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兆刚(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常务副主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有机、原生态、无污染成为新的消费需求。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但很多人搞不清楚这三种食品、农产品有何区别。这其中最受欢迎的有机食品,更是频频被爆出检出化学农药、假冒、有机认证不规范等问题,让人无所适从。
黑龙江哈尔滨,农业博览会上展出的各类蔬菜。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我国有机产业起步较晚,有机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引入中国。近年来逐步发展,有机理念和有机食品已被许多人接受,国内生产的有机食品甚至走出国门,被端上外国人餐桌。不过,有机行业也受到公众和媒体的质疑,负面新闻不时爆出。亟须加强宣传引导,让全社会科学准确地认识有机食品生产理念、管理要求和产品特质,让有机食品真正体现安全与健康之义。
1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有啥区别
食品安全检测员正在检测蔬菜农药残留情况。新华社发
2有虫眼的蔬菜才是有机蔬菜吗
很多人认为,有机食品就是自然种植和生产出来的,除了不能使用化肥、农药外,还不能使用各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甚至认为,如果蔬菜上有虫眼,那才是有机蔬菜,因为这说明它没有打农药。其实不然。
作为农业生产的一种方式,有机农业虽然起源于传统农业(或自然农业),但是在传统农业技术上融入了许多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如病虫草害防治的问题,自然农业顺其自然,以牺牲产量作为代价,但有机农业并不拒绝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比如可以使用一些生物源农药、微生物肥料等。通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物理(如杀虫灯、黄板等)、生物(如释放赤眼蜂等)或生物源农药(如苦参碱等)等方式,解决病虫草害问题。再比如传统农业生产会由于品种退化、粗放管理等问题,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品相不佳,但有机农业通过融合现代农业科技就能生产出来品相和质量均佳的产品。
目前,我国已建立严格的有机产品认证管理体系。不过,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未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为提高有机投入品使用效果,部分生产者隐性添加化学农药和肥料,导致有机产品检测不过关。同时,有机生产环节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导致一些有机生产企业面对病虫害风险无计可施,只好继续采用常规农业投入品和生产技术。另外,目前有机产品专业营销渠道和营销平台尚未建立健全,未对有机产品概念、品质和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准确宣传,加之盲目发展,导致部分有机产品供大于求,甚至出现产品滞销或按照常规产品销售的情况,没有收获优质优价的品牌效益。同时,部分商家存在销售假冒有机产品的现象,扰乱了市场秩序。
江苏省某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工作人员采用绿色生物防控技术,以虫治虫。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3有机认证如何认出有机食品的真假
违规使用化学农药以及有机产品假冒等现象,以及有机认证不规范问题,严重损害了有机行业的整体形象,使有机食品备受公众质疑。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加大对有机食品的监管力度,加快有机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严格的市场监管,加大对假冒产品的打击力度,净化有机市场。
还要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强化行业自律。要引导企业严格执行有机产品标准,落实有机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确保环境质量和产品质量,共同维护有机产品的公信力和品牌的社会形象。认证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教育和监督各认证机构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严谨规范地开展认证工作。鼓励第三方机构建立健全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生产企业征信系统,促进认证机构有序竞争、生产企业诚信经营。
此外,加强技术支撑,提高企业有机生产水平。有机生产过程面临的病虫草害防控、土壤培肥等方面的技术问题,限制了有机生产水平的提高。各地应尽快建立健全符合当地实际的有机生产技术体系,支持开展有机生产投入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工作。扶持建立有机生产技术专业服务平台,及时对生产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