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网上流传的说法靠谱吗

进入5月,新冠病毒又刷了一波存在感。我们在抵御新冠病毒的同时,还要警惕那些成本低、传播快的“流言病毒”。吃竹炭食品排毒养颜、手机电池只能充500次、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破坏环境、“超级高铁”要来了……这些流言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焦虑感。

今天,科技日报记者就对5月流言逐一进行盘点,帮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吃竹炭食品排毒养颜?

真相:反而会引发消化不良等问题

前几年竹炭花生火爆“出圈”,今年又有主打超酷“工业风”的竹炭饮品闪亮登场。除此之外,市场上还有竹炭蛋糕、竹炭面包、竹炭千层等竹炭食品。网上有这样的说法:竹炭可以吸附人体内有害物质,还有助清洁肠道,有排毒养颜的功效。

对此,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浩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竹炭食品的排毒功效缺乏有力的科学依据。

在日常生活中,竹炭本身有吸附作用,可以被放置在室内或冰箱内,作为吸湿剂、除臭剂等。

“竹炭的分子直径非常大,这么大的颗粒是不可能被人体吸收的。当该物质进入人体后,其大概率是被原样排出的,因此不仅没有清洁肠道、排毒养颜等功效,反而还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引起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王浩说,人体有自己的代谢系统,进入人体的有害物质可以通过正常的代谢系统排出,没有必要借助竹炭食品来“排毒”。

王浩强调,竹炭尚未被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因此,目前在我国,竹炭作为添加剂被加入到食品中,是不合法的。“对于竹炭食品,广大消费者要谨慎对待。”他提醒道。

手机电池只能充500次?

真相:使用习惯越好充电次数越多

如今很多人手机不离身,每天都要给手机充电。网传“手机电池只能充电500次,之后就‘寿终正寝’了”,因此许多人觉得,要尽量减少给手机充电的次数。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吉科猛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智能手机所使用的电池基本为锂离子电池,其以含锂化合物为正极材料、以人造石墨为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中反复嵌入与脱嵌的过程。

“从理论上来讲,只要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结构以及所使用的电解液在其工作电压范围内足够稳定,那么手机电池就可以实现无限次的充放电循环。”吉科猛介绍道,在实验室恒温测试中,电池能够实现两三千次以上、稳定的充放电循环。而在现实使用中,手机电池通常只能实现500次至1000次的充放电循环(约能够使用3年至5年)。

吉科猛解释,日常使用时电池的可充次数之所以较低,是因为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错误的手机使用习惯,例如满充甚至过充(此时锂离子将从正极材料中完全拔出,会破坏正极材料的结构)、快充(易导致手机发热,会加速电解液的分解、损耗)等,这些行为理论上都会对关键电池材料的微观结构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进而导致电池容量的不断减少。

吉科猛提醒,在现实使用中,通常手机电池在完整充放电400次至500次后,电池性能可能就开始出现衰减,如电池容量低于原来的80%。为了尽可能延长手机电池寿命,我们要保持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如不要整晚充电、不要将手机用至关机再充电、避免手机出现过热现象等。

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破坏环境?

真相:尚无直接证据证明此观点

地下岩层深处,不但有珍贵的油气资源,也有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在海洋油气钻探过程中,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捕获伴生的二氧化碳,将其封存在海底?

我国海上首个百万吨级二氧化碳封存工程6月1日在南海东部海域正式投用,开始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伴随海上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实现长期稳定封存。

对此,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胡献刚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洋碳封存是一类复杂的工程技术,其中也涉及诸多物理化学及生物过程。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海上二氧化碳封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胡献刚表示,实施海底碳封存,在国外已经被证实安全有效。其中,海底碳封存较为成功的案例是在挪威。

1996年,挪威将开采油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分离,通过一口斜井将其注回到海底咸水层,利用咸水层地质结构的气密性来封存二氧化碳,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规模的咸水层碳封存工程。该工程运行20余年来,从未出现过二氧化碳泄漏情况,每年封存二氧化碳100万吨,封存的二氧化碳也未出现过异常活动。

目前,除我国之外,巴西、澳大利亚、丹麦等国也启动了海底碳封存项目。

“超级高铁”要来了?

