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科学育儿观念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新生代父母开始注重营养元素的补充,这也使得保健食品在家庭消费支出中的比重增加。
然而,赛道红利吸引众多品牌角逐的同时,也伴生了诸多乱象。
这款产品真如上述有奇效吗?
如此宣传到底是不是误导消费者?
每天给新生儿吃16片力血康,到底调理还是害人?
那么鸿儒牌力血康究竟是何物?
为什么门店渠道会大肆宣传可治黄疸,还推荐母、婴共食?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查询信息可见,目前市面上已通过注册的鸿儒牌力血康产品共有两种,主要成分氯化血红素,分别为:
1)鸿儒牌力血康片剂(卫食健字(2001)第0317号),保健功能一栏标注有“改善营养性贫血”,适用于“缺铁性贫血者”。食用方法及食用量为吞食或嚼食,每日2次,每次1片。10岁以下儿童每日1次,每次1片;孕妇及贫血严重者每日2次,每次2片。
2)鸿儒牌氯化高铁血红素锌咀嚼片(原产品名称:鸿儒牌力血康咀嚼片,国食健注G20050559),其保健功能一栏信息显示有“改善缺铁性贫血”,并且明确写着除却缺铁性贫血者外,其他人群不推荐食用本产品,尤其不适用婴幼儿、孕妇、乳母。食用方法及食用量为每日2次,每次1片,咀嚼食用。
从上述信息可见,力血康主要针对的就是缺铁性贫血,根本不具备调治黄疸的功能。另外要知道新生儿是指出生到满28天的婴儿,在此阶段,他们各脏器器官的发育和功能并不成熟,消化吸收及代谢等都处于偏弱状态,如此过量服用不仅会增加肝、肾的负担,而且还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有专业人士介绍:“一般情况下,宝宝唯一需要补的只有维生素D。足月出生的宝宝,如果是母乳喂养为主,从4个月开始可以预防性补铁,按体重每天补充1mg/kg液体铁剂。对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则建议从出生1月后补充元素铁2mg/(kg·d),并根据贫血筛查情况,补充到12月或23月。”
事实上,就算是成人,如果血红素铁过高也会有健康风险。在《营养学期刊》发表的研究显示:摄入过多红肉或其他血红素铁补充剂后,过多的铁元素可能成为“催化剂”,促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产生氧化作用,使身体组织产生炎症反应,进而伤害血管内皮等。一旦血管受伤,心脏也就处在“危险状态”,很容易造成更大的伤害。
罔顾保健食品备案信息,涉嫌夸大营销
除却能调治新生儿黄疸外,笔者在调研期间,还发现不少母婴门店为了快速动销,谋取更大的的利益,非要罔顾保健食品“明确的人群限制”和“有限的预期用途”,通过防治关联病症,扩充产品功能。
就譬如,有母婴门店宣传:
“力血康片剂”女性服用气色好、皮肤好、睡眠好、月经正常了、改善脱发掉发、宫寒、免疫力强、产后复原快、奶水充足;一次10粒半小时缓解痛经;可以提高代谢降低过敏、有效改善小儿腹泻、睡眠障碍、修复血管损伤;
“力血康咀嚼片”可以解决贫血、记忆力下降、增加受孕机率和奶水、改善睡眠、脱发掉发、可淡斑、改善痛经和月经不调、改善体虚和体寒、改善乳糖不耐受;高纯度氯化血红素,保护肝,加速酒精代谢,酒前10粒,提高酒量,不易醉;孕产期女性补充血红素自身抵抗力强。
对比备案信息,不难发现多数母婴门店在宣传上已经触及法律红线。
力血康可能面临,“换证”危机和暗藏“安全”风险
此外,有业内人士告诉笔者:“力血康片剂使用的卫食健字,目前尚存争议,随时有可能面临‘换证’危机。同时,其也暗藏着‘安全’风险。因为以前的卫食健字做小白鼠实验就能批,而现在国食健字的保健食品需要做人体实验,而婴幼儿和孕妇、乳母是不允许做临床实验的,所以说新换证的都需要把这些人群刨除在外,从力血康片剂和咀嚼片的不适宜人群就可以看出两个证号明显的区别。”
目前市面上蓝帽子有两种,分别是卫食健字和国食健字。据了解,“卫食健字”是国家卫生部2003年及以前的批准号,而“国食健字”是卫生部停止受理新的保健食品申报,移交由国家食品药监局统一审批和监管后使用的批准号。
为便于统一管理,确保人民食用安全。国家食品药监局分别于2005年和2012年出台了清理换证方案征求意见稿,要求卫食健字号一律要重新审批转为国食健字号。并且自2005年起,国家食药监局施行保健食品批准证书5年效期制。
这也意味着,最后一批卫食健字号也应该在2019年审批过后消失,但由于国家食品药监局不知出于什么考虑至今仍未定稿,这也使得不少企业打着“没有规定即无限延长有效期”的擦边球。
力血康跟医院合作,还有处方笺为证?都是假的!
