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理化及生物学性质的差异,生物大分子药物与传统小分子药物相比,药代动力学机制更加复杂,在体内表现出不同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大分子药物一般不经CYP450酶代谢,其体内消除途径主要有肾小球滤过、酶水解、受体介导的胞吞消除和抗药物抗体介导的消除。近年来,除了常用的免疫分析法、放射性同
药物一相代谢和二相代谢遵循原则是一相遵循氧化还原水解的原则,二相遵循结合的原则。而大部分药物经一相产生的代谢产物可以直接排泄也可以在经过二相然后再排泄,而另一部分药物则直接通过二相排泄掉。多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主要在肝脏进行,可分为一相代谢反应和二相反应。一相代谢反应包括氧化、去甲基化
人体能量代谢实验室由气体发生与抽样系统、气体分析系统(包括双通道氧气分析仪、CO2分析仪及水汽分析仪等)、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等组成,采用黄金标准的间接测热法,被测者可自由活动(代谢舱式)或佩戴呼吸面罩(或罩蓬),并可选配红外热成像、活动强度与体温记录仪等,从而全面测量人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水平,
Ⅱ相代谢稳定性研究原理及实验方法1概述1.1药物代谢研究简介药物代谢研究是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决定了创新药物制剂研发的成败,而且与创新药物研发的速度和质量有密切关系。因而,药物代谢研究在新药研发工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研究药物代谢对于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至关重要。药物代谢研究
Ⅰ相代谢稳定性研究原理及实验方法1概述1.1药物代谢研究简介药物代谢研究是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决定了创新药物制剂研发的成败,而且与创新药物研发的速度和质量有密切关系。因而,药物代谢研究在新药研发工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研究药物代谢对于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至关重要。药物代谢研究
鉴别诊断1.钠代谢紊乱应与假性鉴别所谓假性为多种因素引起常见的原因有利尿药的滥用、缓泻剂的应用反复呕吐长期低氯饮食、肾性失镁家族性氯化物性腹泻尿氯测定有助于鉴别假性者尿氯多低于10mmol/L,真性者多大于10mmol/L2.其他需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肾小管性酸中毒、LiddleFan
实验材料细胞仪器、耗材培养瓶实验步骤1.用60mm或100mm培养瓶,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细胞至所希望的密度。2.用预热的低磷酸培养基(无放射性磷酸盐)冲洗两次,然后加入含0.5~1mCi32P/ml的低磷酸培养基(50~100μmol/L无机磷酸)。3.培养结束后,回收
实验方法原理某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醋酸铅或硫酸亚铁作用而生成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亚铁沉淀,黑色沉淀愈多,表示生成的硫化氢量也愈多。实验步骤某些细菌能分解培养基中的含硫氨基酸生成硫化氢,硫化氢与培养基中的醋酸铅或硫酸亚铁作用而生成黑色的硫化铅或硫化亚铁沉淀,黑色
实验方法原理有些细菌具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生成靛基质,但靛基质无色,不易观察,加入柯氏靛基质试剂后,试剂中的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与靛基质结合,形成红色的玫瑰靛基质,很易识别。实验步骤将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及乙型副伤寒杆菌分别接种于含有丰富色氨酸的蛋白胨水中,37℃培养24~48小时后取出
我国首个专门进行人类营养代谢研究的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营养与代谢重点实验室,近日在上海生科院营养所正式挂牌成立。权威人士称,“该实验室的成立,反映了上海营养所良好的发展态势,充分体现了营养所以营养与代谢为重点,合理布局,开展系统研究工作的成绩。”据介绍,中科院营养与代谢重点实验室聘请
在大肠杆菌乳糖代谢的基因调节系统中有3个连锁在一起的结构基因:LacZ基因:决定β-半乳糖苷酶的形成.而β-半乳糖苷酶将乳糖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作为细菌代谢活动的碳源。LacY基因:决定β-半乳糖苷透性酶的合成。该酶的作用是使乳糖易于进入E.coli的细胞中。LacA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乙酰基转
在卫生毒理学领域中,体内试验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最终是为了阐明受试外来化合物对人的急性危害性质和危害强度。所以选择实验动物时,要求在其接触化合物之后的毒性反应,应当与人接触该化合物的毒性反应基本一致,虽然利用任何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结果向人外推都必须十分慎重,但这一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仍非常
