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畜牧兽医局畜牧生产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畜禽遗传资源鉴定技术规范(试行)

一、猪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条件

本条件适用于猪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猪遗传资源鉴定。

1.新品种审定条件

1.1基本条件

1.1.2体型、外貌基本一致,遗传性比较一致和稳定,产仔数变异系数在20%以下,日增重和胴体瘦肉率等变异系数在10%以下。

1.1.3经中间试验增产效果明显或品质、繁殖力和抗病力等方面有一项或多项突出性状。

1.1.4提供由具有法定资质的畜禽质量检验机构最近两年内出具的检测结果。

1.1.5健康水平符合有关规定。

1.2数量条件

纯种基础母猪达到1000头以上,符合品种标准要求的个体应占70%,即(u-)/S<-0.5244(u是品种标准,是群体平均数,S是群体标准差)。三代之内没有亲缘关系的家系应有10个以上。

1.3应提供的外貌特征和性能指标

1.3.1外貌特征描述

毛色,肤色,体型,头型,耳型,四肢特征以及作为本品种特殊标志的特征。

1.3.2性能指标

公、母猪初配体重,母猪初产、经产平均产仔数及育成数,21日龄窝重,肥育猪达到屠宰体重的日龄,活体背膘厚,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胴体平均背膘厚,眼肌面积,肉品质,瘦肉率等。

2.配套系审定条件

2.1基本条件

除具备新品种审定的基本条件外,还要求具有固定的杂交模式,该模式应由配合力测定结果筛选产生。

2.2数量条件

2.2.1由两个以上专门化品系组成,包括父系和母系,有固定杂交组合及相应的商品名称。

2.2.2每个母系的基础母猪达到300头以上,每个父系的基础母猪达到100头以上,且三代之内没有亲缘关系的家系应有5个以上。

2.3应提供的外貌特征和性能指标

与新品种审定条件相同。

3.遗传资源鉴定条件

3.2未与其他品种杂交,外貌特征相对一致,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稳定。

3.3具有一定的数量和群体结构。

母猪数量300头以上,公猪40头以上,家系数量不少于8个。

二、家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条件

本条件适用于家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家禽遗传资源鉴定。

1.1.2体型、外貌基本一致,遗传性比较一致和稳定,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变异系数在10%以下。

鸡、鸭不少于20000只;其他禽种不少于10000只。

羽色,体型,冠型,冠色,胫长,胫色,皮肤颜色,喙色,蛋壳颜色以及作为本品种特殊标志的特征。

1.3.2.1蛋鸡

0-18周龄成活率、平均耗料量,18(或20)周龄体重,达到50%产蛋率的周龄,72周龄入舍鸡(HH)及饲养日(HD)产蛋数、产蛋总重、平均蛋重、蛋壳强度(或比重),产蛋期成活率,产蛋期料蛋比,72周龄体重,种鸡66周龄产合格种蛋数、受精率、孵化率等。

1.3.2.2肉鸡

1.3.2.2.1商品肉鸡

上市日龄和体重,成活率,饲料转化比,屠宰率,腹脂率,胸腿肉率,肉品质等。

1.3.2.2.2肉用种鸡

66周龄产蛋量(HH、HD),0-24周龄成活率,产蛋期成活率、受精率、孵化率等。

1.3.2.3蛋鸭

0-20周龄成活率,21-72周龄成活率,20周龄和72周龄体重,达到50%产蛋率的周龄,72周龄产蛋数(HH、HD)、产蛋总重、平均蛋重、产蛋期料蛋比,种鸭72周龄合格种蛋数、受精率、孵化率等。

1.3.2.4肉鸭

1.3.2.4.1商品肉鸭

上市日龄和体重,成活率,饲料转化比,屠宰率,肉品质,胸腿肉率,皮脂率等。

1.3.2.4.2肉用种鸭

64周龄产蛋数,0-24周龄成活率,产蛋期成活率、受精率、孵化率等。

除具备新品种审定的基本条件外,还要求具有固定的杂交模式,该模式应由配合力测定结果筛选产生;提供父母代的生产性能。

2.2.1由两个以上的品系组成,每个品系至少40个家系,蛋鸡、蛋鸭测定母禽不少于1600只,肉鸡、肉鸭测定母禽不少于1000只,其他禽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2.2年中试数量

