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智能物流装备优势凸显。依托沪湖绿色智造廊道建设,聚焦我市智能物流装备产业,构建全方位智能化技术、单元化物流技术、物流自动化设备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等核心元素集成的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集群。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平台列入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集聚了物流智能分拣系统、装卸搬运装备、仓储云平台以及物流业关键部件和配套服务企业的全方位产业集群。智能穿梭车、自动化立体库仓储系统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列第1、第3,全球最大吨位的履带式起重机产品正式生产下线。
4.湖州打造低碳物流,推进可持续交通运输发展。对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动“双碳”目标攻坚战,我市打造区域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样板,推动绿色交通建设、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强碳排放和污染防治协同控制,推动物流行业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发展。集聚物流产业资源,加快新能源货运车辆、船舶绿色设施在现代物流领域的应用,持续深化快递绿色治理,鼓励使用可循环绿色包装和可降解绿色包材,促进包装减量化、再利用,构建绿色货运配送网络。打造现代化内河航运示范先行区,大力发展以铁公水多式联运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体系。
我市重点推进绿色家居、现代纺织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原材料与成品的物流需求将不断增加,产业物流总额也将持续不断上升趋势。我市周边产业园区的木地板、汽车零部件、有色金属可以通过各个产业园区进行对外集散,通过园区的铁路专用线可以拓展周边城市的产业原材料供应。
表2-1重点产业集群物流需求
现代产业体系
标志性先进制造业集群
核心产业
主要催生的物流需求
四大战略性新产业
数字产业
物联网、人工智能、光电显示、大数据、云计算、集成电路、数字安防、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等。
智能物流、云仓储
高端装备
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现代物流装备、绿色新能源、节能环保装备和关键基础件。
智能物流装备、新能源车、绿色包装
新材料
高性能不锈钢棒线材、新型合金、高端轴承材料等先进基础材料,积极布局航空航天、先进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关键战略新材料。
智能云仓、自动化立体库、绿色物流
生命健康
生命技术药物、健康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及耗材等。
冷链物流、冷库、智能温控设备
两大传统优势产业
绿色家居
现代装饰建材及家具、户外休闲用品等。
原材料流入和制成品流出对内河航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多式联运等综合运输物流的需求,原材料和制成品商贸物流与流通加工的需求,原材料和制成品仓储分拨配送等物流供应链需求,原材料进口和制成品出口的国际物流需求。
现代纺织
时尚服装、功能性纤维与纺织品、现代家纺。
表2-2综合货运量预测
年份
类别
公路
水路
铁路
合计
2019年
货运量(万吨)
11513
7819
417
19749
比例(%)
58.3
39.6
2.1
100
2020年
12094
7649
350
20093
60.2
38.1
1.7
2025年
15750
11300
560
27610
57.1
40.9
2.0
2019-2025年均增长率(%)
5.3
6.3
5.0
5.7
表2-3综合货运周转量预测
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
89.6
109.9
199.5
44.9
55.1
86.5
113.1
199.6
43.3
56.7
112.9
131.5
244.4
46.2
53.8
3.9
3
3.4
表3-1湖州市物流业发展“十四五”主要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规模综合实力
1
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亿元)
