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E-mail:gaixikun@163.com所属研究所:材料化工研究所

1、成果简介:针对当前大多数生物质转化技术存在的装置规模小、效率低、效益差、存在二次污染,甚至必须依靠补贴才能生存的现状,课题组在综合分析农林废弃生物质资源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能源和资源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质高温热解分级提质灵活生产合成气、高效活性炭、炭基肥基质等产品的多联产新工艺,具有原料吃干榨净、过程热电自给、产品附加值高的优点,能够显著提升生物质资源的利用率和精深加工产品的附加值。

2、应用对象:农业、林业行业中具有规模加工剩余物的企业。

4、市场及效益分析

负责人:韩小瑜

1、成果简介:提出了针对手性中心多、结构复杂的天然产物、药物及药物中间体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氢键作用”及“锚定协助”诱导的不对称反应模式和催化策略,为手性链状和环状化合物的精准构建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高效经济的制备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具有生物活性分子等精细化学品的全合成中。包括二氢毗喃酮、吲哚酮和香豆素类潜在抗生素药物的合成和制备。对于促进新药的发现和改进药物生产工艺、降低药物的生产成本、降低药物的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国内的医药行业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

2、应用对象:有机不对称合成,药物及中间体合成

3、技术创新性、领先性或技术关键点:通过发展新型多功能手性叔膦催化剂及不对称催化体系,高效构建若干具有重要生物活性分子的关键骨架结构。以简单易得的原料,达成目标分子或其关键骨架结构的合成和分子修饰。从药物分子设计的视角,通过改变中间体等手段,对以上活性生物分子骨架进行改造与修饰,得到一批新骨架结构的生物活性分子和天然产物类似物及衍生物,供进一步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以及药物的发现提供新思路。

4、市场及效益分析:该项目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在催化剂已被日本东京化成试剂公司及上海大赛璐手性试剂公司商业化,已用在多种具有生物活性骨架结构的合成中。

负责人:吕鹏

E-mail:lvpeng0830@zust.edu.cn所属研究所:材料化工研究所

1、成果简介:以生物质基合成气为原料,制备包括乙烯、丙烯的高附加值清洁液体燃料,首先以合成气转化制得甲醇,再通过甲醇转化路线(包括甲醇制乙烯、丙烯混合物的MTO工艺和甲醇制丙烯的MTP工艺)生产低碳烯烃产品。通过开发和调控催化剂结构,提高产物收率。

4、市场及效益分析:研究旨在将生产过程绿色化、无害化并从化学角度使原子利用率提高,节约能源资源,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合成路线示例图:

装置图:

负责人:肖竹钱

1、成果简介:本技术是农林木质纤维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绿色催化技术制取低碳(C2,3)化学品和生物基碳材料的高效转化技术。

负责人:赵先亮

E-mail:xlzhao@zust.edu.cn所属研究所:材料化工研究所

1、成果简介:

2、应用对象:

聚砜主要用于电子电气、食品和日用品、汽车用、航空、医疗和一般工业等领域。

3、技术创新性或技术关键点:

该项目具有以下创新点:解决了在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过高,分子量较低的难题,优化了加工造粒困难,材料变色等缺点。

该项目的关键技术包括,制备过程中的脱水技术,加工造粒的低温控制,聚砜产品的颜色控制,得到无色产品。

该项目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效益。研制开发的聚砜工艺,达到项目的预定研究任务和技术要求,经实际应用并获得用户满意,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一年可产生300万元经济效益。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负责人:邢闯

1、成果简介:本催化剂为高效、廉价铜基催化剂,目标产物收率99%以上。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寿命长。适用于短链酯加氢反应,如醋酸仲丁酯、醋酸甲酯等。该工艺为高压固定床,可在高空速下情况下,获得高收率产品。同时,本工艺特点适合含有酸性原料情况下的酯加氢反应,催化剂耐腐蚀,寿命长。

