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俊文1,方梓蓥1,高希西2,郑杰3,宋志远1,4,马永生1,4,于双5,李双双1,5,赵前程1,4*
1(大连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3)2(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辽宁沈阳,110036)3(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品加工研究室,辽宁大连,116023)4(辽宁省海洋健康食品工程研究中心,辽宁大连,116023)5(大连鑫玉龙海洋生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222)
关键词预制菜;市场现状;产业链;影响因素;未来趋势
预制菜方便快捷,不仅深受上班族和不擅长烹饪族的欢迎,也符合酒店降本增效的需求,在市场上的销售额和影响力与日俱增[2]。预制菜源于美国,兴于日本,早在2011年美国市场上预制菜销售规模已达324.5亿美元[3],2021年美、日预制菜的渗透率已达到60%以上,而我国仅为13%左右。我国预制菜起步于80、90年代的净菜配送,2000年后冷链产业的发展促进了预制菜产业更进一步的发展[4],出现半成品菜深加工的预制菜企业(如好得睐、新聪橱),部分老字号餐饮企业(如新雅粤菜馆、全聚德)也推出了品牌特色预制菜。2013年后出现了预制菜零售门店(如味库海鲜、找食材),2014年随着外卖行业的出现,其B端进入放量期,2020年疫情之后,C端迎来爆发期,行业规模进入迅速增长期,迈入快车道。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在2019年之前呈缓慢增长的趋势,之后快速增长,2022年达到4151.5亿元,预计未来市场规模保持1.5%左右的增速,2025年可达8316.7亿元(图1)[5-6]。
图1预制菜市场规模Fig.1Marketscaleofprepareddishes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7],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国现有预制菜企业6.4万家,其中近5年成立的企业占比58%。全国预制菜企业分布前10名的省份中(图2-a),农业大省山东以0.77万家位居榜首,河南和江苏分别以0.59万家和0.55万家位居二、三位。山东的预制菜企业有7家在A股上市,数量同样位居全国榜首[8],总市值高达300亿元。全国预制菜企业分布前10名的城市中(图2-b),深圳以1945家位居榜首,长春以1732家紧随其后。餐宝典发布的《2022中国预制菜产业指数省份排行榜》[9],广东继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山东紧随其后,分值分别为80.39和78.74,远高于其他省份(图3)。
a-省份TOP10;b-城市TOP10
图3我国预制菜产业指数排行TOP10(2022)Fig.3TOP10industryindexrankingofprepareddishesinChina(2022)
注:本排行由餐宝典根据各省份预制菜的企业数量、上市/融资企业数量、政策扶持力度、电商指数等指标,结合各地的产业园区建设、预制菜标准建设以及分析师评价等得出,产业指数满分100分。
目前,预制菜市场上的企业可分为专业派、餐饮派、零售派和综合派[10]。专业派:专业做预制菜,拥有专业的研发销售团队和自建工厂,是预制菜行业的主力军,如面向B端的好得睐、味知香、聪橱,直接通过线上渠道面向C端的麦子妈、寻狮味。餐饮派:这类企业通常拥有中央厨房和餐饮门店,大多以堂食为主,也会将食材加工成半成品推送给消费者,如海底捞的“开饭了”系列、西贝的“贾国龙功夫菜”等。零售派:直接聚焦C端市场的新零售企业,产品品类丰富,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如盒马鲜生的“盒马工坊”、叮咚买菜的“叮咚快手菜”、舌尖英雄的即烹菜类。综合派:这类企业原来以速冻品为主,之后受到预制菜产业发展前景的吸引而进军该领域,具有前端资源整合优势,如安井、龙大、亚洲渔港等。
预制菜产业是田间与餐桌的联系枢纽,是餐饮市场供与求的双向奔赴。在预制菜产业迅猛发展过程中,疫情和懒人经济仅仅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根本原因在于上游、中游和下游整个产业链的完整和发达。
上游为原材料的提供,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农、牧、渔业,包括农作物种植业、禽畜养殖、水产养殖;另一部分是初加工,包括米面粮油加工、蔬菜保鲜初加工、畜禽屠宰业、水产屠宰业、食品添加剂和调味品生产。
中游为预制菜的加工生产,涉及专业预制菜生产商、餐饮企业自建中央厨房、农业企业自建生产、传统速冻企业及零售企业贴标生产。生产加工的预制菜可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和即配食品四种类型(表1),其加工程度由深到浅,对供应链的要求和新鲜度由高到低[11]。艾媒金榜数据显示,2022年即热、即烹、即配预制菜TOP10的30个品牌中,江浙沪地区多达12个,上海多达6个,尤其在即热食品TOP10中占据4席[12]。
