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北京、广东、山东的几家药店了解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解酒产品有胶囊、冲剂、片剂、咀嚼片等,成分迥异,说明书上大多标注保肝护胃、解酒醒脑等字样,标签上大多标注“国食健字”的批号,即属于保健食品。
烟台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是生产解酒产品的企业。解酒保健食品究竟有哪些功效,该公司刘志河总经理表示,解酒类保健食品对肝脏具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对解酒酶激活具有有益作用,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肝脏、胃等器官的不适症状,并不能快速降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更不可能提高酒量。如果指望酒后服用解酒保健食品后,还能正常驾驶机动车,那是无稽之谈。
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栾成章指出,目前,解酒产品可分为化学药品、中药制剂、保健食品3大类,其中大多数是保健食品。目前,我国批准的保健食品功能中,并没有解酒功能,只有有助于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危害功能。这类保健食品的主要成分多为中草药,包括花粉、灵芝、蜂蜜、葛花、葛根、白芍、柴胡、枳椇子、桑椹和富硒野山茶等,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解酒后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作用。
酒量为何有大小之分
“每个人酒量的大小主要是由人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数量与活性决定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张宪党表示,在医学上,醉酒叫作急性酒精中毒,是由于一次饮入过量的酒精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由兴奋转为抑制的状态,表现为一系列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并对肝、肾、胃、脾、心脏等人体重要脏器造成伤害,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大多数成人致死量为摄入纯酒精250—500毫升。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主要通过肝脏、皮肤和呼吸系统,其中大约95%的酒精通过肝脏代谢分解。肝脏中的乙醇脱氢酶可使乙醇分解变成乙醛,而乙醛脱氢酶则能把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个过程被医学上称为“三羧酸循环”。通常,人体中都存在乙醇脱氢酶,而且数量基本相等,但缺少乙醛脱氢酶的人比较多。由于有些人缺少乙醛脱氢酶,使酒精不能被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是以乙醛的形式继续留在体内,使人喝酒后产生恶心欲吐、昏迷不适等醉酒症状。即便体内这两种酶均充足,如果饮酒过多过快,超过了肝脏的分解能力,也会出现醉酒症状。
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李萍表示,解酒类化学药品主要含有镇静剂、维生素B、维生素C、葡萄糖、氨基酸等成分。酒精在代谢过程中需要维生素B以及葡萄糖等成分的参与,特别是对维生素B1的需求更为迫切,服用维生素B1能够保护肝脏,也能适当缓解过量饮酒后的一些不适症状。服用中草药制成的保健食品也能缓解酒后的不适症状,但效果比较缓慢。目前,还没有快速解酒产品,要想快速降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从医学角度来说是不可能的。
本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
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酒精中毒的危害有哪些?酒精中毒导致的醉驾严重危害公共安全,酒精中毒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导致高血压、脑溢血、心脏病的情况发生,会危及生命。如长期大量饮酒,可产生慢性酒精中毒,慢性酒精中毒可出现精神和躯体障碍。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酒精中毒,都可导致很多严重并发症,后果不容乐观。例如中毒性肺水肿、缺血性脑梗脑出血、心率失常、代谢障碍、小脑萎缩等。
基本上轻度的酒精中度,在家里可能基本上就不花钱了,如果你到医院来了以后,如果是轻度的酒精中毒我前面说了就是对症的一些处理,大概应该在一千块钱以内,但是如果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或者说是中重度的酒精中毒,这个花费那就不可预料了,比如说我们要做血液透析,因为比如说很简单,酒精中毒以后摔了一跤,颅内出血,发生那个颅内血肿那就要做手术要开刀的,然后要上呼吸机的,比如说有误吸做纤支镜要灌洗,这个病是没有办法预估的,可能会很高很高,当然也可能,轻度的酒精中毒可能很简单的处理,也就几百块钱可能就可以解决。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以男性为主文化程度偏低体力劳动者居多,在临床表现中已是幻觉居多,常为首发症状。多数患者伴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