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饮食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膳食“一二三四五”
洪昭光教授提出,科学膳食可以概括为以下五项,简称“一二三四五”。
“一”是一袋奶。我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天一袋奶能使儿童增高3~5厘米。一些家长非常疼爱孩子,给他们吃鳖精、燕窝、西洋参等,实际上都不及牛奶好。坚持每天喝牛奶(1岁前吃母乳)至终身,对人一生的健康都有益,既补充了钙,又能减少冠心病、动脉硬化的发生。
“二”是每天250克主食。但这点是不固定的,瘦人吃的可多一点,胖人则应更少一些,通过调整主食来调整体重。如有一位病人身高1.49米,体重99公斤,按规定膳食,每天进食主食125克(早饭25克,午饭50克,晚饭50克),没有采取任何减肥措施,一年内减轻33公斤,同时精神、身体均很好,并照常上班。
“三”是一天要吃3份高蛋白食品。理论上讲,每千克体每天需要1~1.5克蛋白质,但这样不好计算,因此以3份高蛋白为标准就可以了。每1份高蛋白是指50克瘦肉,或100克鱼,或一个大鸡蛋,或100克豆腐,或25克黄豆,或100克鸡,或一个鸡腿,或100克鸭。每日早中晚餐,每餐1份高蛋白为宜,如早餐一个鸡蛋,午餐肉片炒黄瓜,晚餐烩豆腐,这就是3份高蛋白。有人认为得了心肌梗塞就不能吃肉和鸡蛋,这是错误的。科学膳食是合理、均衡的膳食,素食并不好,特别对未生育的年轻女性来说,绝对素食会影响今后的生育,其生育畸形儿和无脑儿的概率较高。有充分高质量的蛋白质,才能有高质量的健康,但亦不能太多,大吃大喝是不科学的。人体内有储存脂肪的“仓库”,但没有储存蛋白质的“仓库”,多余摄入的蛋白质会随尿液排出,在排泄的过程中蛋白会伤害肾脏。
“四”是四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有粗有细:指粗粮、细粮搭配。不甜不咸:不甜,甜食中既无蛋白,又无膳食纤维、维生素,多食会发胖,所以忌多食;不咸,从理论上讲,每天摄入5~6克盐最佳。三四五顿:有人不吃早餐,一天两顿饭,易得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以及肥胖,对身体很不利。一天至少应吃三顿饭,最好吃四顿、五顿,但总摄入量保持不变(如将250克量在几顿中均分)。七八分饱:保持“七八分饱”,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尤其有益。
“五”是500克蔬菜和水果。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个正常人一天应该吃400克青菜,100克水果。
掌握了“一二三四五”,就能科学保证我们每天的热量、蛋白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胖人还能减肥。
吃饭的新见解
站着吃饭最科学。医学家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用餐姿势研究表明,站着吃最科学,坐着吃次之,而下蹲位最不科学。这是因为下蹲时腿部和腹部受压,血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影响胃的血液供给。
先喝汤后吃饭有益健康。欧美人用餐的习惯一般都是先喝汤,后吃饭。而在我国许多地方,则习惯先吃饭,后喝些菜汤。先喝菜汤,可减轻硬食物对胃的压力与刺激,从而对胃起保护作用。
边吃边聊好。我国传统习惯中,有“食不语”的说法。认为吃饭时说笑,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近年来,海内外专家提出一个新观点,边吃边聊有好处,气氛和谐心情舒畅有利于消化。人在进餐以后,要借消化液的功能,才能有最好的消化吸收。无拘束地“谈话餐”,大家都高兴,此时,胃消化液分泌能达到最佳状态。且食物徐徐进入消化道,不是突然增加负担,使消化系统有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
偏爱冷食益寿。营养科学家认为,降低体温是人类通向长寿之路。吃冷食和游泳、冷水浴一样,可使身体热量平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延长细胞寿命。
透过食欲看健康
人的食欲除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疾病的影响,因此,人们食欲的变化,能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
食欲旺盛且又容易饥饿,身体日渐消瘦,伴有口渴、多饮、多尿,这很可能是患了糖尿病。
近期内食欲旺盛,但体重下降,并伴有乏力、怕热、易出汗、易激动。如出现眼球饱满稍微向外突出者,可能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暴饮暴食后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通过解痉止痛剂不能缓解症状,可能是急性胰腺炎的表现。
食欲尚可,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很可能是胆囊出了毛病。
食欲突然减退,见食生厌,尤其是见了油腻食物就恶心,全身疲乏,腰酸无力,尿色深黄如浓茶,并见眼白发黄,可能是患了病毒性肝炎。
食欲差,见食生厌,大便不正常,进食油腻食物就腹泻,这是消化不良的病症。
食欲不正常,并有腹胀,且多在食后加重,平卧时腹胀可减轻,并伴有嗳气、恶心、胃痛等症状,可能是患胃下垂。
年龄在40岁以上,在未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食后中、上腹饱胀,同时伴有倦怠、食欲下降、身体日渐消瘦,可能是患了食道癌、胃癌,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英国人认为,健康饮食观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食物与营养的基本常识,二是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你让孩子做到这些,那么,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否则就没资格来要求一个孩子。父母吃得健康,孩子体重才不超标
