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促进猪生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它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可以阻止胃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和毒素产生,防止疾病的发生并降低肠壁厚度,有利于营养吸收,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促进猪的生长。但是随着耐药性的产生,人们逐渐发现其对人类的危害,各国有关组织对饲料用抗生素添加的禁用和部分功能颁布禁用政策,饲料厂和养殖公司开始越来越多的寻求其他更安全有效的途径。
二、中药添加剂及提取物
中药添加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防病保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质量和改善饲料品质等方面。中草药的使用源远流长,但是种类繁多,产地和药用部位的不同及制备方法的差异也导致功效不一。现代科学研究显示,中药的特有药用成分中的多糖类、总黄酮、生物碱、甙类、挥发油、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提取纯化等工艺,达到最佳药效,但是中药的种类多样,医疗作用不同,有效与无效不是绝对的,一些原来认为是无效的成分因发现了它们具有生物活性而成为有效成分,而一些有效的成分在另外一些中药中又成为了无效成分。
三、益生菌及衍生物
几种功能有时会产生协同作用、相互促进。
益生元,如膳食纤维、低聚寡糖等不能被动物体吸收,但是可以给肠道有益菌群提供营养,间接促进益生菌的生长繁殖。
益生菌,如芽孢杆菌等强势菌直接参与菌群平衡,通过竞位的方式抢占营养和生存空间,改善肠道健康,促进生长。
益生菌的代谢产物,例如产生的酸、酶等,有改善血压、提高免疫等功能。代谢产物同样种类繁多,严格意义上看,相当多的抗生素和酶制剂都是通过细菌的发酵培养产生。
四、营养性的添加剂
可分为以下几大种类。
第一类,酶制剂。如蛋白酶类、纤维素酶类、淀粉酶类、复合酶等。
第二类,有机酸及其盐类。如柠檬酸、延胡索酸、甲酸、乳酸、乙酸等。
第三类,功能性氨基酸。
第四类,维生素的补充。
五、现代生物技术及基因工程的应用
包括类固醇、乙型交感神经作用剂、脂肪细胞激素、生长素等。
自1981年Szabo报道半胱胺可以降低动物体内生长抑素(SS)、提高生长激素(GH)水平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作用机理及应用效果做了大量研究。
半胱胺(Cysteamine,CS),属激素调控类促生长添加剂,化学名为β-巯基乙胺,白色结晶,呈碱性。可看作半胱氨酸的脱羧产物。分子结构式为:(C2H6NS)2Zn。分子量77.15。动物的生长激素是促进动物生长的最强有力的内分泌激素。GH受下丘脑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F)和生长抑素正负双重控制。据研究,半胱胺的活性巯基能化学修饰生长抑素的二硫键,改变其分子结构和生理活性,从而降低生长抑素水平,导致生长激素水平提高,促进动物生长。同时,半胱胺能降低动物体内多巴胺的分解,促进下丘脑合成与分泌生长激素,也是促生长途径之一。
半胱胺为简单的化学物质,生产成本低,可随饲料摄入,通过消化道吸收,适于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属蛋白质和肽类内分泌激素,生产成本高,只能注射使用,口服则于消化道分解而失效。半胱胺与生长激素不同,不分动物的种属特异性,对禽类、猪和反刍动物通用有效。但是,半胱胺存在很大的缺陷,有很强的臭味,口感偏苦,因此不宜直接添加在动物饲料中。同时,半胱胺盐酸盐极易氧化吸潮,导致成品在制粒、包衣工艺处理和产品放置过程中,半胱胺盐酸盐很快被氧化,影响产品的使用效果。因此要将半胱胺应用于饲料生产中,必须解决以下几大难题:
第一,在储藏和饲料加工过程中保持半胱胺的稳定性;第二,在体内保持半胱胺的稳定性和生理活性;第三,保持机体的生理稳态,生长激素等不出现负反馈;第四,易潮解、不耐高温,适口性差,且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易被氧化。
半胱胺、亮氨酸和牛磺酸等功能性氨基酸可调控氮代谢技术(印遇龙),则能在低蛋白水平上使猪的体形和肉质得到改善,避免了瘦肉精的使用。氨基酸金属螯合物技术,能在猪营养和生长效果无显著差异情况下,使微量元素得到安全利用。以半胱胺盐酸盐和七水合硫酸锌为原料,正交试验优化反应条件合成稳定的半胱胺锌络合物。半胱胺螯合锌经过对半胱胺中巯基进行化学修饰,提高了半胱胺的稳定性,降低其还原性,减少与饲料中的金属元素发生反应,且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半胱胺螯合锌组猪的采食量和增重都得到提高,料重比降低,而且规避了半胱胺及其盐酸盐在使用上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表现:
第一,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半胱胺锌没有因高温而发生氧化分解;第二,强酸性环境下,半胱胺锌分解释放出半胱胺,随着酸性减弱,半胱胺锌发生部分分解;试验证明:添加半胱胺锌可以提高生长育肥猪的日增重,提高瘦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