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烟台消费投诉十大热点发布!预付式消费成老大难
热点一:预付式消费问题仍然突出
2021年,从全市各级消协组织处理消费者投诉情况数据看,健身卡、洗浴卡、餐饮卡、家政卡、美容美发卡、代金券等预付款消费越来越多,但因疫情原因许多商家关门,充值卡被“擅自缩水”、商家卷款跑路、“办卡容易退卡难”等问题屡禁不止。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商家往往以免费试用、高额折扣优惠、虚假夸大宣传商品和服务质量等为诱饵吸引消费者购买预付卡,却不履行承诺;办卡手续不规范。办卡时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或协议,经营者只提供一张卡片,主要证据都掌握在商家手中,发生消费纠纷后消费者难以提供有力的证据,给依法维权带来困难;“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商家往往单方规定预付卡的有效期限,常常作出“余额不退”“到期作废”“最终解释权归商家”等不合法规定;单方意愿终止服务合同。经营者发生关门歇业、更换经营者、变更经营场所等情况,不能继续提供服务,也不采取其他善后补救措施,更有不法经营者关门走人、卷款跑路。
热点二:汽车投诉持续上升,新能源汽车举证难
热点三:校外教育培训退款难
“双减”政策减轻了消费者家庭负担,纠正了教育培训行业的乱象。但校外培训行业转型过程中也产生大量消费纠纷。
热点四:装饰装修缺失诚信
热点五:家电质量尚需提高
近年来,各类小家电、智能家电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但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短板明显。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部分智能家电功能与实际不符、故障频发、部件不予保修、维修成本高;迷你洗衣机、迷你烤炉、迷你冰箱等小家电质量参差不齐、维修困难、发生问题索赔难;一些网红小家电以低价、新颖吸引消费者,但质量差,使用中容易出现故障,没有3C认证;网购家电产品送货上门后,商家常以包装已拆、封膜破损、已开机使用等理由设置退货退款门槛;家电售后上门检查或维修不及时,不能在承诺的期限内修理完毕。还有的免费安装设陷阱,维修收费混乱,质保期内不留维修记录;非品牌维修冒充品牌售后,高额收费;部分商家不落实延保服务承诺,推销“延保”时与“三包”混淆,“保修”并非免费“包修”。
热点六:快递物流仍需规范
网络购物带动了快递业务的迅猛发展,但其安全性、时效性、规范性距离消费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热点七:电信服务质量不高,智能客服不智能
热点八:老年消费多为圈套
老年人消费投诉主要集中在购买保健食品、接受保健服务、购买收藏品等方面。
主要问题有:不法商家迎合老年消费者的保健消费需求,通过采取养生讲座、“专家”访谈、有奖听课、低价旅游、“专家”坐诊、免费体检等手段,欺骗和诱导老年消费者盲目购买高价保健品;常见的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等养生保健机构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从业人员不具备从事保健服务的资质,服务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导致“养出”一身病,美容变“毁容”,人财两空;经营者利用老年人信息不对称,推销所谓的收藏品,欺骗消费者,非法牟取暴利。销售企业智能客服入口隐蔽,难以找到,或者操作复杂,对老年消费者不够友好。
热点九:物业服务问题突出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高收费、低服务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物业公司在小区内各种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依然采取高收费,消费者反映强烈;物业服务不规范:物业公司服务标准不高,解决问题不及时、推卸责任问题严重;物业收费标准不透明,部分物业公司未经过业主委员会、业主大会同意利用业主公用部分进行有偿服务,获取高额利益不公开,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热点十:食品安全有待加强
食品安全事关千家万户,关系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但仍有一些不法经营者唯利是图,损害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经营者以次充好,掺杂掺假,甚至售卖过期、霉变食品、“三无”食品等;夸大宣传,比如宣称低卡食品,实际远超标准要求等;夸大保健食品功能,比如宣传预防或者治疗疾病;食品质量不合格,造成腹泻、中毒等人身伤害;一些社区团购出售低价食品,无检疫证明,进货渠道不明,存在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