表1预制菜分类Table1Classificationofprepareddishes
排名特点产品举例即食食品开袋即食凉拌菜、火腿、罐头即热食品经加工的冷冻冷餐食品,加热后可食用酸菜鱼、小龙虾、自热菜即烹食品深加工的半成品菜,直接入锅简单烹饪后可食牛排、培根、烤肠即配食品经过清洗分切等初加工的小块净肉、生鲜净菜等,加热调味后可食蔬菜沙拉、净菜、火锅蔬菜包
下游为餐饮市场和零售市场,即B端市场和C端市场,其份额比约为8∶2[13]。B端餐饮企业是主赛道,客户类型主要为高端酒店、连锁餐饮、乡厨、团餐、外卖等。不同业态需求分化,如高端酒店和团餐更注重食品安全、口味及稳定的供应商,连锁餐厅注重配送频次和去厨师化程度,外卖店看重性价比、追求利润。C端主要分为电商平台、农贸/菜市场、新零售平台,其产品形态分别以生腌制品、即烹即热产品、成品与半成品为主。目前,C端的份额较低,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预制菜认可度的提高、宅经济的盛行以及购买便捷程度的提升,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生产加工是预制菜产业的核心,加工技术直接影响产品的营养成分、物理性状和感官性质。我国有鲁、川、苏、粤、闽、浙、湘、徽“八大菜系”[16-17],目前并非所有菜肴都能够进行预制,如爆炒类的宫保鸡丁、鱼香肉丝等。不同于传统的现烹菜品,如何最大程度地还原原有菜品的色、香、味是预制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技术瓶颈。据艾媒咨询2022年调查数据显示[18],47.5%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口味还原度低,其中认为味道、口感、色泽和香气还原不足的比例分别为82.9%、73.9%、58.9%和31.8%。因此,加工技术的革新成为预制菜行业的突破口,如超高压杀菌技术可实现快速杀菌以保证食品的风味,超声波辅助冷冻技术可保证产品的品质及口感风味[19]。目前,部分企业也已开始寻求技术升级和创新提高预制菜品质。真牛馆在牛排的生产过程中创新性引入真空慢煮工艺,有效解决了牛排的质量安全问题,最大程度保留了牛排的营养价值和口感。此外,真空和面、真空慢煮、宇航冻干、超高压非热加工、急速袋内烹饪加工、微米急冻锁鲜、瞬时冷冻防腐等新兴技术已经在预制菜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0]。
消费者是市场的风向标,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预制菜产业未来的发展。预制菜在我国并非新鲜事物,但消费者的接受度、认知度差异较大,如何使预制菜得到消费者的充分认可,直接影响预制菜产业的发展。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接受度和认知度主要归结为以下5类:
(1)消费派: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我国预制菜的主要消费群体集中在27~39岁,占比为58.4%,主要目的是为了省时。
(2)认可派:26岁以下年轻人群对预制菜有着较高的接受度和认知度,但目前并非消费主力,未来可能会成为主流的消费人群。
(3)中间派:大多数消费者能够接受家庭预制菜,但对餐饮预制菜有所抵触,一方面是因为餐饮预制菜违背了消费者对厨师功夫有所追求的初衷;另一方面,七成以上消费者对餐厅中的预制菜并不知情,后知后觉让人有种被欺骗感。
(4)怀疑派:部分消费者对预制菜不了解,对其质量和安全持怀疑态度,认为预制菜存在更多的安全风险。
(5)抵制派:不接受、不认可预制菜的消费者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认为预制菜失去了中餐的“灵魂”,从思想上抵制;另一部分认为预制菜的质量安全无法保障,如食材的新鲜度、生产加工的卫生等。
民以食为天,最严格的监管、最严谨的标准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强有力后盾。近年来,预制菜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不少的争议、质疑,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部分预制菜商家资质不全、生产管理不规范、产业链和供应链水平不够、菜品信息不全等都阻碍了预制菜行业的发展。加强对预制菜质量安全的监管,加强食品生产监督检查,可以促进企业增强食品安全法律意识、提升生产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研发水平,确保出厂预制菜的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同时,也能增强消费者对预制菜品质的认可和信心,促使消费者更多地了解预制菜,享受预制菜带来的品质和快捷生活。
