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2023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2)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电力负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3)5月17日,发改委官网挂网《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及11项实施意见,提出加快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合理推进集中式公共充电场站建设。
4)5月24日,广东省能源局发布《广东省推进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完善多元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
5)5月30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对充电设备给予30%-50%设备补贴,对充电站点和企业给予0.05-0.8元/kWh度电补贴等。
6)硅业分会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11.56万吨,环比增加4.62%,其中前五家企业产量约为9.31万吨,占比81%。1-5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共计53.01万吨,同比增长90%。
7)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1日-5月28日,全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48.3万辆,同比+82%,较上月同期增长0%;今年以来累计零售232.6万辆,同比+43%;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55万辆,同比+81%,较上月同期增长1%;今年以来累计批发265.8万辆,同比+49%。
8)6月2日,国常会提到“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9)山西证券6月3日出具研报显示,硅片价格连续两周降幅小于硅料环节,主要是由于产业链库存在逐步向上游转移,且硅片端担心原材料跌价损失签单谨慎,并主动降低开工率。截至5月底,单晶硅片整体库存水平增长幅度有所放缓,约为15-16GW。我们预计随着上游硅料持续降价,硅片端价格也将继续保持下行态势。
1)机构:民生证券
分析师:邓永康、李孝鹏、赵丹、席子屹
观点摘要:
a)国内充电桩保有量稳步增长。截至2023年4月底,国内公共桩保有量达到202.5万台,同比+52.03%,环比+3.42%;同期国内随车配建私人桩保有量达到406.7万台,同比+104.17%,环比+4.71%。从月度趋势看,国内公共桩及私人桩保有量均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与之相匹配的是月度充电电量也在逐级提高,2023年4月份单月充电量26.8亿度,同比+88.73%,环比7.63%,进一步凸显电动车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景气度仍处于高位运行。
b)国内公共桩增速快于私桩,凸显其高成长性及必然性。2023年1-4月,全国充电桩新增88.2万台,同比+79.3%,其中公共桩增量22.7万台,同比+167.70%;同期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65.5万台,同比+60.80%。公共桩增速高于私人桩主要系1)政策:今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旨在达成以下主要目标:①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达80%;②新增公共标准桩与新能源标准公车推广数量比例达1:1。政策驱动国内公共桩建设进度加速,从而相较于2022年1-4月取得了快速增长。2)市场: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健康发展离不开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配套跟进,在国内电动车存量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发展充电桩成为客观且迫切的任务,尤其是以高速公路、商超等为代表的公共桩更能解决广大车主的里程焦虑。1-4月增量车桩比为2.5,仍处于较高水平,凸显充电桩供给紧张。