真相:短期内技术很难落地

“从杭州到上海只需15分钟”“时速1000公里!第一条‘超级高铁’要来了”……最近网络上流传的关于“超级高铁”的消息,让不少网友的心也跟着“起飞”,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把。

其实,早在2017年,我国科研人员就决定开始研制“超级高铁”,将超声速的飞行技术和轨道交通技术相结合,通过应用超导磁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技术,实现列车超音速近地“飞行”。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3种高速磁浮技术路线,分别是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和同济大学为代表的常导技术,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代表的高温超导技术,以及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温超导电动技术。

不过,现在已有的试验线路均比较短,无法进行长距离试验。此外,业内专家表示,新技术想真正落地,还要考虑运营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诸多问题。因此,说“超级高铁”要来了,还为时尚早。

THE END
1.网购食品也该吃着放心今年2月,尉氏县检察院在开展“检护民生”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活动中,通过全国“12315”投诉平台发现,有多条举报投诉信息指向尉氏县某百货店。举报信息显示,该百货店在网络交易平台上销售的保健食品存在包装不规范、虚假宣传等食品安全问题。 尉氏县检察院深入调查发现,2022年2月,该百货店取得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和食品经营...https://www.cnr.cn/fz/jcfc/20240704/t20240704_526777608.shtml
2.最热减肥神物,生酮饮食靠谱吗?社会济南频道在济南,也有不少生产、出售生酮食品的蛋糕店、咖啡店和餐馆等。在济南市槐荫区的一家甜品店中,“断糖生酮提拉米苏”,“断糖生酮肉松”“断糖生酮芝麻青团”等甜品,被摆放在了显眼的位置。店内的柜台上,摆满了打包好的甜点、蛋糕。工作人员小齐告诉记者,这些都是顾客在网上下单购买的生酮蛋糕,“有济南市内的,也有...http://jinan.subaoxw.com/sh/2022/0915/71978.html
3.“营养黄金”“减肥神器”,网红食品真的靠谱吗?央视网消息:藜麦、牛油果是近期很火的网红食品。在健身减肥人士当中盛传,藜麦是“营养黄金”、超级谷物,可以作为一天当中的唯一食物,当做三餐吃。还有人说,牛油果富含不饱和的脂肪酸,是“减肥神器”。这些说法是真的吗? 藜麦可以当饭吃吗?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曾经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传统主食。目前我们常吃的多是这种...https://jianka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54zxUctGhnSP42kNNDqD181023
4.新闻调查从胖美眉的福音到运动达人宅家的囤货之选——代餐食品...近年来,随着减肥狂潮汹涌,具有高纤维、低热量、易饱腹等特点的代餐食品,在校园及年轻职业族中风靡,成为饮食圈里的“新宠”。 天猫数据显示 :2020 年“控卡”“减脂”“代餐”等关键词的搜索量同比增长近 150%。代餐食品真可以代替正餐达到营养与减肥兼得的效果吗?市场上的代餐食品靠谱吗?对此,记者针对市场状况、...http://h5.hljnews.cn/h5/detail/normal/4727312994649088
5.网上买降糖药靠谱吗亚降问题描述:网上买降糖药靠谱吗 医生回答(1) 袁晓勇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指导意见:买降糖药要通过正规渠道下单以保障质量。网上有很多的降糖药,质量上难以保障,有真的也有假的,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要擦亮眼睛。这里小编推荐一款降糖产品——康乐益胶囊小分子降糖,它的成分是苦瓜人参女贞子、知母、五味子,...https://m.bohe.cn/iask/mip/tfv3v07d2k7x27w.html
1.警惕!“山寨”食品在网购线下零食店再次冒头西安新闻网也有读者表示,在线上购物时,消费者无法直接观察商品,容易被“山寨”食品所误导,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网上销售蓬勃发展,也对打击“山寨”食品提出了新挑战。 “山寨”食品存在安全隐患,扰乱市场竞争秩序,且消费者维权困难 事实上,“山寨”食品除了消费者所说的口感不佳之外,还隐藏着食品安全隐患。不少读者对“山寨”食...https://www.xiancn.com/content/2024-11/18/content_7019149.htm
2.网购食品如何正确选择网络本就是一个虚拟平台,买家只能通过图片、文字描述以及已购客户的评价进行判断,对于食品而言,有线上线下同款的、有电商特供款、有纯手工打造款等各种类别,最好甄别的是同款的,实体店有卖的,网上购买就是图个方便,电商特供款一般是为网络顾客特别出品的,而纯手工打造的物品,往往是卖家以个人身份生产的产品,这类产...https://3g.visitbeijing.com.cn/a1/a-XCWFOLE9F057BB9D6F1E47