中餐讲究“色”、“香”、“味”,但目前预制菜的还原度较低,据艾媒咨询报道,近一半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口味还原度低。预制菜企业众多,但具有产品研发及生产技术创新能力的屈指可数。科技投入与技术升级必然是预制菜品质提升的突破口,以解决预制菜产业面临的技术瓶颈,如口味的还原度、菜品的新鲜度和风味的多样化、标准化等。江苏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发的鲜食玉米“京甜紫花糯2号”深受消费者欢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预制菜研究团队为当地的预制菜行业注入科技力量,解决诸多难点。专业人才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预制菜行业也需要专业的科研技术人员与企业对接,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攻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2022年8月26日佛山10个预制菜博士工作站亮相,实现科技“做菜”[27]。只有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才能实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从而开启预制菜产业的高端发展模式。
中餐文化历史悠远,各地饮食习惯不同,很难做到一个单品畅销全国,可以细分品类、精准定位。如北交所上市的预制凉菜第一股大连盖世食品,是预制凉菜的冠军;三全2022年推出的焦炸丸子,传承了北方传统美食。现代消费者追求场景与预制菜的搭配,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可分为早餐、中餐、晚餐、夜宵、一人食、家庭、露营等,如广东环球水产推出的“特鲜拉”露营系列,部分产品还配套了酒精灯、铁架等工具,锅圈食汇推出了夜宵顶流小龙虾。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C端消费场景如图4所示,晚餐和中餐比例均超五成,分别为76.6%和64.4%[12]。
图4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C端消费场景Fig.4C-endconsumptionscenariosofChineseprepareddishesindustryin2022
目前,预制菜B端市场已经走向成熟,C端仍处在探索期,随着菜品的多元化、购买渠道的便利化、冷链物流的发达及消费者对预制菜认知度的提高,C端势必会迎来大发展。酸菜鱼和烤鱼的市场空间从连锁走向B端,从餐饮走向家庭。B端市场需求量大,且符合餐饮业降本增效和标准化需求,同时团餐、乡厨等的比重在逐年增大,促进了预制菜市场的快速发展。B端+C端协同共进、双轮驱动,共同打造未来预制菜行业的广阔前景。
目前,我国预制菜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但发展势头迅猛。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预制菜写入其中,提出“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28]。我国本就是农业大国,预制菜产业原料供应充足且稳定。同时,近年来农业与食品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为预制菜规模化发展提供了保障。2021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达5699亿元,冷库总容量达到5224万吨[29],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冷链物流发展的总体要求、总体布局和发展举措[30]。冷链物流的稳定发展为预制菜行业向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筑牢了根基。
参考文献
[1]科苑.改变当今世界的10项发明[J].今日科苑,2009(7):42.KEYUAN.10inventionsthatchangedtheworldtoday[J].ModernScience,2009(7):42.
[2]周池虹伶.提前预判,包容审慎做好预制菜监管[J].中国质量监管,2022(5):73-75.ZHOUCHL.Anticipateinadvance,betolerantandprudent,anddoagoodjobinthesupervisionofprefabricateddishes[J].ChinaQualitySupervision,2022(5):73-75.
[3]陈晓磊.美国预制食品市场增长显著[J].中国食品,2012(17):39.CHENXL.TheU.S.marketforpreparedfoodshasgrownsignificantly[J].ChinaFood,2012(17):39.