小胖墩在英国也不少。英国肥胖儿童的调查显示:如果父母中一人肥胖,孩子的肥胖率是50%,如果父母双方肥胖,孩子的肥胖率是80%。孩子肥胖当然与基因有一定关系,但也与生活及饮食习惯密不可分。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学习模型,如果父母平时饮食没有规律,不注重营养搭配,摄入高脂肪及热量食物过多(如油炸食物、甜食),孩子耳濡目染,也很难建立健康的饮食观。相反,如果父母对于健康饮食有概念,每日饮食均衡,并不断灌输食物与营养的基本概念,孩子当然也会不断学习。父母树立榜样
家长建立起健康饮食观非常重要,这不但是为自己健康负责,也是在给孩子树立榜样。健康饮食不是吃的量大,而是要吃的种类多;种类多还不够,还要五大类(谷物类、蔬菜类、水果类、奶制品及肉类)齐全,确保膳食中富含人类需要的各种营养素。食物分类呈现,让孩子吃得心中有数
我的洋老公在中国吃饭总是觉得心里不踏实,后来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在中国大家围着好多菜吃饭,首先他无法知道自己吃了多少,其次他不知道所吃的东西营养是否配比均衡。后来他真的自己拿一个大盘子,先把要吃的食物放到盘子里,再从盘子里吃饭,这样就安心多了。当初觉得好笑,甚至觉得他小题大做。不过,后来在孩子吃饭的问题上,我确实体会到英国人为何是先把食物放到盘子里并按照主食、肉蛋奶及蔬菜三大类呈现,即便是吃甜点,也是在主餐后,这样做的原因是:每顿饭吃多少,营养分配怎样,心理有数,便于平时控制及管理饮食。
吃饭也反映一种文化,英国人喜欢把自己的事情管理得很清楚,理性总是大于感性。儿子奥利和查理从小吃饭,不管是中餐和西餐,都是按照英式的吃法,把主食、肉蛋奶类与蔬菜分别呈现,饭后一般吃一些酸奶和水果。由于模式化的呈现,双胞胎不到3岁就学会了营养管理,有次给孩子吃饺子,奥利就问:妈妈,怎么没有肉和蔬菜?虽然孩子不懂食物中的化学成分,但是他们通过模式化的呈现,已经根深蒂固地学会了一顿饭要包含哪些部分。我这个妈,也会动不动就加点常识,什么吃土豆面包是给你们能量,让你们有力气,但是要不生病一定要吃肉和蔬菜食物……分类呈现的办法是孩子在幼儿期建立营养及饮食结构概念的最直接方法,一堆理论灌输不会起大作用,但是每日的模式化呈现会在小脑袋中建立一个食物结构图。
简单直观的健康饮食法
中西的饮食截然不同,但是对于孩子来讲,分类呈现是他们建立健康饮食观最简单而且最直接的方法,中国的妈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尝试。当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会判断自己的饮食结构时,你会为此而感到惊奇。好吃的不健康食物,只能在特殊的场合吃
非健康食品主要是指众所周知的洋快餐,高脂肪高热量,还有各种甜点、糖果和巧克力。一般英国家庭只有出门才会带孩子吃油炸食物,至于糖果、巧克力只有在生日派对或圣诞节这些特殊的时刻孩子才会吃到。正是由于食用场合不同,孩子自然也就把不健康食品与健康食品分类了。这也需要家长不断地提示,例如糖类会伤害牙齿。这样孩子就会对不健康食品有深刻的理解,而且明白特殊的场合才可以吃,所以平时就不会有太多无理的要求。
英国的谷物早餐中有的含糖量也不低,我就会告诉奥利和查理哪些是高糖的,如果是高糖一定要和低糖的谷物一起吃,这样就不会伤害牙齿,也许是我讲得太绘声绘色,有一次他爸爸只给了高糖的谷物,哥儿俩见我就大喊:“妈妈,危险!”把不健康食品设定为特定场合吃,并反复而一致地告诉孩子不健康食品的危害性,他们比大人更紧张自己的健康与安全。生活乐趣VS健康
李里特教授在2005年撰写多篇论文阐述“食育”理论。作为国内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专家,李教授从事食品研究工作二十多年,深谙食育对于传统文化、农业经济、国民健康的重大意义,为此本刊专访了李里特教授,为我们更深入解读“食育”。
食育由来已久
也许,有人没有听说过“食育”。也许,有人纳闷吃了这么多年饭,现在反倒要学如何吃饭了。实际上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饮食偏好,而这些偏好大多数都受环境的影响,尤其与家庭、父母的影响有关。
其实,食育一直以各种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从我们在母腹中就受到来自母亲的饮食教育,在源自母亲、家庭、地域的饮食习惯中,我们从小就接受着朴素自觉的饮食教育。各个民族、各个省份、南方北方不同的人对食品的喜好,一生都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严格地说这都是食育的过程。比如有人从小爱吃辣椒,有人从小就闻不惯大蒜味,山东人口味比较重,江浙人饮食偏甜。所以,那么多带有家乡味、母亲味的食物,让人一生怀念。但是,一代代传承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经历时代变迁时却遇到了问题。
专家们希望通过食育让人们在无数的选择和诱惑面前,科学合理地选择自己的生命基础――日常膳食,而并非单纯的沿袭多年的口味偏好。
食物越丰富越需食育
食品短缺的年代,人们对饮食营养的认识局限于“吃饱肚子”,为了能够将粗杂的食物吃下去,很多地方烹调时油盐较重,形成了偏咸喜油的口味。
近二十年来,随着农业技术、食品工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饱食时代。人处于不受节制的食物世界中,饮食结构更多地受欲望和习惯所左右。在这种情况下,过去的不良饮食习惯和不正确的饮食知识对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许多国家做营养调查时,发现了此类问题。
率先提出食育概念的日本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在国民饮食生活中存在偏食、饮食不规律、肥胖、生活习惯病增加、过度减肥等问题。此外,还有新出现的食品安全、食品依赖海外进口和食品信息泛滥成灾的问题。”
