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浙江文旅观察:新侨饭店一碗面为何成“网红”?,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国新闻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新侨饭店的“永君妈妈的那碗面”新侨饭店供图
中新网杭州1月22日电题:(新春走基层)浙江文旅观察:新侨饭店一碗面为何成“网红”?
记者王题题
一碗面,为何能成为市民游客春节到店打卡的原因?
在浙江杭州西湖边的新侨饭店里,有这样一碗面,它细长如丝、鲜香味足,用看似平常的食材,做出最难忘怀的美食。它凭借“妈妈的味道”,征服了无数游客老饕,更成为杭州新侨饭店的网红产品。它就是来自衢州常山的索面,也被称为“永君妈妈的那碗面”。
之所以称“永君妈妈的那碗面”,是因为做面的人叫徐永君。而出人意料的是,她并不是一位专业的厨师,只是新侨饭店的一名洗碗工。
那么,徐永君又是如何成为这碗面的“掌勺人”呢?
原来,当年,新侨饭店推出了“小面大作”系列,搜集各地特色面食,常山索面也进入了系列之中。然而,在厨师们的多番尝试之后,始终达不到预期的味道。
新侨饭店的网红面——“永君妈妈的那碗面”新侨饭店供图
就在这时,徐永君自告奋勇,希望能让她试做这碗面。“我是土生土长的常山人,索面已经是刻在我骨子里的东西了。”徐永君说。
爽口的清汤配上细韧的面条,经过辣椒、姜、蒜等简单调味,一碗常山索面就端上了餐桌。谁也没有想到,这一端就收获了如潮的好评,比如“这碗面吃着有妈妈的味道!”不光食客慕名而来,更有餐饮店的厨师前来品尝学习。
于是,新侨饭店将此面命名为“永君妈妈的那碗面”。
据悉,除了这碗面走红外,其背后的故事也一起火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碗网红面还先后走进了机关食堂、大学校园美食节、开心茶馆,走进了面向医院抗疫人员和环卫工人的慰问现场,以不同的公益形式,走进了更多人的心。
“现在,我们饭店员工谁过生日,都会做一碗常山索面,仿佛就是我们的家常菜。”新侨饭店人力资源总监曹宝月说,常山索面让饭店领略到了常山美食的魅力。
也因此,“永君妈妈的那碗面”被赋予了“妈妈味道的面”“温情的面”“共富的面”等不同的IP。
如今,“永君妈妈的那碗面”已成为新侨饭店的一大“招牌”,卖出18000碗,温暖了许多客人的心和胃。
“永君妈妈的那碗面”走进了面向环卫工人的慰问现场新侨饭店供图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讲述“永君妈妈的那碗面”的故事、打造一款能共情的网红产品,近日,新侨饭店的团队还到衢州常山实地探访这款面食的传承,挖掘这碗面背后的故事,赋予美食“产品+故事+讲故事”的更多含义。
在记者看来,“永君妈妈的那碗面”之所以成网红,除了有“妈妈的味道”外,还离不开其背后故事的加持。在确保食品具有优良品质的前提下,就其品牌传播而言,故事已成为传达价值的良好载体,善于讲故事无疑是食品品牌传播的一种最佳方式。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是否会讲故事、是否善于讲故事,影响着品牌传播的效果和效益,决定着品牌发展的生命和活力。(完)
文|熊出墨请注意,作者|彬彬
一句话来形容麻六记近期销售情况,真是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
借着汪小菲的狗血家庭戏收割流量,麻六记在质疑声中上位。据蝉妈妈监测,卖断货的酸辣粉登顶全平台食品饮料七日爆款榜。
由来只闻新人笑,有谁听到旧人哭。新人笑得正欢,旧人又在何处?
近日,同样销售酸辣粉产品的良品铺子发布一则减持公告,高瓴资本计划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2229万股,合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5.56%。若减持如约进行,这将是高瓴第四次减持良品铺子,并完成清仓。
要知道,此前高瓴资本对良品铺子可谓钟情,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曾将其作为新零售代表写进《价值》书中。
另外,与良品铺子一同成长起来的“好兄弟”三只松鼠亦是如此。二者作为初代网红,叱咤市场十余年,如今正在经历网红光环消退后的阵痛。
核心挑战不在别处,正是源自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的立足之本。
良品铺子,主打“高端零食”的差异化定位,2020年上市时号称“高端零食第一股”。而在消费者认知中,对“高端”二字却难言认可。
这要从OEM模式说起,即代工生产。
从2006年首店开业算起,良品铺子距今创立已有16年。根据官网信息,其在售产品包括坚果、海味零食、肉类零食、炒货系列、红枣干果、话梅果脯、素食山珍等。而就是这样一家搭建起“零食王国”的企业,却没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工厂,旗下产品均为“代工+贴牌”。
有食品行业从业者指出,在零食市场,代工厂往往不会独家供应。“电商销售页面和产品上都会把代工信息写出来,麻六记酸辣粉就是代工,代工厂阿宽食品还给三只松鼠、百草味、李子柒、网易严选供货。”
代工厂供货的同质化产品,何来高端低端之分?
