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麦食品实控人澳洲永居权曾行贿三媒体质疑财务失真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5月9日,桂林西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麦食品”)首发申请上会。西麦食品拟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西麦食品计划向社会公开发行2000万股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为5.37亿元,分别用于燕麦食品产业化项目、品牌建设及营销渠道升级项目、江苏西麦燕麦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

2015年至2017年,西麦食品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68亿元、6.31亿元、7.20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6632万元、9447.18万元、1.01亿元,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870.75万元、1.12亿元、1.27亿元。

西麦食品实际控制人谢庆奎,拥有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曾存在行贿行为。据北京商报报道,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被告人李达球利用其担任中共贺州市委书记职务上的便利,接受广西贺州西麦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某某的请托,为该公司在解决企业用电和企业发展等事宜上提供帮助。2006年春节前至2011年10月,李达球先后13次收受谢某某给予的人民币9万元和澳元0.3万元,共计折合人民币约10.82万元。西麦食品在招股书中对此事却只字未提。

此外,据国际金融报报道,小型经销商曾经向实控人谢庆奎之妹谢淑琴的个人银行账户转入货款,报告期内总计金额为904.71万元。该银行账户已于2016年11月注销。

2015年至2017年,西麦食品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865.71万元、4988.42万元、4062.6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81%、7.91%、5.65%,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5.79、14.95和16.50。

报告期内,西麦食品存货金额分别为5344.04万元、4445.84万元、5315.46万元,较上期末增幅分别为11.18%、-16.81%、19.56%,占营业成本比分别为21.96%、16.30%、18.39%,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79、5.57、5.92。

2015年至2017年,西麦食品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7.17%、56.77%和59.83%,2016年度和2017年度分别较上一年下降0.40%和上升3.06%;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7.17%、56.77%、59.83%。西麦食品毛利率高于五家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截至各报告期末,西麦食品负债总额分别为1.78亿元、2.74亿元、2.20亿元,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口径)分别为0.61%、12.15%和0.55%。

据金色光报道,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西麦食品显著延长了主要客户苏果超市有限公司的信用期,将其从2015年的45天,提高到了2016年的60天。除了上述涉嫌通过放宽信用突击营收的情况外,在2017年的下半年,西麦食品的季度营收占比数据出现异常,也或存提前确认收入之嫌。

此外,有媒体称,西麦食品招股书涉嫌虚假陈述。号外财经在报道中称,西麦食品招股书中披露的已缴纳社保人数与工商局的数据大相径庭,有虚假陈述的嫌疑。经统计,2017年,西麦食品及其子公司合计对应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981人、1137人、1136人、1389人、1163人。2017年西麦食品及其子公司共有员工2108人,除去其中不用办理社保的退休返聘或达到退休年龄的员工226名,西麦食品社保缴纳人数仍有极大缺口。

西麦食品员工总数逐年降低。2015年末、2016年末及2017年末,西麦食品员工总数分别为2476人、2303人及2108人。

西麦食品被指主营业务单一,市场占有率下滑。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西麦食品主营产品为纯燕麦片和复合燕麦片,二者合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高达98%以上。西麦食品曾于2012至2015年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连续蝉联第一,桂格位居第二,直至2016年被桂格反超。

西麦食品复合燕麦片产能利用率不足。2015年至2017年,西麦食品纯燕麦片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9.28%、99.22%、110.18%;复合燕麦片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3.32%、51.52%、57.39%。

两家媒体在食品安全方面对其提出质疑。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西麦食品曾经在2012年和2016年两次登上质量“黑榜”,而两次涉事的产品都是复合燕麦片,不合格项目均为霉菌超标。

据京达财经报道,尽管西麦食品对其产品质量问题避而不提,但公司的多项法律诉讼均涉及产品质量纠纷。西麦食品涉及的诉讼共有3起。其中,两份诉讼涉诉内容均为产品责任纠纷,一份诉讼涉诉临期产品转赠品。2014年10月20日,桂林西麦营销有限公司(西麦食品子公司)上海办事处经理熊某,以上海办事处名义用过西麦公司OA系统,向西麦总公司申请将上海凌鹏商贸有限公司经销的西麦公司560g临期产品转赠品。2014年11月12日,熊某采用同样的方法申请将上海东辉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的西麦临期产品转赠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在报道中指出,西麦食品“重营销,轻研发”。据招股书显示,2015至2017年,西麦食品宣传推广费分别为9013.93万元、9579.95万元和10147.80万元。西麦食品在2015至2017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85.28万元、189.80万元和243.73万元,可以看出,西麦食品在研发上投入从未超过营业收入0.5%。