83
125
2
A级以上的物流企业数(家)
49
65
引进物流行业头部企业数(家)
0
4
具有区域竞争力的骨干物流企业数(家)
10
5
全市省级物流示范园区数(个)
物流设施建设
6
全市铁路通车里程(公里)
301
389
7
公路通车里程(公里)
8139
8500
8
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公里)
418
561
9
内河千吨级(三级)航道里程(公里)
168.7
200
500吨级以上泊位占比(%)
35
40
11
省级冷链物流骨干基地数(个)
12
综合货运枢纽数(个)
物流运营能力
13
全国总仓、华东分仓运营机构数(家)
14
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亿吨)
1.2
1.6
15
海铁集装箱联运量(万标箱)
23.2
50
16
河海联运运量(万标箱)
55.8
17
快递企业业务量(亿件)
4.3
18
快递企业业务收入(亿元)
37.7
物流创新发展
19
省级物流示范县(区)综合改革试点数(个)
20
物流园区提质增效试点数(个)
21
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试点企业数(家)
22
省级以上示范物流园标准化设施覆盖率(%)
/
23
全市口岸通关单证电子化率(%)
24
冷链物流全流程追溯系统覆盖率(%)
约50
90
物流安全环保
25
物流领域重点企业、营运车船、从业人员安全码覆盖率(%)
26
港口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控覆盖率(%)
27
市域内邮政快件短途干线运输线路新能源车型覆盖率(%)
80
图3-1湖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总体框架
层级
物流基地
一核
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
四园
南浔综合物流园、德清临杭物流园、长兴综合物流园、安吉数字物流港
五港
吴兴港区:吴兴区保税物流及现代制造业物流区块
南浔港区:南浔鑫达5G物流园及制造业物流区块
德清港区:德清保税物流中心(B型)
德清港国际物流园及德清集聚开发区制造业物流区块
长兴港区:长兴“铁公水”多式联运中心
安吉港区:安吉上港国际物流园及集装箱国际物流区块
多点
各区县、各产业集聚区多个物流园节点
表4-2湖州市“十四五”物流“一核”
基地
主题
选址
规模
功能规划
湖州市综合物流航母
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产业集聚核心区
湖州市物流产业综合集聚区
吴兴区杨家埠街道
总投资99.6亿元,规划用地面积10300亩,启动区块用地3400亩,一期铁公水多式联运区,二期电商园、供应链、综合保税区。
建设区域物流产业集聚、城乡共同配送、供应链集成服务等3大基地和大宗商品交易交割、商品展示分销、智慧物流停息3大平台,建成含多式联运、总仓运营、冷链仓储、保税物流、大宗商品物流、保税监管、金融结算、物流小镇等10大功能的融合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综合经济集聚区。
湖州东部综合物流枢纽
南浔综合物流园
南浔区物流产业集聚区、湖州东部接沪连苏物流主通道
南浔区长湖申航道南侧,三新线西侧,湖杭高速东侧
用地1000亩
打造一区三基地即现代化内河航运示范先行区、河海联运物流基地、产业联动物流基地、分销分拨配送基地。建设快递转运中心,提供产业总仓运营、转运装卸、流通加工、共同配送、快递运仓、物流信息、物流金融等一站式服务。
德清县综合物流枢纽
德清临杭物流园
德清县临杭产业带物流产业综合集聚区、浙江省钢材集散物流枢纽
德清县雷甸镇光辉村
用地1888亩,码头岸线1034米,千吨级泊位19个。仓储库房30万平方米。
以水陆联运、河海联运为主方向,构建临杭产业带物流产业综合集聚区、浙江省钢材集散物流枢纽,以需求链为主线、以供应链为配套、以信息链为手段、以管理链为核心,四链整合,打造线上线下结合、交流、交易、展示、管理于一体的产业平台。形成多式联运、多业集聚、多方协同、多功能配套的物流产业新格局。提供市场经营、仓储装卸、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物流金融等一站式服务,致力于打造长三角首席金属材料流通产业链平台与生活资料共同配送基地。
长兴县综合物流枢纽
长兴综合物流园
长兴县物流产业综合集聚区
长兴县永畅路
用地2555亩,一期356.2亩,二期1639亩,三期560亩