蛋鸡不少于50万只,肉鸡不少于200万只,其他禽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鸡、鸭不少于5000只,其他禽种不少于3000只,稀有珍禽的数量可适当减少。各种禽类的保种群体不少于60只公禽和300只母禽。

三、牛新品种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条件

本条件适用于牛新品种审定和牛遗传资源鉴定。

1.1.2体型、外貌基本一致,遗传性比较一致和稳定。

1.1.3经中间试验增产效果明显或者品质、繁殖力和抗病力等方面有一项或多项突出性状。

1.2.1乳牛

基础母牛3000头,核心群1000头。

1.2.2肉牛(兼用牛)

基础母牛2000头,核心群500头。

毛色,头型,角型,耳型,体型,肩峰,垂皮,尾型,乳房,蹄质以及作为本品种特殊标志的特征。

1.3.2.1奶牛

成年体重,305天泌乳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利用年限,情期一次受胎率等。

1.3.2.2肉牛(兼用牛)

初生重,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成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肉品质,繁殖成活率,难产度等;兼用牛还需提供乳用性能指标。

1.3.2.3黄牛

初生重,6月龄、18月龄体重,妊娠母牛冬季成活率,耐热系数,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肉品质等。

1.3.2.4水牛(肉用性能)

初生重,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肉品质,繁殖成活率等。

1.3.2.5水牛(乳用性能)

泌乳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

1.3.2.6牦牛

初生重,6月龄、18月龄体重,越冬成活率,绒毛产量,屠宰率,净肉率,繁殖率,肉品质等。

2.遗传资源鉴定条件

2.2未与其他品种杂交,外貌特征相对一致,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稳定。

2.3具有一定的数量和群体结构。

黄牛:母牛1000头,公牛40头,核心群200头。

水牛:母牛1000头,公牛40头,核心群200头。

牦牛:母牛1000头,公牛40头,核心群150头。

四、羊新品种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条件

本条件适用于羊新品种审定和羊遗传资源鉴定。

群体数量在15000只以上,其中2-5岁的繁殖母羊10000只,特一级等级羊占繁殖母羊的70%以上。

毛色,角型,尾型及肉用体型以及作为本品种特殊标志的特征。

出生、离乳、周岁和成年体重,周岁和成年体尺,毛(绒)量,毛(绒)长度,毛(绒)纤维直径,净毛(绒)率,6月龄和成年公(羯)羊的胴体重、净肉重、净肉率,屠宰率,骨肉比,眼肌面积,肉品质、泌乳量,乳脂率,产羔率等。

2.3与已知遗传资源的外貌特征有明显区别,具有独特特征。

2.4具有一定的数量和群体结构。

群体数量应在3000只以上。

五、家兔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条件

本条件适用于家兔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家兔遗传资源鉴定。

1.1.2体型、外貌基本一致,遗传性比较一致和稳定,主要生产性状变异系数应在15%以下,无明显遗传缺陷。

种群不少于2000只,核心群母兔不少于350只,生产群母兔不少于3000只。

毛色,毛型,眼球颜色,体型,头型,耳型以及作为本品种特殊标志的特征。

1.3.2.1肉兔

母兔胎产仔数(前3胎平均),3周龄窝重,母兔年产活仔数,母兔年育成断奶仔兔数,4周龄断奶体重,12周龄体重,断奶至12周龄料重比、成活率,12周龄屠宰率(全净膛),肉品质,10月龄成年兔体重等。

1.3.2.2长毛兔

母兔胎产仔数(前3胎平均),3周龄窝重,8周龄体重及首次剪毛量,公母兔年产毛量(以5—8月龄期中的91天养毛期一次剪毛量乘以4估测),产毛率,粗毛率,松毛率,兔毛品质(长度、细度、强度、伸度),10月龄公、母兔体重等。