c)公共充电桩的供给更加捉襟见肘。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310万辆,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179.7万台,对应公共车桩比7.3。截至2023年4月,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1532.2万辆,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202.5万台,对应公共车桩比7.6,仍处于上行通道,主要系新能源汽车增速较快而配套设施建设仍旧滞后,凸显公共充电桩弥合市场需求亟待解决。
d)公共直流桩占比提升空间较大。截至2023年4月,公共充电桩202.5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85.5万台,占比42.22%;交流充电桩116.9万台,占比57.78%。
f)近年来众多竞争者跑步入场参与充电桩建设运营,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运营商竞争格局。截至2023年4月,公共桩运营企业中TOP5占比68.6%,TOP10占比86.3%,TOP15占比93.9%。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大厂凭借多年来的技术积淀和精细化管理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有效巩固了行业第一梯队的位置。
2)机构:华福证券
分析师:邓伟、游宝来
a)车购税减免政策复盘:车购税对新能源优惠政策从2014年9月起实施,经历3次延期,每次延期周期逐渐缩短,调节更加灵活。2014年8月首次公布:2014.9.1-2017.12.31(持续3年零4月);2017年12月宣布延续3年:2018.1.1-2020.12.31;2020年4月宣布延续2年:2021.1.1-2022.12.31;2022年6月22日国常会提及研究免征新能源车汽车购置税延期问题,7月29日会议明确延期,9月正式宣布延续至2023年底(持续1年)。
c)刺激效果分析:车购税计算方法为10%*[发票价/(1+增值税率13%)],对新能源单车影响约在0.3-4万元左右。若碳酸锂降价10万元/吨,对应55度电车型成本下降仅0.3万元,免车购税政策的分量不言而喻。参考前次补贴退坡车企应对方案,多数主动承担以维持消费者实际提货价,当前车企到中游基本都在微利甚至亏损保份额状态,若免税政策延续,将减轻供应链成本压力,车企也更有余力降价让利消费者。本次国常会除相对量化的免税政策外,也提及了电动车产业链升级、完善充电网络建设等定性的目标,支持电动车渗透率中长期持续提升。
3)机构:东莞证券
分析师:刘兴文、苏治彬
a)行情回顾:截至2023年6月2日,申万电力设备行业上周下跌0.52%,跑赢沪深300指数1.86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8名;申万电力设备行业本月上涨0.21%,跑赢沪深300指数4.63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5名;申万电力设备板块年初至今下跌4.25%,跑输沪深300指数3.72个百分点,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21名。
b)截至2023年6月2日,当周申万电力设备行业的6个子板涨跌不一,光伏设备板块涨幅最大,为4.43%。其他板块表现如下,电池板块下跌3.34%,电网设备板块下跌1.48%,其他电源设备Ⅱ板块下跌1.24%,风电设备板块下跌0.08%,电机II板块下跌1.60%。
c)在上周涨幅前十的个股里,金冠股份、*ST海核和新联电子三家公司涨幅在申万电力设备板块中排名前三,涨幅分别达44.37%、36.99%和31.20%。在上周跌幅前十的个股里,祥明智能、ST华仪和英可瑞表现较弱,分别跌20.00%、19.05%和18.91%。
d)估值方面:截至2023年6月2日,电力设备板块PE(TTM)为21.57倍;子板块方面,电机Ⅱ板块PE(TTM)为34.34倍,其他电源设备Ⅱ板块PE(TTM)为32.87倍,光伏设备板块PE(TTM)为16.31倍,风电设备板块PE(TTM)为32.11倍,电池板块PE(TTM)为25.46倍,电网设备板块PE(TTM)为19.51倍。
二、食品饮料
1)开源证券出具研报显示,5月29日-6月3日,食品饮料指数跌幅为1.1%,一级子行业排名第24,跑输沪深300约1.4pct,子行业中乳品(+0.9%)、烘培食品(+0.8%)、啤酒(+0.5%)表现相对领先。
2)5月22日-5月25日,第25届中国国际焙烤展在上海举行。据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数据,本届展会共吸引超2200家企业参展,展出面积26万平方米。
3)5月,今世缘、老白干酒、迎驾贡酒、五粮液等多家酒企召开股东大会。
4)5月25日,宜宾市统计局发布1-4月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其中,酒类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1)机构:开源证券
分析师:张宇光、逄晓娟、叶松霖
