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消费维权联盟丨黑猫投诉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乱象》新浪湖南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733亿元。全国网上零售额13785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9642亿元,增长6.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2%。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然明显。但伴随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与新消费模式的涌现,也不可避免产生了一些消费乱象。

一、美容贷屡禁不止,家用美容仪质量堪忧

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而医疗美容行业的发展,就折射了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伴随着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商家通过助长“容貌焦虑”情绪蔓延,误导消费者,让其忽视医疗美容行业潜藏的风险,甚至催生了无证经营、虚假宣传、违规操作、诱导贷款等一系列行业乱象。

伴随年轻人甚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进入医美市场,面临高额的医美费用支出,一些不法商家趁机设下的“美容贷”圈套。一些美容机构通过免费无息等虚假或者误导性的宣传,让很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办理了贷款,而当消费者发现自己被贷款时,已经背上征信债务。据黑猫大数据中心数据统计,2022年黑猫投诉平台涉及医美贷问题投诉1400余件,占医美行业投诉约20%。

伴随医美普及度的提高,除过线下医美机构外,近年来家用医疗美容设备市场也愈发火热。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618购物节平台射频美容仪成交额同比增长5倍,目前多款品牌美容仪月销量上万。但家用美容仪销售火爆背后,市场乱象丛生,产品虚假宣传、质量问题屡屡发生。

面对高速增长和乱象不断的医美消费市场,中国消费者协会在2023年2月发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发出消费提示,呼吁广大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医美需求,正确选择医美机构,审慎作出医美决策。

案例一7人去私立诊所整容4人整出9级伤残

2022年4月15日,#女子花近8万整容整出9级伤残#登上热搜,阅读量超2亿。据悉,方女士等7人在北京一家私立医美诊所进行了双眼皮修复、去眼袋等手术。然而整容变成了毁容,有4人甚至还落下九级伤残。沟通无果后,当事人将诊所告上法庭。法院一审认为,医美诊所存在欺诈行为,7人分别获赔29万余元至80万余元不等。

案例二9块9体验祛痘却背上万元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反馈自己在网上看到了9.9元体验祛痘的项目,到店后却被推销其他美容项目,因钱不够拒绝时还被推荐了“美容贷”,并且由店员拿着自己的手机操作贷款了2万余元。

案例三上万元美容仪致脸部凹陷

据新浪科技消息,有网友反馈自己花费近2万元买了美杜莎美容仪,在10月的一天晚上做面部周护理向上提拉时,做完右脸发现有两道深的凹陷。皮肤科医生告诉她,凹陷恢复不了,需要做填充。但商家拒绝承担填充费用和退货。

二、求职落入贷款陷阱,大学生成受害重灾区

2022年4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2年第1号预警提到,有培训机构以提供兼职工作为由,诱导学生接受课程培训,并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填写不真实信息办理“培训贷”。学生通过贷款缴纳学费后,无法学到有价值的课程和专业技能,更无法获得前期承诺的兼职岗位,却因为退费难而背上了沉重的贷款债务。

其实早在2021年3月,银保监会等五部委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明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案例一沟通兼职被诱导办理培训贷款

案例二工作面试被要求参加培训却落入贷款陷阱

三、家政维修天价收费,平台监管存在缺位

据不少消费者反馈,这些管道疏通及防水补漏类的家政服务都会打着免费上门检测、先疏通后收费等名义吸引消费者下单,维修师傅上门后以含糊其词的话术告知消费者需要使用疏通剂、胶水等材料,甚至不予告知。然而在维修之后却称这些产品已经被使用几十上百斤,原本几十几百块钱的维修费用已经是少则几千高则上万。而当消费者向师傅索要合同、发票以及公司资质和材料合格证明时,对方都无法提供。更有甚者,自己花了钱并没有解决问题,维修之后漏水堵塞的情况依旧存在。

案例一央视曝光天价疏通马桶骗局

2022年12月,#央视曝光天价疏通马桶骗局#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据央视财经报道,2022年上海警方就捣毁一个以疏通管道为名,推销高价管道疏通液的诈骗团伙。通过他们疏通马桶的消费者,少则花费三五千,多则上万,最高一单高达19000元。

