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糖酒会被称作行业风向标与晴雨表,一切新的变化都在重新定义糖酒会的功能与价值,因此,我们解密2014年春季糖酒会上的各种风向、趋势,也是对2014年食品市场走向的最佳总结与预判。
★趋势之一:农业企业打通“最后一公里”
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参会无疑是一大亮点,本次糖酒会上这类拥有上游产业优势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多。他们或来招商、或来展示品牌,都不约而同地齐聚成都糖酒会。例如,甘肃敦煌种业公司、漯河红方辣椒产业公司、山东慧丰花生等就是这样的代表。上观品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金水告诉记者,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来参会的都很多,大家的参与度很高,内因也在于这类企业正在调整心态,将产品市场化,与消费市场接轨。
打通全产业链成为共识
全产业链是中粮集团提出来的一种发展模式,指由田间到餐桌所涵盖的种植与采购、贸易与物流、食品原料与饲料原料及生化、养殖与屠宰、食品加工、分销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多个环节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系统。全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是两头:上游的种植(养殖)与下游的营销。
品牌农业的“长”与“短”
营销专家李志起指出,与传统企业相比,他们有上游资源的保障,无疑在市场竞争中更有利,“原生态”、“无添加”、“无污染”等都成为他们的卖点。经销商也表示,自己对此类资源型企业感兴趣,而且产品口感也确实不错,但其短板也明显,存在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
李志起认为,首先,这类企业难以将资源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他们往往在自己的资源背景上一笔带过,缺乏在包装、推广和诉求上,对优势进行显性化打造;其次,在产品创新上往往思路不够开阔,几乎是以模仿市场上现有产品为主,缺乏个性化特征。同时,由于农业产业化企业,大多位于偏僻的乡村,企业负责人常常走出去以开放的心态学习,但团队往往难以落地执行他的思路。因此,建议企业应该有“养殖在山里,营销在城市”的思路,需让营销团队走出山沟沟,把营销中心建在目标市场去,才能真正打通这“最后一公里”。吴金水也建议,企业的内部组织体系得与市场化步调配套,尤其是建立营销队伍,是重中之重。
★趋势之二:90后的小食代
在本届糖酒会上,针对90后这一年轻群体开发的产品已然形成风潮,集中体现在产品周期短的休闲食品品类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有:深圳富锦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发呆”酥脆粗粮派、草莓燕麦片巧克力派、深圳市俞家三千金食品有限公司出品的“无所味”系列熟食,强调“只要我喜欢”,以及“小食代”系列膨化食品,主张传递“青春的味道”等等。
大小企业,各有妙招
事实上,中小企业由于企业体量小,转型更快,能够更快地针对90后打造专属的产品名称和品牌定位。而大企业大品牌想要达到同样的目的就得走另一条对话和沟通的道路。
2013年7月底,可口可乐推广昵称瓶,把瓶子也作为一种新媒体,把接地气、接近年轻人的文化体现在瓶子上,可以表达年轻人的一种态度,让90后乖乖买单。
而在2014年年初,蒙牛优益C也多了一种新的味道,“无肉不欢”、“你是我的菜”、“哥请客”、“姐今晚有饭局”等这些当下正流行的语录,出现在了该产品的新包装上,让其有了丰富的“性格”。“从蒙牛更换产品包装可以看出,蒙牛正在不断创新营销方式,迎合现在年轻人的品味,吸引年轻的消费群体。”乳业专家宋亮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喜欢调侃和卖萌,蒙牛的创意正是迎合了当下年轻人的猎奇心理。”
如何“搞定”90后