据长江商报报道,西麦食品的经销商变动较大。截至报告期末,西麦食品的经销商数量分别为689户、729户、788户,期间,分别新增196户、182户、240户,撤销150户、142户、181户,三年变动1091户,占其总数的49.46%,约为一半。

据金融投资报报道,在IPO之前,西麦食品却连续分红,尤其是首次披露招股书之前的2016年大笔派现。2015至2017年度,公司分别向股东分配利润3919.88万元、1.00亿元和7700.00万元,三年累计分掉2.16亿元,而这一金额已经覆盖公司拟募投的品牌建设及营销渠道升级项目(拟投入21068万元)和江苏西麦燕麦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拟投入10173万元)。

中国经济网记者向西麦食品董事会秘书办公室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西麦食品方面未做出回复。

燕麦生产企业拟深交所上市实控人拥有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

西麦食品主营业务为燕麦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西麦食品无单一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谢庆奎。

本次发行前,谢庆奎通过桂林阳光、贺州世家、隆化铜麦三家公司合计控制公司47.88%的股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另胡日红、谢俐伶、谢金菱、谢玉菱、谢世谊、李骥为谢庆奎的一致行动人,谢庆奎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75.15%的股权。本次股票发行完毕后,谢庆奎仍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谢庆奎持有桂林阳光80%的股权,桂林阳光持有西麦食品28.14%的股份;持有贺州世家70%的股权,贺州世家持有西麦食品16.60%的股份;同时持有隆化铜麦74.81%的出资份额并担任隆化铜麦的执行事务合伙人,隆化铜麦持有西麦食品3.15%的股份。谢庆奎通过桂林阳光、贺州世家、隆化铜麦三家公司合计控制公司47.88%的股份。

谢庆奎,中国国籍,拥有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男,1951年出生,初中学历。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主要工作经历:1995年至2001年,任桂林西麦保健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1年至2012年,任西麦有限董事长;2012年至2017年5月,任西麦有限董事长、总经理;2017年5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西麦食品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谢金菱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谢庆奎之女。

谢金菱,中国国籍,拥有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女,1977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主要工作经历:2004年加入西麦有限,历任法务审计部经理、采购部经理;2005年至2012年,任西麦有限董事长助理;2013年至2017年5月,任西麦有限副总经理;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任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2017年8月起至今,任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

谢庆奎与胡日红为夫妻关系;谢庆奎与谢俐伶、谢金菱、谢玉菱均为父女关系;谢庆奎与谢世谊为父子关系;李骥与谢金菱为夫妻关系。胡日红、谢俐伶、谢金菱、谢玉菱、谢世谊、李骥为谢庆奎的一致行动人。

西麦食品拟于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西麦食品计划向社会公开发行2000万股股票,拟募集资金总额为5.37亿元,其中,2.25亿元用于燕麦食品产业化项目、2.11亿元用于品牌建设及营销渠道升级项目、1.02亿元用于江苏西麦燕麦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

实控人曾有行贿行为

据北京商报报道,公开资料显示,在李达球受贿案中,2004年3月至2007年12月,被告人李达球利用其担任中共贺州市委书记职务上的便利,接受广西贺州西麦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某某的请托,为该公司在解决企业用电和企业发展等事宜上提供帮助。2006年春节前至2011年10月,李达球先后13次收受谢某某给予的人民币9万元和澳元0.3万元,共计折合人民币约10.82万元。

广西贺州西麦生物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贺州西麦”)是西麦食品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燕麦食品的研发和生产及销售。记者通过天眼查查询到,贺州西麦成立于2002年,谢庆奎是贺州西麦的法定代表兼董事长,谢庆奎同时也是西麦食品的实际控制人。

“是否构成单位行贿是一个司法裁决的问题,如果刑事案件里面没有被认定,法律意义上来说不构成单位行贿。而如果上述案件构成单位行贿,说明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可能存在违规行为。而当时的刑事处罚是否执行完毕、会不会有后续影响、会不会影响公司的稳健运营,具体还需要发审委的审核。”王智斌如是说。