案例二上门防水半小时收费6000没有效果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投诉反馈自己通过线上预约师傅上门做防水补漏,咨询价格时含糊其辞仅展示一些小额转账记录最多一千多点,并称半小时可以搞定。实际一番操作后却告知自己用了40多斤的胶水,一共是6000多元,自己迫于压力给了3800元,但是后续发现并没有效果还在不断渗水。

四、套路繁多,理赔困难,新冠保险一地鸡毛

中消协点名“新冠保险”套路多

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特别提到2022年涉疫类投诉激增,点名批评“新冠保险”套路繁多。一是宣传容易赔付难;二是为拒赔玩“文字游戏”;三是逃避赔付责任。

消费者购买新冠险理赔证明难开具

五、数字藏品热度退潮,平台退场,用户套牢

价值数百万元的NFT头像、转手翻几倍价格的数字藏品……从吸引大批投机者参与其中到一地鸡毛的割韭菜闹剧,2022年数字藏品市场经历了大起大落。

数字藏品平台套现跑路,提现无门

藏品价值暴跌,用户损失惨重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除去平台跑路问题以外,也有不少用户投诉自己在购买藏品的时,平台存在虚假宣传夸大藏品价值、诱导投资等情况。但随着藏品到手,伴随市场波动,藏品价格暴跌,用户损失几千几万几十万不等。针对此类问题,关于平台方是否应该承担责任,补偿消费者损失,消费者与平台之间争议不停,用户维权不断。有消费者反馈,自己自去年五月以来,在平台方诱导宣传下,购买藏品话费56万元,现在几万元几千元变成几百元,自己损失惨重,但平台方却并未承担相应责任。

六、商品不明码标价,价格刺客“暗箭伤人”

2022年夏“雪糕刺客”一词走热。看起来其貌不扬的雪糕,结账时高昂的价格让人大吃一惊,这一现象引发全民吐槽。“价格刺客”之所以是“刺客”,正因其往往藏于暗处,利用价签模糊遮挡、价签不规范、计量单位不一等手段来伪装成普通商品,关键时刻“一剑夺命”。

“共享充电宝刺客”、“酸奶土匪”相继出现

价格刺客本质是价格欺诈

《消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同时《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价格欺诈行为:(六)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所谓“价格刺客”即将高价商品与同类低价商品混放,并通过不明码标价的方式诱骗消费者买单,本质是一种价格欺诈行为。

市场自由应建立在明码标价,消费者充分知情自愿上,而不是遮遮掩掩伪装刺客。2022年7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施行,其中明确要求,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进行明码标价,明确标示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明码标价应当根据商品和服务、行业、区域等特点,做到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此规定或将使价格刺客无处遁形。

七、视频平台套娃式收费,会员权益受限

近年来,长视频平台的规则和条款愈设愈多,常常面临着消费者不解、失望和质疑声。由于涨价、限制功能、减少服务、降低体验、自动续费等,长视频品牌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为消费者诟病。

智能电视内容收费层层加码

据《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会员费涨价、内容和服务质量不高等也被不少消费者吐槽。据悉,自2021年底,为了扭亏为盈,改变以资金投入换增长的局面,长视频平台纷纷开始上调会员价格。2021年12月,爱奇艺上调过一次会员订阅价格,2022年12月,爱奇艺再次小幅上调会员价格。腾讯视频也在2021年和2022年4月进行了两次涨价。其后优酷、芒果TV也相继调整了会员价格。

优酷投屏电视端需要单独充会员被投诉

有消费者投诉称购买了优酷VIP包月后,投屏电视端时被告知需另外付费11元充值至酷喵视频VIP后才能进行电视端投屏。

爱奇艺限制投屏引广泛讨论

八、制假售假、夸大宣传,直播带货乱象暗涌

2022年,走过市场培育期的直播电商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有新的直播间涌现,也有平台的战略转型,更有行业的悄然演进。直播带货领域的参与者众多,玩家越来越专业,生态系统也越来越完善。从用户的角度来看,《2022直播电商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4.69亿,较2020年3月增长2.04亿。

