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车间承包经营模式合法性探讨及建议

调研发现,该承包经营模式具有以下行为特征:一是企业与承包人签订书面合同,约定双方系彼此独立的法律主体,自负盈亏、自担责任,双方不存在雇佣关系。二是企业提供车间及接通水电气,承包人支付房租,自行承担水电气费用,自行负责更换或维修损坏的设施设备。三是承包人自行招聘工人,承担工人工资、福利、保险等费用,自行负责生产及运输过程中的用工安全。四是一般由承包人自行采购和保管食品原料,负责索证索票以及食品生产过程控制。五是承包人自行寻找客源和承担销售税费,生产经营所得归自己所有并自行支配使用。六是在客户明确要求承包人提供证照时,如果合同金额较大,承包人可以使用企业的证照和公章。此外,有的企业出于管理或品牌运营需要,一般会为承包人采购统一样式的工作服和食品包装袋,之后双方据实结算费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生产过程控制方面,各企业虽在形式上配备了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起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但对承包车间生产行为的参与和控制程度普遍不强,规章制度形同具文。例如,承包人在无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和监督的情况下,即可自行设定原料贮存区域,自行负责进货查验和记录,自行完成投配料、搅拌、整形、包装、检验等工序。有的豆制品车间承包人为了赶“早市”,凌晨1时开工,到早晨6时即已生产完毕,此时企业人员还没有上班。

各方观点

这种经营模式是否符合规定,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对经营模式的选择是企业自主决定的事项,内部承包经营模式并不为法律所禁止;该内部承包经营模式并不能免除企业应承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企业作为获证主体,实际可以控制并参与生产经营,对外承担生产者主体责任,属于法律责任承担者。

第二种观点认为,从许可角度看,食品生产许可系对企业生产布局、设备、管理制度等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相对静态的许可,侧重硬件条件的符合性。生产布局、设备等变更会触发许可的变更,但管理人员的变更则不会,说明人员并非许可的固定部分。承包人承包的食品车间均在企业获证区域内,并非不符合许可时的硬件条件,而只是管理人员不同。

第三种观点认为,应贯彻食品安全法第三条确立的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和全程控制的立法宗旨。对食品生产场所、设备及其布局、工艺流程、从业人员和规章制度进行事先审查,并通过加强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来指导督促企业持续保持和加强对食品安全关键环节的风险识别、防范和控制能力。就该经营模式而言,企业在食品生产关键环节缺位,对生产加工全过程失察失管甚至可能失控,与其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所应当具备的对其获证区域和范围内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控制力并不匹配。因此,应当认定该经营模式的违法性,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合法性探讨

笔者赞成第三种观点。在此,首先有必要区分内部承包和挂靠这两种经营模式。内部承包,是指企业将经营项目交由内设机构或人员负责完成的一种合法经营手段。内设机构和人员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行为视为企业的行为,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第三人或他人。在本文所涉情形中,企业未与承包人签订劳动合同,不发放工资,也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不符合企业人员的认定标准。因此,承包人属于独立于企业的第三人。通过全面考察双方的合同约定以及实际履行过程中的人员管理、出资及财务管理、设备运营管理、经营风险和责任承担等具体情况后,可以确定承包车间生产经营管理权已经转移至承包人,故应认定承包人实质上属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实体。

挂靠,是指没有经营资质的主体借用有资质主体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具体来说,挂靠人和被挂靠人各取所需,前者利用后者的包括资质在内的各种条件开展经营活动、承担经营风险,后者提供配合或适度的风险管控,不实际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或参与程度不强。对经营资质有严格要求的行业容易发生挂靠经营行为,如建筑施工、药品流通、特种设备生产等。挂靠经营虽然违法,但在民商法和行政法上的处理方式是不同的。前者强调尊重合同双方真意、合意和交易保护,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禁止条款,一般不作无效性判定,后者则明确界定挂靠经营具有违法性。因为在行政法领域,事关生命健康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法律法规对市场主体均实行法定登记和严格的过程管控,而挂靠经营可以绕开真实登记和严格监管,降低了各方的责任预期和注意程度,是对现行法律所预设的管理体制和管理秩序的规避、冲击和违反。因此,不应将食品生产领域挂靠经营的民事法律关系性质与行政违法性及责任承担绑定和混同起来。

启示与建议

由于食品安全法将无证生产经营食品列为严重违法行为,设定非常严格的法律责任,巨额罚款成为不少企业难以承受之痛。笔者认为,执法部门在查处食品违法行为的过程中要避免“法外施恩”,应坚持法治原则,为人民群众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同时,也应善用执法技巧,努力追求政治、社会和法律效果有机统一。