“从改善饮食、确保饮食安全方面人们需要知道‘食’应有的状态。先人在绿色和水的恩惠
的自然中哺育出的带有地域多样性、丰富的味觉、充满文化气息的日本食文化有逐渐失去的危机。”于是,我们看到日本的食育教育从婴幼儿就开始抓,走在了世界前沿。在幼儿园中,通过颜色丰富的搭配,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选择食物的全面性,也把膳食搭配的概念通过日常饮食灌输给孩子们,让他们养成终生的健康饮食好习惯。
弘扬中华食文化
李教授在国内首先提出食育概念也正是忧心于“国民吃什么、怎么吃、吃哪国的食品,不仅关系到国民健康,更关系到本国农业兴衰”。
食育的问题也是饮食习惯的培养,着重于人的健康,还关系一国的农业,维系本国农产品的市场,和食品战略安全。当今很多发达国家利用他们的食品工业化、营销的优势努力改造世界食品消费最大的中国人的食物构成,借此打开自身农产品的销路,对我国传统食品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如果中国人都愿意吃面包,而中国的小麦恰好比较适合做馒头、面条,那么中国的小麦、大米生产就会受到影响。现在很多孩子口味改变更喜欢吃面包,这实际上对农业是一个很大的威胁。而和馒头、面条相比面包并无营养上的优势。
所以印度、韩国、法国都引导国民欣赏并喜爱吃本国传统食品。韩国提出的“身土不二”、我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营养和基因组学上找到了证据。“水土不服”主要是吃的东西改变后,不适合于肠胃的消化,引起肠胃的疾病。
而李教授也从多年的研究和食育倡导中受益,逐渐改变了口味。“过去食物短缺,吃不上肉,生活水平提高后曾一度喜欢吃肉,现在发现肉、奶酪吃多了对身体并不好,豆浆和豆腐更适合中国人吃”。现在李教授的早餐里必有豆浆,传统的面食馒头也是他的最爱。
李教授强调,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包括继承发扬传统中科学合理的东西,也包括学习吸收世界一切有益的食文化,克服传统中的愚昧和陋习。
食育误区纠正
1.食育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营养知识普及,而是许多吃的实践。通过实践使每个人形成对健康饮食的牢固印象,使人们把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健康有益的食谱和摄食方式,变成自己的嗜好习惯,自觉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2.食育不是枯燥的知识学习,而是满足身心需要的愉快实践。食育必须吸收现代预防医学的一系列成果,通过对人们日常饮食生活营养的分析、改进,让人们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食育当然还要体现人类和自然和谐的原则。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设计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涵义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为直接体验的,以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1]
“综合活动是一种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主体的活动及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及教学组织模式”。[2]
以上是学者、专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界定。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规定的一门必需课程,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学习方式为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实践、探索,以及和学生、教师、社区的互动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目的的,全面发展的一门新型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及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因地方、学校的差异和学生个性差异而不同。《综合实践指导纲要》中国家规定的四大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这四大方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不是相互并列的关系。在这里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贯穿于各种活动中。在内容这方面,注重的是四大领域的有机整合及与各大领域与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特性如下。
1.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就是该课程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立足于人的个性整体性,使之每个学生都健康全面发展。课程的内容不拘泥于某一学科,某一领域,而是各种知识得到整合。课程的内容是依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实施的,体现了个人、社会、自我的内在整合。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活动课的延伸和升华,都是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在参与实践、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元认识得到提高,获得真实的体验,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