实控人谢庆奎之妹个人收公司款

据国际金融报报道,家族企业容易引人诟病的一点是,企业容易发生创始人家族凌驾于内控制度之上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小型经销商曾经向实控人谢庆奎之妹谢淑琴的个人银行账户转入货款,报告期内总计金额为904.71万元。该银行账户已于2016年11月注销。

2017年末应收账款406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较低

2015年至2017年,西麦食品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865.71万元、4988.42万元、4062.6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81%、7.91%、5.65%。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5.79、14.95和16.50。

西麦食品称,2016年较2015年占比上升1.10%,主要是家家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末未及时回款所致。2017年较2016年占比下降2.26%,主要原因是2018年春节较往年晚,公司针对春节的经销商临时性授信于2018年1月才执行所致。

报告期内,西麦食品超过信用期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734.23万元、1183.02万元、749.59万元,占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18.99%、23.72%、18.45%。

2017年末存货5315万元

2015年至2017年,西麦食品存货金额分别为5344.04万元、4445.84万元、5315.46万元,较上期末增幅分别为11.18%、-16.81%、19.56%,占营业成本比分别为21.96%、16.30%、18.39%。

报告期内,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4.79、5.57、5.92。

2015年至2017年末,西麦食品库存商品余额分别为2073.09万元、1876.00万元和2494.55万元,呈现一定的波动。公司称,2016年末库存商品余额较小的原因系2017年春节假期较早,客户订货早于往年,因此库存商品余额较小而发出商品余额较大。

此外,2015年至2017年度,西麦食品主动报废的存货金额分别为133.53万元、110.94万元和56.36万元。公司称,报告期各期末,公司主要存货不存在减值风险。

毛利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

2015年至2017年,西麦食品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7.17%、56.77%和59.83%,2016年度和2017年度分别较上一年下降0.40%和上升3.06%;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7.17%、56.77%、59.83%。

根据招股书,2016年度主营业务毛利率较2015年度下降0.38%,主要受复合燕麦片销售占比的下降影响所致;2017年度主营业务毛利率较2016年度上升3.04%,主要受纯燕麦片毛利率上升及销售占比上升影响所致。

西麦食品主要产品包括纯燕麦片和复合燕麦片,报告期内,销售均价均实现上涨。2015年至2017年,纯燕麦片销售均价分别为12.38元、12.45元、12.78元,复合燕麦片销售均价分别为23.79元、24.92元、25.38元。

西麦食品与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相比,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黑芝麻、黑牛食品、维维股份和香飘飘,与贝因美相当,并高于五家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对此,西麦食品认为,总体而言,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高于招股说明书所选取的同行业国内上市公司,主要系公司的经营模式所导致。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燕麦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西麦品牌的燕麦片,由于燕麦食品属于快速消费品,重复购买率高,对营销渠道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以营销渠道为经营核心是快速消费品包括燕麦食品行业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

上述五家国内上市公司除黑牛食品经营少量麦片业务外,其他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与西麦食品不同。黑牛食品的麦片产品主要为复合营养麦片,与西麦食品复合燕麦片类似。

2015年至2016年度,黑牛食品麦片销售收入分别为5277.73万元和2385.14万元,呈持续下降趋势,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6.17%和27.00%,整体低于西麦食品复合燕麦片毛利率。

2017年末负债超2亿元

2015年至2017年,西麦食品负债总额分别为1.78亿元、2.74亿元、2.20亿元,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口径)分别为0.61%、12.15%和0.55%,报告期内整体处于较低水平。

报告期内,西麦食品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分别为97.40%、98.27%和98.20%。

其中,2015年至2017年末,公司短期借款余额分别为2500万元、5400万元和3900万元,占流动负债的比重分别为14.41%、20.05%和18.05%。公司称,报告期各期末的短期借款均系为解决资金需求向银行借入的流动资金贷款。

此外,2015年至2017年末,公司应付票据余额分别为2022.84万元、2233.80万元和3025.87万元,占流动负债比重分别为11.66%、8.29%和14.01%。

2015年至2017年末,西麦食品的流动比率分别为2.00、1.66和2.16,速动比率分别为1.70、1.50和1.91,报告期内各期末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保持较高水平。

据证券市场红周刊报道,报告期内(2014年至2017年1-6月,下同),燕麦系列产品贡献的销售收入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98.38%、98.70%、98.46%和98.40%,贡献的毛利分别占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的比例为99.44%、99.56%、99.38%和99.26%。报告期内公司各年度的营收均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2015年和2016年时还分别同比增长了4.8%和11.05%,然而就是这持续向好的营收数据,从财务勾稽关系上分析,其无法与现金流量和新增债权数据进行合理匹配。