紧紧围绕长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三个示范区”,打造“两个百亿平台”的总体部署,充分依托三省交界、公铁水齐全等独特优势,立足长兴,服务浙皖苏三省边界、辐射长三角,以长兴综合物流园区为基础,以现代物流和数字贸易为核心,以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保税服务和结算服务为支撑,打造集多式联运、电子商务与跨境电商物流、保税物流、供应链物流、甩挂运输、城乡配送、货运汽车及零部件交易、生产资料交易和产业集群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发展区,成为“浙皖苏三省边界现代物流与数字贸易中心”和“长三角独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一期设公路港货运中心、数字贸易中心、快递配送中心。二期设铁路货运中心、码头货运中心、制造业配送中心、PVC交割中心、公铁联运中心。三期设钢材贸易中心、汽车贸易中心、木材贸易中心、汽车零部件仓储中心。
安吉县综合物流枢纽
安吉数字物流港
安吉县物流产业综合集聚区
西苕溪以东、杭长高速北
用地1840亩,可利用岸线约800米
建设安吉县公共型综合物流中心,打造专线物流、快递物流、农村物流、仓储、冷链物流等县域综合物流园,实现铁公水联运、内河航运、大宗物资与商贸物流集聚发展。集聚一批生产资料供应链集成、浙澳葡便利商贸物流等物流供应链龙头项目,公铁水高效联运、内河航运与生产资料商贸物流协调发展的,具有浙皖省际辐射能力的区域性公铁水联运中心、生产资料商贸物流中心。
吴兴港区
产业集聚区物流中心
吴兴区保税物流及现代制造业物流区块
医药、汽车等制造业物流中心
远景用地6600亩。
重点发展支柱产业华东总仓、多式联运企业集群、集装箱运输联运枢纽、物流小镇。
南浔港区
南浔鑫达5G物流园及制造业物流区块
南浔区家居、电梯制造业物流中心
南浔区頔塘与白米塘交叉口
用地565.5亩,一期14个单层仓库及其附属配套,二期四个仓库及附属配套。
服务南浔区地板、电梯产业,提供总仓运营、干线运输、供应链管理、采购物流、入厂物流、交付物流、回收物流、供应链金融以及信息追溯等集成服务,实现铁公水联运、内河航运、专线物流、快递物流集聚发展,为周边块状经济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和万亩千亿平台引进的制造业提供供应链物流支持。
德清港区
德清保税物流中心(B型)
德清县高新区现代制造业物流中心
德清县乾元镇
用地413亩
建设以口岸、流通、加工、交易、信息、商务等功能为主的保税物流区、流通加工区、商贸交易区等功能区和商务金融、物资交易、物流信息、综合服务等商务中心,以“一中心、二基地”为具体目标,使德清港国际物流园初步具备“六区四心”的功能架构。项目建成运营后,德清港国际物流园年吞吐量达到600万吨,其中集装箱50万标箱,形成百亿级综合性物流和交易产业平台。
长兴港区
长兴“铁公水”多式联运中心
智能汽车、新能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物流中心
用地390.7亩,建设十个500吨级泊位。一期146亩、二期153亩。
打造长兴港、铁路、公路货场协同衔接的铁公水联运枢纽,助推浙苏皖省际区域物流中心的建设,形成“铁公水”多式联运,航线直通嘉兴乍浦港、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等港口。
安吉港区
安吉上港国际物流园及集装箱国际物流区块
安吉港集装箱运输基地、河海联运物流枢纽
安吉县递铺镇
用地832亩。一期298亩,岸线256米,泊位4个
一期扩容84亩,岸线140米;二期450亩,岸线800米,9个500吨级集装箱泊位。以安吉为目的港和始发港的一站式服务国际物流园区,集装箱河海联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重点以内河港口为平台,提供陆路运输、内河航运、货运代理、保税仓储等多元化口岸物流服务,发展保税物流、跨境电商,与上海自贸区联动协同发展。
专栏5-1多式联运枢纽重点规划建设项目
1.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多式联运型枢纽项目。总投资为115亿元,十四五时期投资77.8亿元,立足浙北,服务长三角,发展铁公水“多式联运”,打造铁公水多式联运型综合物流枢纽,集铁路货场、港口码头、集装箱作业区、散货堆场、仓储区块、流通加工区块等为一体的智慧数字园区。首期工程集装箱吞吐量10万TEU以上。二期项目建设湖州综合保税区、第三方智慧物流中心项目。打造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发布中心、500吨级集装箱无人码头泊位10个、车用零部件保税维修区、冷链物流区、海关检验检疫及配套展示中心、司机之家,培育和引入网络货运平台,设置防疫物资仓储、血浆、疫苗等战略物资储备仓库等,打造集水运物流、公路物流、铁路货场、综合物流、冷链物流、大宗商品智能贸易、都市智能加工、配送、商务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2.长兴“铁公水”多式联运项目。建设用地390.7亩,新建500吨级泊位6个,仓库用房143167平方米,二期与三期工程投资6.2亿元,二期为仓储物流中心、三期为码头区。新建6个500吨级多用途泊位,集装箱堆场、多式联运换装设施、道路等配套工程,年吞吐量达240万吨,年设计通过270万吨。拓展多式联运辐射范围,推进“一地六县”区域物流资源共享,强化长兴综合物流园区的周边辐射能力,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在园区内部顺畅衔接、高效运作。选择适合线路发展驼背运输,提升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效率水平。加快开展多式联运服务规则标准体系研究,推动不同行业、运输方式、企业间服务规则衔接。