a)市场表现:食品饮料年初至今跑输大盘,主要源于估值回落。2023年1-4月食品饮料板块下跌1.1%,跑输沪深300约13.1pct,在一级子行业中排名靠后。分子行业看,软饮料板块表现突出(+7.2%),啤酒(+5.8%)也获得明显超额收益。调味品(-8.5%)、熟食(-25.8%)跑输食品饮料板块。我们从市值分解角度观察,食品饮料2023年1-4月PE较2022年底回落21.8%,预计2023年净利增长25.5%,两者共同作用,年初至今板块市值下跌1.9%。
b)总量判断:消费回暖,需求曲线上行。从宏观层面来看,2022年底消费开始缓慢复苏,2023年春节旺销也验证消费回暖表现。观察经济数据,2023年一季度GDP增4.5%,是2022年一季度以后的增速高点。同时3月社零数据也有向好表现(10.6%)。整体来看宏观经济环境表现出向上势头,社零数据也验证消费复苏趋势。从微观层面来看产业表现,呈现弱复苏趋势:食品制造企业2023年1-3月营收增速1.2%,增速略回暖;利润总额同比下滑4.6%,下滑幅度收窄,也表明产业正在缓慢复苏。
c)2023年节奏判断:全年前低后高,复苏趋势不变。①从需求端来看,春节是白酒传统的消费旺季,1-2月份在春节期间居民消费场景恢复,补偿性需求释放之后,3月份进入正常淡季节奏。市场对于弱复苏的情况进行修正,相应白酒股价也有所回落。渠道秩序方面,当前高端与次高端白酒渠道库存处于良性,价格较弱。次高端白酒库存偏高,价格也有企稳迹象。经销商目前以观望为主,但产业普遍对于下半年相对乐观,对复苏回暖趋势仍有信心。②大众品更多依赖于消费场景,伴随餐饮修复以及礼赠场景增多,春节期间动销也有明显回暖。节后进入淡季,大众品表现相对偏弱,主要表现为餐饮尚未完全复苏,以及消费力尚未完全恢复,背后本质在于经济恢复至正常水平尚需时日。全年维度我们仍判断大众品节奏为前低后高,随着经济活动度增加,利润至企业端传导至居民端,下半年消费情况可能好于上半年。
2)机构:民生证券
分析师:王言海、李啸
3)机构:上海证券
分析师:花小伟、夏明达
研报发布日期:5月28日
a)白酒:本周上市酒企股东会与业绩交流会密集,整体来看主要酒企们战略规划清晰,对于渠道建设与消费者触达等问题给予了充分的阐述,对全年发展仍有信心。我们认为白酒行业经营韧性强,伴随着经济环境逐步恢复与下半年旺季临近,行业有望迎来催化,当前时点建议逐步布局白酒板块。
d)速冻食品:看好行业景气提升。本周安井食品召开2022年度股东大会。据公告,公司产品端BC兼顾,均衡发展,其中菜肴端持续放量,品牌力日臻成熟完善。速冻食品及预制菜行业有望继续受益于B端餐饮需求恢复以及C端家庭消费粘性的形成。考虑到我国人均预制菜消费水平仍较低,我们看好B/C端兼有布局、具备规模化产能及渠道优势的龙头企业。
e)冷冻烘焙:烘焙展圆满闭幕,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2023年5月25日,为期4天的第25届中国国际焙烤展览会圆满闭幕,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焙烤供应链品牌企业展出数万款新品、产品,如立高集团携28个产品项目组,数百款王牌产品参展,4天累计接待客户10万+;南侨食品推出上百种应用方案,满足市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商超和餐饮已经逐步成为冷冻烘焙产品应用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冷饮店、家庭烘焙、线上烘焙店等新的烘焙消费业态出现,进一步丰富冷冻烘焙产品应用场景,我们认为终端消费升温将继续带动冷冻烘焙产业链景气提升,看好冷冻烘焙行业在消费升级下渗透率提升逻辑。
三、农牧饲渔
1)中航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据涌益咨询,截至6月2日,全国生猪样本均价14.29元/公斤,较上周-1.8%。5月猪价行情延续低位震荡,行业整体已经连续第五个月亏损。
2)据农业农村部,截至6月2日15时,全国已收冬小麦面积7500多万亩,麦收进度过两成。其中四川、湖北麦收进入尾声,河南进度过三成,安徽进度过两成,江苏进度过一成。
3)东方证券研报数据显示,根据海关统计,2022年四季度宠物零食出口金额同比下降28%,且下降趋势一直延续到今年3月份。今年4月,我国宠物零食出口同比首次转正,出口金额1.03亿美元,同比+2.12%,环比+2.30%,出口数量2.01万吨,同比+2.66%,环比+4.93%,带动宠物食品整体出口金额同比+2.84%,环比+1.68%。
1)机构:中国银河
分析师:谢芝优
a)4月CPI同比+0.1%,猪肉价格环比下行4月我国CPI同比+0.1%,其中食品价格同比+0.4%,食品中猪肉同比+4.0%。4月CPI环比-0.1%,其中食品项环比-1.0%。期间猪肉价格处于下跌区间,影响CPI猪肉环比-3.8%。4月我国农产品进口金额201.06亿美元,同比+5.66%,出口金额82.39亿美元,同比+3.2%,贸易逆差118.67亿美元,同比+7.4%。
c)5月猪价低位震荡,能繁母猪或持续下行23年5月12日生猪周度均价14.55元/kg,相比于22年高点跌去48.62%。根据农业部数据,23年4月末,我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0.5%,绝对值约为4284万头。考虑养殖亏损状态持续,我们认为产能去化进行中。从供给层面看,能繁母猪存栏量、仔猪出生数、存活率等情况基本表明23年5-6月呈现供应环比小幅下行的态势,叠加宰后体重处于历史高位区间(但呈现回落态势),整体供给贡献边际递减走势,生猪均价短期或震荡略有上行。