著名相声大师罗永浩在手机圈就曾吐槽过类似怪象,“都是供应商供的,你在那装什么孙子。”
最基础的品质无法保证,高端二字便失去了立足点。
反映到消费行为上,市场掀起了一场寻找代工厂行动,小红书等平台上,良品铺子等品牌的代工厂被一一列出。消费者发现,与“高端品牌”贴牌后的售价相比,代工厂的对应产品售价可能低至3折,甚至1折。
再看三只松鼠,作为一家依靠电商起家,线上销售占比一度在85%以上的互联网品牌,其在电商主场的优势正在被削弱。
以双11数据为例,按照店铺累计GMV排位,三只松鼠在天猫休闲零食榜单中排名第一。而在另一重要阵地抖音,蝉妈妈数据显示,零食类目下三只松鼠的销量、销售额不敌东方甄选。并且,百草味、良品铺子、回味一梦等品牌的销售额数据紧跟在三只松鼠之后。
三只松鼠与竞品在电商渠道的对抗格局清晰起来,即近年新兴的直播电商正在成为竞品赶超三只松鼠的切入点。
更重要的是,赶超苗头已然显现。
就整体营收规模而言,三只松鼠与良品铺子、洽洽食品、来伊份、盐津铺子、好想你等品牌相比一直处于领先,其还是国内首个营收超过百亿的休闲零食品牌。而从2020年开始,三只松鼠的营收进入下滑周期,并成功于今年上半年丢掉了榜首。
在解释营收缩水原因时,三只松鼠明确提到,“线上平台流量下滑,人群持续分化”。翻译过来就是,淘宝之外新兴电商平台的分流,以及竞品在线上渠道的冲击。
此前所依仗的经营优势正逐渐转变为软肋,这显然是一个危险信号。
作为初代网红零食的代表,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过去十年的成长经历,用“开挂”形容毫不过分。
以三只松鼠为例,开局就拿到了“天选之子”的剧本。2012年,三只松鼠的创业之年。创立两个月后,获得IDG资本150万美元天使投资。然后于当年双11一战成名,日销售766万,夺得食品电商销售第一。
此后更是一路狂奔,销售规模翻番式增长,直到2019年,三只松鼠迎来两件大事:一是顶着“国民零食第一股”光环于深交所挂牌上市,二是成交额突破百亿。值得注意的是,其是国内率先且最快达到百亿规模的休闲零食企业。
实力摆在这,资本市场自然乐于追捧。三只松鼠官网写到,上市半个月内,公司股票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2020年5月时,三只松鼠总市值超364亿元,创始人章燎原借此坐上了安徽首富的位置。
良品铺子亦然,2020年2月达成“高端零食第一股”成就,高光时刻曾连斩15个涨停板,股价抬高至86.98元,市值达348亿;持仓其公司股票的基金曾从2020年一季度的4家飙涨至四季度的81家。
然而,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二者昔日有多辉煌,今日就有多落寞。
以上市为拐点,初代网红零食的故事不再那么一帆风顺。
2020年开始,三只松鼠未能继续创纪录,营收回落至百亿以下,下滑态势明显且被竞争对手反超。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三只松鼠公司营收12.19亿元,同比下降32.63%,净利润1136.5万元,同比下降87.43%。
良品铺子这边,上市之后则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尴尬,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跌18.06%;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8.84%。
与之同步进行的是投资机构的离场。良品铺子上市一年之后,原始股东限售股解禁,高瓴资本开始减持良品铺子。前三轮减持合计套现约9.14亿元,即将进行的第四次减持为规模最大的一次,也是完成清仓的最后一步。
二级市场也在用脚投票,良品铺子与三只松鼠的市值均有不同程度的缩水。11月29日,三只松鼠市值77.39亿元,较今年年初缩水超过五成;良品铺子市值151.58亿,较峰值高点跌去近200亿。
上市即巅峰,面对近两年业务增长乏力、投资者抛弃的双重挑战,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的经营压力可想而知。
与良品铺子、三只松鼠的失速形成反差,第二梯队的休闲零食企业正在集体上攻。
今年前三季度,洽洽食品实现营收43.84亿元,同比增长12.91%;实现净利润6.27亿元,同比增长5.45%
来伊份虽然录得亏损,不过前三季度总体获得了不错的涨势,公司营收与净利润32.50亿元和7069.8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53%和452.96%
盐津铺子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9.7亿元,同比增长21.01%;净利润约2.19亿元,同比增长182.85%