4.天畅智港智慧物流综合体项目。项目用地约500亩,打造以智慧港口、临港产业、物流仓储、商贸综合为一体的现代化智慧物流综合体,规划了码头作业区、仓储加工区、综合商贸区和金融数据中心等功能板块,项目总投资16亿元,项目一期以码头作业区为主,用地约140亩。
专栏5-2创建1家冷链物流骨干基地和3家冷链物流园区
1.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二期)冷链物流骨干基地:用地200亩,总投资10亿元,建设生鲜配送物流基地、生物制药药品冷链基地。定位于大规模冷冻冷藏、冷链食品加工、药品冷藏配送、应急物资储运、国际国内集散分拨、批发交易等,冷库容量不少于25万立方米,配备分拣、分级包装、自控门等设施设备,具备分区存储或调温转换存储功能,有全程温湿度监控和自动调节的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
2.长兴综合物流园区冷链物流园:联合德玛冷库、中跃冷库等规模化冷链设施,依托浙江德玛物流、浙江中跃供应链等龙头企业冷链配送体系,对现有冷链物流基地进行升级扩建,新建5500平方米高标准冷链仓库,新增仓库容量5万立方米,集低温仓储、高低温变温仓、预处理与包装加工、分拨配送、电商仓配一站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打造低温库、冷冻库、冷藏库、果蔬气调库、预处理加工区等五大区块,致力服务于长兴生鲜冷链农产品种植基地、生鲜水产、果蔬鲜活、速冻食品、贸易批发等企业,提供供应链集采仓配集成服务,整合采购需求,集中下单,进行共同集采与冷链全链条追溯管理,达成规模效益。到2025年,规划冷库库容可达10万立方米以上。
3.南太湖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依托南太湖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项目,建设独栋冷库,占地46亩,建筑面积76700平方米,一期库容14万立方米,冷链货物吞吐量达10万吨。聚焦区域冷链物流集散分拨功能,提供农林牧渔冷鲜、食药品储运、冷链仓储配送、生鲜电商、中转批发、冷链加工、数字服务、供应链金融、中央厨房、冷链宅配等为代表的区域物流集散分拨、供应链服务、冷链追溯、公共服务、应急储运保障等功能,构建高效配送网络与“冷链仓储+电商+冷链配送”融合产业链。到2025年,规划冷库库容可达25万立方米以上。
4.德清新达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德清县内最大冷链物流园,拥有8万立方库容,到2025年,拟扩建成12万立方库容,主要为当地的农产品、渔业生鲜开展冷链仓储、配送、批发、加工等服务,业务范围积极拓展到大型企业冷链前置仓,需求强劲,发展潜力巨大。
专栏5-3创新农村物流配送模式
1.数字化配送。推广德清县城配物联的全域数字化配送和智慧服务站网络模式,以“一大脑、二平台、三主线、七区块”为架构,深度融合商品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化、在线化管理;实现电商快递统收统配,构建完整数字配送产业生态链;以物流配送为基础,建设“云供应链”,补齐本地农产品数字销售短板;打通农产品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双向通道,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帮助农民稳定持续增收,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交快合作。推广安吉县农村物流服务的交快合作模式。由邮政与县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对接合作,对地处偏僻、运输成本偏高村落,乡村公交车和站点整合,采用“客货一体班线”物流配送方式,打通偏远村落的物流服务。通过乡村班车每天最少送达一次,降低配送企业成本,方便当地群众生活,推动“快递进村”进一步深化。全面畅通全县169个行政村,采用“交邮合作、公交带货”模式,客运司机顺路把快件送到每个村的便民服务点,每送一件能得到收入,既实现村村通快递,也增加司机收入。多种形式建设村级配送站、村邮站,及“美丽E家”和“邮掌柜”村级电商服务站、E邮柜,以及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站等。
