我国啤酒进口数量与金额增速分别达到顶峰后,2015年开始下滑,2016年上半年增速进一步放缓。进口啤酒均价不断下降,国产啤酒均价稳中有升,反映出国内消费者面对进口啤酒的理性程度不断提高,预计未来进口啤酒市场占有率难以超过5%。

“中国啤酒业是2003年首批进入零关税后步入国内国际同步竞争的高度参与者,市场经济规律下,供给总是滞后于需求的,如果以局部和某些细分市场的变化来定性啤酒产业的未来,未免草率。”何勇认为。

“高大强”将与“小而美”并存

作为一个高度国际化、市场化、集约化的行业,各大啤酒巨头往往通过并购中小啤酒厂等方式走规模化扩张的道路。据啤酒行业专家方刚介绍,目前,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五大啤酒集团占据了我国啤酒市场80%以上的份额,其余份额由珠江、金星等各地区域性品牌占据,未来啤酒行业将呈现出“高大强”与“小而美”并存的格局。

何勇表示,中国啤酒的产销量连续14年位列世界第一,主要来自市场和资本的合力推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以及2000年前后,两轮外资的投入造就了中国啤酒的今天。

未来,进口啤酒通过资本运作方式快速切入的机会有多大?对此,朱丹蓬认为,当前中国啤酒市场“跑马圈地”“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已经结束,可供并购的区域品牌已经不多,进口啤酒想通过这种方式快速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并不大。下一步的整合可能发生在“大鱼”与“大鱼”之间。2016年,华润回购了华润雪花49%的股份,“从顶层设计出发,如何形成中国内资品牌的巨头和航母,这是必须做的”。朱丹蓬说。

作为一种属地化特色明显的消费品,在方刚看来,啤酒通过产品走出去的比例很小,通过资本运作带动品牌走出去,可以成为一个选择。日前,据路透社报道,包括中资企业华润集团在内的五家竞购者进入了萨博米勒旗下中欧啤酒品牌的第二轮竞标。“走出去就是胜利!欧洲是华润雪花出海的最佳选择点,期待雪花能够并购成功。”方刚说。

自2014年以来,我国啤酒业连续两年出现负增长。中国酒业协会有关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啤酒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和啤酒总体消费需求趋于饱和仍是主因,也是内因,而啤酒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是外因,例如进口啤酒的大幅增长、预调酒和亲民低端白酒对啤酒消费产生的跨界影响等。此外,消费者对酒类产品健康和理性消费意识的提升,也对规模化市场的产品份额产生叠加效应。

青岛啤酒有关负责人认为,过去25个月的市场萎缩显示,中国啤酒行业正在告别高增长,由成长期走向成熟期,进入结构调整阶段。未来3至5年,波段上行将是中国啤酒业未来几年的基调。

方刚表示,目前啤酒行业出现的调整只是微调,从结构来看,中高端啤酒在增长,而低端消费在下滑,传统产品结构金字塔模型的基部开始萎缩,啤酒业的形态将从金字塔向橄榄形转变。

未来,具有品牌、品质、规模等优势的企业无疑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面对市场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国产啤酒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中高端产品的布局。比如华润雪花的“脸谱”,青岛啤酒的“鸿运当头”“奥古特”“经典1903”“IPA”,燕京啤酒的原浆白啤,珠江啤酒的雪堡精酿系列等,已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进口啤酒打破了啤酒市场的天花板,对国内主流啤酒厂商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方刚说。(经济日报记者熊丽见习记者康琼艳刘辛未李芃达刘春沐阳)