直播带货井喷式发展,制假售假猫腻不断

2022年,明星、网红、企业家还在前赴后继进入直播带货行业,甚至有网友感叹——“宇宙的尽头是直播带货”。2022年直播电商领域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头部主播去中心化,有着独特风格、独特专业优势、独特用户群体的主播纷纷入局,包括董宇辉的知识授课带货、刘畊宏的健身娱乐直播、李诞的脱口秀综艺带货等。

疯狂小杨哥频遭打假,虚假、夸大宣传问题多

专家表示,当权益受到侵害,首先可以去找卖方反映,若解决不了,再到平台投诉商家存在欺诈行为。进一步地,可以到当地消协投诉,也可以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还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据了解,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自2020年7月至2023年6月,开展为期三年的“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将“网红代言”“直播带货”等网络销售新业态涉及食品安全及监管漏洞作为重点监督领域。

九、预制菜成新风口,食品安全问题惹争议

近年来,具有方便快捷、种类丰富等优势的预制菜站上了风口,由于预制菜门槛低,参与者众多,并且缺乏行业统一标准,带来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在人人看好预制菜的时代。很多消费者对预制菜却充满大量负评,口味差和食品安全成为吐槽的重点。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认为预制菜行业需改进的问题,前两位分别是:口味复原程度、预制菜的食品安全问题。

预制菜食品安全、营养问题成焦点

在营养方面,很多预制菜存在着油、盐、糖含量过高的问题。有媒体报道,很多预制菜成分表显示,含“钠”量惊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建议,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钠不超过2000毫克。记者调查发现,一份重量300克的预制菜钠含量达到1500毫克,吃一份就接近建议标准了。

外卖、堂食使用预制菜未告知顾客

此外,2022年8月,中消协发布上半年受理的投诉发现,位居前列的一类投诉就是:外卖、堂食中使用了预制菜却没有告知顾客。有媒体报道,以广州为例,连锁餐饮使用预制菜的比例,已经达到了80%以上。对此,中消协表示,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

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要求,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自问世以来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业内反响十分热烈。

十、宠物食品、医疗纠纷高发,行业监管标准仍缺失

“毒猫粮”事件爆出,宠粮安全引人担忧

宠物诊疗资质不全,宠物医院收费不规范

宠物诊疗机构存在标价不明、过度诊疗、价高质低等诊疗行为不规范问题也常有出现。有很多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表示,自家宠物在宠物医院内无法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宠物医院收费标准不透明也是消费投诉的主要问题。

2022年11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在部分城市开展规范宠物诊疗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决定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5月,在部分城市集中开展规范宠物诊疗秩序专项整治行动。

目前,农村部对宠物食品出台了《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宠物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等一系列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和规定,以加强宠物食品管理,规范宠物食品市场;宠物医疗方面新修订了《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管理办法》,以规范宠物诊疗机构和宠物医师从业者。

结语

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指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随着经济发展态势的逐渐恢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总体趋势逐步清晰。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维护好消费者权益,是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重要一环。《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一2035年)》着眼当前消费领域存在的新老问题,提出“建立健全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特点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假冒伪劣产品惩罚性巨额赔偿制度”“完善多元化消费维权机制和纠纷解决机制”等具体举措,为进一步做好消费者权益保障明确了方向。

中消协在《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提振消费信心”》报告中也指出,从提振消费信心入手,要持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消费需求和供给高水平对接、化解消费难题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作为关键环节进行破题,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消费拉动作用,为我国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助力。

