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1)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对培养基作出的最关键的调整是_______________,若还需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需作出的调整是____________。
(2)从培养基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的同化类型为__________。该培养基能否分离筛选出大肠杆菌?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紫外线可对空气进行灭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尝试纯化大肠杆菌,其中一个平板的菌落分布如上图,推测该同学接种时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鉴别将蛋白胨换成尿素将伊红美蓝换成酚红异养型不能,原因是培养基中的碳源种类很多,可供多种微生物生存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破坏DNA的结构涂布不均匀
【解析】试题分析:培养基按其特殊用途可分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是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鉴别培养基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使培养后会发生某种变化,从而区别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的培养基。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由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种接种方法。
(1)伊红美蓝是鉴定大肠杆菌的试剂,因此该培养基从用途上属于鉴别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则需要保证培养基中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即将蛋白胨换成尿素;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使用酚红指示剂。
(2)大肠杆菌需要从培养基中获得碳源,因此其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由于表格中的培养基中的碳源种类很多,可供多种微生物生存,因此该培养基不能分离筛选出大肠杆菌。
(3)微生物培养时,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感染;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让蛋白质变性,同时还能破坏DNA的结构。
(4)由图乙可知,该同学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但菌落比较集中,没有很好的分散开来,可能是涂布不均匀导致的。
【题目】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B.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利的
C.自然条件下,生物的突变率是很低的
【题目】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公园中的花卉B.一个牧场里的家禽
C.一条河里的鱼D.一个蜂巢里的蜂
【题目】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
A.个体B.系统C.器官D.细胞
【题目】下图为人的ABO血型决定示意图,其中IA、IB、i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且IA、IB对i为显性,H、h位于19号染色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IA、IB、i基因之间互称_____基因,与H、h基因间遵循____________遗传定律。
(2)一表现型为O型血的个体,基因型的___种可能。
(3)一对基因型为HhIAi和HhIBi的夫妇,生出表现型O型血孩子概率是______。
(4)据报道,1957年在印度孟买,一名O型血男子与一名A型血的女子婚配,生了一个表现型为AB型的儿子,该儿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
【题目】请回答: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向光性实验,A放在暗箱中,B放在左侧有孔的暗箱中,C切去胚芽鞘尖端,D在切去尖端的切面上放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并将其胚芽鞘放在圆盘上匀速旋转。(注:所有暗箱均固定不动)。
(1)向光弯曲生长的是___________。
(2)直立生长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___________。
【题目】如图三条曲线代表了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动物数量易变程度及冬眠动物比例在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中的变化趋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①③分别代表动物物种多样性程度和数量易变程度
B.图示生态系统中热带雨林的物质能量循环速率最快
C.进入冬眠状态的动物细胞中自由水的比例明显上升
D.常用标志重捕法或样方法调查温度落叶林动物的丰富度
A.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生物膜系统
B.图甲为主动运输、图乙为协助扩散,故两种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C.图甲物质由膜外运输到膜内过程中一定消耗氧气
D.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
【题目】细胞破碎后,各种蛋白质就会释放出来,再根据蛋白质的不同特性进行提取。下列关于蛋白质抽提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