d)5月农业板块表现强于沪深3005月(截至5.26)农林牧渔下跌3.25%,同期沪深300下跌3.92%,农林牧渔表现强于沪深300。对比各子行业,仅农业综合、林业保持上涨状态(+1.81%、+0.29%),而养殖业(-7.43%)、渔业(-4.58%)、农产品加工(-3.61%)跌幅较大。
2)机构:山西证券
分析师:陈振志
a)本周(5.29-6.2)沪深300指数涨幅为0.28%,农林牧渔板块跌幅为-1.38%,板块排名第27,子行业中种子、其他种植业、粮油加工、水产养殖以及果蔬加工涨跌幅位居前五。
b)本周(5.29-6.2)猪价未能延续上涨态势,全国各省份猪价有所下降。根据跟踪的重点省市猪价来看,截至6月2日四川/广东/河南外三元生猪均价分别为14.10/14.95/14.25元/公斤,环比上周分别下降2.42%/2.61%/1.72%,二元母猪价格为32.19元/公斤,环比上周略涨0.16%,平均猪肉价格为19.15元/公斤,对应自繁自养利润为-313.57元/头,而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171.28元/头。截至6月2日,本周白羽肉鸡价格为9.42元/公斤,环比降低1.67%,肉鸡苗价格为2.49元/羽,环比降低13.24%,养殖利润为-1.20元/羽,亏损幅度环比上周减少27.71%。
d)根据我们的养殖股“亏损期+低PB”投资策略,我们建议在第三个“亏损底”期间选择PB接近或跌破自身历史底部的优质标的进行布局。如果在第三个“亏损底”期间实现较大幅度的产能去化,则有可能是周期反转的起点;即使在第三个“亏损底”期间产能去化依然不够彻底,则也有机会迎来一次可观的反弹行情,推荐温氏股份、唐人神、东瑞股份、神农集团、巨星农牧、新希望等经营相对稳健的生猪养殖股。根据我们的生猪养殖股的逻辑框架,预计近期生猪养殖股或沿着“产能去化”的逻辑演绎。
e)推荐海大集团:①饲料行业2023年景气度或优于2022年;②行业整合持续推进,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往头部集中;③从业绩同比趋势来看,公司2023年H1的同比业绩基数较低,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且年度业绩有望进入回升期;④目前股价对应2023年PE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
f)推荐圣农发展:白羽肉鸡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对于业绩和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的圣农发展,随着供需格局改善,或有望继续迎来估值修复行情。
3)机构:东方证券
分析师:张斌梅
a)宠物食品出口拐点或至。出口宠物食品主要包括宠物零食和宠物罐头,以金额计算,宠物零食占比95%以上。受地缘政治、高通胀、下游客户库存积压等因素影响,2022年9月起,中国宠物零食出口出现明显下滑。根据海关统计,2022年四季度宠物零食出口金额同比下降28%,且下降趋势一直延续到今年3月份。今年4月,我国宠物零食出口同比首次转正,出口金额1.03亿美元,同比+2.12%,环比+2.30%,出口数量2.01万吨,同比+2.66%,环比+4.93%,带动宠物食品整体出口金额同比+2.84%,环比+1.68%。
b)分区域来看,4月中国出口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的宠物零食金额分别为0.16/0.09/0.09/0.19亿美元,占比15.3%/8.6%/8.9%/18.6%,同比-39.42%/10.24%/70.14%/55.42%/111.72%。日本和几大西欧国家的出口增速已经转正,美国虽仍有所压力,但降幅也较前几个月大幅收窄。中宠股份订单情况同样出现明显好转。据公司公告,截至到2023年4月公司出口订单已经基本恢复,且在5-6月份的出口业务有望转正,公司整体境外收入将得到大幅改善。
c)国内618预售火热。5月31日20时全平台618大促开门红阶段正式开启。天猫方面,截止5月31日24时,累计GMV排名前十的宠物品牌分别为网易严选、诚实一口、蓝氏、生鲜本能、渴望、鲜朗、皇家、pidan、麦富迪、爱肯拿。京东方面,截止6月1日24时,热卖猫粮TOP5为皇家、网易严选、渴望、麦富迪、爱肯拿;热卖狗粮TOP5为伯纳天纯、麦富迪、皇家、渴望、爱肯拿;宠物零食TOP5为麦富迪、网易严选、滋益巅峰、顽皮、朗诺。整体来看,国产品牌与外资品牌平分秋色,竞争力持续增强。
d)宠物公司618开门红获得喜人成绩。中宠股份旗下,顽皮京东平台前10分钟成交额超去年全天,领先天猫平台前1小时成交额同比增长265%。佩蒂股份旗下,爵宴全网销售额800万,位列天猫狗零食品牌热销榜第一、京东狗零食品牌热销榜第二。乖宝宠物旗下,弗列加特天猫旗舰店、麦富迪天猫旗舰店突破和麦富迪京东自营旗舰店成交额突破2708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