THE END
1.通知公告随后,江先生致电12345热线投诉,怀疑该宠物食品为“三无”产品。为调解此次消费纠纷,12345热线专班联合东城街道市场监管分局、农林水务局、综合行政执法办等多个部门,前往涉事宠物餐厅实地检查,并邀请了江先生到场沟通调解。 经核查,该宠物餐厅现场存有一间食品制作室,用于自制宠物食品并提供外卖服务。生产的宠物食品为饲料...http://www.dg.gov.cn/12345/201801/page/notice/noticeDetailList.html?noticeId=9ab56e243bc64815ab9a0a6df48ae69c
2.12315投诉公示消费者投诉乖宝宠物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被投诉企业:乖宝宠物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诉基本信息:2024年06月03日,消费者王**(手机尾号 2341,用户ID ***4836)反映其于2024年06月04日在淘宝网通过网购购买狗粮。 投诉问题:可能存在质量->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问题,要求补充商品数量。 处理...https://finance.stockstar.com/RB2024060500000075.shtml
3.市场监管领域投诉举报相关法律法规汇总食品行业监管...并将经核实的情况向食品安全执法人员所在部门通报;涉嫌违法违纪的,按照本法和有关规定处理。http://bbs.foodmat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22927
4.202420242030年宠物食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摘要 2 第一章 宠物食品行业概述 2 一 行业定义与分类 2 二 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3 三 行业产业链结构 4 第二章 宠物食品市场分析 5 一 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7608533.html
1.一般投诉自受理产生工单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投诉处理,并由投诉...【单选题】对收文提出初步处理意见的文书处理环节是( )。 A. 拟办 B. 批办 C. 承办 D. 注办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职业资格类>秘书资格考试>秘书资格考试三级秘书试卷考试题目 【单选题】投诉信息转给被投诉企业后,被投诉企业应在一定的期限内将处理意见反馈给信用档案管理部门,反馈意见应由( ...https://www.shuashuati.com/ti/a6aa5795ee574d6f85b930a92f32f9be.html?fm=bdbds537b658ecd114d1920ed44220fa57c22
2....没办法考证宠物食品问题应该向什么部门投诉免费法律咨询在淘宝上购买宠物食品,食品出出现烟头,商家回复 亲 应该是仓库打包不小心给漏进去了 亲 这个草是每个月都从采购商那里采购过来的新草 夹带烟头具体是因为采购商那边在加工的时候没筛选出来 还是因为在仓库分拣装袋的时候夹带进去的 没办法考证 宠物食品问题应该向什么部门投诉,原价20应该索取赔偿多少 ...https://m.66law.cn/question/16458931.aspx
3.南部详详细细小刘是一个天猫宠物食品店铺的售后客服,在处理售后...南部详详细细小刘是一个天猫宠物食品店铺的售后客服,在处理售后问题发现很多顾客反馈店铺里面的狗粮,狗狗吃了非常容易拉肚子,但是之前店里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很多的低分评价也都是说狗粮吃了狗狗拉肚子,如果你是小刘,面对这种紧急情况,你觉得最佳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https://www.educity.cn/souti/C081CAC1.html
4.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严格监控生产环节确保食材质量怎样构建有效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构建有效的食品安全应急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这包括设立专门负责监督生产过程、检验产品质量、及时处理投诉等职能部门,以及通过培训提升员工对于food safety相关知识与技能。在此基础上,还需与外部机构如疾病控制中心保持紧密合作,以便快速响应突发事件。 https://www.agmfoxbc.cn/chong-wu-shi-pin/702335.html
5.讨论(7月21日更新)作为投诉者,我们一定会等到那个答案我们信任这样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承担责任的领导;我们也欣赏主管部门面对新闻媒体能及时准确、不遮不掩的回复。我们所有投诉人愿意给予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办案时间,一起耐心等待处理结果。 3 消费者值得深思 自从放了爆料微信后,几乎所有在这家医院有过纠纷的宠物主人都来向我投诉,诉说他们的毛孩子在AMC既吃了苦头又损失了...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78833026
6.佳焙宠物食品店猫粮质量问题导致退款纠纷我在2024年11月1日 在佳焙宠物食品店 给我家猫咪买猫粮出现了问题 侵害了我的消费权益 我的诉求是退款 投诉进度 一切形式的刷单返佣、充值提现都是诈骗。消费保平台处理投诉不收取任何费用,同时消费保工作人员不会在评论区留下任何联系方式联系投诉人,请不要随意相信通过微信及QQ联系的陌生人,更不要给陌生人汇款...https://www.xfb315.com/tousu/9786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