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经济研评,解析产业变局。2023-09-1212:15
金秋九月,美食飘香。为期三天,以“智变新食代”为主题的“2023中国食品工业品牌博览会暨中国食品产业双循环发展大会(简称CFIB)”,于2023年9月10日在四川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闭幕,来自全国食品工业全产业链企业代表参加了本届博览会。
博览会以“服务产业,融合发展”为宗旨,构筑交流、交易平台,着力于建立利于增强企业发展驱动力的资源整合体系,为行业赋能让品牌更具活力,同时立足中小型品牌培养,快速拉动全球有效资源形成食品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产业升级换代,积极促进食品产业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3中国食品工业品牌博览会作为首个国家级食品工业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博览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指导,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主办,中国糖业协会、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中国罐头工业协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协办,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商务厅、四川省经济合作局支持。本次大会以“服务产业,融合发展”为宗旨,构筑交流交易平台,拉动全球有效资源形成食品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产业升级换代。
本届博览会以主场开幕式、食品产业双循环发展大会、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创新论坛、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新食品产业安全发展圆桌论坛、中国酒庄文化营销创新圆桌对话等主题论坛活动,“馥兰德奖”颁奖、央广购物甄选优品、群众参与的“挑战拳世界”猜拳行令竞技擂台赛、中华大团圆百斤大月饼美味同享等活动精彩纷呈,高潮不断,以“展览+论坛”开创食品工业会展新生态,线上线下共同开启中国食品工业品牌高质量发展之路。
嘉宾云集:
共同赋能食业经济消费复苏
主题论坛+品牌展结合
助力树立大食品观赋能产业大发展
9月8日上午举行开幕式,领导嘉宾及行业协会、优秀食品企业、媒体代表齐聚一堂,见证大会的盛大启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领导致辞,肯定博览会举办对赋能中国食品工业品牌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提振消费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孙宝国院士、屈贤明、王刚、孙健、宋全明、周强、唐奇等专家作“藏粮于技”到“藏食于民”“中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食动中国共建中国食品产业双循环共同体”“中国生态食材食品、生态美食地标助力乡村振兴《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实现”“食品工业不锈钢应用技术及展望”“特色产业如何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功能性酸奶减重和降三高和临床研究”等主题演讲及报告;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社长与优秀企业围绕“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新食品产业安全发展”圆桌对话,解析品质与品牌之道……
酒业创新
新趋势下的新路径选择
9月9日上午,2023中国食品博览会主题论坛——中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本次论坛以“品质消费新趋势”为主题,旨在搭建业界领导、专家学者、酒企、酒商四位一体的沟通交流平台,充分释放各自资源优势,围绕“高品质、新消费、新势力”三大主线,共同探讨中国酒业发展趋势,推进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
9月9日下午,以“奋进新赛道”为主题的中国预制菜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邀请了预制菜行业重量级的院士专家,带来主题为“探索未来味蕾,预制菜风味蝶变”“产学研一体,擎领预制菜产业要素创新”“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助力预制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彩主题,探讨交流新消费时代中国预制菜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创新未来,进一步提升预制菜企业及品牌影响力。