除却对产品功能宣传外,还有母婴门店宣传称:“力血康与全国200多家医院合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甲医院包括:上海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儿童医院等。”
对此,还有母婴门店也曾发视频宣传称:“热烈庆祝!力血康已经进入广东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内系统,直接走门诊了!”同样的,另外一家母婴门店更是直接亮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门诊处方笺,上面写着:“2021年11月21日,肿瘤科教授门诊、外购药,病人看的是乳腺癌,开的是6盒鸿儒牌力血康片剂。”
然而,按照这个处方笺上面的扫描二维码找药房,搜出来的却是“苏州中润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是一家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宫爱武,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并无股权关系。
婴幼儿缺铁、贫血的危害有多大?导致全身性供血供氧不足,引起营养消化、吸收、利用障碍,体重不达标、身高不达标、严重者昏厥、晕厥。
睡不着?睡前十粒力血康,终结睡眠障碍!老年人、学生、婴幼儿,睡眠障碍折磨人。国家专利,最好的关爱,就是让家人睡个好觉!
新生儿黄疸解决方案,单次两粒,一天8-10次,3-7天稳步降黄疸等。
这些功能是否有效,上述已有定论。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凭处方使用“保健食品”,应认定其为药品。可以直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具体有两种情况:
一是保健食品若与药品同名,则视为“以非药品冒充药品”,依照被冒充药品的标准进行检验,并载明检验结果”。
二是保健食品与药品不同名,则视为使用未获得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即依据《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第(二)项,认定为假药,按《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六十八条、《药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条规定进行处罚
误导宣传背后离不开上海鸿儒公司的推波助澜
俗话说,雪崩之下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么多母婴门店相似的超规宣传和推荐超量食用的背后,其实也有力血康品牌商的推波助澜。天眼查显示:力血康是上海鸿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鸿儒”)旗下“鸿儒”品牌的产品,实际控制人为于茂泉。
据了解,于茂泉曾对外表示:“力血康就是用血红素开发成的产品,对于一般人而言,如果有缺铁表现,以前也没有补充过正规的铁剂,那最好一天吃六片,吃完后你会发现睡觉深沉了,皮肤细腻了,气色好了,胃口好了,减少生病,可以增加怀孕几率。”
此外,力血康品牌商在对母婴门店进行产品培训时,也会灌输产品成分有防治其他疾病的功能。“新生儿黄疸属于肝脏疾病,血红素可以快速改善肝脏供血供氧,快速启动和恢复你的肝功能,然后把胆色素排出去,才能解决黄疸问题。”力血康品牌商某讲师说道。
在天猫平台鸿儒旗舰店中,其官方竟宣称:“力血康咀嚼片和片剂只是“剂型”上的区别,效果与核心成分都是一样的。前者可以用温水化开直接给宝宝吃,或掺在辅食中;后者则可以直接咀嚼。但是从备案信息上,二者在不适用人群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也令人疑惑的是,为何鸿儒官方要混淆视听?
力血康旗下宣传的多项专利,实际根本未下证
另外,在消费升级、同质化严重、竞争加剧的当下,差异化、高端化已成为各家企业争夺用户心智的核心武器。在此之下,专利正成为各方势力证明自身实力的必备要素之一。而鸿儒也利用专利来增加产品的权威性,便于获取渠道和消费者信任。
其实就算下证了,有业内人士也曾科普道:“专利的意义在于保护,而不是去论证这个产品疗效与否,并且一个产品有效无效,毒副作用有多大,需要一个很长的检验过程,投入也很大,专利局也没有资源进行这些检测。”[1]
力血康售价高出同类型产品2-5倍
从产品定价上来看,力血康片剂和咀嚼片的售价均为358元/60粒。而同为国食健字,成分也以血红素为主的,康恩贝长兴牌血红素铁补铁片售价69元/60粒还加送维c30粒;北京同仁堂鲁润牌血红素铁胶囊售价147元/60粒。
由此可见,力血康的价格基本上高出同类产品2-5倍。在此之下,也不禁令人疑惑,力血康的高价思维是什么?这些中间的高利润到底被拿去干什么了?
同时以上,也让人明晰了众多母婴门店为何对力血康如此宣传。
目前,上海鸿儒旗下共拥有力血康片剂和咀嚼片,以及氯化血红素铁锌片三款蓝帽子产品。除此之外,还有佑乐元天然牛乳钙片压片糖果、佑乐元高锌含乳蛋白固体饮料等普通食品。
企查查显示:
2017-2018年,上海鸿儒公司先是因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被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没收了1880盒佑乐元钙强化蛋白型固体饮料,以及罚没78975.75元;
而后,又因佑乐元牛乳钙片糖果商标不符合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被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没37960.06元。
对于母婴门店来说,因为不想陷入价格战,而转型成为调理型门店,虽然已经具备了初步的专业知识,但是为了销售产品而进行夸大宣传的也并不在少数。但是一旦触及到法律红线,那必定是会是地震级的。
不单单是罚款和消费者信任度下降。更关键的是,夸大宣传背后可能会令消费者贻误病机,而过量食用对身体造成损伤,也是需要其承担的法律责任,比如郴州的大头娃娃事件。
所以我们一定要谨守住行业底线,规范经营。记住,任何营养品只是预防作用,并不具备治病功效!
如今,在认知提升和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母婴保健食品迎来了一个空前利好的时代。然而,红利和内卷让众多品牌杀红了眼,为了销量不惜触犯法律底线。可是诸多保健食品的大厦倾塌之案,难道还不足令众多企业迷途知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