如果全行业都在下滑,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可以把业绩不理想归结为环境所致。而现实情况是,除二者之外,多位竞争对手处于营收、净利润双增的状态。一进一退之间,良品铺子、三只松鼠与跟进者之间的差距自然缩小。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新一轮消费浪潮而涌现的新力量,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行业格局。
11月21日-11月22日两天,麻六记直播间场均观看量涨至117.7万,场均销售额为100万元-250万元,各项销售指标较前30天平均值翻了十倍有余。
而这,正是三只松鼠所担心的“线上平台流量下滑,人群持续分化”的直接体现。
根据抖音官方公布的报告,2021年全年,抖音电商国货食品饮料行业国货销量上涨547%。参照当年淘品牌兴起阶段三只松鼠的乘势而起,无法排除市场将会出现一批抖品牌来打破当前格局的可能性。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也清晰地知道这一点,她曾公开表示:“流量经济终归是流量经济,网上的人在不断变化。”
蝉妈妈数据显示,近一周抖音平台食品饮料品类商品按照销量排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旗下商品未能进入前100名。
此外,拼多多等平台价格优势明显的工厂品牌,成了不少消费者的平替选择;薛记炒货等连锁品牌正成为资本新宠,今年9月,坚果炒货连锁品牌“薛记炒货”宣布完成6亿元A轮融资,由美团龙珠、启承资本共同投资。
以上种种,皆是影响行业格局的不稳定因素。而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作为初代网红零食品牌,则被动地卷入新一轮更为激烈的竞争之中。
从初代网红的一路狂奔,到现在增长乏力,成长性不如昔日被自己打败的竞争对手,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并非没有努力过,只是收效并不理想。
关于“高端零食”,良品铺子创始人杨红春当时有过表述,即高品质、高颜值、高体验及精神层面的满足。
落到实操层面,与传统零食连锁品牌不同的是,良品铺子不断强调自身技术基因,试图借助科技为高端形象背书。如依托大数据玩转新零售,科技赋能产品质量管理。
可现实情况大家也看到了,产品品质归根结底有赖于代工商的供应,食品安全问题在技术的加持下并没有得到有效把控;主打数字化能力的双线融合新零售也无法百分百保证门店经营效益,良品铺子上半年关闭198家门店,2021、2020、2019三年闭店数分别是346家、353家、255家。
跳不出零食市场产品同质化的内卷,难以根除代工模式的固有弊端,良品铺子的高端之路转向另一条捷径——营销。
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良品铺子的营销费用达到了12.88亿元,而其研发费用却仅为0.38亿元。
官网的品牌历程专区里,良品铺子更是直接把营销成绩作为重点宣传,包括代言人、影视剧集植入等。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品牌历程里唯独缺了2019年,那是因为当年良品铺子重金签约吴某凡代言支撑品牌高端定位,不承想该艺人日后却彻底翻车。
正所谓不要听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从良品铺子的实际行动不难看出其品牌高端化思路,砸钱营销是主,科技镀金是辅。业内外对于“高端零食”徒有其表的质疑,也正是由此而来。
视线回到三只松鼠,其近年来在尝试摆脱对线上渠道的重度依赖,补齐线下的短板。从2016年开始进军线下,经过扩张,2020年时直营门店和加盟门店分别达到171家、872家。
然而,一味追求规模化的粗放发展模式,并不能与渠道建设划上等号,后期反而会因门店选址不佳、业绩不达标等问题拖累。因此,在公布2021年财报时,三只松鼠宣布针对线下进行战略收缩。
2022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直营门店闭店56家,加盟门店闭店182家。彼时,线上渠道营收占比仍高达73.25%。
一方面,出师不利,“5年万店”的目标未完成十分之一就狼狈收场。另一方面,线上渠道增长放缓,三只松鼠的天花板日趋明显。
综上,网红红利仍在时,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顺风顺水,写出了开挂一般的创业故事;网红光环消退之际,二者未能及时找到可靠的内在驱动力,少了外挂的掩盖,自身的经营痛点逐一浮出水面。