品牌各表其美
展现中国食品工业进发之势
现场,宜宾五粮液股份、西凤酒销售公司、北京燕京啤酒、四川翠宏食品、四川高金食品、广元耕鑫农业、宜宾醒世茶叶、广州里工实业、北京永创通达机械、福海饼业、泉澄精酿啤酒、蓝光饮品等企业和品牌展位上,众多客商交流洽谈合作,共鉴“新食代”变革。
大会对行业技术进步、产品创新、智能制造、消费引导、品牌价值等多方面有突出影响的产品、品牌颁发了“馥兰德奖”,包括“年度最具影响力品牌奖”“年度新锐品牌奖”“年度最佳产品创新奖”“年度最具潜力产品奖”、“年度最佳人气口碑奖”“年度最佳产品设计奖”“行业杰出贡献奖”七大奖项。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轻工业西安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泉麦酒业四川宝耳食品有限公司、江西婺源红酒业有限公司、青州齐鲁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获得荣誉。
四川翠宏食品、四川高金食品、优食谷食品等引领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优秀企业以及代表品牌被授予“玉鼎奖”;新西兰联合制药厂、恒古国际集团、新西兰美利根食品集团等新西兰优秀产品及品牌被授予“华新之星奖”,其中包括“质量口碑奖”“诚信品牌奖”“最具影响力品牌奖”。
中新食品圆桌论坛:
推动两国友谊合作发展
本届博览会的一大亮点是,中新食品产业安全发展圆桌论坛。由中国食药促进会发酵食品专委会执行秘书长叶青主持,就“国内国际双循环中新食品产业安全发展”为话题与新西兰企业家、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社长景曦等嘉宾圆桌对话,交流碰撞观点,赋能新格局下中新食品产业的稳健迈进发展。这也见证中新友谊华彩篇章,携手再启新程,更意味着着中国与新西兰在食品产业经济合作的全面升级。
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社长、新西兰一带一路商务中心总经理景曦表示,非常高兴此次不远万里来到成都参加2023中国食品工业品牌博览会暨中国食品产业双循环发展大会,以媒体身份肩负着与中国媒体之间的活动对接与合作,不断地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促进新西兰和中国的经济贸易的友好发展,这也是两国的共同发展方向,此次通过会展,将新西兰最优质的产品带给消费者,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安全、优质的产品。
“我们将为全球生产最优质的产品。”新西兰联合制药厂CFO兼董事、滕鹏力女士介绍,作为新西兰最具的代表的优秀制造企业,这几年来迎来了飞速发展,尤其中国是联合制药海外最大的市场,目前在中国的出口额占80%,同时在研发上也是倾注巨大的力量,在新西兰、中国和澳洲已拿下了39项专利,此次参加展会,也更加深刻意识到,生产优质的产品是联合制药所遵循的方向。
新西兰GMP乳品公司、北京惠买在线网营养顾问介绍,集团属于电商的综合平台,其宗旨就是“守正创奇,惠人达己”。北京惠买携手新西兰GMP乳品公司,于新西兰原场地罐装羊奶粉,目标提升国人的健康,不仅把优质健康的产品带进中国,还要把健康的理念带给大家。同时,通过集团的渠道,把更好更优质的产品推出来,致力于将国内外优质商品以极致性价比普惠万千大众,让更多的人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在圆桌论坛上,陈小林代表新西兰食品品牌企业宣读新西兰品质宣言:
博览会上,新西兰中华新闻通讯社社长、新西兰食品企业代表接受媒体访谈。
酒庄圆桌论坛:
探索实践中国酒文化新表达
张文学:酒庄有三个概念
从多年的教学与对国外酒庄的考察来看,酒庄本身就是一个包含丰富元素的综合体,酒庄文化不仅充分体现了白酒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也体现着对文化的追求。
张文学认为,所谓酒庄以酒业为主线条,集科、工、贸、文、旅、学等功能的综合体,涵盖一、二、三产业,具有业态、规模、形式的多样性和鲜明的个性化特点。
酒庄文化以酒庄为载体,围绕酒庄的几大基本功能,展示出的酿酒、饮酒、用酒的文化,包括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物质属性就是酒庄范围内的所有物质形态的物体,所谓精神属性就是酒庄模式下新的业务开展方式和生活态度表现。
酒庄营销模式既是回归,也是螺旋式上升,似乎回到了传统的前店后厂式营销模式原点,实质上已经赋予了现代功能的多元化多尺度的特点,每一个酒庄都在尝试构建一个生态产业系统,酒庄业务围绕酒庄基本功能而展开,形成的一种创新的营销模式。酒庄在观光旅游、养老、休闲等各个方面的体现,这些最终会从酒庄酒中体现出其品质。
周劲松:酒庄文化是综合性文化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葡萄酒酒庄文化相对于白酒酒庄文化历史要稍长远一些,但在很多的葡萄酒企业,其葡萄酒庄文化仅仅是表现一个功能性的建筑文化。
