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质量指数(INQ)是指某食物中营养素能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程度(营养素密度)与该食物能满足人体能量需求的程度(能量密度)的比值。INQ能帮助消费者主动选择营养丰富、能量合理的食物。计算公式为:营养质量指数=某食物的某营养素密度/该食物的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是指一种食物中所含能量能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能量密度=100克某种食物的能量含量/能量参考摄入量。
营养素密度是指食物中某种营养素含量能满足人体需求的程度。营养素密度越高,说明与摄入营养素密度低的食物相比,摄入相同数量的该种食物,其营养素能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越高。计算公式为:营养素密度=100克某食物中某营养素的含量/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能量参考摄入量和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指中国营养学会所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能量和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或适宜摄入量。食物能量及营养素含量可参考食品的营养标签或《中国食物成分表》。
如果一种食物提供营养素和能量的能力是相当的,则INQ=1。对一般人群(体重正常,不需要减肥,也不希望增加体重)而言,这类食物是最理想的选择。
如果一种食物的营养素供给能力低于能量供给能力,则INQ<1。人们摄取这类食物,在满足营养素需求的前提下,往往摄入了过多的能量;或虽能满足能量需求,营养素的摄入量却不足。长期、大量摄入该类食物有可能发生某种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能量过剩。
如果一种食物的营养素供给能力大于能量供给能力,则INQ>1。对于需要控制能量摄入或减肥的人而言,在满足营养素需求的前提下,摄入该类食物有助于控制能量摄入。
例如,某从事中体力劳动的成年女性,每日能量参考摄入量为2100千卡(1千卡≈4.18千焦),蛋白质、钙的推荐摄入量分别为55克、800毫克。对她而言,牛奶、羊奶、豆奶的营养价值应该如何评价?根据上面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
牛奶的能量密度=54÷2100=0.0257;
牛奶的蛋白质密度=3.0÷55=0.0545;
牛奶的蛋白质营养质量指数=0.0545÷0.0257=2.12
牛奶的钙密度=104÷800=0.1300;
牛奶的钙营养质量指数=0.1300÷0.0257=5.06。
同理,可以得出下表中的数据:
通过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就蛋白质而言,三种饮品的营养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豆奶、牛奶、羊奶;就钙而言,三种饮品的营养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牛奶、羊奶、豆奶。
需要指出的是:每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素,不同营养素有不同的INQ;性别、年龄、身体活动指数不同的人,能量及营养素推荐摄入量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人来说,即使是同一种食物中的相同营养素,INQ的计算结果也不同。目前,多数人的能量需求已得到满足,所以,在购买食物时应侧重于选择INQ较高且符合自身需求的种类。上述例子中,豆奶、牛奶、羊奶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喝豆奶能更有效地补充蛋白质,喝牛奶能更好地补充钙。
●ING低的食物,应尽量少吃或不吃。精制程度越高,制作过程中加入油、糖、淀粉、糖浆等越多的食物,ING越低。常见的加工食品或高油脂烹调食物包括饼干、锅巴、薯片、蛋挞、甜饮料,以及油条、麻花等煎炸食品。
●每日摄入的谷类食物应含有1/3粗杂粮,因为粗杂粮中含有更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所以这些食物的ING就较高。而随着粮谷类食物加工精细程度的增加,维生素、矿物质的丢失也越严重,其ING也就随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