招股书披露,西麦食品2015年的营业收入为56804.45万元,考虑17%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影响,含税营业收入应为66461.20万元。从企业财务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考虑,66461.20万元含税营业收入应当有相应的现金流量和新增债权变化与之相对应。

在新增债权方面,2015年年末西麦食品应收账款余额为3630.71万元、应收票据余额为402.50万元,两者合计金额达4033.21万元,与2014年年末应收款项合计4013.20万元相比,新增债权仅为20万元,如此也就意味着剔除该部分债权的影响,则西麦食品的销售几乎在当期全都收到了现金。

进一步去分析西麦食品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经营情况,依然可以发现这两年的营收数据也不太正常。其中,2016年的营业收入为63083.09万元,考虑到17%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影响,则含税营业收入达到了73807.22万元。西麦食品在这一年的新增债权为1552.06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63611.18万元,应收款项减少了205.89万元。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推算出,西麦食品在2016年有8438.09万元含税营业收入并没有获得现金流和新增债权数据的支持。而到了2017年上半年,则有5911.77万元含税营业收入没有获得合理的现金流和新增债权数据支持。

投资时报质疑财务真实性:多处存货数据异常

西麦食品的主要产品分为纯燕麦片和复合燕麦片两种,一般情况下,这两类产品除去已销售部分,未销售部分会作为库存商品计入存货科目之中,若销大于产,就会消耗已有库存,最终的数值变化亦同步反映在“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两个科目的合计金额上。(除上述两种麦片产品,该公司计于主营收入中“其他”科目项下的还有燕麦片的半成品,报告期内该部分产品的营收占比分别为1.62%、1.30%、1.54%、1.60%,因为占比较小且招股书内并未提供该科目具体产销数据,故本文暂不考虑该科目对库存的影响。)

招股书数据显示,纯燕麦片为西麦食品营业收入贡献最多品种。该产品在2015年共生产27093.03吨,销售26761.93吨,这部分产销差为331.10吨,需要计入存货并增加相应数量的库存商品。

根据招股书披露,2015年纯燕麦片的单位成本为每千克5.38元,由此可推算出,库存商品项目应该增加178.13万元。同样的道理,复合燕麦片2015年的产量为9175.37吨,销量为9481.94吨,销大于产说明西麦食品在这一年消耗往年库存计306.57吨,进而这将使得库存商品出现相应数量的减少。2015年复合燕麦片的单位成本为每千克9.65元,所以库存商品项目应该减少295.84万元。

最终,两种商品在2015年的产销数据差合计应该使得这一年库存商品总金额减少117.71万元,可令人费解的是,据招股书披露,2015年年末的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合计达3243.18万元,与2014年年末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总和2944.96万元相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98.22万元。在没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下,理论数值和招股书披露数值之间存在415.93万元的差距。

可见,两种产品在2016年的库存数据变化合计应当使得库存商品总体金额减少136.22万元。然而招股书数据披露,西麦食品2016年年末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的合计金额较上年年末减少了358.07万元。这一年有221.85万元的库存离奇失踪。

同理,根据2017年1—6月纯燕麦片和复合燕麦片的产销和库存情况,可看出该公司在这段时期再度出现355.52万元库存商品消失问题。

因为2015年至2017年西麦食品还存在报废存货的事件,金额分别为133.53万元、110.94万元、21.43万元,虽然公司未披露报废项目的具体比例,但经记者核算,西麦食品2015年至2017年的理论库存与实际披露库存差值的绝对值将不超过549.46万元、110.91万元、334.09万元。

金色光质疑财务真实性:既有放宽信用突击营收举动,又有提前确认之嫌

据金色光报道,2016年,西麦食品的应收账款与营收之比显著上升,伴随着公司向主要客户放宽信用期,并导致了公司营业收入的显著增长,或有通过放宽信用突击营收之嫌。

从2015年到2016年,西麦食品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68亿元、6.31亿元,金额持续显著上涨。同期,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865.71万元、4988.42万元,各期应收账款余额与营收之比分别为6.81%、7.91%,也明显增长。