这里所说的开放性,是指综合实践活动目标具有开放性,内容和活动过程及结果具有开放性。目标的开放性是指面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尊重每个学生的需求。内容的开放性是指注重四个领域的融合,以及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评价标准多元化,促使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4.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课程实施之前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是不能缺少的。但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目标不断完成和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不断增强,这是生成性的表现。
二、关于多元智能理论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至少有七项智能,即言语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
(二)多元智能理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的工具
工具是工作的一种手段,教育工作中同样存在工具,如黑板和计算机、粉笔等。这些存在的三维的东西是工具,多元智能作为一种观念性思想性的工具被利用,可用于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也就是说多元智能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目标一致
多元智能理论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多元智能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不同智能的个体,如果想使每个学生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智能,就必须在课程中并通过课程整合各种能够系统发展学生各种智能的实践活动,即综合实践活动课。
2.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在教育实践中,应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施教,施教的内容应该适合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并充分发展其智能。综合实践活动课应不拘于某一学科,各学科的知识在课程中得到整合的特点适应了学生的差异性,并可以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互相配合,解决问题。
三、多元智能理论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案例
以上是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多元智能理论,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论述。把多元智能理论作为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种观念,运用该理论设计课程发展学生的多种智能。下面是一个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的案例。
健康饮食的报告
确定主题
健康的饮食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非常重要,运用自己已有知识为自己制定一个健康、平衡的饮食表。不仅仅局限于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它们对身体的作用,还要让学生认真、严肃地评价自己的饮食习惯,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收集资料,活动准备
1.让学生做一个计划,与当地的有关健康师联系,争得他们对这次活动的支持和协助,请一位健康师和烹饪师给同学们做一次报告。
2.从以往的活动中,分析学生的智能组合,并根据此进行分组,收集以下资料,可以通过上网、去图书馆、请教专家等多种方式。
(1)了解主要的食物种类,每种食物种类都包含哪些食物,食物的最佳摄取量,以及如何计算摄取量。
(2)了解人为什么每天都需要吃一定的食物。
(3)了解不健康饮食带来的危害。
3.在烹饪师的指导下,学习在烹制事物时如何保持其营养价值。
4.同学在指定的地方进行烹饪。
活动预演
学生讨论烹饪活动进行的步骤、方法,以及在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实施
学生按预定计划,分析目前的饮食习惯,制定健康的食谱。教师穿梭于各小组之间,可请学生家长配合对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协助。
评价
活动延伸
学生可以查阅更多的资料或在实践中总结出并提出更健康的饮食。(比如,尝试用健康的方法调味,使用香料,含铅的调味品,以及低热量和低脂肪的调料)
课后思考提示
从此次活动中,我学到了什么?我喜欢这个活动,因为什么?我以前没有注意这些,今后我要怎么做?对于这些问题,要认真思考,加以解答。
参考文献:
[1]文走创新之路(下).北京出版社,1999:850.
