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梳理A股上市公司具体产能布局,其中驰宏锌锗锗产能占全球1/3,中国铝业金属镓年产能200吨。
消息刺激下,在出口管制公告发出次日,云南锗业、福达合金、驰宏锌锗开盘后均触及涨停,云南锗业和福达合金更是在此后获三连板。截至本周五收盘,云南锗业累计最大涨幅已经超50%,福达合金累计最大涨幅接近50%,驰宏锌锗累计最大涨幅22%。
海外急忙锁单囤货致价格飙升国内锗、镓生产商坐拥资源绝对优势下游芯片、激光器等企业有望“渔翁得利”
资料显示,锗和镓都是半导体行业的主要原料,锗与硅一样属于第一代半导体的代表材料,第一颗芯片便由锗制成。而镓被看作“半导体工业新粮食”,砷化镓、氮化镓和氧化镓均为半导体的代表材料。
我国在镓、锗两种金属矿产的储量和产量上均占据全球领先地位。根据公开数据,中国镓的储量和产量占全球比重约90%,世界第一;锗储量占全球比重约40%,锗产量全球占比约70%。
自管制公告发出迄今虽不到两周,但镓、锗市场已经闻风而动。据媒体(中新经纬)报道,有锗废料回收从事者表示,国内生产金属锗锭的厂家已经接到较多结算单忙到不行,海外客户均想尽快拿货,一些下游客户甚至已锁定了未来两年至三年的长期购买合同。同时,全球最大的镓采购商近期表示,其客户正疯狂囤积该公司使用镓金属生产的特殊半导体晶圆。
需求火爆自然带动价格飙升。公开数据显示,镓的报价在上周五涨至每公斤326美元,周内飙升27%。锗的市场报价已经突破万元大关,7月7日金属锗99.999%min出厂含税价10000-10100元/千克。招商有色刘文平在7月10日研报中表示,国内金属价格预计在短暂的出口窗口期短期走升。
在布局企业方面,镓因常以微量元素与铝、锌等矿物伴生且主要存在铝土矿中,所以大部分布局企业为氧化铝厂商。当前国内氧化铝厂有金属镓生产业务的企业主要包括中国铝业、杭州锦江集团、珠海经济特区方源有限公司、东方希望、三门峡铝业等。全球大型氧化铝生产商中国铝业近日在互动平台透露,公司当前金属镓产能约200吨/年,2022年金属镓产量为146吨。
对于后期管制生效后的市场,招商有色刘文平认为,国内原材料价格或因供应过剩承压下行,海外或因供应短缺而价格上涨,导致国外原材料价格高于国内价格,国内下游产品因成本优势而竞争力提升。
据悉,长光华芯、中科院苏州纳米所日前共建联合创新体以加速推进国产氮化镓激光器芯片产业化进程。三安光电近日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还在等待政策细则,无法判断影响,目前中国拥有第三代半导体最大的应用市场,这对国内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大厂来说是利好。
半导体迭代下的A股“镓族”势力:锗业龙头跨界氮化镓衬底氮化镓吸引国内企业扎堆布局第四代半导体氧化镓研发走在前列
在当前半导体制造中,虽然硅占有当之无愧的主导地位,但现代芯片制造实际正逐渐超出硅的范围。这当中,镓的化合物砷化镓、氮化镓、氧化镓相继出现,接连成为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半导体新星,并且均为本次出口管制的名列中。
具体来看,砷化镓作为第二代半导体,具有电子迁移率高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5G通信、数据中心、新一代显示等领域。据悉,云南锗业子公司云南鑫耀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砷化镓晶片(衬底)等,砷化镓晶片产能为80万片/年(2—4英寸),目前砷化镓晶片生产线已完成部分6英寸规格生产线的改造,并有小批量的交货。此外,海特高新下属参股公司的磷化铟、砷化镓等产品实现量产并持续向客户供货。乾照光电生产的三结砷化镓太阳电池可用于航天领域。
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GaN)化合物可用于手机、电脑的LED显示屏等领域。浙商证券在近期研报中指出,氮化镓凭借其更宽的禁带宽度等优势,随5G通信、数据中心等下游产业进一步发展,有望放量提价。根据集邦咨询预计,2026年全球GaN功率器件有望达13.3亿美元。在英飞凌、DBHi-Tech等国际厂商扩产的同时,国内企业方面,三安光电、华润微、英诺赛科、赛微电子、珠海镓未来等厂商等加速布局氮化镓并推进产品落地和商用。
在氮化镓之后,便是正慢慢受到重视的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氧化镓。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氧化镓在市场对性能好、损耗低、功率密度高的功率器件需求不断释放背景下,10年后将直接与碳化硅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