1.3.2.3皮兔

母兔胎产仔数(前3胎平均),3周龄窝重,5周龄断奶体重,13周龄体重,23周龄体重、体尺(体长、胸围),断奶至23周龄成活率及被毛品质(被毛密度、绒毛长度、枪毛长度、枪毛比例),10月龄公、母兔体重等。

至少具有3个专门化品系,每系基础母兔不少于150只,明确其性能特点及用途(用作父系或母系)。

繁殖母兔数量1200只以上,公兔150只以上,家系数量不少于15个。

六、马(驴)新品种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条件

本条件适用于马(驴)新品种审定和马(驴)遗传资源鉴定。

1.1.3性能、品质、繁殖力和抗病力等方面有一项或多项突出性状。

1.1.4申请竞技类马品种审定的,应提供获得中国马术协会认可的国家级赛事的成绩。

基础母马(驴)不少于1000匹,其中核心群母马(驴)200匹。

体质类型和外形结构各部位表现,主要毛色和毛色分布比例,以及作为本品种特殊标志的特征。

1.3.2体尺体重

初生,六月龄,一、二、三岁时和成年公母马(驴)各30匹以上的体尺(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

1.3.3性能指标

1.3.3.1乘用和竞技用性能

速力:1000米、2000米、3000米、5000米的平均速度和最好成绩,至少两项。

持久力:10千米、50千米、100千米的平均成绩和最好成绩,至少一项。

1.3.3.2产品用性能

产乳性能:产乳胎次,泌乳期(天)、平均挤奶量、最高日挤奶量等。

产肉性能:饲养或者育肥方式,屠宰年龄(二、三岁、成年),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肉品质。

1.3.3.3挽用性能

最大挽力,最大载重量;

1.3.3.4驮用性能

1.3.3.5繁殖力

性成熟年龄,初配年龄,平均繁殖力,平均成活率,流产率等。

1.3.3.6其他性能

具有明显特色的观赏用宠物类的良好表现和使用价值。

2.2未与其他品种杂交,外貌特征相对一致,主要性状遗传稳定。

基础母马(驴)不少于500匹,其中核心群母马(驴)200匹。

七、毛皮动物新品种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条件

本条件适用于狐、貉、水貂等毛皮动物新品种审定和狐、貉、水貂遗传资源鉴定。

1.1.4提供由具有法定资质的特种畜禽质量检验机构最近两年内出具的检测结果。

1.2.1银狐不少于2200只,其中核心群不少于800只;毛色变种狐不少于1200只,其中核心群不少于400只。

1.2.2蓝狐不少于3000只,其中核心群不少于1500只;毛色变种狐不少于1500只,其中核心群不少于600。

1.2.3水貂不少于3000只,其中核心群不少于1500只;毛色变种貂不少于1500只,其中核心群不少于750只。

1.2.4貉不少于3000只,其中核心群不少于1500只;毛色变种貉不少于1500只,其中核心群不少于750只。

毛色、头型、体形以及作为本品种特殊标志的特征。

1.3.2.1狐

毛绒品质:针毛、绒毛颜色(背部),针绒毛长度,针绒毛密度比,被毛密度(背部1/2处),毛的清晰度、质地、光泽等。

主要生产性能:45天体重,成年(12月末)体重、体长,种公狐的精液品质、公狐配种能力,母狐的发情期、产胎率、胎平均产仔数、群平均产仔数、断奶成活数、繁殖成活率,皮张尺码及等级。

1.3.2.2水貂

毛绒品质:被毛(针毛、绒毛)颜色,针绒毛长度(十字部、背部1/2处、臀部、腹部),针绒毛长度比(背部1/2处),针绒毛密度(背部1/2处),腹毛长度、密度,毛的质地、光泽等。