2、应用对象:酯加氢,烯烃加氢,腈加氢等。反应釜加氢,气固相加氢

3、技术创新性、领先性或技术关键点:催化剂成本廉价、工艺开发周期短、收率99%以上。

负责人:邸婧

F-mail:dijing@zust.edu.cn所属研究所:材料化工研究所

1、成果简介:铅碳超级电池是一种将超级电容器与铅酸电池结合的新型电池,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优点。本项目研究了一种碳包覆铅粉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并将其用于铅碳超级电池的电极,使电池的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3、技术创新性、领先性或技术关键点:本技术的主要特点是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对铅粉进行碳包覆,同时加入析氢抑制剂,抑制碳材料的析氢。制作的铅碳超级电池,不仅具有碳材料的高功率性能,也有铅粉的高容量特性,并且可以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

4、市场及效益分析:本技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包覆均匀、绿色环保,制备的电极材料成本低廉、极板机械强度好,高倍率性能优越,在铅碳超级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以生物质基合成气为原料,制备包括液化石油气(LPG)、低碳烯烃、汽油、柴油、甲醇、乙醇等高附加值化学品。针对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上的反应特点,设计或改良具有高转化率、高选择性的新型催化剂。在多段反应中耦合分子筛与金属催化剂的优点,研究多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组成和结构,通过调控反应步骤,优化反应条件,确定催化剂的组成、微观结构、酸碱性等对于反应的影响。

负责人:王宏鹏

3、技术创新性、领先性或技术关键点:具有针对于微生物和中药中成分的专业数据库,可以快速解决大量样品中化学成分的定性与组学分析。

负责人:柳永

1、成果简介:农药制剂的配方对药效发挥影响巨大,微胶囊化或乳化是最常见的农药剂型。一般情况下微胶囊化或乳化后,农药颗粒的直径仍在100μm以上。农药的微纳米化,能够将药液颗粒直径控制在1μm以下,同时借助包埋作用能够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目前通过微乳化或微纳米化包埋,已经实现了仲丁灵、菌核净、脱落酸、农用链霉素等药物的微纳米化包埋控释,田间有效施药量均显著下降。

2、应用对象:农用药物、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亲水或亲油成分的高效包埋和可控缓慢释放。

负责人:蔡成岗

E-mail:ccg0516@zust.edu.cn所属研究所:生物医药研究所

随着城镇化发展,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7%-62%的餐厨垃圾(餐饮垃圾+厨余垃圾)的合理、绿色化利用成为重要问题。课题以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产生的酶作为技术支撑,开发了餐厨废弃物利用的关键技术,以促进其合理、高值化利用。

餐厨等有机质废弃物的微生物菌群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可以用于家庭、餐厅、社区、农贸市场等等多个场景,实现餐厨类有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基于耐高温复合微生物菌群的餐厨废弃物等有机质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在餐厨等有机质高效利用、废弃动植物资源高效开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负责人:陈贵才

E-mail:105013@mail.edu.cn所属研究所:生物医药研究所

番茄红素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其抗氧化性能在所有类胡萝卜素中最强,有延缓衰老、预防癌症、增强肌体免疫能力等功效。天然植物中的番茄红素含量较低且提取率低,生产成本高,难以满足需求。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番茄红素产品质量和生理活性完全和天然提取产品相同,且不受季节等因素影响,是天然番茄红素理想的制备方法。本项目通过现代生物育种、发酵工艺优化及放大、稳定化干燥等工艺技术集成,制备出高稳定性番茄红素制品。

2、应用对象:本项目可广泛用于医药领域、保健品领域、美容化妆品以及畜牧业等领域。

3、技术创新性、领先性或技术关键点:(1)掌握了三胞布拉氏霉菌发酵放大工艺及规律,突破放大难点,实现了规模化生产。(2)利用稳定化技术结合喷雾干燥工艺技术,提高了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避免了贮藏、销售过程中因不稳定而带来的损失。

4、市场及效益分析:受番茄红素提取技术的限制,从番茄或其副产品中提取番茄红素的收率不高,导致番茄红素天然提取行业的产能利用率整体较低,而目前现有的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规模及效价较低,全球的供给量远小于需求量。在中国番茄红素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行业规模比较小,发展空间大,市场需求的增长潜力大。