在可比的报告期前两年内,如上所述,西麦食品的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余额都出现了显著的上涨,并且应收账款余额与营收之比在2016年同比上涨了1.10个百分点,公司的营收质量或已明显下滑。另据招股书披露,2015年和2016年,西麦食品的逾期应收账款分别为743.23万元和1183.02万元,占当期应收账款余额之比分别为18.99%和23.72%,逾期应收账款占比的显著增加,或也反映了公司的回款能力已经显著下降。

是什么原因导致上述应收账款和逾期应收账款显著增加呢?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西麦食品显著延长了主要客户苏果超市有限公司的信用期,将其从2015年的45天,提高到了2016年的60天。

除了上述涉嫌通过放宽信用突击营收的情况外,在2017年的下半年,西麦食品的季度营收占比数据出现异常,也或存提前确认收入之嫌。

据招股书披露,由于西麦食品所在的燕麦食品行业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销售量较高,第二季度销售量最小。通常情况下,由于“春节效应”的存在,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相对第四季度会略偏高一些。以报告期前两年各季度的营业收入情况为例,2015年度,公司四个季度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31.66%、17.49%、24.24%和26.61%,完全符合第一季度占比最高,其次为第四季度,然后是第三季度,第二季度占比最低的顺序;与之相似,2016年度,公司四个季度的营收占比分别为30.90%、15.51%、23.88%和29.71%,同样符合上述营收按季度变动的规律。

可是,在2017年的全年四个季度内,西麦食品的营收占比却分别为25.55%、17.86%、26.42%和30.17%,与以上规律不符。按往年规律,本应占比最高的第一季度,当期占比仅位居第三;而按惯例营收占比应低于第一季度的第三、四两个季度,当期的营收占比却都高于第一季度,第四季度的占比还领先了第三季度3.75个百分点,名列第一位,销售数据异常。西麦食品201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按季度占比数据如此反常,主要就是下半年的数据异常增长,尤其是第四季度的销售异常的高,是否存在将本应于2018年第一季度确认的收入提前到2017年下半年确认的可能性呢?为让投资者放心,西麦食品恐怕也应该好好解释这个疑点才行。

大量员工社保未缴纳招股书涉嫌虚假陈述

据号外财经报道,西麦食品招股书中披露的已缴纳社保人数与工商局的数据大相径庭,有虚假陈述的嫌疑。

根据招股书,西麦食品有四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贺州西麦、河北西麦、桂林西麦营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麦营销”)、江苏西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西麦”),没有其它参股公司。

查阅工商局数据,2017年,西麦食品四家子公司河北西麦对应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37人、293人、292人、518人、292人;贺州西麦对应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209人、209人、209人、236人、236人;西麦营销对应缴纳上述五项社保人数均为586人;江苏西麦对应缴纳上述五项社保人数均为0人。而西麦食品自身对应缴纳上述五项社保人数均为49人。

经统计,2017年,西麦食品及其子公司合计对应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人数分别为981人、1137人、1136人、1389人、1163人。

2017年西麦食品及其子公司共有员工2108人,除去其中不用办理社保的退休返聘或达到退休年龄的员工226名,西麦食品社保缴纳人数仍有极大缺口。

经统计,2017年,西麦食品及其子公司对应没有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901人、745人、746人、493人、719人。

显而易见,西麦食品未缴纳社保员工数量过于庞大,显示出其对社保缴纳事项的不甚上心。而西麦食品的问题还不仅于此,其招股书中披露数据与工商局披露数据存在出入,或涉嫌虚假陈述。

据西麦食品招股书披露,2017年,西麦食品及其子公司合计对应缴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1387人、1386人、1396人、1637人、1416人。

根据上述数据两相对比,工商局数据与招股书数据间竟达几百的差距,惹人怀疑西麦食品是否为掩盖未给员工缴纳社保而虚假陈述。或也因此,西麦食品与员工关系失衡,引发摩擦不断,频被员工起诉。

根据(2018)津0103民初5300号文件,2018年8月2日,西麦营销因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被天津市河西区人民法院判处赔偿原告刘慧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鉴定费合计13.21万元。

主营业务单一市场占有率下滑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西麦食品主营产品为纯燕麦片和复合燕麦片,二者合计营收占总营收比重高达98%以上。其在招股说明书中也表示,随着市场不断扩大,以及年轻客户群体增加,市场对于燕麦食品的口感、口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欧睿国际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燕麦食品市场上占有率排名前三的企业为桂格燕麦公司、西麦食品、雀巢食品公司。而在此之前,西麦食品曾于2012至2015年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连续蝉联第一,桂格位居第二,直至2016年被桂格反超。另外,西麦食品和排名第三的雀巢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排名第四的家乐氏公司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

