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吃的食品添加剂,真比欧美日本更多更狠? 前几天, 桃李面包 发布公告:“桃李新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将不再添加脱氢乙酸钠。”好像是行业的共同意愿。同一天, 三只松鼠 ... 

“桃李新生产的所有产品都将不再添加脱氢乙酸钠。”

好像是行业的共同意愿。

其实,早在今年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国标GB2760-2024,重新规定了脱氢乙酸钠的使用要求。

8个月后,终于慢慢落地。

中国人对食品添加剂,打心底有顾虑,甚至是恐惧。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全中国所有添加剂加起来只有几十种。

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有2400多种食品添加剂。

而食品添加剂的市场规模,在2021年就已经达到1399亿元。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根据德勤中国发布的《中国宠物食品行业白皮书》数据,预计到2026年,中国宠物食品的市场规模,也只有1140亿元。

相比之下,食品添加剂产业历史悠久,早已经是普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某调料店一角,排骨增香粉25元/罐,猪骨高汤30元/罐

但它的安全属性却仿佛一个玄学:不断被讨论,却难以被解决。

比如防腐剂,虽有一定毒性,却也肩负着防止食物腐坏的重任,究竟安全不安全,还得看剂量。

开头提到的“脱氢乙酸钠”,就属于这一类。

早先,像面包、糕点、烘烤食品、腌渍菜等十二种食品,都有脱氢乙酸钠。

只要不长期吃,它的危害并不大。

但如果反复食用,就容易形成肝肾损伤,甚至危及中枢神经。

如果是996、007的打工人,自然就可能越来越“神经”。

如果说防腐剂还有很多优点,算是亦正亦邪,那么,调味剂就大多属于妖媚惑主的一类。

其中代表,包括但不限于:代糖、肉食保水剂,面粉改良剂等等。

因为主打提升口味,且很多都是剂量与口感成正比,很多商家都会超标使用。

比如,我们日常在熟食店买的酱肉,一个酱肘可以炖几个小时不脱形,靠的就是著名的肉食保水剂,磷酸盐。

好吃、方便。

但也可能让人骨头变松,血管变硬。

食品添加剂的产业上,最大的潜规则就是保密。

只要保密,商家就能用极低的成本,哪怕影响了食客们的健康,也还能掏空他们的钱包。

而添加剂的使用,往往能帮食品商家将价格降到更低,吸引到更多消费者。

一个蛋挞一元钱。

街边点心,买一斤送半斤。

越是爱在吃上占便宜的人,就越容易掉入这个精密策划的陷阱。

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被拿捏得准准的,狠狠的。

人造产品的过剩,总是源于天然物质的紧缺。

在德国工业革命后的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工人们每天的主食是口感粗糙的裸麦面包。

所以当时德国就制造出大量的人工食品,以提升天然食品口味,让餐桌看起来丰富一些。

比如人造黄油、代糖、代咖啡。

黄油是牛脂肪混合牛乳头肉做的,代咖啡也跟咖啡豆没有一点关系。

糖精更是从煤焦油中提取,毫无营养可言。

但这却让工人们觉得自己“仍有生活”,在流水线上继续安分工作。

1918年,一个普通德国家庭一天的食物

所有人造食品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糖精,被德国的工厂垄断生产了约20年。

随后,虽然在美国以及欧洲的德、法等国,都有很多糖精、人造黄油的生产企业。

而它之所以能“成功”,还要感谢命运帮他先后进入了两个资源极度优越的利益链条。

而可口可乐公司则将工厂建在了美墨边境,把可乐以低于饮用水的价格卖给墨西哥人。

现在,每四个墨西哥人里就可能有一个是糖尿病患者。

墨西哥,圣克里斯托瓦尔市附近的Tenejapa镇,以消费可乐而闻名

所以它很快就进入了另一条更有实力的利益链条,其中主角是美国军方。

1961年越战期间,美国曾用飞机向越南战场喷洒2.1万加仑含有剧毒物质“二噁英”的除草剂“橙剂”,导致越南14%的国土寸草不生,污染持续了几十年。

为打败善于丛林作战的越军,美军动用直升机喷洒剧毒橙剂,让整片树林枯死

化工企业沦为战争武器,结局本该是灰暗的。

2014年《财富Fortune》杂志评选为“全球最受钦佩企业”榜单第二名;

2014年《科学SCIENCE》杂志评选为2014最佳雇主,位居第6名。

也正因如此,无数类似的企业会去模仿他们。

而到现在,添加剂早已成为人类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食品添加剂产业发展相对较晚。