THE END
1.中国破巨头市场份额竞争分析2014 年中国啤酒行业销量494亿升,占全球销量的26%左右。目前华润雪花市场份额,仅为23%,青岛其次为18%,百威第三,达到14%,燕京第四,为11%。嘉士伯第五,5%。从近5 年趋势来看,除了燕京啤酒的份额是下降的,前几家份额都一直上升。 青岛啤酒基地市场山东、陕西市场地位不可撼动,同时青岛啤酒将两地附近市场连成串,河...https://m.kafei.com/jiuyezixun/163235.html
2.中国破行业市场份额理想股票技术论坛中国啤酒行业市场份额占据重要地位,啤酒消费持续增长。国内啤酒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争夺市场份额。随着中国啤酒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分布不断变化,国内啤酒行业格局持续调整。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m.55188.com/tag-08901610.html
3.背靠怡亚通,国际米兰精酿破正在抢占市场份额消费升级背景下,中国啤酒市场呈现高端化发展态势,传统啤酒企业在积极转型迎合新消费格局的同时,以精酿啤酒为代表的高端啤酒也在逐步向市场渗透。 风口之下,各大企业加码布局。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亚通”)倾力打造国际米兰(INTER MILAN)手工精酿啤酒。 https://www.cqn.com.cn/m/cj/content/2021-10/18/content_8742358.htm
4.2023年中国破市场分析模预计达到XX亿元;3.中国啤酒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X%。二、2023年中国啤酒消费结构分析:1.超过70%的消费量集中在国内头部啤 酒品牌上;2.小型啤酒品牌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增加;高端进口啤酒市场占比有望继续扩大。三、2023年中国啤酒消费群体分析:1.年轻一代 https://www.360doc.cn/article/80388387_1075657076.html
5.从韩国破市炒中国:差异化强高端大单品将迎来制胜机会参考OB和海特的竞争格局演化历程,中国啤酒企业的发展之道是及时顺应市场的结构性趋势,打造具有差异化属性的优质大单品以兑现高端化带来的盈利空间。高端啤酒消费者具备更加敏锐的品质鉴别力和品牌粘性,因此未来品质差异化强的高端大单品具备带动公司快速扩大高端市场份额的强成长性。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27982
6.2020年度37家快消品行业营销洞察报告在以价值计算的市场份额方面,亚太市场在非酒精即饮饮料市场的市场价值份额与2019年持平,而中国第四季度和2020全年的市场价值份额在堂食和外卖渠道均实现增长。第四季度,可口可乐公司(中国)还陆续推出了多款应季暖冬新品,包括COSTA英式红茶拿铁奶茶饮料、美汁源桂香暖梨果味饮料、美汁源蜜沁柚子果味饮料等,并在气候相对...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74955-1.html
7.百威亚太(01876)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行情走势今年前三季度,百威亚太啤酒销量、收入、净利润皆出现下滑,其中中国市场净收入出现14.1%的下滑,领跌其他区域。 据百威亚太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今年前三季度,其实现营收约51.04亿美元,同比下滑6.1%;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由去年前三季度的8.75亿美元减少至7.42亿美元,总销量同比下降8.1%至约71.2亿公升。 财报指出,百威亚...https://www.laohu8.com/stock/01876?page=3
8.31年苦心经营巨亏结尾日本三得利拟退出中国破业降网三得利在上海市场早年属于领头羊,但随着后来者华润雪花、百威英博等品牌的加入,销售受到挑战。目前,三得利仍占据上海市场三成左右份额。三得利中国官网前期的一篇文章提及,2015上半年,三得利连续12年稳坐上海啤酒市场榜首,市占率近三成,青岛、百威分居二三,华润雪花上升一位,跻身第四。http://www.jiankangzgw.cn/news/show-217.html
9.公司调查:百威英博何以扬威中国破市场英博14日宣布以520亿美元并购AB(安海斯-布希公司),新英博超过SAB米勒啤酒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商。而在中国,新英博的产销量也将超过SAB,外资品牌在中国啤酒市场可能从三足鼎立转变为双强争霸。 参照百威英博并购中国啤酒业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到,走出去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企业也要...http://jingji.cntv.cn/special/baiweiyingbo/shouye/index.shtml
1.热点分析中国破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份额排名揭晓!股票频道【行业深度】中国啤酒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中国啤酒行业是一种以小麦芽和大麦芽为主要原料,并加啤酒花,经过液态糊化和糖化,再经过液态发酵酿制而成的酒精饮料。近年来,中国啤酒行业已经形成了寡头垄断现象,市场集中度较高,目前市面上五家上市企业控制了市场上大部分的份额。同时,各龙头企业内实行产业升级,竞争程度...https://stock.hexun.com/2023-10-09/210478862.html
2.日本破败走中国到2015年6月底,三得利和青岛啤酒的合资公司累计亏损约13.47亿元,净负债约13.27亿元。2022年青岛啤酒用光明品牌替代三得利,至此三得利啤酒彻底退出中国啤酒市场。 另外两个选手也并不好过。 被不少中国消费者评价“平淡无奇”的朝日啤酒高开低走,到2018年,朝日啤酒中国公司的中国啤酒市场份额仅为0.3%。 https://jiu.ifeng.com/c/8OJXkYaxsA2
3.国产破高端转型,为什么敌不过百威在中国市场上,百威(中国)2020年的销售额市场份额达到18%,排名第一,而且贡献了将近一半的高端啤酒,国产啤酒品牌难以望其项背。 那么百威(中国)是如何成为中国啤酒市场的霸主的呢? 【1】资本运作与并购式扩张 百威英博有着长期的资本运作与并购经验,尤其在3G资本帝国的加持下,百威英博将世界各地优质的啤酒品牌几乎都...https://36kr.com/p/16461122773783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告2016年第38号中国啤酒市场竞争者数量有限,集中度较高。从2014年销售量看,排名前五位的市场竞争者依次为华润雪花、青岛啤酒、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其合计市场份额达80%左右;其中,华润雪花和百威英博合计市场份额达43%。 本案完成后,百威英博将取代南非米勒成为华润雪花的股东,持有华润雪花49%的股权,与华润啤酒形成对华润雪花...https://www.mofcom.gov.cn/article/b/g/201610/20161001542533.shtml
5.2024年我国破市场将走向何方目前,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而我国经济稳定向前的背景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啤酒市场已接近饱和,而14多亿的中国市场活力足、潜力大,被国际啤酒业誉为全球“最后一个”蛋糕市场。所以外国的啤酒商对中国啤酒市场虎视耽耽,梦寐以求地希望通过中国的销售网络与相对较低的产品成本,能帮助他们进入这个14多亿入口的世界第一大...https://oem.beer/news/310.html
6.日本最大破商CEO:在华销售额每年以两位数增长,我们要重返中国2016年开始,朝日啤酒连续两年转卖中国业务。2017年,作为当时青岛啤酒第二大股东的朝日啤酒宣布出售其持有的青岛啤酒20%股权。 据北京商报报道,时任朝日集团CEO泉谷直木对此解释称,当时超过七成的中国啤酒市场已经被3、4家公司牢牢锁住,并且市场增长开始放缓,朝日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十分困难,因此做出撤股决定,但未来若...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3_05_31_6948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