“对比桂格的产品系列来看,西麦食品的产品开发相对保守和落后,产品系列不足、迭代不力,导致产品力和品牌力皆不足。”光华博思特营销咨询机构副总经理于润洁对记者分析指出,在燕麦品类中,“西麦”之前是独角兽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防守角色,而当前燕麦市场进入者增多,尤其是桂格,切分了其市场。

复合燕麦片产能利用率不足

2015年至2017年,西麦食品纯燕麦片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9.28%、99.22%、110.18%;复合燕麦片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3.32%、51.52%、57.39%。

产销率方面,报告期内,西麦食品纯燕麦片产销率分别为96.27%、101.32%、97.57%;复合燕麦片产销率分别为98.80%、99.03%、100.22%。

西麦食品本次上市募投项目燕麦食品产业化项目、江苏西麦燕麦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属于扩产项目。

根据招股书,燕麦食品产业化项目项目总投资2.66亿元,建设期3年。项目拟通过新建58804平方米的燕麦片及主食燕麦车间、燕麦休闲食品车间、液态燕麦生产车间及相应配套设施,购置压片机、切粒机、双螺杆膨化机、闪蒸灭酶设备等主要生产设备及辅助设备456台/套,形成年产1.6万吨燕麦片及主食燕麦食品、2080万袋(条)休闲燕麦食品、7200万瓶燕麦饮料的生产能力,有利于优化公司产品结构,迎合市场消费升级需求。

江苏西麦燕麦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建设期2年。项目拟通过新建1703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购置压片机、脱壳机、切粒机、螺旋筒仓等主要生产设备及辅助设施181台(套),形成年产12000吨纯燕麦片、2000吨休闲燕麦食品的生产能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公司产销规模,积极开拓华东市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

每日经济新闻质疑食品安全:两次被检出霉菌超标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西麦食品曾经在2012年和2016年两次登上质量“黑榜”,而两次涉事的产品都是复合燕麦片,不合格项目均为霉菌超标。

2012年2月,广州市消委会发布2011年麦片产品质量比较试验结果汇总表不合格名单,显示桂林西麦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牛奶燕麦片(生产日期2011年9月7日,规格700克/包)的霉菌达80CFU/g,而标准值是小于或等于50CFU/g。

此外,2016年5月,北京市食药监局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发现4种食品不合格,并决定对不合格产品在流通领域采取停止销售措施。其中,河北西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西澳阳光核桃牛奶燕麦片霉菌超标,实测值高达95CFU/g。而河北西麦食品有限公司为西麦食品的全资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西澳阳光”为西麦食品旗下重要副品牌。西麦食品计划对其全面推广,此次上市的募投项目之一品牌建设及营销渠道升级项目,便预估投入655万元用于西澳阳光品牌建设。但是西澳阳光被检出霉菌超标,是否会限制该品牌的发展?

对此,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向记者表示,正因为“出事”了,西澳阳光才需要投入更大的品牌宣传力度,在消费者心目中重新建立起健康、正面的形象。

西麦食品财务部张姓负责人则称,可能与各地机构食品检测的标准不一样有关,“有时候在工厂或者其他市场检测合格,但是在另外的市场会检测出超标。”

京达财经质疑食品安全:临期产品转赠品

据京达财经报道,尽管西麦食品对其产品质量问题避而不提,但公司的多项法律诉讼均涉及产品质量纠纷。

据天眼查系统显示,西麦食品涉及的诉讼共有3起。其中,两份诉讼涉诉内容均为产品责任纠纷,一份诉讼涉诉临期产品转赠品。

裁判文书网显示,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2015)星刑初字第63号)披露,2014年10月20日,身为桂林西麦营销有限公司(西麦食品子公司)上海办事处经理的被告人熊某,以上海办事处名义用过西麦公司OA系统,向西麦总公司申请将上海凌鹏商贸有限公司经销的西麦公司560g临期产品转赠品。

经西麦总公司同意后,熊某于2014年10月24日到上海凌鹏商贸有限公司办理了退货手续,并从该公司仓库提走20箱560g原味牛奶燕麦、20箱560g红枣牛奶燕麦、20箱560g核桃牛奶燕麦(经鉴定,共价值人民币10080元)运至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淳欣食品店以4800元的价格出售给严某。