但从监管端来看,中国对食品添加剂的态度,却更加严格和克制。

对于一般的欧洲国家来说,包装食品中的添加剂只需要标注大类。

法国食品的“Nutri-score”标识,A最健康,E最差

但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所有预包装的食品,配料表一定要写全所有配料。

只要是单独添加并起作用的添加剂,就一个也不能少。

但现实的例子是,有很多海归父母,在国内超市不敢给孩子买零食。

却不得不咽下欧洲朋友晚餐桌上含有硼砂的鱼子酱。

硼砂是一种只要3克就能杀死婴儿的有毒物质,在中国作为添加剂使用是违法的。

电影《门徒》中,刘德华饰演的毒枭林昆,为全家每人点了一罐“按克收费”的鱼子酱,正在品尝

各国间能用不同的标准,体现出添加剂产业的一个特点:生产、使用、消费,角色不统一,信息相对闭塞。

这为监管制造了困难,风险易向下游消费者集中。

比如,在地下小吃街和大排档,使用复合腌肉料来腌制烧烤肉,已经是基本操作。

一公斤含有“肉弹素+羊肉精+猪肉精+乙基麦芽+亚硝酸盐”的腌肉料,能腌100公斤肉。

如果加入“碳味”添加剂,还能模仿出碳烤的味道。

可怕的是,这其中每一种单独的添加剂都是合法且安全的。

但肉弹素的主要成分,就是前面提到的磷酸盐。

羊肉精也有致癌风险。

放到一起,威力翻倍。

消费者即使知道,也没得选。

因为不加这些调料的肉,不仅不那么好吃,还可能会腐坏。

在这背后,是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

从技术角度讲,食品添加剂是一个极其专业的领域。

不仅中国如此,美国、日本的大学中,也都没有独立的食品添加剂专业。

可是到了产业一线,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却需要生化、制造、监管等专业和技术的支撑。

从业人员只能带着残缺的技术到岗位上学习,而学到的是只适用于本企业的能力。

当教育起不到引领和指导作用,产业上隐患就多。

加之消费者对添加剂的使用终究没有决定权,恐惧难以消除。

舆论场就容易变得缺乏正能量。

多年前,就曾有人提出:“中国人饮食不比健康,就比谁命大。”