负责人:黄俊

E-mail:huangjun@zust.edu.cn所属研究所:生物医药研究所

世界经合组织(OECD)指出:“生物催化技术是工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希望的技术”。它的特点是高效性、高选择性和低污染。作为生物技术第三次浪潮的标志,生物催化技术已成为我国重要科技与产业发展战略,生物催化的关键是开发可达到工业要求并具有知识产权的生物催化剂。虽然已鉴定的酶有数千种,但是能达到工业应用要求的酶及菌种多为国外专利垄断,且由于国内技术还相对薄弱,工业生物催化中酶的开发滞后于生产需求。

各种可工业应用的生物催化剂和高附加值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制备的生物催化工艺。例如,手性胺是大量重要药物合成的关键中间体或手性砌块,含手性胺砌块的“重磅炸弹”药物包括西格列汀、卡巴拉汀、西那卡塞等。

在不对称催化工艺的研究中,酶催化以其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无重金属污染等优点被公认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催化技术,酶催化对底物的高度专一的立体、区域和化学选择性使其成为手性药物合成的利器。虽然酶的开发周期较长制约了酶催化在新药开发中的应用,但是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绿色可持续化发展的重视,利用酶催化等绿色化学的理念来指导制药工艺,将会在制药工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负责人:吴志宏

1、成果简介: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和污染,许多细菌产生耐药性或快速进化成致命性的超级细菌。当前,由于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细菌感染发生的死亡总人数已经超过癌症和艾滋病的总和。世卫组织正式发布了“全球濒临抗生素枯竭”的报告,我国也颁布了“全面禁抗”的国策。以天然抗菌肽替代化学抗生素的使用是当前最有效的科学策略,并取得共识。本项目基于项目负责人从事德国重大研发计划和德国总理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组建国际上取得杰出成就的抗菌肽科学家团队,开发了系列安全、高效的人源皮肤天然抗菌肽,以满足迅速发展的大健康市场的需求。

2、应用对象:食品工业、饲料工业、日化工业、国防防疫、医药。

3、技术创新性或技术关键点:抗菌肽替代化学抗生素应用于家庭日用、医疗卫生、消毒杀菌等市场,是今后最大的投资热点。同现有抗菌肽(如溶菌酶、天蚕素及聚赖氨酸等),本项目开发的人源天然抗菌肽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性最高,并能避免人体免疫排斥、无毒副、应用范围广。

4、市场及效益分析:该项目已获湖州市2019“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企业及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资助,在长兴县国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了天然抗菌肽中试基地,并与我校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成立抗菌肽联合研发中心。项目组成员StephanWeidinger教授入选浙江省资助。

负责人:吕常江、黄俊

1、成果简介:葡聚糖(dextran)为细菌性多糖之一,又称右旋糖酐,其工业化生产是由在蔗糖溶液中培养的肠膜明串珠菌所产生的葡聚糖蔗糖酶催化下列反应而生成的:n蔗糖→葡聚糖+n果糖;存在能耗高、发酵周期长、产物成分复杂、分离困难等缺点。新开发的dextran合成工艺基于乳酸菌细胞工程实现了葡聚糖蔗糖酶高效分泌表达和dextran的一步法酶催化合成,解决了上述技术瓶颈,具有效率高,成本低,适宜工业化放大等优点,既可以减少该产品合成中“三废”的排放,实现其绿色合成;又能大大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及市场发展前景。

2、应用对象:葡聚糖具有非离子性和较好的稳定性,在医药、化妆品及食品等行业被广泛应用,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在医药领域:分子量为40000,60000,70000g/mol的葡聚糖分子在临床上作为血浆的替代品,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栓和扩充血容量的作用;含有分子量为70000g/mol的葡聚糖分子的滴眼液可减轻眼部干燥引起的灼热、刺激感等不适症状,保护眼球免刺激,减轻由于暴露于风沙或阳光下造成的眼部不适。在化妆品领域:作为功能成分直接加入化妆品中,具有保湿滋润等特性。在食品领域:作为调节剂、稳定剂、增稠剂直接加入到糖果及乳制品等食品中,以获得希望的口感和形状。此外,还可作为合成葡聚糖凝胶的材料。

