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快过期了,吃了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扔掉又觉得怪可惜的。”面对临近过期的食品,相信不少消费者都有类似这样的顾虑。目前,市场上不少生鲜超市都有低价售卖的临期食品区,临期食品如何管理?临期食品过期后又该如何处理?
在时下社会提倡制止餐饮浪费的背景下,折扣销售和环保回收临期食品,也是节约社会资源的一种形式。近日,记者走访发现,商超针对临期食品有专门的销售、处理规范,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物尽其用”,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而在市场后端,也有专门的公司对临期食品进行回收处理,将食品废料制作成动物饲料再利用。
打折:临期食品带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
市场上原价二十多块钱的蛋黄酥包装零食只卖十余元,品牌果蔬泥、欧洲进口橄榄油统统半价销售……记者在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的沃尔玛超市看到,门店专门划出十余平米的区域,设立临近保质期商品专区,这些“白菜价”的临期商品让消费者大呼划算。
沃尔玛超市的临近保质期商品专区
货架上摆放的商品以蛋糕、面包、薯片、糖果等零食为主,其中也不乏面条、食用油等餐桌上的常见材料。销售人员介绍:“一般都是食品为主,偶尔也会补充一些日化用品”。整体来看,临期商品普遍都还剩下两、三个月的保质期,短一点的也有十余天左右的,价格方面更是维持半折以上的优惠力度。
类似的临期商品售卖行为在大型生鲜、商超并不鲜见。一位不愿具名的连锁生鲜品牌超市知情人向记者透露,“在保证品质安全的前提下,对临期食品进行促销售卖,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差异选择,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消费”。
回收:食品废料再利用体现节约资源理念
一款商品贴上“临近保质期”标签折价销售
实际上,资本市场中对临期食品的处理早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有专门进行临期食品销售批发的,也有针对临期食品提供销毁服务的。在对临期食品开展回收的环节中,处处可以体现节约社会资源的理念。上海一家专做临期食品批发与回收的环保科技公司负责人朱先生向记者介绍,他们长期面向全国收购过期奶粉、奶油、黄油、饼干、面粉、大米等各种超市物流贸易退货积压的过期、临期产品。
以在养殖饲料中加入适当的饼干渣为例,在平常饲养中添加饲料饼干粉,可以增加饲料的适口性,气味香甜适合乳仔猪和育肥猪的饲养添加,增大它们的采食量。此外,还可提供给动物不可缺少的脂肪和蛋白质,有效降低肉料比。
类似的临期食品的后端回收处理环节,体现的是社会、市场对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节约理念。记者向朱先生了解到,同类的回收环保科技公司主要对接工厂,目前也有零散的商超向他们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