此番浮沉不只针对初代网红,更在警醒后来者。近日走红的麻六记,借明星花边新闻炒作而来的流量,终究会有过期的一天。若不聚焦产品及品牌本身的竞争力,匆匆而来的消费者很快就将匆匆而去。
据Frost&Sullivan预计,2025年我国休闲零食行业零售额将达到1.1万亿元。市场整体大至万亿,格局却异常分散。市场份额前五名旺旺、百事、三只松鼠、洽洽食品及良品铺子,市占率均低于7%。
行业缺少绝对头部,适逢新一轮红利兴起,良品铺子和三只松鼠若守不住前期打下的规模优势,最终必然逃不过“难兄难弟”的结局。
尘封的磁器口麻花故事
麻花,一款亲民的中国传统小吃,以其酥脆的口感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营养在人们心中长久地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分量。它虽是油炸食品,但却以热量适中、多吃不易上火而成为一种较为健康的零食。
说到麻花的故事,不得不提重庆特产——磁器口麻花。陈麻花的老板姓陈,夏麻花的老板姓夏,这种看似多余的陈述只想表明一个真相:人家是祖传麻花手艺、家族麻花经营,常年累积卖出的麻花可以绕地球不止两圈。何况,历史悠久的磁器口麻花早在解放后就开始经营,有渊源可追溯,影响几代人的味觉。
麻花,说来也是北方的美食,为何会在西南一隅的重庆城磁器口码头火爆起来?这个故事有点长,请准备好瓜子花生小板凳,让时光君给你摆一摆龙门阵。
磁器口夏麻花,生于50年代,是土生土长的磁器口人。夏麻花出身草根,家里有五子妹,在当时全国经济都不好的情况下,家里的状况更是难上加难,连温饱都不能顾及。然而儿时的夏麻花,却天真、乐观。每到春节,磁器口好不热闹。那年,夏麻花9岁,磁器口的龙灯深深地吸引着夏麻花。夏麻花便跟着龙灯艺人学扎龙灯,吆喝小伙伴们砍了竹子自己动手扎龙骨架,大家一起凑钱买颜料来装饰。
50年代生人,幼儿时期经历三年自然灾害,成年后又遇见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中的夏麻花,随身带枪,却只是显摆,不做它用。
当时年少也轻狂,无惧无畏很张扬。夏麻花不光随身配枪,还不知从哪里学会了耍猴,每天带着他的猴子上街溜,模样相当“吃皮”。
夏麻花的特立独行,让他成为了磁器口家喻户晓的“人物”。磁器口码头,人来人往。人们在茶馆里谈生意时,说到激动处,吼一句“少来夏麻花那一套”。有一次夏麻花正好在茶馆听到有人这么说,立即掏抢放桌上,回道“撒子也!夏麻花哪一套!你再说一句也!”一不小心遇到了本人,罢了,赶忙向夏麻花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有眼不识泰山!”。
当年的磁器口,商贾云集,卖麻花的商家也不止夏麻花一家,但只要夏麻花开始烧油炸麻花,其他商铺便早早收秤。后来磁器口日渐衰落,人流量越来越少,卖麻花赚不了几个钱,夏麻花便不再卖麻花。
现在名气最盛的磁器口陈昌银陈麻花,却是外来客。90年代初,祖籍山西的陈昌银传承祖上的制麻花手艺,在重庆主城区走街串巷卖麻花。
2000年开始,磁器口古镇要发展旅游业,需要招商引资,陈昌银作为引进商家之一来到了古镇定居下来,继续制作和售卖麻花。陈麻花相较于夏麻花,口感更酥松,在传统的手艺上融入现代饼干的制作配方,深受大众喜爱。
磁器口陈麻花酥脆化渣,香妙无比;夏麻花干脆有韧性,老磁器口人更喜欢用夏麻花烫火锅,久煮不烂。如今的磁器口早已没有了码头的功能,演变成为重庆的一张旅游名片,却依旧人来人往。卖麻花的店铺门前,更是排着长队购买麻花的食客。磁器口麻花,经受住岁月的沉淀,成为了重庆历史名小吃,是每个外来游客的不二之选,也是每个思乡人想家的美食寄托。
时光里精心为大家挑选了一款磁器口麻花。这款小麻花,保留了磁器口麻花的传统制作工艺,口感香酥,回味悠长;又以不添加明矾、碱、抗氧化剂、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的“不添加”专利技术,让小麻花更加健康,食用更加放心。
可能你不爱吃甜食,不过时光君保证,这款小麻花确实不怎么甜。原味小麻花,是恰到好处的甜,正如遇见刚刚好的爱情,不会甜到掉牙,只会在时光里细水长流。
还有椒盐味的小麻花。甜是生活的调节剂,咸却是生活的必需品。这种淡淡咸的味道,才是平淡生活的本真,一颗椒盐味小麻花放入口中,你也许就更明白了生活。
这款小麻花的油含量,仅为其他品牌的三分之一,不油腻的口感配上一杯老鹰茶,在悠悠的时光里,回味岁月带来的变化,未尝不是一种特别美好的生活方式。
就是“嘎嘣脆”!牙齿咀嚼麻花,麻花发出反抗声,吃货对于美食,不会停下,这些声响,就是好吃的有声证明!点开,保证你会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