3、技术创新性、领先性或技术关键点:(1)发酵周期短,能耗低;(2)实现了功能蛋白胞外分泌及产物的高效合成;(3)产物成分简单,易于分离。

4、市场及效益分析:产品及工艺创新性突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在医药、化妆品及食品等行业广泛应用,市场发展前景很好。

负责人:黄娟

1、成果简介:本技术拥有独特的处方,可将创面的持续消毒功能与创面的持续保护功能合二为一,隔绝外界环境中的细菌,成膜,保护创面,促进愈合;所含抑菌活性成分能够能有效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球菌,达到抑菌和消炎的效果,对伤口愈合有较好的作用。含有适量的天然局麻成分,迅速阻断创面痛觉神经递质的传递,使用后30秒即可显著降低疼痛感。以涂抹或者喷出的方式涂药,在创面上能够快速形成弹性透明的保护薄膜,没有形状的限制,透气性比传统创可贴好,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不怕洗澡,直接与水接触浸泡也不会产生渗透)。涂抹患面不油腻,不沾衣褥,活动自如,清洁干爽。

2、应用对象:适用于人体任何皮肤和黏膜的消毒杀菌。

3、技术创新性、领先性或技术关键点:(1)速效固化,防水、防尘、阻菌;(2)兼具抑菌与止痛功能;(3)透气性能优越

2、应用对象:适用于多种不同伤口的治疗,特别是对于慢性、难愈性伤口具有显著疗效。

3、技术创新性、领先性或技术关键点:(1)吸水性能优越;(2)抑菌性能好

1、成果简介:本技术拥有独特处方,通过吸水改性的聚氨酯医用泡沫敷料吸水倍率和速率大大提高,能够很好地吸收血液和渗出液,止血效果好。质轻柔软,不粘连,患者使用较舒适。对光热跟稳定,即使长期存放敷料颜色也不发黄。

2、应用对象:适用于一般浅表性伤口、褥疮、糖尿病、烧伤、静脉伤口、动脉伤口及一般手术创口的止血吸液。

3、技术创新性、领先性或技术关键点:(1)敷料柔软细腻;(2)吸水速度和吸水倍率高;(3)产品不易发黄

1、成果简介:本技术开发的生物活性玻璃具有特殊组成和形貌,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率、较高的化学活性及吸附特性,能够增加创面对氧的吸附,促进微血管的增殖与生长,在创面可以快速进行离子交换,拥有较快地诱导皮肤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创面上快速生长,形成碱性环境,发挥抗菌、消炎作用,主动促进各种皮肤和粘膜创面损伤的自修复,提高创面愈合的速度,从而导致更高的生物活性。其化学成分类似于人体内自然存在的无机元素,能较好地调节创面细胞的功能和创面愈合环境,能与骨组织及软组织相连接,安全、稳定性、高效,是一种理想的促创面愈合的生物材料。

2、应用对象:适用于大面积伤、化学性灼伤、褥疮以各类切割伤、跌挫伤、烧烫伤和体表溃疡、口腔溃疡治疗及口腔、牙周及骨骼等护理修复。

3、技术创新性、领先性或技术关键点:(1)体外矿化活性高;(2)既可用于骨组织填充,也可用于软组织修复;(3)可开发成多种类型

2、应用对象:该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程领域,如医疗缝合、靶向给药、工业密封剂和自修复塑料等方面。

3、技术创新性、领先性或技术关键点:(1)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且自带抑菌功效;(2)粘性和机械强度可根据用途进行调节

