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迎"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开幕的日子里,由上海食文化研究会主办,上海食文化研究会营养与药食同源专委会协办的2024“饮食与健康论坛暨营养与疾病防治学术会”,日前在上海社科会堂成功举办。
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刘晓敏会长主持会议并致辞,“自我保健”杂志社王震常务主编、南京市政府驻沪办、贵阳市政府驻沪办代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海工委、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品牌委、上海自贸区外高桥集团外联发U贸通平台、中国同济生物医药集团、上海微谱检测科技集团、百荟大生物科技集团等机构与单位领导和与会代表,约200人出席会议。
图为:上海食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晓敏主持会议
图为:《自我保健》杂志王震主编在讲话
大会设置主旨论坛、专题论坛与圆桌论坛。与会者围绕当前的营养与疾病防治、国际先进营养学观点与中国传统医学的结合、营养与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慢性病的非药物干预,以及药食同源的商业实践等,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深度探讨。
图为:上海食文化研究会营养与药食同源专委会主任冯亮教授在演讲
药食两用是指某些物质既可以当作食品原料用于各种食品,又可以当作药物治疗疾病,这一概念源自中国传统医学。这些作用使得药食两用物质在慢性病防治、健康管理和养生方而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五千年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所在的内涵。
药食同源是传统中医药学重要理论,它传承数千年,在民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药食两用的物质往往具有特定的性味归经,能够针对人体的不同病症进行调养。通过合理搭配和食用这些物质,可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同时,中医食疗也强调情志调治与食疗相结合,通过调节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来增强食疗的效果。
据悉,药食同源食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巨大,在海外市场更是前景广阔。在本次论坛的推动下,上海自由贸易区外联发商务咨询U贸通平台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海外工作委员会在会上达成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推动中国药食同源品牌出海,促进中国饮食文化及本土品牌光耀全球。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地理标志食材,助力发展药食同源新质生产力。中共云南省盐津县委驻浙党工委书记李关雄和吉林省通化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原主任杨建华,他们积极为家乡地标食材代言,让“云南盐津乌骨鸡”和“吉林通化人参”在圆桌论坛交流环节碰撞出最新的火花,并引起了与会者们的热烈反响。人参+乌骨鸡药食同源的新组合,为未来打响上海大市场蓄势待发。与此同时,大会还为各与会嘉宾创造了商业资源对接机会,为广大企业提供了展示自身品牌形象和寻找合作的平台。
图为:“地标好食材助力药食同源’路演情景
本次会议,通过了药食同源理念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密切了医学、营养学、食品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共同研究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以中欧一带一路药食同源健康产业研究院为平台,推动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化。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模式,不仅加速了新知识的产生,更是饮食营养与慢性病防治的科学践行,为世界各国民众的健康作出贡献。同时,通过这次论坛,也使人们看到,中国的药食同源食品将是个千亿级的市场,“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