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国人的养生意识越来越强,市面上出现了层出不穷的绿色、促健康的食品,可有些商家为了牟利,将产品进行了虚假宣传,或直接造假。
那些披着“促健康”食品的外衣,却在销售“伪健康”的假冒物,不仅会使人肥胖,还能给人体造成伤害。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几种食品骗局有哪些呢?它们的真面目又是什么呢?
造假果蔬冻干
一直以来,果蔬冻干营销的手段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将新鲜的果蔬瞬时脱水。
而这样不仅完美保存了蔬果的营养物质和维生素,还方便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以补充营养。
对年轻人来说,果蔬干的宣传方式正中他们的下怀。
由于现在生活的快节奏,年轻人不能够按时吃饭,有时连水果也吃不上。
为了填饱肚子,保持营养,年轻人便选择了果蔬冻干。
然而,这些造假的果蔬冻干只是打着水果蔬菜的名义在“招摇撞骗”。
一些果蔬冻干制造商为了节省成本,会把果蔬丢进锅里低温油炸,来使蔬果里的水分消失,达到油脂浸润果蔬的目的。
但是这样带来的坏处更显而易见,果蔬在进行油炸后,里面的营养成分和维生素会被破坏,还能增加果蔬的热量。
从而导致人体的肥胖,使营养丰富的果蔬成为“垃圾食品”。
“人造肉”“素鸡”等油炸豆制品
吃惯大鱼大肉的人,会想着吃点素食来减少一下身体上的负担,但是又无法拒绝肉类食物的魅力,于是,一些“人造肉”、“素鸡”等豆制品便出现了。
而那些油炸豆制品不仅在味道上像肉的口感,还标榜了素食低脂健康的“大旗”。
于是,注重养生的人便加入了购买豆制品的大军,这些油炸食物渐渐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健康美味。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造假“仿肉”的油炸素食,其实是大油的重灾区。
而且那些造假生产商为了使豆制品在外观和口味上更像“肉”,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食盐、白砂糖、植物胶等。
经过这么多配料的添加,这些油炸豆制品的营养会大打折扣。
如果大家买回家再进行二次加工,比如爆炒、油焖等,那油脂和盐分的比例会更高,这些看似健康营养的豆制品,也变成了危害人体健康的食物。
一旦长期食用下去,能大大增加脂肪类疾病,造成血管堵塞,糖尿病等。
橄榄油
橄榄油在过去是有钱人的首选,他们认为橄榄油健康,比普通的食用油营养价值更高。
橄榄油在欧洲国家,还被叫做“液体软黄金”,当时的橄榄油非常昂贵,卖一桶就能让人发财。
到了现在,橄榄油的价格还是只增不减,因为价格贵,很多普通人便对它敬而远之。
可是,一些商家动起了坏心思,他们将不明液体混入油橄榄果实里,然后进行压榨制成假油,有的甚至连油橄榄果实都不添加。
而这种成本低廉的造假橄榄油,又被生产商打着优质、特级等旗号,向消费者高价售卖。
这种暴力的销售手段,使制造商赚到了无数的昧良心钱。
但这些扰乱食品市场安全的乱象,给人民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损伤。
无糖食品假象
无糖食品的出现给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起初在无糖产品流入市场时,生产商一直秉承着减肥、低脂、糖尿病人可食用的理念。
为了增加无糖产品的口感,许多生产商将麦芽糖浆、代糖、玉米糖浆等加入到无糖商品里。
如果一旦有人举报他们,他们便会说国家规定,每100g里的产品里可以加入不超过0.5g的糖,他们并没有超标。
这种钻法律空子的商家,人们实属拿他没办法。
可一旦糖尿病患者或其他不宜食用含糖产品的人,长期吃这些假无糖产品后,结果会怎样呢?
含香精的大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今年的315打假?当时里面曝光的泰国香米使很多网友受到了震撼。
所谓的造假泰国香米,其实根本不是外国进口大米,是加入香精的国内毒大米,为了造成消费假象,生产商不惜损害自己同胞的生命。
而经过统计,我国从泰国进口过来的大米,连一千吨都没有。
如果人们经常食用这种香精大米,会导致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混乱,造成失眠、头痛等一系列过敏反应。
“山寨”茅台酒
贵州茅台作为国有企业,竟然还有人敢造假。
一个朋友告诉我,有些人会以重价购买茅台的空瓶子,可他们不是为了收藏,是为了进行假酒的倒卖。
更有甚者会先卖给消费者一些真的茅台,然后等你上钩后,再将贴着假标签的假茅台卖给你,而他们赚的,便是这中间的巨额差价。
这就导致一些贪小便宜的消费者,最后成为替别人“戴袈裟”的局面。
而近年来,中国人因为长期喝假酒造成的悲剧有很多,同样,喝了假茅台酒的人,身体也会因此受到损伤。
比如胃出血、肝脏损伤、造成抽搐,造成精神低迷等神经系统的损伤,严重时还可能影响生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