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畜禽营养概述;饲料营养成分的作用与缺乏症;能量与畜禽营养;
2.掌握畜禽的维持和生产营养需要及畜禽饲养标准;
3.掌握饲料的命名、分类及常见饲料原料的种类、营养特性、利用特点及加工调制;
4.掌握配合饲料的类型和特点;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步骤及原则;
5.掌握配合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步骤;会判断配合饲料产品品质的优劣;
6.会本课程基本技能的操作。
二、课程内容和复习要求
(一)畜禽营养基础
1.熟练掌握微量元素、消化率、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理想蛋白质、酸价、必需脂肪酸、消化能、代谢能、净能的概念;影响畜禽消化率的因素;缺水后果;小肽的生理功能,氨基酸种类、特点,提高蛋白质转化效率的措施,反刍兽利用尿素的机制;糖类生理功能,粗纤维的合理利用;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过程;钙磷的生理功能、缺乏症,必需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与典型缺乏症;维生素A、E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B族维生素典型缺乏症;
(二)畜禽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1.熟练掌握营养需要、饲养标准、维持需要、基础代谢的概念,饲养标准的指标、表达方式和应用原则;畜禽维持需要的意义,影响畜禽维持需要的因素,畜禽生长营养需要及影响其的因素,影响肥育效果的因素,繁殖母畜的营养需要,泌乳的营养需要,蛋的成分,产蛋的营养需要。
2.掌握营养需要的测定方法,饲养标准的分类、特点、作用;畜禽生长的一般规律及利用,肉的成分及肥育营养需要的特点,肥育的营养需要,营养对繁殖的影响,种公畜的营养需要,乳的成分与形成、营养对泌乳的影响,毛的成分,产毛的营养需要。
(三)饲料及其加工利用
1.熟练掌握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饲料添加剂的概念;青贮的意义及一般青贮的原理,常规青贮步骤、青贮饲料的品质鉴定及利用;粗饲料生石灰碱化法处理步骤,粗饲料氨化窖法处理步骤;植物蛋白质饲料的种类、营养特性及利用特点,尿素的喂量、喂法与中毒及其防治;饲料添加剂的作用、分类,营养性添加剂的种类特点及非营养性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
(四)饲料配方设计
1.熟练掌握日粮、饲粮、饲料配方、配合饲料、试差法的概念,设计饲料配方基本步骤;对角线法设计全价配合饲料配方的步骤,由全价饲料配方推算出浓缩料配方及直接设计浓缩饲料配方的设计步骤;确定预混料活性成分添加量的原则,原料与载体的选择;复合预混料的配方设计步骤。
2.掌握配合饲料的种类及特点,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及注意事项;代数法设计全价配合饲料配方的步骤,试差法设计全价配合饲料配方的步骤;反刍兽浓缩料配方设计的步骤;预混料的分类、活性成分的需要量,微量元素预混料和维生素预混料的配方设计步骤。
3.会用对角线法和代数法设计全价配合饲料配方,会用试差法设计全价配合饲料配方;能由全价饲料配方推算出浓缩料配方。
(五)饲料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1.熟练掌握原料清理操作步骤;粉碎粒度的要求,粉碎的方法,粉碎的操作过程;配料工艺特点,电子秤的操作使用;饲料混合过程及对混合机的技术要求、影响混合质量的因素;颗粒饲料的优点,制粒工艺流程,颗粒饲料的主要质量指标。
2.掌握原料接收工艺,原料接收设备配置,原料接收程序,原料清理设备;粉碎的目的、粉碎对动物的影响,粉碎的工艺及设备配置;配料计量分配设备,电子秤的特点;饲料混合机的分类,混合工艺特点、流程;制粒过程,制粒设备,制粒机组的操作过程;配合饲料加工工艺及其对饲料产品质量的影响,衡量配合饲料的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