3.快商合作。推广长兴县农村电商服务网点建设经验。电商物流集聚空间,建设集冷链、仓储、分拣、配送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中心,实现包括仓储、运输、装卸、储存、信息管理等多个环节的服务,分级快递物流配送,覆盖全县175个行政村,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625个,行政村覆盖率100%。依托现有“美丽E家”“邮掌柜”二合一网点及“万村千乡”连锁店、农家店、超市等农村商业网点,联合邮政与快递企业,拓展物流服务功能,完善村级农村物流网点布局。
3.补齐城市共同配送发展短板。充分整合城区商超、物流仓储、运输网络等综合资源,加快构建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创新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集约化运输组织模式,大幅度提高城市配送效率。在商业街区、大型商圈、居民社区、高等院校等场所合理设置城市配送所需的停靠、充电、装卸、夜间配送交接等设施。推动城乡货运与配送全链条信息交互共享,促进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集约高效的城乡货运组织链条。
专栏5-4建设智慧物流与智能装备平台
1.搭建“现代物流装备技术创新共同体”。依托浙工大湖州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研究院、浙江大学-三一装备履带式起重机研究院等研究平台,联合其他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共同搭建“技术创新共同体”。围绕物流装备发展态势,集中攻关“物流自动分拣系统技术、自动化立体库技术、自动化搬运装备技术”等新技术的创新发展。
3.推动物流装备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工程。突出三一装备、精星、世仓、锐格物流、德马等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以“湖州中小微企业智能制造产业园”为推广试点,引入智能化管理、生产技术,提升中小型物流装备企业的加工效率、生产精度和控制水平。到2025年,打造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50家以上。
4.做大“中国物流谷战略合作联盟”。在入驻的德国物流协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上海物流协会、广东物流协会基础上,继续壮大联盟队伍。联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等学会,举办中国物流装备产业发展大会、湖州政产学研合作大会。推进与上海张江高新区、深圳科技工业园等一流科技园区战略合作,助力企业联合攻克关键瓶颈技术,打响“中国物流谷”品牌。
附表:湖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表
项目名称
建设
单位
区县
建设规模和内容
“十四五”投资(亿元)
湖州铁公水综合物流园多式联运型枢纽项目
湖州经开国际物流园发展有限公司
南太湖新区
总投资为115亿元,十四五时期投资77.8亿元,立足浙北,服务长三角,发展铁公水“多式联运”,打造铁公水多式联运型综合物流枢纽,集铁路货场、港口码头、集装箱作业区、散货堆场、仓储区块、流通加工区块等为一体的智慧数字园区。首期工程集装箱吞吐量10万TEU以上。二期项目建设湖州综合保税区、第三方智慧物流中心项目。打造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发布中心、500吨级集装箱无人码头泊位10个、车用零部件保税维修区、冷链物流区、海关检验检疫及配套展示中心、司机之家,培育和引入网络货运平台,设置防疫物资仓储、血浆、疫苗等战略物资储备仓库等,打造集水运物流、公路物流、铁路货场、综合物流、冷链物流、大宗商品智能贸易、都市智能加工、配送、商务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77.8
2021
-
2025
南太湖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
湖州城市商业集团有限公司
依托南太湖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项目,建设独栋冷库,占地46亩,建筑面积76700平方米,一期库容14万立方米,冷链货物吞吐量达10万吨。聚焦区域冷链物流集散分拨功能,提供农林牧渔冷鲜、食药品储运、冷链仓储配送、生鲜电商、中转批发、冷链加工、数字服务、供应链金融、中央厨房、冷链宅配及快递物流等为代表的区域物流集散分拨、供应链服务、冷链追溯、公共服务、应急储运保障等功能,构建高效配送网络与“冷链仓储+电商+冷链配送”融合产业链。到2025年规划冷库库容可达25万立方米以上。