2014年11月12日,熊某采用同样的方法申请将上海东辉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的西麦临期产品转赠品,经西麦总公司同意后,熊某于2014年11月19日到上海东辉食品有限公司办理退货手续,并于同日中午从该公司仓库提走58箱700g特浓牛奶麦片、31箱700g红枣高铁燕麦片(经鉴定,共价值人民币16020元)运至上海市杨浦区10095号以人民币8900元的价格出售给蒋某(实际获利7000元)。

当晚,熊某再次到该公司仓库提走23箱1500g纯燕麦、32箱700g纯燕麦(经鉴定,共价值人民币7528元)运至上海市虹口区甜爱路311号103室以3760元的价格出售给杨某。

2015年2月13日,被告人熊某的家属代其赔偿给被害单位经济损失人民币33628元。被告人熊某及其辩护人余君中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熊某犯职务侵占罪无异议,认为被告人具有坦白和全部退赔赃款的法定和酌定从轻情节,且其职务侵占行为不属于多次侵占,犯罪情节轻微,请求法院对被告人宣告缓刑。

宣传推广费高企研发不足营业收入0.5%

据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报道,一直以来,西麦食品与国内众多食品企业一样都有着业内的通病,那就是“重营销,轻研发”。西麦食品在这一方面似乎更加“突出”。

与宣传推广费相比,西麦食品在研发上的投入则显得“微不足道”。

据招股书显示,西麦食品在2015至2017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85.28万元、189.80万元和243.73万元,可以看出,西麦食品在研发上投入从未超过营业收入0.5%,这对西麦食品未来可持续发展带来极大阻力。

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西麦食品2108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只有8名,占员工总数比例不到4%,且研发费用只有200多万元。

经销商变动大

据长江商报报道,西麦食品的经销商变动较大,也将是考验其持续稳定盈利能力。

西麦食品采取经销商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报告期,经销商模式取得的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75%左右。然而,公司经销商并不稳定。

截至报告期末,西麦食品的经销商数量分别为689户、729户、788户,期间,分别新增196户、182户、240户,撤销150户、142户、181户,三年变动1091户,占其总数的49.46%,约为一半。

毫无疑问,经销商变动过频,不仅影响公司产品市场开拓,还将直接波及公司的销售业绩。

西麦食品解释,新增经销商主要原因是淘汰落后经销商,选择更有实力的经销商。而撤销经销商主要是经营商业务转型或产品结构调整、运营乏力、考核不达标等原因。

西麦食品称,截至目前,公司销售结构基本稳定。

3年分掉21642万元

据金融投资报报道,在IPO项目中,西麦食品拟再募资21068万元用于品牌建设及营销渠道升级项目,加上另外两个扩产项目,共拟募资逾5亿元。

在招股书中,公司极力阐释募投项目的必要性、迫切性,但记者梳理发现,就在IPO之前,公司却连续分红,尤其是首次披露招股书之前的2016年大笔派现。

招股书披露,2015至2017年度,公司分别向股东分配利润3919.88万元、1.00亿元和7700.00万元,三年累计分掉2.16亿元,而这一金额已经覆盖公司拟募投的品牌建设及营销渠道升级项目(拟投入21068万元)和江苏西麦燕麦食品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一期)(拟投入1017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西麦食品还是典型的家族企业。谢庆奎通过桂林阳光、贺州世家、隆化铜麦三家公司合计控制公司47.88%的股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胡日红、谢俐伶、谢金菱、谢玉菱、谢世谊、李骥为谢庆奎的一致行动人,谢庆奎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75.15%的股权,这也意味着上述分红超过七成进入了谢氏家族的腰包。

