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创新方向激发创新思维培育创新精神2020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学生创新活动别开生面

我国食品工业持续稳健发展的根基是中国食品界的青年群体。多年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通过多种方式,助力青年人才的培养,助推我国食品科技与产业的创新发展,特别是与产业界合作将青年人才的培养前移至校园。自2007年启动首届学生创新活动以来,13年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1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机构携手,在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力支持下,主办了近百场全国性学生创新活动,近10万名学生踊跃参与。如今,学生创新活动已形成品牌,在业界“遍地开花”,并产生了“种子”效应。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学生创新活动搭建起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平台,有助于高校及科研院所寻求到技术外围支撑点,有助于校企合作,促进科技与产业对接。

CIFST-第七届杜邦营养与健康两岸学生创新竞赛:

创意“玩味”食业

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上,2020年学生创新活动颁奖仪式现场,专家为CIFST-第七届杜邦营养与健康两岸学生创新竞赛获奖团队颁奖。

此次大赛中,来自福州大学的“惊奇椰子”获一等奖;上海海洋大学的“肽之吻—胶原蛋白果冻”、江南大学的“手撕酱鸭—植物蛋白肉”获二等奖;福州大学的“解离与重构—下午茶两件套”、东北农业大学的“乳此有酪”、浙江大学的“青植博物馆”、江南大学的“即食缤纷鮰鱼羹”、静宜大学的“软食粒—即食调味软豆”获三等奖。

在大赛终评会上,来自江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市食品研究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参与评审。“此次竞赛激发了学生们的创新灵感,从实践出发,培养了学生们的实操能力。”与会专家表示,与往届相比,此次入选终评会的参赛产品在立意、可观度、食品添加剂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口味及市场成熟度等方面还有进步空间。

“创意是基础,但创意并不等于产品。在有好创意、新概念的基础上,还要保证产品能真正实现市场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金征宇表示,未来,要引导学生们将创意和产品真正结合起来,注重产品色香味,加强工艺与种类的创新,强调产品的营养安全并做到“知其然”。

CIFST-第十一届盼盼食品杯烘焙食品创意大赛:

站在潮头迎浪而上

国内知名食品企业盼盼食品集团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连续11年携手,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并开展CIFST-盼盼食品杯烘焙食品创意大赛。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上,2020年学生创新大赛颁奖仪式现场,主办方为第11届“盼盼杯”学生创新大赛获奖团队颁奖。

11年来,参与大赛的高校数量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6所,增至今年的27所。今年的大赛以短保质期面包为主题,参赛作品须具备高营养、高品质、好样式、好风味的新式食品;要求参赛作品在结构、性能、材质、配方、工艺及技术特征等方面较传统产品有显著改进和提高,或具有独创性。

此次大赛可谓高手云集、精品频出。江南大学的“梨园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亚麻籽营养夹心Qing”面包、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黑色幽默”、南昌大学的“枇褂上阵”、南京师范大学的“南瓜兜兜”、哈尔滨商业大学的健“糠”面包、大连工业大学的“柯基屁屁”—新式创意豆腐面包、集美大学的“藜明食芬”等作品分别获得前三等奖;大连工业大学的“只‘薯’于你”杂粮层层包获最佳视频奖。值得一提的是,以此次武汉战疫英雄为题材的“枇褂上阵”,意为“披挂上阵”,灵感来自于人们对于疫情期间各种人和事的共情,以此致敬医护人员,同时也提醒大众抗疫常态化下须做好防护。该产品以方形彩绘纸盒包装比喻代表方舱医院,以“穿防护服”和“戴口罩”的娃娃脸造型面包为主体。在用料上,特选由枇杷叶和枇杷熬制的果酱作为夹心,薄荷粉作为辅料,为肺穿上一道“铠甲”,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契合当下的特殊背景。

