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很乱,我自己妹妹真实经历所感所悟。
两次进厂,第一次大一寒假跟着学校进电子厂勤工俭学两个月。
第二次大二上学期跟着学校,食品厂实习半年。
第一次进厂感悟的几点:1.里面的人都很淡漠,冰冷。
2.在里面不允许说话嬉笑,甚至你走路都要在画好的路线里面排队走,不能三两成群的走。
3.他们不需要你多聪明或者多有想法,他们只需要一个服从管理,沉默寡言的机器人。
(各个车间要求不一样,她后来去的另一个稍微轻松一点)第二次食品厂实习,给她以及她们班的同学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在电子厂虽然机械无聊,但最起码穿的舒服,温度适宜,光线明亮,而且是坐着不怎么累。
在食品厂:她当时被分配到果冻罐装车间。
就是生产果冻的地方。
里面全天机器轰鸣,地面都是水,因为果冻料液是热的,所以里面温度很高。
加上食品厂的工作服都是全副武装从头包到脚,所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她进去两天热了一身痱子。
脚上穿着不透气的胶鞋,一天站下来那酸爽。
到那时候她才知道果冻里面的水果不是机器放的,而是人工放的。
传送带走一下停一下,你需要用极快的速度把果肉放进果冻杯。
小杯的还好,你可以站着放一个小时后坐那刮刮泡沫歇半个小时。
如果你在大杯,那你就完了。
没人替你,所以往往是早上上班开始到中午吃饭,半个小时吃饭后再继续直到下班。
一直站着低着头不停的塞果肉。
绝望吗?绝望。
但还是得继续,因为你停了一个机子就都得停。
一旦机长对你有意见那你活的更痛苦。
再说吃饭,吃饭机器不停,需要换班。
好点的四十分钟,不好的半个小时。
食品厂工作服不允许外穿,所以衣服来回穿脱需要花七分钟,去厕所3分钟,路上来回7分钟,进去之前洗手刷毛等4分钟,吃饭再排排队……后来又相继换过两个岗位,一个是巧克杯。
一箱十斤,一个人接,然后称量,再放到另一个传送带上。
她还有肩周炎,怕工作太累所以去之前贴的止痛膏药,结果到中午的时候就疼的不行了……第二次在海苔车间放干燥剂。
在一条线的最始端,机器自己放托盘,放干燥剂。
一个人放一天,没人给你说话。
刚开始晕线跟不上,因为太快了,好像是每分钟65还是45个。
后来慢慢跟上了,但最怕托盘遗漏。
因为那样我就要一边放干燥剂一边补托盘。
一天下来手上全是干燥剂边割的口子。
问线长要手套他说没有,放不及时还老被线长骂。
后来终于熬到结束,她也变了。
开始习惯放弃,得过且过。
再也不像之前那样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了。
班里很多人都发生了改变,说不出来是什么,但明显感觉得到。
想这是被磋磨后的样子。
不再天真烂漫,眼里也没了光。
实习结束后妹妹决定专升本,因为这辈子不想再过这种生活。
实习时支撑她的是结束,而如果真的在那里工作,还有什么能支撑?不敢想。
每天活的不阴不阳的,那不是生活,不是想要的生活。
也不应该是你的生活。
你应该看看这个世界有多么多姿多彩,可以工作累,但你应该有所图,因为喜欢因为高收入因为锻炼成长……但这些工厂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