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讲个股市中的风险主要包括系统性风险、个人风险和个股风险。从今天起我们就开始讲解如何限制个股风险了。不用“排除”用“限制”是因为个股风险确实是只能限制。一个公司在市场上经营,能碰见啥样的问题和挑战,其实就算公司高层甚至董事长都不能完全预测出来。“好行业”和“好公司”本来定义就不明确。如果你来股市是“炒股”的,你心里只想着你能把手里的股票卖给别人,目光仅盯着股价,被股价的波动所迷惑,总想着做零和博弈,总惦记着别人的钱包,这种情况下公司经营的好坏确实和你没关系,这时的“好公司”定义应该是“妖股”。但是如果你是来投资股市的,本质上你就是来和别人合伙做生意的,就要做正和博弈,挣公司发展的钱,那么这个生意的现状如何、前景如何自然是你要考虑的。
你购买的股票只是看到一个价格,这个价格是如何形成的,你有没有想过?我前面一直提到一个估值方法就是PE(市盈率)法。用这个估值来衡量宽基指数和概念型指数的估值的高低。
市盈率=每股股价÷每股收益
如果我们把这个公式进行变形,就可以得到:
每股股价=每股收益×市盈率
从这个公式中,发现股票的价格是由“每股收益”和“市盈率”这两个因子共同决定的。这个公式是我们后面进行个股估值的要一个基本公式,后面会多次用到,非常重要。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个公式。
“市盈率”可以理解为市场对这个股票的情绪,公司经营不善或者股市处于熊市,股民们感觉公司或股市没前途了,就给出一个低的离谱的市盈率。当公司高速增长或者股市处于牛市,市场就会认为这个高速增长能永远持续下去或者股市能永远处于牛市,就给出一个奇高的市盈率。
“每股收益”比较好理解,就是公司赚不赚钱,赚了多少钱的问题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前面讨论宽基指数和概念型指数时,很少提到“公司赚钱情况”也就是每股收益这个概念。主要是因为宽基指数和概念型指数是个股票池,里面有少到几十个多到几百个公司,而且行业还不同,公司都是各个行业的龙头,有的行业赚钱,有的行业赔钱,所以这些指数最后综合的“公司赚钱情况”是大于或基本相当国内GDP的增速的。毕竟上市公司理论上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各行各业的佼佼者,这些公司的增长理应大于GDP才对。这也是宽基指数和概念型指数不用关心“公司赚钱情况”的原因。对于宽基指数和概念型指数,“公司赚钱情况”这因子被锁定了,影响股价(或基金价格)的因素就剩市盈率这一个因子了。所以我们判断这些指数的情况时,就只谈了市盈率这一个指标。
但是个股分析就不一样了。“公司赚钱情况”和“市盈率”我们都是要考虑的。你要想两个因子相乘的结果(每股股价)变大,就最好要求“公司赚钱情况”和“市盈率”这两个因子都在向变大方向发展,至少不要向着大规模下降的方向发展。我们先来研究“公司赚钱情况”这个因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都是在研究“公司赚钱情况”这个因子。“市盈率”这个因子等我们研究完“公司赚钱情况”这个因子后再来研究。
从申万二级行业-钢铁的情况看,这20年来,行业盈利的稳定性有很大问题。行业赚钱的时候很赚钱,比如2016到2021年都是高盈利的。但是2008年到2015年都是处于亏损状态的。类似这样的行业情况下我们去估计行业的整体盈利情况趋势就无从下手了。不是这个行业不好,而是以我们的分析方法,无法做出明确的判断。当然市场中也有人专门做这些周期行业股票赚到大钱的,只是我们不会而已。我们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我们认命就是了,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行业,不考虑了。(关于周期性行业的估值分析,在最后部分我们也会去讨论。不要着急,毕竟一口吃不成胖子。一下吃太多也会消化不良的。)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银行业的盈利情况还是在不停的稳步上升的。基本没有大起大落的情况出现。下面来看看家用电器行业的情况。
可见家电行业在2006年以后就进入了稳定盈利的道路。中间虽有一下小的波折,总体上升趋势还是很稳定的。这样利润没有剧烈上下波动的行业对我们去预测他未来的盈利情况是比较友好的。
饮料制造行业近10-年来净利润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情况,无非就是增量有大有小。这样的情况我们去预估公司未来2到3年的盈利情况才有可能性。
通过上面的直观比较,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对于我们要去预测行业盈利情况来讲,好行业就是总体来讲盈利水平稳定或者有明显增加的行业。这样的行业之所以“好”,其实是它比较适合我们后续介绍的估值方法。我不否认有人可以通过投资长期亏损的行业或公司从而获利的情况,但是普通人没有这样的能力。我们之所以认为盈利稳定的行业和公司好,是这些公司适合我们的分析方法。股市中不存在一个可以分析所有公司的统一方法。我们所采用的方法也是仅仅适合股市五千多只股票中的很少一部分,最多也就几十家公司左右。但是我们研究好这几十家公司,也就够我们吃一辈子了。还记得我前面说的,一个普通投资者这一生看住三五个行业、八九个公司就足够你富足一生了。但是请注意,我采用合适的估值方法,无非就是想拼命的增加我们获胜的概率,请注意是概率,估值也不是一个百分之百一定不会让你赔钱的方法。估值能做到的是,你在熊市中买到低估值的股票或基金,你虽然还有可能出现浮亏,但是这些都在你的可控计划中,你知道你在做什么,你安心按计划等待牛市的到来,牛市中股票或基金估值高了,卖掉获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