[4]吴晓蒙,饶雷,张洪超,等.新型食品加工技术提升预制菜肴质量与安全[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22,40(5):1-13.WUXM,RAOL,ZHANGHC,etal.Qualityandsafetyimprovementofpremadecuisinebynovelfoodprocessingtechnologies[J].Journal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2022,40(5):1-13.
[6]赵金梅,周兴桃,李娜,等.宫保鸡丁菜肴的呈味特性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4,50(2):224-231.ZHAOJM,ZHOUXT,LIN,etal.StudyontastecharacteristicsofKongbaochicken[J].FoodandFermentationIndustries,2024,50(2):224-231.
[8]王娟,高群玉,娄文勇.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现代食品科技,2023,39(2):99-103.WANGJ,GAOQY,LOUWY.Developmentstatusandtrendsofthepre-preparedfoodindustryinChina[J].ModernFoodScienceandTechnology,2023,39(2):99-103.
[11]赵靓琳.预制菜行业现状及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1(9):146-147.ZHAOLL.Studyonthepresentsituationandproblemsofprefabricatedvegetableindustry[J].MarketingManagementReview,2021(9):146-147.
[14]蔡侻.浅谈我国餐饮产业链中央厨房中预制菜的发展趋势[J].食品安全导刊,2021(23):187-188.CAIT.OnthedevelopmenttrendofprefabricateddishesinthecentralkitchenofChina’scateringindustrychain[J].ChinaFoodSafetyMagazine,2021(23):187-188.
[15]刘辉,宋淳浩,洪恒,等.生鲜食材供应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以预制菜为背景[J].河北企业,2022(5):21-23.LIUH,SONGCH,HONGH,etal.Researchontheproblemsandsolutionsinfreshfoodsupplychain:Basedonprefabricatedvegetables[J].HebeiQiye,2022(5):21-23.
[16]赵文芝,蔡丽雅,贾忠伟,等.基于菜谱的中国8大菜系能量及营养素分析[J].中国调味品,2021,46(2):126-131.ZHAOWZ,CAILY,JIAZW,etal.AnalysisofenergyandnutrientsofChineseeightcuisinesbasedoncookbook[J].ChinaCondiment,2021,46(2):126-131.
[17]王宇.大数据时代餐饮企业管理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2(15):100-102.WANGY.Researchonthemanagementofcateringenterprisesintheeraofbigdata[J].MarketModernization,2022(15):100-102.
[19]李冬梅,张雪迪,毕景然,等.中式预制菜肴产业的传承与创新[J].中国食品学报,2022,22(10):1-8.LIDM,ZHANGXD,BIJR,etal.InheritanceandinnovationofChineseprepareddishesindustry[J].JournalofChineseInstituteofFoodScienceandTechnology,2022,22(10):1-8.
ANJunwen1,FANGZiying1,GAOXixi2,ZHENGJie3,SONGZhiyuan1,4,MAYongsheng1,4,YUShuang5,LIShuangshuang1,5,ZHAOQiancheng1,4*
1(CollegeofFoodScienceandEngineering,DalianOceanUniversity,Dalian116023,China)2(LiaoningInspection,Examination&CertificationCentre,Shenyang110036,China)3(MarineProductProcessingDepartment,LiaoningOceanandFisheriesScienceResearchInstitute,Dalian116023,China)4(LiaoningProvincialMarineHealthyFoodEngineeringResearchCentre,Dalian116023,China)5(DalianXinyulongMarineOrganismsSeedIndustryTechnologyCo.Ltd.,Dalian116222,China)
Keywordsprepareddishes;marketstatus;industrychain;influencefactors;futuretrend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34935
引用格式:安俊文,方梓蓥,高希西,等.我国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4,50(5):388-394.ANJunwen,FANGZiying,GAOXixi,etal.Developmentstatus,influencefactors,andtrendofprepareddishesinChina[J].FoodandFermentationIndustries,2024,50(5):388-394.
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赵前程教授为通信作者,E-mail:qczhao@dlou.edu.cn)
基金项目:大连市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2021JB12SN038);辽宁省科技重大专项(2020JH1/102000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专项(2021HQ1917);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揭榜挂帅项目(2022XTCX050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