搞定90后这个话题已经不算新鲜了,各行业都有企业在针对这个群体做产品研发和市场定位。这一群体的价值观、消费观带着极其强烈的个性因素,消费能力强,严重依赖网络,敢于尝试新事物,特别是他们更注重消费和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追求产品或服务与自己情感体验的一致性,反对说教。这都是他们鲜明的标签。
2012年被称为90后入职元年,从那时起,每年都有700万90后进入工作岗位,实现经济独立,对于个性化产品的追求更加“肆意妄为”,“月光族”是很常见的;以前的网络依赖是宅在家里成为“宅男宅女”,现在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进步,已经是随处随时上网了;敢于尝试新事物这一点依然保持,喜欢跟风购买,趋向个性、新奇、有态度的产品。
营销专家李志起曾以“搞定90后”的话题为企业支招,在他看来,90后营销需要IN法则:加强互动体验;了解网络了解90后;边游戏边营销。现在看来这样的法则仍旧非常实用。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成长起来,他们将成为食品行业消费的主力军。因此,迎合90后将不再是小众猎奇的行为,而是食品企业必须去研究和实施的课题。
★趋势之三:食品电商大有可为
近几年,食品电商发展可谓迅猛。2014年3月26日下午两点,由糖酒快讯网联合天猫共同主办的“电子商务与产业创新”2014中国酒业首届互联网大会就吸引了近一千人的观众,而主办方原计划的只是三百人的规模;而在食品行业,一场进口食品的高峰论坛也因1号店副总郭冬东的出席讲话引来人气飙升……
电商模式一直在摸索
从黄太吉煎饼走俏到马佳佳走红,电商带给传统行业的裂变效应非常明显,但是,人们也发现了黄太吉实体店里的凄凉,马佳佳情趣用品店最后沦为看客们的拍照景点。在2014年的春季糖酒会上,经历了前几年的试探、摸索期之后的电商平台,开始迎来更理性、更系统,以及更实操的商业操作模式,我们也发现一拨又一拨食品新品类轮番登场,上演电商销售神话。
1号店副总裁郭冬东在本刊主办的进口食品论坛中称,“我们正在构筑‘舌尖上的联合国’,目前,食品在网购渠道的增速非常迅猛,达到了58%,其中,排在前三的分别为进口牛奶、调味品和冷冻食品,它们的增幅大概在150%左右。”
食品电商的发展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长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在消费方式上更加依赖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其次,“中国地大物博,食品电商更能满足人们对跨区域食品的需求。”一位行业人士如此提到——更多的厂商发现,电商平台更像是一方资源整合平台,他们不仅能在这里寻找买家卖货,还能宣传产品树立品牌,甚至与消费者沟通、互动,这是一种“更加好玩”的商业模式。由此,电商成为与线下渠道相呼应的渠道之一。
食品电商O2O模式兴起
在春季糖酒会期间,来自调味品大商北京余氏福翔商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余华明就告诉记者,他正在上线中调网,该网络平台将汇聚包括海天、李锦记、东古、雀巢等品牌在内的两千多个品种的商品,实现餐饮渠道的一站式购齐,与之对应的是线下的终端体验店,这种O2O模式的商业模式正成为食品电商主流。
★趋势之四:进口食品躁动的魅力
第90届全国糖酒会进口食品仍然呈现出火爆的态势。与上一届相比,进口食品展区展出面积增加了约1万平米,增长比例达到15.6%,同时也有更多的海外国家组团参展,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台湾展区大热糖酒会
进口食品优势尽显
而从渠道层面来看,经过记者调查了解,有70%的国产食品经销商都看好进口食品,如杭州禅林食品总经理孙总本次参会只看进口食品、浙江俏咚咚商贸公司董事长王根如则只看台湾产品,像孙总和王总这样的经销商只看进口食品的非常多。进口食品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首先,部分国产产品利润下滑,而进口食品利润相对较高;其次,在二、三线市场,进口食品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可供拓展;第三,部分终端系统开始重视进口食品的销售,使得经销商开始寻找适合的进口食品以保证自己在与终端合作时的主动权。
