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一年一度的两会正式拉开帷幕,3月5日上午2024政府工作报告举行。在今年的两会中,食品安全、食品科技创新、大健康产业发展等皆有所提及。中华民族自古拥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和饮食结构,中国人常说病从口入,有食品营养专家也指出“食源性疾病已经成为中国头号的食品安全问题”。事实上,目前中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大多都与食品安全问题有关。
PART01
两会关于食品安全的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在议案中提出,应当充分发挥预制菜行业对促进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应加快制定预制菜领域统一国家标准,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PART02
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身心健康问题,同时对参与国际农业乃至食品产品的贸易竞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接二连三爆出社会食品安全问题。
PART03
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针对我们目前在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01
管理权限要清晰、责权要分明
02
加强管理,引导健康消费
03
加强食品安全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
04
依靠科技创新持续提升食品质量
传统食品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风味、营养、健康需求,就要依靠科技创新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促进传统食品生产现代化;要依靠科技创新把经验变成科学,把手艺变成工艺,把人工操作变成智能控制,食品产业的现代化才会越做越好。
05
建立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加强对食品安全的有效控制
06
建立市场准入制
目前,在我国的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已建立了一批面向全国的大型安全食品批发市场,所有商品需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场销售,并实行安全食品市场准入制,对不符合绿色安全要求的食品限制进入市场。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已试行市场食品准入制度,并将在全省大中城市全面推行,所有上市的食品必须领有合法的“身份证”才能上市销售。
1.茶百道随意更换标签日期的背后
知名茶饮品牌茶百道被曝光存在随意更换标签日期的问题。这一行为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茶百道作为一家知名企业,为何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这背后无疑暴露出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漏洞,以及对于食品安全法规的忽视。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诚信经营的原则,更是对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
2.梅菜扣肉的秘密:劣质槽头肉的使用
梅菜扣肉是一道广受欢迎的美食,然而,晚会曝光了其背后的秘密。原来,一些餐馆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槽头肉作为原料。这种肉不仅口感差,而且可能存在卫生安全问题。餐馆在制作过程中,竟然将劣质肉经过加工处理,变成了看似美味的梅菜扣肉。这让消费者无法接受,也让人对食品安全感到担忧。这道菜的制作过程无疑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也揭示了餐馆在食材选购上的不负责任。
3.茉酸奶:雪糕浆制作的真相
茉酸奶作为一款备受喜爱的酸奶品牌,竟然被曝光使用雪糕浆制作。这一真相让消费者大呼惊讶。事实上,雪糕浆中含有大量糖分和添加剂,对人体健康并无益处。而酸奶作为一种健康的乳制品,本应选用优质原料,注重营养价值。然而,茉酸奶却选择了低成本的雪糕浆,这无疑降低了产品的品质,也让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产生疑虑。
4.夸父炸串:隔夜食材再利用的风险
炸串作为一种街头巷尾的美食,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然而,晚会曝光了夸父炸串存在隔夜食材再利用的问题。这无疑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巨大风险。隔夜食材易滋生细菌,引发食物中毒等健康问题。
尽管商家为了节省成本,可能会选择再次使用隔夜食材,但这种行为严重忽视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炸串作为一种直接入口的食品,食材的新鲜程度和卫生状况至关重要。晚会曝光的问题警示我们,舌尖上的安全不容忽视,食品企业必须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确保消费者的健康。
5.淀粉肠的制作:鸡骨泥的替代品
淀粉肠作为一种常见的肉类制品,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然而,晚会曝光了淀粉肠制作中使用鸡骨泥替代肉的问题。这一行为不仅欺骗了消费者,而且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也削弱了人们对食品行业的信任。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呼唤企业诚信经营,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此外,消费者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学会辨别优劣,维护自己的健康。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让食品安全问题不再成为社会痛点,还消费者一个安心、健康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