【关键词】阿司匹林;高血压前期;血压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interventioneffectofaspirinonprehypertension.Methods:Atotalof53volunteerswereemployedinthisstudydiagnosedasprehypertensioninhealthexaminationfromJan.2007toDec.2007.Thevolunteerswererandomlypidedinto3groups.GroupAonlytookdietsuggestion;GroupBwasadministratedwithlowdoseaspirininthemorning;andGroupCwasadministratedwithlowdoseaspirinatbedtime.Bloodpressurewasdetectedandanalyzedbeforeandaftertheintervention.Plateletaggregationratewasdetectedtoevaluatetheaspirinresistance.Results:After4monthsofintervention,thebloodpressureingroupAandBshowednoobviouschange.However,boththesystolicpressureanddiastolicpressuredecreasedsignificantlyingroupC(P0.05).Conclusions:Administrationoflowdoseaspirinatbedtimeiseffectiveondepressingthebloodpressureinprehypertension,whichmightprovideawaytopreventhypertensionintheprehypertensionphase.
[KEYWORDS]Aspirin;Prehypertension;Bloodpressure
2003美国高血压预防、诊断、评价与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提出了“高血压前期”的概念[1,2]。高血压前期是指收缩压在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0~89mmHg。报告认为,高血压前期患者应改变生活方式或采取其他干预手段,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尽管该概念的提出引起了一些争论,但其对高血压的早期预防确有重要指导意义。
阿司匹林是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同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3-5]。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病例
选取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本院做健康体检的高血压前期志愿者53例,平均年龄(41.5±6.7)岁,其中男性28例,女性25例。病例选择标准为收缩压130~139mmHg和(或)舒张压在85~89mmHg,至少3次测压均在此范围,无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1.2治疗方法
将53例志愿者随机分为3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共16例,在遵照健康饮食建议的基础上,不加以其他干预;B组共19例,在健康饮食基础上,每天晨服1次肠溶阿司匹林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20050059),依据患者体重、血压等因素,调整服用量为100~150mg;C组18例,在健康饮食基础上,每天睡前服1次肠溶阿司匹林100~150mg,连续4个月。在治疗中及疗程结束后,检查患者的血压及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情况。
阿司匹林抵抗用血小板集聚率检测进行评价[6]。用0.5mg/mL花生四烯酸(AA)、5μmol/L二磷酸腺苷(ADP)作诱导剂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同时满足AA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20%、ADP诱导的血小板平均聚集率≥70%者为阿司匹林抵抗;仅满足其中1项为半抵抗;均不满足者为阿司匹林敏感。
1.3统计学处理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血压的变化
干预过程中,注意监测志愿者的血压变化,均未见明显大幅波动。在干预前及干预后4个月,对志愿者的血压进行了检测并分析。结果发现,干预前后,单纯改善饮食组(A组)血压无明显变化,而晨服阿司匹林组(B组)血压只有轻微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睡前服用阿司匹林组(C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前期概念的提出将高血压的防治界线明显前移,其主要依据有两个,一是高血压前期者将来发生高血压的概率是非前期正常人的2倍;二是自115/75mmHg起,血压每升高20/10mmHg,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1倍[7,8]。
由此可见,对高血压前期进行及时干预是非常必要的。最近国外研究表明,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对高血压前期有明显的降压效果。本研究作为国内的前瞻性研究,证明了阿司匹林对中国人群的高血压前期同样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从而为其在中国人群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总之,本研究为阿司匹林用于治疗高血压前期提供了实验依据,将有利于高血压的早期预防。
参考文献
1ChobanianAV,BakrisGL,BlackHR,etal.SeventhreportoftheJointNationalCommitteeon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TreatmentofHighBloodPressure[J].Hypertension,2003,42(6):12061212.