THE END
1.食品上市公司名单据南方财富网概念查询工具数据显示, 食品饮料公司上市龙头有: 伊利股份:食品饮料龙头股, 2024年第三季度,伊利股份公司净利润33.37亿,同比上年增长率为8.53%。 公司凭借行业最高的品牌信任度、产品质量以及创新营销方面的出色表现,在“全球传播集团 WP 2024-11-12 食品检测相关上市公司名单,值得关注!(2024/11/11...http://www.southmoney.com/subject/x1680889478.html
2.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名单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股票 食品工业是指以农副产品为原料通过物理加工或利用酵母发酵的方法制造食品的工业生产部门。其原料主要是农、林、牧、渔及副业部门生产的初级产品。包括粮食加工业,植物油加工业,糕点、糖果制造业,制糖业,屠宰及肉类加工。 饮料制造业包括酒精制造业、酒的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精制茶加工等...https://m.hx168.com.cn/stock/industry/BK1076.html
3.招远上市公司名单2018山东招远有几家上市公司2010年9月21日,双塔食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启了整个行业发展的新篇章。 烟台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粉丝行业工作委员会会长单位;公司申报的“龙口粉丝”传统手工生产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司被列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https://zs.stock.pingan.com/a/9184.html
1.中国食品配料公司上市公司排名(排行榜)中国食品配料公司排名Top11(上市公司) 导出当前榜单数据 + 订阅商机 行业标签:包含一个即可 行业标签:必须同时包含 已选: 清空 导出当前数据 找到11 条企业排名,公司达到一定热度才能上榜,数据每天更新。企业标签根据算法分析标注,可能具有相关性,但可能并不准确。有误请联系客服。仅供参考。https://www.jobui.com/rank/company/view/quanguo/shipinpeiliao/n-shangshi/
2.双汇梅林绝味海天等12家食品加工调味上市企业详细对比...本文根据各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从公司规模、管理团队、核心业务、财务状况、费用管理、资本市场表现和人才市场表现七个维度对共12家食品加工、休闲食品、调味发酵龙头企业进行对比解读。 本文解读的12家企业分别包含食品加工类:双汇发展、上海梅林、安井食品、汤臣倍健,休闲食品:良品铺子、绝味食品、三只...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9384151&efid=Rd5vB83bb5tPV5Z-6-hoEQ
3.上市公司被职业打假食品安全几时解决丨315聚焦多家上市公司被打假 公开信息显示,近期被王海盯上的上市公司还不止东方甄选一家。 2月29日,王海在微博贴出厨邦(知名调味品牌)前生产总监高听明实名举报厨邦蚝油造假的材料。 高听明称,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美味鲜”)生产的厨邦系列、美味鲜系列蚝油的蚝汁仅有1.6%,蚝油原材料中味精是蚝汁的61...https://www.iyiou.com/news/202403151062096
4.154家快消行业上市公司2023半年报梳理,涵盖食品饮料调味品多...截止目前,新经销整理了154家快消品行业上市企业2023半年报,并按照营收高低进行排序,整理表格如下。 其中食品饮料行业共有52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向增长,占比约61.18%;调味品行业共有9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约47.37%;个护行业共有8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约53.3%;酒类行业共有28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https://36kr.com/p/2448087059914630
5....中资食品上市公司50强,中国粮油控股居首数据显示,105家中资食品上市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6704.77亿元,其中营业收入前10名的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3766.43亿元,占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56.18%;营业收入11-50名的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2414.99亿元,占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36.02%;其余55家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合计为523.36亿元,占全部公司营业收入的7.81%。 https://www.oilcn.com/article/2009/10/4_7830.html
6.《招商决策参考》第05期丰城市人民政府包括隆基绿能、新洁能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的相关人都表示,对农村电网的提升,将有力带动分布式光伏。考虑到城乡电网差距较大以及农村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农网改造空间广阔,实际投资额有望超过规划额,或达万亿规模。电气电网等多家公司将从中受益,低压电器方面如正泰电器、良信股份、宏力达等;配电自动...https://www.jxfc.gov.cn/fcsrmzf/tzhj/202311/e028f8900d5a419d8d2c096a1792cd85.shtml
7.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大食品行业排名第一的是……北京时间2017年1月1日,随着2016年股市的收盘,东方财富日前公布了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排名榜单。 市值指一家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市场价格总值”,市值的大小由上市企业的股本和股票价格所决定,换言之,资本市场越看重、企业经营状况越好,企业发行的股票数量就会增加,股票价格也会攀升,从而带动市值的增长。 https://m.spdl.com/news/13185.html
8.农夫蒙牛海天等78家快消品上市公司发布年报,26家营收下降,29...在营收及净利润上,伊利创历史新高。据数据宝统计,在已经公布年报的乳品行业上市公司中,伊利股份营收和净利润均遥遥领先,且是同行业唯一一家营收和净利润连续增长10年以上的公司。 据尼尔森与星图第三方市场调研数据综合显示,2023年伊利液态类乳品零售额市占份额为31.6%,稳居细分市场第一;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https://www.yilantop.com/article/2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