实验动物体液采集方法一、血液的采集常用的采血方法有割(剪)尾采血、眼眶静脉丛采血、断头采血、心脏采血、颈静脉(动脉)采血、股动脉(静脉)采血、耳静脉采血、前肢头静脉采血、后肢小静脉采血等。二、尿液的采集实验动物的尿液常用代谢笼采集,也可通过其他装置来采集。(一)、用代谢笼采集尿液代谢笼用于收集实
泌尿系统药理实验中的选择与应用(一)利尿药及肾功能测定实验中动物的选择应用1.利尿药及抗利尿药筛选实验:要判断所试药物是否有利尿作用,可选用大白鼠、小白鼠、猫或狗进行实验,其中以大白鼠较为常用。对人体有利尿作用的药物均可在大白鼠实验中获得较好的利尿效果,但汞撒利的作用较差。因此筛选利尿药实验的首选动
微囊藻毒素(MCLR),作为一种肝毒素,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公共卫生安全。在体内,肝脏是MCLR主要攻击的器官,然而具体代谢变化目前任然未知。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谢平等研究人员在与上海敏芯信息科技公司的合作下,通过对灌服MCLR的大鼠模型进行代谢组学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MCLR扰乱肝脏代谢
微生物,特别是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分泌大量小分子化合物——次生代谢物,该物质和初生代谢物不同,其非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但对微生物适应外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应对非生物胁迫还是生物胁迫。大丽轮枝菌是棉花黄萎病的致病原,影响棉花纤维的产量和品质。在侵染宿主时,大丽轮枝菌会分泌大量
1991年,美国UniversityofWisconsin的ColinR.Jefcoate教授首次发现药物代谢酶CYP1B1是CYP450家族的一个新成员。与CYP1A1、CYP1A2相比较,CYP1B1在肝脏以及肝外组织中都能够表达。CYP1B1不但参与许多外源物的代谢如多环芳烃类
多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是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1997年伯乐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双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后,1998年5月德国莱卡公司也加入竞争。多光子扫描显微镜具有成像穿透深度深、光学三维分辨率高等特点,为实时、原位观察生物活体提供了最佳方法。1、钙生物学研究与荧光探针
雀巢公司科学家首次发现了长寿的分子轨迹。雀巢研究中心和雀巢健康科学研究院的瑞士和意大利科学家比较了来自意大利21至111岁年龄段之间志愿者的血液和尿液样本。该项研究在西班牙格拉纳达召开的2013国际营养大会上发布成果:那些特别长寿、活过100岁以上的人群,其体内脂肪水平、氨基酸代
显性视神经萎缩(dominantopticatrophy)是一种以生命早期明显的进行性、对称性视觉丧失为特征的遗传性视觉疾病,一个叫做OPA1的基因发生突变是导致这一疾病的原因。在一项全面深入的OPA1研究中,由DulbeccoTelethon研究所研究人员、帕多瓦大学生物化学
代谢组学突出的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思路。它通过现代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等技术分析体液中的代谢物组成谱,并利用多变量统计分析技术,把所有代谢物的组成信息都整合到一起,为在系统和整体的层面上比较和分析生物的代谢特性。众所周知,西方医学的哲学基础是从分析开始的,如魏尔啸的细胞论。随着分析
近日,发表在《自然》上的一则研究显示,多亏新陈代谢率的增加,人类演化出比其他灵长类动物更大的大脑。这项研究还表明,人类可能演化出比其他灵长类动物更高的体脂率,是为了给人们更广泛的新陈代谢提供能量储备。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相比,人类活得更久、生育更多、体脂率更高、消化系统更小,而大脑更大。这些特征
我们都知道“膳食纤维”有益健康。但膳食纤维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如何代谢它的呢来自英国约克大学结构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与加拿大、美国和瑞典的研究团队展开协作,揭示出了我们的肠道细菌代谢水果和蔬菜中的复合膳食碳水化合物的机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1月1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我们都知道膳食纤维对健康有益。但膳食纤维到底是什么,我们又是如何代谢它的呢膳食纤维指的是非淀粉类的多糖,它们广泛存在于多种蔬菜水果的细胞壁中,人类需要摄取大量膳食纤维才能保证营养均衡。由于人类基因组中缺乏编码相应酶的基因,我们主要依赖肠道中的微生物群将这些复杂的糖类进行糖化发酵。
众所周知,线粒体是我们细胞中的发电厂,它利用呼吸作用来释放我们食物中的能量,捕获三磷酸腺苷(ATP)分子中的能量。在发表于7月3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了增殖细胞,包括肿瘤细胞需要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原因。尽管有许多其他的途经可以生成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