2、应用对象:适用于体表外伤、烧伤及手术愈合后的增生性疤痕的修复,以及用于疤痕疙瘩的治疗。

3、技术创新性、领先性或技术关键点:(1)粘附力好,可重复使用;(2)敷料柔软亲肤

1、成果简介:骨质疏松新药奥丹卡替关键中间体的绿色合成工艺研究

2、应用对象:国民医药领域

3、技术创新性、领先性或技术关键点:本项目致力于骨质疏松新药奥丹卡替关键中间体(S)-4-氟亮氨酸乙酯合成新技术研究,仅需三步左右的合成步骤即可实现(S)-4-氟亮氨酸乙酯的合成。新开发的(S)-4-氟亮氨酸乙酯合成工艺解决了合成路线长、成本高等技术瓶颈,具有效率高、选择性好、成本低,适宜工业化放大等优点,既可以减少药物合成中“三废”的排放,实现药物的绿色合成;又能大大降低(S)-4-氟亮氨酸乙酯生产成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及市场前景显著。

负责人:肖功年

E-mail:xiaogongnian@zust.edu.cn所属研究所:食品健康研究所

针对中国宝宝身体素质、母乳成分、老年人身体变化等基础上,探索营养健康乳粉智造关键技术研究意义显著。成果集聚团队10多年产学合作成果,实施了精准营养调控,开发了抗过敏、提高免疫力、辅助睡眠、辅助记忆、延缓肌肉衰减等功能性产品,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

2、应用对象:政府部门、食品企业等。

针对配方乳粉加工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开发了离心除菌、真空配料、密相输送、高纯蒸汽直接喷射、微胶囊化等关键技术。

项目在合作单位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产业化,可针对特殊膳食和特殊营养需求开展合作,市场前景广阔。

探明了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共同发酵特性,明确了混合菌株发酵过程品质变化规律与调控机制,主体风味物质双乙酰含量精准控制在12-18mg/L,在国内首次结合冷链控制技术探索“真鲜奶吧”互联网+融合技术,通过模拟运输过程以及大数据远程控制技术,实施跨界融合技术创新。

部分提高凝固性发酵控制技术不仅在风味发酵乳中推广,也可在乳饮料中实施推广,市场前景广阔。

负责人:何光华

E-mail:heguanghua8888@126.com所属研究所:食品健康研究所

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泌乳期共计1464例母乳的脂质组成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涵盖脂类组成、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sn-2位脂肪酸组成和磷脂组成的母乳脂质数据库;基于母乳脂质数据库,分别从脂类组成、脂肪组成、甘油三酯sn-2位脂肪酸组成及磷脂组成四个方面进行了脂质母乳化技术研究,成功开发新一代脂质母乳化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经临床验证具有显著软化婴儿粪便、促进婴儿肠道对饱和脂肪酸和钙吸收的营养功效及预防食物过敏及肠道感染的效果

2、应用对象: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

1)初步建立母乳脂类组成、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sn-2位脂肪酸组成和磷脂组成的母乳脂质数据库;

2)利用MATLAB工具箱中的线性规划函数,通过优化实现了脂肪酸组成、脂类组成、甘油三酯sn-2位脂肪酸组成和磷脂组成母乳化,解决当前国内脂质母乳化技术相对落后的问题;

3)建立脂质氧化稳定性快速测试方法,实现成分复杂的粉末产品货架期的快速预测。

该技术在贝因美公司实现产业化,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63816万元,利税9856万元。

负责人:毛建卫

率先提出了植物酵素(PlantJiaosu)定义、中英文命名,开发了工业化生产植物酵素发酵菌种及菌剂、研究了植物酵素多元复合菌协同发酵与定向转化稳定化工艺和多参数发酵过程监测技术,建立了植物酵素品质评价指标体系。项目成果在江西仁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中恩(天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黎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进行中试转化并规模化生产,建立了蓝莓酵素、金银花酵素、黑蒜酵素等产品生产线12条。该成果在6家企业中应用推广,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0.0882亿元,新增利润1.8014亿元。获得2022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2年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二等奖,2020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篇论文获2021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1篇入选2020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领跑者5000”。

2、应用对象:以植物资源为原料制备的产品可用于食品、功能性食品、化妆品、保健食品及配料或添加剂。

3、技术创新性或技术关键点:属于植物全生物利用的典型代表,实现植物资源的高值化和全质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为植物资源中的活性成分梯度提取。