如果说查处食品违法行为是“向后看”,那么对食品生产行业来说,行政许可和日常监管就是“向前看”,而且是更为重要的保证食品安全的管控机制。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以系统性思维、体系性措施在制度设计、行为规范等方面将食品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THE END
1.“共享”营业执照,如此“捷径”走不得近日,上海一市民反映在线下取餐时发现一处“外卖集散地”,整层楼被分成了几十个十几平米的格子间,每个格子间挂着简易招牌独自经营。经进一步调查得知,这些店铺并未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而是套用同一套食品经营资质在经营(据10月17日澎湃新闻)。http://szwj.jsjc.gov.cn/zt/yasf/202410/t20241030_1672954.shtml
2.长沙食品经营许可证过期了怎么办湖南创邦代办食品经营许可证、岳麓区、高新区公司地址挂靠、代理记账、公司注册等,食品经营许可证有效期5年,过期了则需要重新办理,创邦代办。 注册食品经营许可证所有地址性质要求都必须为商业用地,食药监的人员会到实地勘察,周围环境要求良好,室内卫生必须干净,相关的消毒设备清洁工具齐全。并需要经营者提供健康证。他们...http://fuyubo123.51sole.com/companyproductdetail_167060297.htm
3.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需要几天以下是有关“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需要几天”这个问题的详细内容。一般时间为10个工作日。在办证大厅办理,先是到办证大厅去提交申请,再由当地食药监所到店里面进行现场检查,现检合格后由食药监所执法人员(至少两……https://mip.64365.com/tuwen/gwiqq/
1.食品生产许可证怎么挂靠内容摘要:食品生产许可证挂靠注意事项食品生产许可证挂靠是指允许他人在一定期间内使用自己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对外承接工程的行为。1. 挂靠方资质审... 各类资质· 许可证· 备案办理 无资质、有风险、早办理、早安心,企业资质就是一把保护伞。好顺佳十年资质许可办理经验,办理不成功不收费! https://m.haoshunjia.com/zzxk/1110845.html
2.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熟食店可否提供给超市销售信息咨询胶东在线消息 近日,问题编号为1003609的网友留言咨询:你好领导,疫情过后,1、我店是熟食店,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那么我店制作的熟食是否可以提供给超市销售?如果不可以,还需办理什么?2、目前没有SC许可证,请问如何办理?可否挂靠? 烟台市市场监管局对此回复:您好,现将相关科室回复如下:1、从咨询提供的信息判断...https://www.jiaodong.net/minsheng/system/2020/03/11/014017524.shtml
3.佛山餐饮店小食店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代办如果你是一家佛山的餐饮店或小食店,想要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代办,但又缺乏时间和相关知识,不要担心,我们公司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 我们的服务项目包括办理餐饮证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我们将帮助您完成繁琐的手续,以确保您的餐饮业务获得合法的批准。我们还提供营业执照代办,以确保您可以合法营业。 我们的服务地区...https://m.11467.com/product/d20224898.htm
4.扬州市直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材料(餐饮服务类)对于扬州市直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材料(餐饮服务类)的内容,最近很多人很困惑,一直在咨询小编,今天华律网小编针对该问题,梳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您答疑解惑。 申请人应通过江苏省食品经营许可管理系统网站申请(登录网址,首次网上递交申请的需在网上注册帐号。在系统网站上自行打印申请书后与其它申请材料一并书面递交到行...https://www.66law.cn/laws/790023.aspx
5.食品经营许可证流程方法本公司为您提供的医疗器械二类备案、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公司注册、公司变更、公司注销、公司吊销、出版物许可证、代理记账、辐射安全许可证、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等服务。 原则上按交易一次的规定收取。因此,项目转让的成、手续繁琐。而股权转让,是以转让公司或公司股份的方法进行房地产项目的人...https://news.007swz.com/xinxi/bgikcf.html
6.企业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时都需要提供什么材料常见问题企业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开展食品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你是否对办理时需要提供的材料感到困惑?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需要提供一系列材料,包括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身份证明、经营场所的使用证明、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本等。此外,还可能需要提供与食品经营相关的设备布局、工艺流程、卫生...https://www.wen51.com/news/show/83407/
7.药品自查报告怎么写(通用8篇)截至目前,已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7份,对现场发现未凭医生处方销售处方药情节较严重的2家企业和对出租、转让《药品经营许可证》的2家企业进行了处罚。通过集中整治,大大规范了药品流通秩序。 (二)开展打击农村市场假劣药品专项工作 我局以打假治劣为核心,以农村地区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开展了对全县各乡镇,特别是对村...https://www.liuxue86.com/a/4617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