1.5
2023
宝供(湖州)智慧物流枢纽港
湖州宝湖现代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吴兴区
湖州市开发区铁公水物流园区内,总用地235.1亩,建筑约10.4万㎡,总投资额近10亿元。投产后年货运吞吐量预计超过100万吨,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2亿元,利税2.2亿元。打造成为长三角经济圈与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产业、信息、商贸、流通对接的桥头堡,以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四流合一”为核心发展模式,大数据分析与先进供应链管理技术,包括智慧供应链管理中心、结算中心、柔性加工、智慧云仓、采购分销、分拨配送、展贸交易、商务办公、高标准物流仓储等供应链一体化平台。
南浔综合物流园区项目
浙江南浔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南浔区
项目用地约1000亩,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新建多个500吨级泊位,建设内容包括物流仓储标准厂房、智能仓储管理中心、物流园区管理用房、商业配套等,另新建园区主要对外干道3条,分别为向阳西路西延,人瑞西路西延、新三线北延。
2022
2026
鑫达5G物流园
湖州南浔鑫达物流有限公司
用地522亩,一期主要由1#库∽14#库,共14个单层仓库及附属配套组成,包括综合楼、设备用房、码头,一期总建筑面积约为77249.26平方米;二期主要由A1∽A4四个仓库及附属配套组成,二期建筑面积约为170788平方米。打造集供应链管理、采购物流、入厂物流、交付物流、回收物流、快递快运、供应链金融、网络货运以及信息追溯等为一体的智慧物流平台,为周边产业集群的高端制造业、智能制造和万亩千亿平台提供供应链物流支撑。
德清港国际物流园二期
浙江海港德清港务有限公司
德清县
项目用地413亩。建设以口岸、流通、加工、交易、信息、商务等功能为主的保税物流区、流通加工区、商贸交易区等功能区和商务金融、物资交易、物流信息、综合服务等商务中心,以“一中心、二基地”为具体目标,使德清港国际物流园初步具备“六区四心”的功能架构。项目建成运营后,德清港国际物流园年吞吐量达到600万吨,其中集装箱50万标箱,将形成百亿级的综合性物流和交易产业平台。
信立泰医药供应链产业园项目
佳博有限公司
项目由第一产业集团负责建设,通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约200亩,投资建设双层国际标准物流配送中心、展销中心等总建筑约213334平方米,采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智慧运营模式,形成医药供应链服务配送中心、冷链供应链服务配送中心、医药电商结算中心,打造以长三角为服务核心的一站式智慧医药供应链产业基地。
11.2
2021-2025
天畅智慧物流综合体项目
浙江天畅智库科技有限公司
长兴县
项目用地约500亩,打造以智慧港口、临港产业、物流仓储、商贸综合为一体的现代化智慧物流综合体,规划了码头作业区、仓储加工区、综合商贸区和金融数据中心等功能板块,项目总投资16亿元,项目一期以码头作业区为主,用地约140亩。
长兴“铁公水”多式联运项目
浙江海港长兴港务有限公司
建设用地390.7亩,新建500吨级泊位6个,仓库用房143167平方米,二期与三期工程投资6.2亿元,二期为仓储物流中心、三期为码头区。新建6个500吨级多用途泊位,集装箱堆场、多式联运换装设施、道路等配套工程,年吞吐量达240万吨,年设计通过270万吨。拓展多式联运辐射范围,推进“一地六县”区域物流资源共享,强化长兴综合物流园区的周边辐射能力,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在园区内部顺畅衔接、高效运作。选择适合线路发展驼背运输,提升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效率水平。加快开展多式联运服务规则标准体系研究,推动不同行业、运输方式、企业间服务规则衔接。
6.2
安吉交投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安吉县
25.3
2024
中国物流浙江(安吉)现代物流园项目二期
湖州市浙江元龙控股有限公司
二期用地130亩,总建筑13.5万㎡,新建集快递、电商配送、配套办公与酒店设施、信息化管理为一体的电商快递物流园区。结合一期的供应链管理中心、公路港运营中心、配套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交易中心等功能;打造综合物流集群。入驻电商企业70家,电商交易额达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