主要生产性能:出生重,45天体重,成年体重、体长,公貂配种能力,母貂受配率、产胎率、胎平均产仔数、群平均产仔数、断奶成活数、繁殖成活率,皮张尺码及等级。

1.3.2.3貉

毛绒品质:被毛(针毛、绒毛)颜色,针绒毛长度(背部1/2处),针绒毛长度比,被毛密度(背部1/2处),毛的清晰度、光泽等。

主要生产性能:出生重,45天体重,成年(12月末)体重、体长,公貉配种能力,母貉受配率、产胎率、胎平均产仔数、群平均产仔数、断奶成活数、繁殖成活率,皮张尺码及等级。

狐不少于800只;貉不少于1500只;水貂不少于1500只。

八、鹿新品种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条件

本条件适用于梅花鹿、马鹿的新品种审定和梅花鹿、马鹿的遗传资源鉴定,其他家养鹿(赤鹿、水鹿、白唇鹿、驯鹿等)的新品种审定及遗传资源鉴定可参照此规范。狍的新品种审定可参照茸肉兼用鹿品种审定条件进行,狍遗传资源鉴定可参照梅花鹿进行。

1.2.1梅花鹿

群体数量不少于2000只,其中核心群不少于400只。

1.2.2马鹿

群体数量不少于1500只,其中核心群不少于300只。

被毛(夏毛),体型,体尺,头型,茸型,臀斑以及作为本品种特殊标志的特征进行描述

1.3.2提供如下性能指标

1.3.2.1茸用鹿

产茸性能:在生产利用年限内的公鹿鲜茸和成品单产及各锯鹿的产量,各锯各种规格茸的茸尺和生长日期,畸形茸率等。

繁殖性能:母鹿的性成熟期、发情周期、发情配种期、妊娠期、产仔期、受胎率、双胎率、繁殖成活率、仔鹿初生重等。

生产利用年限。

1.3.2.2茸肉兼用鹿

除茸用鹿生产性能的内容之外,增加下列内容:

公鹿的初生重(含双胎),离乳重,6月龄体重,1-4岁(梅花鹿)或1-5岁(马鹿)的体重等。

屠宰年龄的屠宰率、胴体重、胴体品质、净肉重、净肉率。

饲料转化率和肉料比。

梅花鹿不少于800头;马鹿不少于500头。

九、蜜蜂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条件

本条件适用于蜜蜂新品种、配套系审定和遗传资源鉴定。

1.2遗传资源:分布于与其周边地区有自然屏障隔离的区域内,或分布于某一特定的生态条件下,且未与其他品种杂交。

2.控制交配措施可靠

2.1新品种、配套系审定:育王时采用人工授精方法制种,或在隔离区进行自然交尾,其隔离半径:山区不少于12公里,平原区不少于16公里。

2.2遗传资源鉴定:无外品种的蜂群在该品种的分布范围内饲养。

3.技术资料齐备

3.1新品种、配套系:必须提供培育全过程的各项技术资料,包括种王档案、系谱、育王记录等。提供品种的形态特征鉴定记录、经济性状考察记录和生产鉴定记录。提供检测机构出具的DNA遗传距离测定报告。

3.2遗传资源:必须提供遗传资源分布区和交尾区示意图,该范围内的地形特征、海拔、经纬度、气候特点、植被情况、蜜源植物及其开花期、主要敌害等生态环境资料,以及该品种的主要形态特征、经济性状、生产性能和检测机构出具的DNA遗传距离测定报告等方面的资料。

4.形态特征相对一致

应对被审定、鉴定的蜜蜂新品种、配套系和遗传资源的体色、喙长、前翅长和宽、第三腹节背板长度、肘脉指数以及作为该品种、配套系和遗传资源特殊标志的特征进行准确描述。

5.生产性能具有一定特点

提供如下主要经济性状及生产性能:春繁和秋繁期间的平均有效日产卵及最高有效日产卵量、育虫节律、最大维持群势、各大流蜜期内平均每群产蜜量、王浆生产旺季和淡季平均每群每72小时的产浆量、平均每群的周年饲料消耗情况、蜂群越冬渡夏性能、温驯性、盗性、防卫性能、对某种疾病的自然感染发病率和自愈率或药物治愈率以及其他某些特殊性能等。