2ChobanianAV,BakrisGL,BlackHR,etal.TheSeventhReportoftheJointNationalCommitteeon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TreatmentofHighBloodPressure:theJNC7report[J].JAMA,2003,289:25602572.
3季爱云,金星进,李毓泉,等.在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中应用阿司匹林的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4,5859.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05)[J].中国全科医学,2006,9(16):13391341.
5丁国斌,冯广智,马凌云,等.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40例[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11(3):91.
6葛北海.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失败的原因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5):439441.
7牛芸民.“高血压前期”新提法带来的大争论[J].科技视野,2009,7(1):5455.
【关键词】连锁餐饮“小蓝鲸”品牌战略。
品牌餐饮是经营业绩和社会口碑优良、知名度甚高,并形成相当规模,得到社会一定范围认可的餐饮经营。品牌餐饮是成功餐饮经营的一种体现。餐饮品牌的共同特征是:经营连锁化、价格大众化、菜式特色化、管理系统化、服务及环境风格化。
一、“小蓝鲸”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品牌战略。
武汉小蓝鲸健康美食酒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经营中式健康餐饮的全国连锁企业,曾荣获“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全国首家营养餐厅”、“全国十佳餐饮连锁企业”、“全国十佳酒家”、“全国商业信用企业”等多项殊荣,现有20家连锁店,员工4500余名,连续六年蝉联湖北餐饮销售第一。
从小蓝鲸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小蓝鲸在发展初期属于路边作坊式的餐饮店,靠着上菜快、份量足、价钱廉、服务优、经营活的经营方式,积攒了口碑与原始资本。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消费者对饮食要求的提高,小蓝鲸从家庭作坊向餐饮企业转型,转向规模化、高档次发展。凭着对餐饮市场的仔细分析,小蓝鲸大打健康牌,定位于“健康餐饮”,确立了“举健康旗、炒环保菜、打品牌战、走连锁路”的品牌战略。“吃出健康来”的健康饮食概念,简洁易记,又具有明确的指导性,与同行业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二、“小蓝鲸”对我国餐饮品牌战略的启示。
1、树立品牌战略意识,科学定位规划品牌。
品牌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品牌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产品本身的特性,更取决于顾客对产品特性的理解和认知。餐饮业的品牌战略不同于其他商业模式,频繁性消费的特点决定了品牌与消费者更为密切的联系,同时品牌的行业特性更是确立了品牌建设要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地位。在商品逐渐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下,产品之间的质量差异越来越小,消费者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产品的品牌传播、品牌特色、品牌形象以及品牌维护上来,并且以此作为自己消费的标准。小蓝鲸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形式下,毅然转变经营方式,树立品牌意识,打出自己的品牌,走品牌之路,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可见,思想决定出路,树立品牌战略,才是餐饮业的出路所在。
2、定位餐饮服务消费对像。
任何一个餐饮企业都不可能满足所有客人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有效地分配和利用资源来满足我们所圈定的或特定的目标市场。没有唯一适合任何餐饮企业的最好目标市场,只有特别适合餐饮企业目标、机会、资源和能力的目标市场。小蓝鲸对激烈的餐饮市场同质化竞争进行了冷静分析,结合中餐自身的特点,推出具有不同特点的子品牌,确定目标消费群体是“寻常百姓家”。
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经济时代的跟进,快节奏的消费者、白领阶层、更多的家庭都选择外出就餐。尤其在近年,家庭市场已经成为餐饮企业促销的新目标。随着社会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以及带薪节假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家庭走进了餐馆和酒楼。家庭外出就餐的比例增多,大众化成为我国餐饮市场的主流。由此可见,小蓝鲸目标定位准确。