4、市场及效益分析: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好,产品可用于多个领域。

负责人:吴元锋

1、成果简介:萝卜硫素(sulforaphane)又称莱菔硫烷,是西兰花中的萝卜硫苷(Glucoraphanin)经黑芥子酶水解产生的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大量的研究表明萝卜硫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抑制癌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抑制肿瘤转移、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炎等作用。因此萝卜硫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抗癌药物,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技术开发的萝卜硫苷、萝卜硫素产品可作为医药和食品保健品原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应用对象:中间体,保健品原料。

负责人:班兆军

1.成果介绍:成果主要针对我国大宗和特色果蔬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对其采后生理病理、贮藏设施、预冷方式、保鲜剂、气调处理、包装材料、物理保鲜、物流设备及管理等环节进行研究,开发出一系列针对不同果蔬的简易、经济、安全、适用的保鲜方案。

2.应用对象:本成果应用于农业科技企业及园区、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

4.市场及效益分析:我国目前果蔬年总产量约9.3亿吨,贮藏量达产量30%计,市场总需求量约3亿吨,损耗率按降低5%计算,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非常可观。该项目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益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社会效益。

负责人:刘士旺

1、成果简介:食用菌的深加工是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延长食用菌产业链的重要方法。本技术根据食用菌风味多样、易加工成粉的特点,将食用菌加工成具有调味功能菌菇粉。

2、应用对象:适用于对秀珍菇、香菇、双孢菇、杏鲍菇、海鲜菇等多种食用菌原料的干燥、磨粉和调配,将其制成风味俱佳的天然调味品。

负责人:吕常江

E-mail:yangtzelv@zju.edu.cn所属研究所:食品健康研究所

1、成果简介:α-葡聚糖是由葡萄糖脱水而成的多糖,被广泛运用于医药、精细化工、石油开采、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在食品领域,α-葡聚糖可以直接加入食品中改变产品的质地,需求量巨大。与日、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发酵生产α-葡聚糖的产率相对较低,仅为蔗糖质量的20%-30%,不足理论产率的64%;且产品质量较次,部分指标达不到欧美、日本药典标准,缺乏国际竞争力,无法实现出口,致使企业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少。本项目开发了一种高效合成α-葡聚糖的食品级重组工程菌株,为提升我国α-葡聚糖的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2、应用对象:医药、精细化工、石油开采、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4、市场及效益分析:α-葡聚糖市场需求巨大,全球每年销售额近二百亿美元。与欧美市场高达8万美元/吨的价格相比,国内α-葡聚糖的价格仅为6万人民币/吨。项目的实施将打破国外高端市场垄断,提升我国α-葡聚糖的市场竞争力。