6.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稳定

6.1新品种:品种育成后,经3个世代繁育,其子代蜂群的工蜂个体的体色及主要形态特征基本一致,主要经济性状无明显差异。

6.2配套系:至少具有3个专门化品系,每个专门化品系必须保持10群以上,近交系数0.5以上,中试杂交配套蜂群3000群以上。

6.3遗传资源:引种异地后,在严格控制交配和采用相同技术水平进行饲养管理的情况下,各子代蜂群之间的主要经济性状应无明显差异。

7.达到一定的数量要求

7.1新品种、配套系:种蜂群100群以上;已中试种王3000只以上。

7.2遗传资源:5000群以上。

8.提供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蜜蜂及其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最近两年内出具的检测结果,或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指定的试验蜂场出具的测试报告。

THE END
1.食品伙伴网手机版―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中国食品行业专业...4. 杂交系 两个近交品系动物之间有计划交配,获得的第一代动物, 称之为杂交系(hybrid strain)或杂交一代动物,简称F1动物。二、作为品系、品种的条件作为一个品系或品种,应具备以下条件:(一)相似的外貌特征:例如小鼠C57BL/6品系的毛色是黑色的,DBA/2 品系的毛色是灰色的,KM品种的毛色是白色的。当然,相似的...http://m.foodmate.net/index.php?itemid=33808&moduleid=34
2.品系数据库查询系统831-11-001-1-000002129-cckbr(tm1)kpn /J小鼠129-cckbr(tm1)kpn /J mouse无品种:小鼠;品系:129;等级:SPF;生产许可证:SCXK(京)2018-0002详细介绍 931-11-001-1-000001129-Cckartm1Kpn/J小鼠129-Cckartm1Kpn/J mouse无品种:小鼠;品系 : 129-Cckartm1Kpn/?J ;等级:SPF级;生产许可证:SCXK(京)2014-00...https://www.cnilas.org/Strains/domain/page/65
3.实验动物房设施标准操作程序(SOP)撰写范例(二)凡进入动物房的人员,皆应签名于动物房人员进出纪录表(SOP表格编号XXXXX-01),并登录进出之日期和时间。 (三)每日由轮值人员检查房间及动物的情形至少一次,并将检查结果写于动物房检查纪录表(SOP表格编号XXXXX-02)。 (四)每一间动物房间都应有动物的数据表以供纪录的填写,包括动物的品种、品系、性别、动物数目...http://www.iwuchen.com/a-937/
4.品种与品系培育近代几百年间,人类在应用遗传学理论控制、改造动物遗传特性的过程中,创造和培育了大量的品种和品系,为动物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品种资源,使动物育种工作成为了动物生产中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所有家畜家禽品种,无论是原始品种,还是地方品种或培育品种,都是经过纯繁或杂交过程育成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9/1209/11/48454_10702517.shtml
5.实验动物标准化.pptx全文免费;遗传限定的动物;5、实验动物品种品系应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 A: 相似的外貌特征; B: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C:稳定的遗传性能; D:具有共同的遗传来源和一定的遗传结构。;交配制度是动物不同代之间以某种特定的交配方式相互发生联系,其预期的基因传递结果是通过遗传学和概率的知识来分析表达。交配型是不同基因型之间...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220/8101010051002071.shtm
1.桂林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品种品系介绍特点:被毛呈白色,头部狭长、尾长接近于身长,产仔多,生长发育较快,繁育性能好。该品系对疾病的抵抗力尤以呼吸道疾病的抵抗力强。自发肿瘤发生率较低,对性激素感受性高,广泛用于生理、营养、安全性试验。 SD大鼠 三、BALB/C-nu裸鼠 特点:主要特征表现为无毛、裸体和无胸腺。裸鼠由于无胸腺,因此缺乏免疫反应,是免...https://www.glmc.edu.cn/kxsyzx/info/1078/1195.htm