3.不挨饿不运动靠吃就能降体重代餐食品靠谱吗代餐食品靠谱吗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更加健康的饮食生活和身材,社交媒体上充斥着五花八门的代餐减脂类产品。 代餐食品,又名替餐食品,顾名思义就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见的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代餐饼干等,起初是供病人食用的,后来传到减肥和健身圈,迅速掀起一股热潮...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21/09/id/6257366.shtml
4.电商食品经营许可证网上申办流程抖音橱窗需要卫生许可证吗推荐...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为众多个体创业者打开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而在这一领域,特别是在食品销售方面,获取相关的经营许可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网上申办流程,以及抖音橱窗是否需要卫生许可证的相关问题,帮助大家更顺利地开展电商业务。 https://shenzhen0193552.11467.com/m/news/9145621.asp
5.网传10种食品添加剂会致癌靠谱吗最近,网上一则名为“购买食品时,若发现有以下10种食品添加剂,最好慎重选择”的微博被疯狂转发。 这则微博称,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200余种,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会产生危害。但食品安全专家也特别提示,蔗糖聚酯、焦糖色素、糖精、溴酸钾、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和BHT(二丁基羟基甲苯)、氢化植物油、亚...https://m-mip.39.net/news/mipso_4421409.html
6.仅凭肉眼就能辨别转基因?望闻问切的辨认方法都不靠谱网上辨别转基因食品的方法靠谱吗? 都说人不可貌相,看来转基因食品也不可貌相。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辨别转基因食品?看外表是否能辨别转基因呢? “一般而言,转基因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与传统的同类产品在外观上没有明显差异。”朱毅坦言,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所有转基因产品,都不可能通过视觉、嗅觉或味觉等常规感官手段...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403324
7.科学辟谣富硒食物真抗癌还是智商税?菏泽市网上辟谣下面,来对“硒与健康”以及“富硒食品”进行一下梳理。 分析 先说答案:追捧富硒食物,真的没必要,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说说。 一、硒是人体必需的元素 生命活动以蛋白质为基础,人体内有几十种蛋白质含有硒。许多生理活动需要硒蛋白的参与。 硒的缺乏会导致严重症状。比如黑龙江克山县发现曾经存在大量“心脏异常疾病”(...https://www.hezegd.com/news/hezeshiwangshangbiyao/detail-41575.html
8.主播推广的网红食品“军用口粮”真的靠谱吗主播推广的网红食品“军用口粮”真的靠谱吗 近年来,一些“颜值高、口味新奇”的食品凭借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在各种社交平台迅速走红。近日,网上一些主播直播推广“军用口粮”等网红食品并在线试吃。 “军用口粮”内含的食品 泉州网1月9日(记者 苏玮杰 文/图)近年来,一些“颜值高、口味新奇”的食品凭借消费者的猎奇...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20-01/09/content_7016927.htm
9.从网上购买人参靠谱吗,为什么网上售卖的人参都那么便宜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于养生行业,也开始寻找各种食品来代替药物来滋补自己的身体,人参这一种药食双用的中草药自然出现在了大部分人的面前,人参中的人参皂苷,人参多糖,微量元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丰富,能够有效的对人体实现增益,那么从网上购买人参靠谱吗?让小编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https://www.dongbeiw.com/rsxw/3992.html
10.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食品净化机,靠谱吗?最近,我有个朋友迷上了食品净化设备,在网上各种搜罗和学习。 在经过一番比较和客服咨询后,她选定了一款价格不菲的产品,准备买两台,一台自己用,一台给父母。 虽然我善意的提醒她,这些产品通常都是忽悠人的,但她根本听不进去,而且非常笃定的跟我说,这个产品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绝对错不了。 http://wenhui.whb.cn/zhuzhan/kjwz/20181214/230378.html
11.想要食品安全?先做个有知识的吃货家庭厨房的食品安全 不能只靠爱心和良心 更应该靠知识 一些人因为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对“外面”的食品心存疑虑,但是家庭厨房就一定安全吗?中国农业大学的范志红和我们认真聊了聊家庭厨房的安全性。 范老师说:“很多人不买外边的加工食品,认为家里更安全;还有人喜欢在网上买一些纯手工制作的东西,这些无证的商家一般会...https://news.cau.edu.cn/mtndnew/6260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