THE END
1.《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解读为鼓励研发创新、满足临床营养急需,规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市场监管总局依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发布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优先审评审批工作程序》(以下简称《工作程序》)。现就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http://www.kexinzhongxin.com/html/scjdzj/6070.html
2.食品配方设计7步图书在版编目 ( )数据 CIP 食品配方设计 步/刘静 ,邢建华编著 — 北京 :化学 7 . 工业出版社 ,20077 ISBN9787122007285 食… 刘… 邢… 食品加工 配方 Ⅰ Ⅱ ① ② Ⅲ Ⅳ TS205 中国版本图书馆 数据核字 ( )第 号 CIP 2007 104328 责任编辑 :傅聪智 路金辉 装帧设计 :张 辉 责任校对 :腸 亚男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5/0207/12225072.shtm
3.福建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办公事务类职业技能测试考试大纲(试行...2.利润表的编制:能依据账簿或科目汇总表编制利润表报表项目,利润表报表项目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四)项目4(纳税申报部分) ...http://m.chengyikeji.cn/nd.jsp?id=342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预防用疫苗临床前研究技术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适应我国新疫苗研发要求,规范和指导新疫苗的研发工作,结合我国疫苗研究、技术审评工作实际,国家局组织修订了《预防用疫苗临床前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并转发辖区内有关单位。 https://m.gaodun.com/guoshui/654043.html
5.一种黑苦荞食品配方7.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黑苦荞食品配方,配方新颖,原料易得,除保持原成分的营养功能外,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在抗氧化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8.(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黑苦荞食品配方。 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黑苦荞食品配方,其产品制作包括以下步骤: ...http://xjishu.com/zhuanli/02/202110816358.html
1.从零到英雄如何创造一款独家的小吃配方总结来说,想要做出一种独家的小吃配方并非易事,但如果你愿意投入时间和努力去研究、去实践,即使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也有机会让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成为大家口中的佳话。而且,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寻求新的灵感,是任何一个想要成为厨界“英雄”的人必备的情怀与态度。 https://www.cns1n5uue.cn/yang-feng-ji-shu/203685.html
2.从入门到进阶,最新早餐制作指南与技能提升自然科学研究1、误区:匆忙忽略早餐,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一个真实的案例:某人长期忽视早餐,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身体逐渐消瘦,经过调整饮食习惯后,状况明显改善。 2、注意事项: 外,还需注意避免过度烹饪,保持食材新鲜度,适量控制糖分摄入,并注重各类营养的均衡摄入。 http://www.blmsaf.com/post/15313.html
3.小吃配方学传统与创新之交汇点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小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互动的载体。它们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历史,成为研究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小吃配方作为这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食物制作方法,还能激发创新思维,为现代食品工业提供新的灵感。 https://www.gelafhotz.cn/mi-feng-zi-xun/457666.html
4.餐饮进销存酱料怎么做零代码企业数字化知识站制作酱料的基本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原料准备:选择新鲜的原料是制作优质酱料的第一步。常用的原料包括酱油、醋、糖、香料、调味品等。确保所有原料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配方调制:根据不同的菜系和口味需求,确定酱料的配方。可以参照经典配方,也可以根据个人或餐厅的特色进行创新。 https://www.jiandaoyun.com/blog/article/875639/
5.食品研发报告书(精选17篇)食品研发是一个追求创新和改进的过程,它涉及到食品的原料、配方、加工方式等多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我积累了许多经验和体会。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在食品研发方面的心得体会,包括从市场需求的分析到配方的确定等五个方面。 首先,在进行食品研发之前,我会先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市场需求是食品研发的指导方针,只有满足市...https://www.77cxw.com/fl/1025587.html
6.就业与创业指导专刊2016年4期(总第105期)然而珍珠奶茶店的小资本,七成以上的营业毛利,可标准化的作业模式及精简的人力成本,对个人或年轻人创业仍具有相当的吸引力,非常值得有心人的投入。 为应现代人消费趋势与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奶茶店必依循品质(Q)、服务(S)、卫生(C)、效率(E),朝食品研发、经济性与实惠感、多样化、健康性、美食主义的方向...https://www.czzy-edu.com/36/38/725/726/content_11871.html
7.个人创业计划书15篇店面选址:店面选址:大学城滆湖路工程学院因为学校附近没有像样的手机店,而学校内学生对手机的`需求量较大,这里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经营理念及目标 1、为了让客户放心的买到喜欢的手机,本店设计了一条标语:花最合适的钱买最满意和时尚酷炫的手机。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30612214010_2977903.html
8.《食品营养》课程标准食品营养课程分为课堂学习模块和实践转化创新创业两大模块。 课堂学习模块主要采用教学做一体化、任务式教学、自主学习。主要学习内容包括5个项目。食物的消化吸收,基础营养,公共营养,食物营养,食品安全认知。 实践转化创新创业模块主要是在食品公共研发平台,大树食品,健康管理产业学院,学院食堂等校企合作企业完成,主要包括...https://www.lsgx.com.cn/yypr/manage_yypr/tsxbkc_yypr/9562.html
9.生物工程实习报告(精选10篇)产品畅销美国、欧洲、非洲、东南亚、日本、韩国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系国家环境友好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有机酸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单位;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柠檬酸分会理事长单位;公司同时拥有“山东省有机酸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两个省级研发中心。https://www.yjbys.com/shixi/mudi/498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