同时,由于进口食品不同于国产食品的运作方式,使得越来越多的进口食品商开始与国外厂家合作开发更适合国内市场运作的自有品牌产品,也赢得了众多进口商的支持,比如本次深圳金久隆自有品牌“糖豆小子”曲奇、深圳江山宏达的“洋一饮料”、思味思我“莎莎的梦”以及品利的“品利”橄榄油等众多自有品牌都在本次糖酒会上取得了不错的招商效果。
★趋势之五:抱团参展聚合力
据行业人士透露,本届春季糖酒会上部分酒店有近20%的展位未出售,会展中心也有5%-10%的展位未出售,但“冷中有热”,不少企业抱团参展成为本届糖酒会一大特点,比如泉州团企业、西藏食品企业的集体参展、台湾企业的集体参展、国际食品展团,都在以抱团的形式为春季糖酒会增色不少。
西藏展区力争上亿订单
为使西藏特色产品在糖酒会上一炮走红,各参展企业各尽所能、各显神通,除了推出各自的拳头产品之外,还派出了阵容强大的营销团队。据了解,西藏展团不但在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展设有展位,还在武侯祠西藏驻成都办事处设立了体验旗舰店。
据西藏展团承办方、西藏特色产业协会、西藏土特产品展销股份公司负责人介绍,政府组团参展这在西藏历史上尚属首次,也希望借助糖酒会这个窗口,推动西藏地区的招商引资,促进西藏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以最大努力力争在糖酒会抱回订单上亿元。
泉州团有备而来
2013年秋季糖酒会有近200家泉州企业参展糖酒会,首次抱团参展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晋江食品企业也在2014年糖酒会上再次出击饮料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泉州食品产业。
据了解,晋江食品近几年在休闲食品市场上的发展增速惊人,尤其是糖果行业的增速最为明显,比晋江其他食品产业高出至少10个百分点。而从总体规模上来看,泉州食品企业军团已形成独立的食品产业集群,如烘焙食品产业集群、休闲食品产业集群、饮料产业集群,并且这些产业集群每年的销售增速都在10%以上。随着食品行业成长中企业的不断壮大,抱团参展将会逐渐成为中小企业谋求放大效应的最佳选择。
★趋势之六:论坛扎堆,圈子热了
糖酒会被誉为“食品行业第一会”,不少业内人士纷纷表示,糖酒会正在逐渐变成一个厂商交流的平台,而在这种变化下,以圈子为核心的交流火了起来,将糖酒会的功能也做了进一步的延展。
糖酒会“圈子交流”很热闹
3月28日本届糖酒会正式开幕,从3月25日开始,由企业、媒体、行业组织、咨询公司等为主导和组织的各类论坛、活动陆续登场。同时,围绕糖酒会第90届纪念、行业经济形势分析、电子商务、进口食品、投融资合作等主题,糖酒会主办方也推出了20余场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众多主题突出、内容多彩的配套活动和商务活动,丰富了本届会参展、参会客商的选择,提升了与会客商的参会体验。
信息成为最大竞争力
★趋势之七:茶叶新势力来袭
2014年春季糖酒会的食品馆比往年更加热闹——今年的糖酒会增设了几大新的参展品类,比如茶叶专馆、餐饮连锁加盟、品牌农业等,成为了经销商逛展的一大亮点。
以首次参展的茶叶专馆为例,竹叶青、川红集团、蒙顶山茶叶、绿川茶叶、皇茗园茶叶等纷纷参展,主办方还设立独立的茶展活动专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受礼品市场不景气的环境影响,此次参展企业纷纷在价格上放下了身段,高端产品的价格也开始向大众消费价格靠拢,以往“一斤茶几十万元”的炒作也不见了踪影。
而不少“非茶之茶”也同样成为展会上的焦点。苦荞茶、人参茶、花果茶、枫斗茶等等,都不是真正的茶叶,但它们又各具特色和功能性,受到了不同的茶客群体的欢迎。如何营销非茶之茶?它们又怎样与茶叶进行产品上的营销互动?这些都是厂家、经销商要研究的课题。
在本届糖酒会上还有另一大看点,就是大型餐饮连锁企业也首次现身会场招商。如百胜集团携旗下肯德基等品牌强势亮相;还有知名连锁品牌如澳洲亿百葩鲜、台湾拉亚汉堡等也在会展上向客商展现各自品牌的文化理念以及他们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