大赛评审会上,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多位专家参与评审。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刘秀梅表示,此次参评的40件作品中,有许多作品让人眼前一亮。一些作品色形味俱全,企业可继续加以开发,应用于产业化。

中国农业大学沈群教授认为,在此次大赛中,营养概念比较深入,产品制作也趋于专业,许多作品有创意,有开发的潜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谭斌研究员表示,大赛总体设计好,新的创意不断涌现。此次大赛中,营养创新被加以注重,食材选用上有新意,高膳食纤维的奇亚籽、藜麦、果蔬粉等被用于产品中。他还对在烘焙中不常用的大米也出现在此次大赛作品中表示肯定。同时,一些作品从工艺上也有所创新,比如双色呈现、夹心等。“多样化、个性化”,谭斌十分认可此次大赛作品。浙江大学朱加进教授表示,参赛作品在“豆+粮”等创意中,实现了营养互补。

盼盼食品集团研发技术总监王化云认为,一些参赛作品在经过一定的完善和改进后,可做成健康系列。一些作品中的好点子,也可以“嫁接”到企业产品线中。盼盼食品集团品牌经理郭昊天表示,此次参赛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其中作品“枇褂上阵”寓意深刻,给企业研发带来了新启示。今后,盼盼将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学生创新大赛。

CIFST-2020年度李锦记杯学生创新大赛:

演绎经典传承百年精神

CIFST-2020年度李锦记杯学生创新大赛终评会暨十周年座谈会,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期间举办。来自四川农业大学、体现经典国潮的“‘鲞’见你-茄鲞鱼烧酱”拔得头筹,获得大赛一等奖;上海海洋大学的“沂蒙椿锦”、福州大学的“拌极鲜-海葡萄鲜虾拌饭酱”和大连工业大学的”蘸益酱食”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由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及长沙理工大学的作品获得。作品中不乏结合网红趋势和体现地方特色的创意。终评答辩过程中,学子们的倾情演讲,更是将融入作品中的传统经典及故乡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锦记杯学生创新大赛自2011年创办,今年是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连续合作的第10年。此次大赛以“素未谋面、酱新有李”为主题,鼓励参赛团队以李锦记酱料产品为原辅料、从成品菜肴的角度设计研发方便型植物基酱料包。尽管持续受到疫情反复及高校开学延迟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大赛仍吸引了9所高校热情参与,并有10份高质量的参赛作品成功入围终评环节,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确定了前三等奖。

作为连续参加10届大赛的评委,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教授毛羽扬感慨良多,“这10年来亲眼见证了大赛的规模及行业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推陈出新的设计和市场化可行性不断加强。欣喜地看到学生们的作品做到了‘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从传承性、时尚性、创新性、集约性和广泛性5个维度解读与落地大赛主题。”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倪莉、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教授张娜表示,10年中,学生们的参与越来越广泛,多专业、多年级,还有从产品创意书、宣传海报到视频制作的多方面锻炼,期待有机会能让更多创意落地。参赛评委中国旺旺控股有限公司生产总处处长曹永梅说:“大赛可以让在校生走出课堂把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为专业人才走入企业做了很好的产学研衔接。”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常务副局长张守文、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颖、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江连洲也给予了大赛极高评价。专家表示,小到锻炼参赛学生的沟通表达与团队协作、大到推动食品科技进步与企业新品开发,大赛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CIFST-2020年度恒顺香醋杯学生创新大赛:

吃醋吃出新风潮

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上,2020年学生创新活动颁奖仪式现场,主办方与专家为2020年度恒顺香醋杯学生创新大赛获奖团队颁奖。

此次大赛是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江苏恒顺醋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大赛的举办旨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实践的平台,鼓励开发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创新性及商业开发价值的创新产品,并与恒顺共同支持我国食品科技院校优秀研发人才的培养。

此次大赛作品整体质量较往届明显提升,主要体现在食醋发酵工艺的创新、特殊人群用酱油发酵工艺的创新、新兴加工技术与食醋组合的创新、传统发酵调味品应用场景挖掘及食用体验升级创新等方面。