2.小鼠的主要品种和品系摘要:小鼠的品种和品系很多,是实验动物中培育品系最多的动物。目前世界上常用的近交品系小鼠约有250多个,均具有不同特征。突变品系小鼠约有350多个。 小鼠的品种和品系很多,是实验动物中培育品系最多的动物。目前世界上常用的近交品系小鼠约有250多个,均具有不同特征。突变品系小鼠约有350多个。 https://www.lascn.com/Item/192.aspx
3.图解动物实验第3期.实验动物分类和常用实验小鼠介绍举例示意种、品种和品系的概念 03 常用实验小鼠介绍 近交系(Inbred strain) 封闭群(Closed colony) 突变系(Mutant strain) 以上就是常用实验动物的分类介绍啦!大家对于推送内容有任何问题或建议可以在公众号菜单栏“更多--读者的话”栏目中提出,我们会尽快回复! https://www.360doc.cn/article/82995563_1125767394.html
4.江西江西省实验动物科技发展回顾与思考[10-11],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外源性性早熟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1991年)[12] 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应用育成杂交技术建立实验兔新品种的研究 (1997年) 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成功培育了南昌兔;1990年建成官山实验猴场;2008年先后建立了人卵巢癌裸小鼠实体瘤动物模型[13] 和人卵巢癌肝脾转移动物...https://lascn.net/Item/95182.aspx
5.三主要品种和品系实验动物科学中医书籍三、主要品种和品系 目前用作生物医学研究用的猪品种有:普通猪、辛克莱猪(Sinclair,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只需用球导管在动脉内制造一处伤疤,就会出现典型的粥样硬化病变。)、荷马猪(Homel)、汗佛特猪(Hanford)皮特曼-摩尔猪(Pitman-Moore)、冯·温里布莱猪(Von Willbromd,先天有血友病,可研究血友病用)、乌克坦猪...http://zhuayao.net/Zhongyiyao/Content/bookDetail/id/169141.html
6.动物遗传育种学(精选十篇)动物遗传育种学主要研究动物的遗传机理、家畜的改良和培育方法,实践性很强。动物产品质量的提高离不开优良品种的培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例证可以让学生掌握如何将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育种理论与方法相结合,为畜牧业生产培育优质的动物品种和品系,有效地服务于为动物生产。在教学环节中,为了增强课内外联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a22l78m.html
7.实验动物寄养小鼠代养大鼠寄养小鼠代养基因敲除小鼠寄养服务...实验动物寄养服务大鼠寄养服务小鼠寄养服务实验动物寄养服务实验动物代养饲养保种服务收费包括每日饲养实验动物所需:实验动物寄养代养服务、实验动物饲料费、实验动物垫料费、实验动物饲养费(大鼠每周更换2次垫料、小鼠每周更换2次垫料)、实验动物寄养实验动物代养饲养保种环境及器材使用的消毒剂及一次性口罩。提供给实验动...http://www.zskck.com/news.php?id=76
8.鱼类品系介绍其中剑尾鱼RR-B系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一次会议的审定, 是国内首个通过审定的水生实验动物品系,品种登记号为GS01003-2003,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348号公告公布。 公告明确了剑尾鱼RR-B系是适用于水环境监测、水产药物安全性评价、化学品毒性检测、动物疾病检验模型及遗传生物学研究等领域...https://pro.biomart.cn/lab-web/news/article/31m2oi6go4e7g.html
9.原创国内外实验动物发展现状实验动物与生化组胚3.实验动物饲育应用等级质量较高 饲育应用等级为SPF级和无菌级。饲育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供应实现了社会化、商品化,有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应用体系。 4.实验动物品种品系齐全,根据不同的实验选用不同的品种品系 例如美国实验小鼠品系达250个,小型实验猪达15个品种,豚鼠品种30个,大鼠品种60个,兔子14个,...https://3g.dxy.cn/bbs/topic/12998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