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15号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近年来的食品安全和餐饮行业多存在诸多的问题,只有积极的向社会群众揭发这些违法及不道德的行为,让大众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效的遏制这些虚假的行为发展!今年的3月15号,曝光了许多的关于食品,保健品及日用品的打假行动。这些事件的曝光不仅敲响了我们的警钟,还让我们知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非常重要的。本期三九养生堂特别推出3.15打假专题,为大家详细介绍~
济南市章丘区永良獭兔养殖场,年出栏肉兔近万只,负责人李老板在给兔子拌饲料时,还要再添加一种黄色粉末状物质。
温州市场监管部门、检验检疫部门对温州无印良品超市等店进行突击检查。在市区财富中心无印良品超市,执法人员发现了5种存疑食品。
该火锅店底料一周才换一次,假如平均每天只有20桌客人来吃饭,每桌按4人的标准算,那么一周下来,这些油就曾被560名客人一起吃过。
兴华大楼沿街一侧一家名叫“一绿快餐”的外卖店,该店只设有门厅和厨房,没有就餐的区域。绕到外卖店的后门厨房,发现厨房的卫生状况实在糟糕。
脏乱差的小餐馆只需要给中介一点小钱,就可以顺利通过平台审核。调查组记者用公厕和停车场作为地址申请开店,竟然都能通过网上审批流程。
尽管海口利用互联网提供餐饮服务的多数有实体店,但问题依旧不少。例如,店名与营业执照证件上名称不符合、餐饮服务许可证过期。
东莞一市民邓先生在一家网店上买了两盒湖南安化黑茶,他认为网店宣传茶叶具有药品功效,误导他进行购买,已构成虚假宣传和欺诈。
南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全市流通领域(含网络购物平台)的减肥、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等6类易非法添加的保健食品,检测样品101批次,检出非法添加2批次,合格率98.02%。
2017年03月14日,河南许昌,工作人员将假冒伪劣香烟倾倒在焚烧炉旁,转化成了3万度电。
警方通过侦查发现,位于万州某商品交易市场内的周某某涉嫌非法经营贩卖假冒雪茄烟。
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共立案查处80多宗,货值金额390多万元,罚没金额400多万元,没收各种“问题”酒6000多瓶。
加工作坊共有三个房间,其中一间作为包装车间,一台机器正在包装袋装醋,袋子上印有“三利牌熏香醋”的字样。
贾先生于2016年7月在某超市购买了8袋不同的干鲜食品。回家后发现其中的腐竹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另外一袋还有过期和生虫子的现象。
李先生在渝北区Y超市以9.5元的价格购买了“香肠”食品1包。该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为120天,李先生购买该产品时,该产品已经过期2天。
赵林发现营养成分表显示脂肪含量为每100克含脂肪11.9克,比之前吃过的开心果含脂肪量低,怀疑产品标示的脂肪含量与实际不符。
沈阳男子李某购买了标称“桂发祥十八街夹馅麻花”,该产品外包装生产日期标注为“请见包装罐侧面”,但包装罐侧面并未标注生产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