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多位专家参与了2020年度恒顺香醋杯学生创新大赛评审。从本届大赛展示的学生作品中,专家们感受到了创新的力量——“醋不仅是用来蘸的,也是可以用来吃、喝的。”专家们特别肯定了创新产品中彰显出的健康元素。蒲公英、魔芋、诺丽果等食材被大胆应用于创新产品中。

经过激烈角逐,天津科技大学的味臻系列醋,集美大学的“四方食事”蘑菇花蛤酱油,华南农业大学的“红颜0度”功能性果醋饮料,柳州工学院的“酸嘢派对”,江南大学的宝宝成长黑豆酱油,中国海洋大学的牡蛎风味油醋汁,东北农业大学的降脂发酵型蔬菜调味粉,烟台大学的富硒红曲醋分获前三等奖。

5年来,在举办高校学生创新活动的过程中,恒顺与全国多所高校联系密切,累计参与大赛的师生达5000多人。这也让在今年迎来180岁生日的恒顺,得到更多年轻群体的认可和喜爱,越来越多食品专业的青年学子成为恒顺的拥趸。

学生们的创新之作,也让来自恒顺的研发负责人深受触动。恒顺集团营销中心华北区总经理薛洪江表示,学生们带来的新创意、新思维,对企业研发有很好的启发作用。恒顺集团新品开发部经理李海涛表示,学会经过13年的打磨,学生创新活动已成为莘莘学子同台竞技,彼此见证成长的重要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也拉近了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我国酿造行业正在从传统的发酵业迈向机械化、智能化。在此次大赛中,软糖、小吃、果冻等多种形式的创新,打开了醋除了传统用途之外的多扇窗。他希望,通过助力高校学生的成长,汇聚更多金点子,让我国传统酿造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CIFST-第二届“三只松鼠杯”休闲食品创新大赛:

好滋味再掀新国潮

在今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年会学生创新活动颁奖仪式上,主办方和专家为CIFST-第二届“三只松鼠杯”休闲食品创新大赛获奖选手颁奖。获奖名单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单项奖6项、优胜奖8项和优秀组织奖4个。

第二届“三只松鼠杯”休闲食品创新大赛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自2020年4月起,大赛在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昌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28所高校中开展。经过学界、业界专家综合评选,南昌大学“Haw滋味!”团队荣获一等奖,华南农业大学“鱼香家书”——低脂低盐紫苏海鲜肉纸团队与浙江工商大学“梨不藜我?梨不开藜!”组合营养代餐食品团队获二等奖,安徽工程大学“坚果锅巴”团队、华中农业大学“果趣蛋白脆”团队与江南大学“打鸣”米糊&“打鸣”米糕团队获三等奖。

此次大赛以“新国食——中国零食,中国胃”为主题,旨在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运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和“新国潮”概念对优秀中国传统食品资源进行产品创新,融合新文化与古典传统文化。“天仙配”“肠虾厮守”“牙牙学鱼”“鱼香家书”等具有古典色彩的创新食品,借助现代科技使传统食材焕发出新的生机。经激烈角逐,“Haw滋味!”休闲肉类食品从中脱颖而出。

行业的创新热情反映在此次大赛中,与上届大赛相比,参赛高校从6所增加至28所,参赛作品从75份增加至332份。与同行业类似竞赛相比,本届大赛的参赛高校、参赛作品与参与人数均为最多。不只是数量的变化,在各个团队的报告书中,高蛋白、低卡路里、高纤维等词语反复出现,健康、营养成了创新永恒的主题。

此次大赛,三只松鼠提供由院士领衔的百名专家导师团、上百个就业实习岗位,助力年轻人圆梦,为创新人才提供了发展平台,也有利于改善休闲食品产业生态,推动行业长足发展,展现出三只松鼠作为我国休闲食品龙头企业的社会担当,助力产学研融合。