作为一个酒庄,它的文化应该多元的,葡萄酒庄除了既有表示建筑形式,其在建筑文化上也有与当地相协调的自然文化景观,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环境。当然还包括其餐饮文化、产品工艺、旅游文化等组成的综合性文化。中国酒庄还需要进行创新设计,增强参与感和互动感,还可以向先进的酒庄表达方式方面借鉴。
陈林:值得打造小而美的特色酒庄
在我看来,一些小酒厂打造小而美的酒庄,很有自己的特色,讲创始人的故事,产品走差异化,摆脱了传统市场价格战的底端做法,这样的酒庄就很有意义,值得每家企业去打造自己的特色。
郭五林:酒庄未来三个发展方向
我认为中国酒庄有着既古老又新颖的形态,古老是因为中国白酒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酒文化的根,而随着《中国酒庄分级管理》团体标准的出台它又是新颖的,酒庄标准更加完善。
中国酒庄既是新生事物,又有深厚底蕴。中国酒庄2023年在全国开展分级评审,可谓新生事物。但中国早有白酒作坊,底蕴深厚。中国白酒老作坊几乎全为国有名优白酒企业据有,留给民营白酒企业的资源非常有限。民营白酒企业积极建设酒庄,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下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之举,是不得而为之背景下的主动为之。
中国酒庄是后起之秀,高点起步,硬件很硬,软件很软。经济实力很强,文化实力很弱。有酒庄的骨骼和皮毛,无酒庄的族谱和文化。
五粮液由始于1368年的长发升等8家老作坊发展而来,泸州老窖由始于1573年的老作坊发展过来。两者都已成为特大型国有酒企。郎酒酒庄是基于悠久历史和独特地理发展过来,是中国酒庄模式创新的杰出代表。
中国酒庄发展要着力三个方面:一是讲好创业故事。把创始人创立酒庄的故事作为主体讲全讲深讲透,使之有情有义又有趣。二是彰显文化内涵。既要有酒庄共性,又要有酒庄个性。三是同化消费心理。通过换位思考,站在消费者角度,把酒庄怎么建怎么产怎么销植根于消费心理,切实解决消费市场问题。让消费者和酒庄融为一体,让酒庄生产的酒成为“我的酒”;把历史故事新颖化,把酒庄主的创业故事结合起来做好酒庄文化。
许德富:酒庄带动了酒旅融合
杨磊:酒庄成为美好生活的添加剂
酒庄作为一个新的窗口,成为一个新的展示方式,在展示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做好中国传统白酒文化,以优质的品质提供消费者外,同时还把吃、住、行、游、购、娱的休闲方式融入到酒庄的销售模式当中,不但让消费者可以体会到美食、美酒,还能享受到特色酒庄的良好住宿环境。
杨磊表示,同时,更重要的是,酒庄解决了当地农民种植的高粱,我们把它酿制成了美酒,不仅带动了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还让消费者得到更好的体验,把我们的美酒推广出去,也成为了美好生活的添加剂,诚挚邀请大家去我们的酒庄,感受酒文化的体验。
叶青:中国酒庄分级管理坚持为中小酒企服务
叶青表示,期待更多有意愿有构想在酒庄模式着力发力的企业加入,共同把中国酒庄做大做强,赋能成长为载入中国酒业史册的一道有创新、可持续、可传承的绝美酒文化风景。
食品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共同的追求方向,也必将共同的行业人努力下取得更大的成绩。以“新视界、新起点、新融合、新业态”理念,大会全面展现企业品牌形象、优秀文化与强劲实力,通过传播品牌价值进一步扩大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也通过博览会平台突出展示了行业最新产品与消费趋势,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交流与合作,探索食饮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新路径。
叶歌观酒认为,中国食品工业品牌博览会为行业带来了新的食香气食代新风,营造活跃的消费氛围。博览会需要持续发挥好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办会理念与根本落脚点,逐步扩大嫁接吸纳食品工业产业链上的农林、种植、养殖前端的优秀品牌,食品生产加工等工业体系并扩大展会规模,逐步打造为品牌化、产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食品工业品牌盛会,以博览会平台为依托,紧紧与地方与行业以及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展开全面深度合作,力争成为中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风向标和产业发展的前沿窗口。
同心同力携手,并进合作共享,中国食品工业品牌博览会作为新消费时代迈进“智变新食代”,赋能品牌成长发展的新力量、新平台,必将会在未来路上更强劲、更有力、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