悲观论调背后,有着很深的误解。

那就是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远比西方国家更大。

但实际上,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日本,使用的添加剂都比中国多。

他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一点都不少。

比如近20年来,日本食品安全事件最少的2021年,全国仍有717起食物中毒,学校和养老院也不例外。

而中国已经禁止使用的瘦肉精,至今仍在美国养殖业中被合法添加。

所以我们没必要向别国讨教。

反倒是更该从自己的产业源头想办法。

比如,鼓励更多企业,生产天然、健康的食品添加剂。

另一个办法,就是在行业中卷出有引领作用的头部大哥。

数据显示,到2022年,中国近百家生产柠檬酸的企业中,产能超过万吨级的,只有不到20家。

而香料香精的生产企业有近700家,但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也只有20余家。

大家都在埋头苦干,一些企业还将自己的产品出口到了发达国家。

但这些头部企业对同行的影响力不强,也几乎从不站在社交媒体上发声。不骄傲,不表态,不愤怒,就在食品工业和餐饮业的背后默默运作。

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下,添加剂企业保持低调当然无可厚非。

然而没有舆论引领,腰腿部选手连给大佬点赞的机会都没有。

小微型企业及商贩,就更容易被经济利益牵着鼻子走。

可是换一种思路,如果有人能站出来主动交流,给企业一些指引,也帮消费者做一做“嘴替”。至少能帮大众识别友军,避免拔刀。

THE END
1.增稠剂,乳化剂郑州富奥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中国食品商务网会员,主营增稠剂;乳化剂;营养强化剂;抗氧化剂;防腐剂;漂白剂;甜味剂;着色剂;维生素系列;氨基酸系列;营养强化剂;改良剂https://zhengzhoufuao.21food.cn/
2.会讯2024第五届宠物食品技术创新论坛在上海圆满闭幕!4、宠物诱食剂的风味与诱食效果 冯涛老师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标准化协同创新平台产品感官质量标准化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协会中香天然香料产业促进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食品风味化学、香精制备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研发工作。 http://yanfa.foodmate.net/news/show-1218.html
3.肉类食品添加剂有哪些肉类食品添加剂较多,以下列举五种: 1、防腐剂:肉制品为典型的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防腐剂具有延长产品保质期,防止产品腐败变质的作用。 2、抗氧化剂:肉制品的脂肪容易氧化,抗氧化剂具有防止油蛤败、氧化,以及延长货架期的作用。 3、品质改良剂:品质改良剂用于改进肉制品质地,从而使产品口感良好、结构紧密、富有弹性。http://m.qicaisi.com/bk-100594.shtml
4.食品配料网食品配料网:食品配料与食品添加剂网站,食品配料专业门户网站,提供供求,合作,代理信息及食品配料行业相关新闻资讯http://www.spplnet.com/
1....选品标准发布:婴幼儿食品不加香精防腐剂8类食品不加7类添加剂...此外,该“0添加”食品选品标准还要求,乳制品不得添加增稠剂,粮油调得味不添加防腐剂、婴幼儿食品不得添加香精及防腐剂、宠物食品不得添加诱食剂。 由京东旗下会员制超市——1号会员店发布的这一系列标准共分为8类选品标准,包括生鲜、面点、休闲零食、饮料、乳制品、粮油调味、婴幼儿食品及宠物食品。 https://finance.jrj.com.cn/2023/06/16171937631326.shtml
2.企业介绍所在地 : 浙江 杭州 主营产品 : 食用香精 食品添加剂 药用香精 宠物食品香精 杭州山德香料有限公司公司简介公司历史: 1.1998年,董志鸿先生(***代国际调香师董志文的兄弟)结合人员技术优势,以甜味类食品香精产品研发为导向,正式注册成立了杭州山德香料有限公司,从事香料香精贸易。 2.2003年,由于市场发展的需要,我们开始...https://santoku1.cn.china.cn/company-information.html
3.食品香精对身体降有害吗?寻医问药网问题分析: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不管是香精还是其他的,在国家规定的限量内使用,都可以认为是长期食用也不...https://club.xywy.com/static/19700101/22569879.htm
4.绿色食品行业现状(精选8篇)同样,宠物食品的安全卫生也受到大家的关注。今年来,处方粮的出现,让宠物食品变的越来越全面。但同样,作为养宠物家庭的一员,我在选购保存宠物粮食的时候,发现即使放置长时间,宠物食品也未发生霉变情况。这种情况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宠物食品的防腐物质添加可能较多,而这些防腐物质是否对宠物健康影响,目前不得而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40tv0p2.html
5.2024食品添加剂十大品牌排行榜食品添加剂品牌前十名2024年食品添加剂十大品牌,综合大数据评选出口碑较好的食品添加剂十大品牌,食品添加剂排行榜前十名分别是APPLE爱普、MEIHUA梅花、NHU新和成、阜丰、Novozymes诺维信、天博TB、金禾实业、晨光生物CCGB、保龄宝、丹尼斯克Daniscohttps://www.chinapp.com/best/shipintianjiaji.html
6.植物油? 宠物食品添加剂 ? 燃料 植物油 编辑 植物油是从种子或水果的其他部位提取的油。像动物脂肪、植物脂肪的混合物的甘油三酯。 大豆油、葡萄籽油和可可脂是来自种子的脂肪。橄榄油、棕榈油和米糠油是水果其他部位脂肪的例子。在通常使用中,蔬菜油可以排他性地指代植物脂肪,其在室温下为液体。 植物油通常是可食...https://vibaike.com/121848/
7.菠萝香精食品级菠萝香精香精佰品供应品牌:佰品2、医药制造:保健食品 、基料、填充剂、生物药品、医药原料等。3、工业产品:石油业 、制造业、农业产品、科技研发、蓄电池、精密铸件等。4、其它行业:可代替甘油作烟丝的加香、防冻保湿剂。5、日化用品:洗面乳、美容霜、化妆水、洗发水、牙膏、沐浴露、面膜等。6、饲料兽药:宠物罐头、动物饲料、营养饲料、转基因...https://m.guidechem.com/product/prodetail21866186.html
8.麦香香精厂家麦香香精使用方法3. 农业行业: - 农产品保鲜:麦香香精可以用于农产品的保鲜处理,延长其保鲜期。 - 农产品香味增强:麦香香精可以添加到农产品中,增添其香气,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4. 饲料行业: - 宠物食品:麦香香精可以用于宠物食品的调味,增加食品的吸引力。 - 饲料添加剂:麦香香精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的风味,促进动物的...https://xuzhou013262.11467.com/news/4007099.asp
9.深圳市蓝冠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怎么样行业前景:香精香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如烘焙,饮料,糖果,电子烟油用,鱼饵,宠物饲料,各类小食品……,目前市场上的90%以上的食品工业均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用香精香料,复购率高,客户黏性高,未来前景好,不受政策影响行业发展,应用广泛,市场巨大。 展开 信息为全网搜索整合加工而来,可能并不精确,仅供参考。 信息有误?https://www.jobui.com/company/17361781/
10.烟台中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烟台市莱山经济开发区蒲昌路 8 号 邮政编码:264000 联系电话:0535-6726968 传真号码:0535-6727161 电子信箱:shiy@wanpy.com.cn 经营范围:生产,加工宠物食品(不含国家出口许可证和配额管理的商品), 并销售公司上述所列自产产品;销售宠物饲料添加剂产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 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http://disc.static.szse.cn/download/disc/disk01/finalpage/2019-02-13/1c7cb56c-eb84-4085-bc7f-41ae40439770.PDF
11.漫话降走进食品添加剂它可以影响食品的口感和风味以弥补食品本身的味道缺陷,掩盖食物的不良气息,香精的这些优点引起更多生产者的兴趣,因此香精香料已经被广泛应用到饮料、乳制品、糖果、蜜饯类、酒类等食品的各个领域。 原标题:《【漫话健康】走进食品添加剂》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688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