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茶饮品牌茶百道被曝光存在随意更换标签日期的问题。这一行为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茶百道作为一家知名企业,为何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这背后无疑暴露出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漏洞,以及对于食品安全法规的忽视。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诚信经营的原则,更是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
2.梅菜扣肉原料竟是劣质槽头肉当地人称:这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据央视3·15报道,近年来,预制菜销售火爆,“梅菜扣肉”成“顶流”。安徽省阜阳市是梅菜扣肉预制菜的主要产区之一。
记者接到举报,当地有个别企业用未经严格处理的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预制菜。槽头肉,是指猪头与躯干连接部位的肉,由于槽头肉上淋巴较多,在日常生活中也被称为淋巴肉。因为含有大量淋巴结、脂肪瘤和甲状腺,属于猪肉中必须进行严格“整修”的部分,是猪肉中公认品质差,价格低的部位。正常五花肉批发价格在一斤12元左右,而未经严格处理的劣质槽头肉批发价一斤仅3元左右。
不少商户透露,用处理不干净的劣质槽头肉替代五花肉做梅菜扣肉预制菜,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在多个预制菜生产企业看到,车间内摆满了用槽头肉做好的熟肉制品。在安徽厨先生食品有限公司的院子里,露天摆放着大量的冷冻槽头肉。有的甚至丢掉了外包装,肉完全暴露在了室外。室内,有工人将加工好的劣质槽头肉进行切片,有工人用槽头肉和梅菜进行装碗封装。
在调查过程中,这些梅菜扣肉预制菜企业的负责人表示,随着预制菜销售的持续火爆,他们的生意成了香饽饽,产销两旺,一年到头,从早到晚忙不停。
槽头肉到底能不能吃?
首先,猪脖子肉≠淋巴结。很多人会将二者画上等号,以为猪脖子都是淋巴结。其实,淋巴结和猪脖子是两个概念,淋巴结分布于全身的各个地方,并不仅仅是脖子上独有,只是在猪脖子上比较集中。
其次,淋巴结并不都有毒,病变的淋巴结才有毒。淋巴结在动物身体当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它是动物体内过滤病原体的器官,可以将淋巴带来的病原微生物全部扣留下来,拒绝它们进入到血液循环中,可以将它理解成是动物体内的一个“过滤装置”。只有已经发生病变的淋巴结才会有健康威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236-2019)畜禽屠宰操作规程生猪》要求,对屠宰后的猪必须进行“整修”:整修可视病变淋巴结、摘除肾上腺和残留甲状腺等。只要去除了,就可以保障安全。
总的来说,并不是说所有的猪脖子都不可以吃,只要经过了规范屠宰且检疫合格的猪脖子肉,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现在大家之所以不吃,其实主要是因为槽头肉不好吃。
本次“315”发现的问题主要是不法厂家以次充好以及严重违反食品生产卫生标准的问题。
第一,原料不达标。此次案例中,企业生产使用的原料肉类,有部分槽头肉确实可能存在没有规范“除三腺”的过程,是不合格产品。不管是用于预制菜还是其他食品,只要流入市场就是违规。
第二,企业生产过程不规范。食品安全生产都必须遵守相应的良好生产规程,但是从节目曝光的情况来看,这家工厂环境、原料堆放等脏乱差的情况,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违规行为。
不过,这些并不是预制菜独有的。任何食品企业,如果生产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原料,生产过程也不符合良好操作规范的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不合格的,应该严厉处罚。
据报道,国务院食安办、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严厉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
3.茉酸奶:雪糕浆制作的真相
茉酸奶作为一款备受喜爱的酸奶品牌,竟然被曝光使用雪糕浆制作。这一真相让消费者大呼惊讶。事实上,雪糕浆中含有大量糖分和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并无益处。而酸奶作为一种健康的乳制品,本应选用优质原料,注重营养价值。然而,茉酸奶却选择了低成本的雪糕浆,这无疑降低了产品的品质,也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产生疑虑。
4.夸父炸串:隔夜食材再利用的风险
炸串作为一种街头巷尾的美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然而,晚会曝光了夸父炸串存在隔夜食材再利用的问题。这无疑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巨大风险。隔夜食材易滋生细菌,引发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
尽管商家为了节省成本,可能会选择再次使用隔夜食材,但这种行为严重忽视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炸串作为一种直接入口的食品,食材的新鲜程度和卫生状况至关重要。晚会曝光的问题警示我们,舌尖上的安全不容忽视,食品企业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确保消费者的健康。
5.淀粉肠的制作:鸡骨泥的替代品
淀粉肠作为一种常见的肉类制品,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晚会曝光了淀粉肠制作中使用鸡骨泥替代肉的问题。这一行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而且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6.听花酒涉嫌夸大其功效
然而通过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官网查询,听花酒提交的《酒精和凉味剂的组合物在调节性功能、保护心脑血管系统、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肿瘤、提高免疫及睡眠质量上的用途》在国家处理状态一栏显示空白,负责这份专利代理人解释:谁都可以申请公布自己的所谓发明专利,但能不能被认定为专利,则是另一回事。
媒体报道截图
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也削弱了人们对食品行业的信任。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呼唤企业诚信经营,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此外,消费者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学会辨别优劣,维护自己的健康。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食品安全问题不再成为社会痛点,还消费者一个安心、健康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