CIFST-首届娃哈哈杯创新大赛:

以创新焕发经典

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CIFST-首届娃哈哈杯创新大赛,自2020年3月起,在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5所高校展开。大赛主题为“以创新,焕经典”。产品定位为茶饮料、乳饮料或功能性饮料等具有创新的新型饮料。研发方向主要是经典单品的年轻化升级以及创新概念产品。

经专家严格评审,最终从入围复赛的30份有效作品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奖团队共6队,单项奖5队。东北农业大学的“浆记茶肆”、天津科技大学的“可盐可甜”系列功能饮料、中国农业大学的营养快线——“佛系波波乳”、天津科技大学的“小醋泡泡茶”、东北农业大学的“豆纤+”蔓越莓营养快线、江南大学的“茶卟噜”-花果系列茶饮泡腾片分别获得前三等奖。

在本届大赛评审会上,来自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南昌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北京工商大学的多位专家参与评审。

参赛的创新作品赢得了评审专家的赞许。这些作品中不仅有国际上流行的康普茶,还将金银花、浆果、枸杞、豆渣、糙米等食材加以创新应用,体现了年轻学子的新颖构思。在此次大赛评审会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贾志忍表示,学会和企业携手办学生创新大赛的目的在于从年轻学子的创新、创意中,洞悉消费需求,把握未来研发动向。这些年轻参赛学子的新点子,能够为企业研发带来新思路。娃哈哈作为国内知名企业,应继续支持和鼓励学生活动,把创新精神传递下去。

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上,2020年学生创新活动颁奖仪式现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与专家为“娃哈哈杯”学生创新大赛获奖团队颁奖。被参赛学子们的激情所感染的宗庆后表示,感谢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为年轻学生们搭建的这一平台,学生们学以致用不断创新的同时,也推动了企业的研发工作。新一代科研队伍的成长,对今后食品产业的发展会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中国食品产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是大有发展方向,大有前途的产业,有很多高新技术需要去探索。希望青年学子们勇担民族健康之重任,开发更多健康食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THE END
1.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八届年会网站介绍https://m.koushare.com/live/details/5814
2.东北农业大学李杨教授荣获2019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东北网11月20日讯(记者 姜姗姗)近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在武汉召开。会上颁发了2019年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杰出青年奖、《中国食品学报》优秀论文奖3个专项奖。其中杰出青年奖获得者共有15名,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李杨教授做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名青年科技者获此殊荣。 https://edu.dbw.cn/system/2019/11/21/058291322.shtml
3.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八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暨方便食品展 北京2018-09-05 第十七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暨方便食品展 北京2017-09-14 近期活动 第十六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苏州2021-05-25 第十五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南京2020-08-19 2019第三届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学术年会 ...https://www.foodex360.com/com/fbsp/
1.生工学院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上喜获丰收2018年11月6-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孙宝国、陈坚、朱蓓薇等院士以及等来自中国、美国、新西兰、日本、韩国、英国、荷兰、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300多名食品学科、行业代表参会,共议食品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探讨在新时代发展食品科学的使命与科学家的责任。 https://bio.fzu.edu.cn/info/1075/1603.htm
2....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岩藻黄素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及其抑菌作用,岩藻黄素,食源性致病菌,肠道微生物,岩藻黄素(Fucoxanthin)是一种叶黄素类的类胡萝卜素,最初发现在褐藻和硅藻中。岩藻黄素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有诸多好处,最常见的是具有...https://wap.cnki.net/huiyi-ZGSP201811001334.html
3.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八届年会原定于2021年10月在天津召开的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八届年会,受疫情影响延期至2022年4月6-8日,以多渠道同步直播的线上会议形式举行。本次会议由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食品学会联合津京冀共13家单位共同承办和协办。 在我国“十三五”完满收官、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开启“十四五”和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大背景下,食品...http://www.qukanvideo.com/cloud/h5/164921039888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