3、加强品牌文化建设,深化餐饮品牌文化内涵。
品牌的背后是文化。“如果你想了解美国文化,那你只要抽一支万宝路香烟,吃一份麦当劳汉堡,喝一瓶可口可乐,穿一件真维斯足矣”。餐饮品牌文化是在清晰的餐饮品牌定位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内外部传播途径形成观众对品牌在精神上的高度认同,从而形成一种文化氛围,继而通过这种文化氛围强化客户的忠诚度。品牌文化包括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名字、菜单的设计、餐厅环境、公关活动、品牌管理方式及营销方法,还有品牌文化的灵魂、核心。
小蓝鲸营造一个气息浓郁的“食文化”氛围,每月花数万元办两份报纸,一份为《美食新潮》,主要是传播健康美食知识,定期送给所有的老顾客和其他消费者。另一份为《小蓝鲸人》,主要宣传介绍企业内部的各类英才,营造一种企业文化氛围,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开发出了《小蓝鲸健康饮食导向系统》软件,为小蓝鲸品牌注入了科技含量,为日后实施品牌战略,进行连锁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充分体现了“吃出健康来”、“饮食讲科学、营养示均衡”的企业文化。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小蓝鲸充分运用公关手段宣传企业,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4、加强餐饮品牌的推广与传播。
品牌推广在品牌识别和品牌最终形象之间起着中介和桥梁的作用。不管品牌识别有多清晰,品牌定位再准确,若离开了强有力的品牌推广,也无法实现最终的品牌形象目标。餐饮企业品牌的推广过程,是品牌形成的过程,也是消费者对品牌的逐步认识过程。因此,品牌推广可以说是品牌战略的关键环节。
餐饮企业品牌推广应该在品牌核心价值统率下进行整合营销推广。整合营销推广的核心思想是: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以消费者为核心,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全面的、一致化的营销。如实行针对目标市场选择恰当媒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加强企业整合宣传力度、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餐厅文化等等一系列措施。小蓝鲸以其独特的品牌定位———“健康餐饮”,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新需求,更是当地第一家打健康牌的餐饮企业,所以小蓝鲸的品牌定位在本质上与其他竞争者区别开,具有鲜明的个性,为消费者熟悉。
餐饮企业在品牌推广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企业素质是品牌的根本;二是要注意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沟通,维护好企业与消费者、社会公众、政府以及其他机构的关系,努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三是主动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对餐饮企业来说,菜品的配方是最重要的商业秘密;四是要避免只重视媒体宣传、促销等短期行为,而应重视品牌的持久维护,以创新提升品牌,不断地充实品牌的内涵。
5、打造品牌质量体系,建立餐饮配餐软件系统。
品牌的核心是具有能让消费者满意的质量。餐饮企业品牌的形成是对产品、服务、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整合,但其基础是产品。质量体系主要包括产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三个方面。其中产品质量是核心,环境质量是保证,服务质量是基础,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小蓝鲸在培植品牌的过程中始终把严格的质量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用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产品质量参与餐饮市场的竞争。在企业内部管理上实施“99+1=0”的零起点管理方式,把好采购、生产、出品和服务的每一道关口,每道生产程序都制订定了详尽的制度。企业领导还经常深入到经营第一线,具体监督和指导,层层把关,卡住不合格的产品,以保证产品质量。正如小蓝鲸董事长刘国梁说“:质量不仅仅是我们企业的生命,而且体现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人格。我们所从事的是健康产业。因此,我们要有健康的人格心理。”
1996年,公司在全国首倡“饮食讲科学、营养求均衡”和“吃出健康来”的健康饮食理念,研制出填补国内该项领域空白的“电脑配餐”软件系统。目前,该系统已为顾客免费提供了电脑配餐服务8000多万人次,深受顾客欢迎。在长期不懈的健康餐饮实践中,公司总结提炼出“健康饮食五级台阶”:第一级台阶,双筷双勺、公私分明,能有效防止病菌交叉感染,既卫生健康,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礼节,被权威人士誉为中式分餐法;第二级台阶,电脑配餐,根据地理环境、气候因素、饮食习惯的不同,通过电脑对个人的资料进行分析,再进行针对性的配餐和饮食指导;第三级台阶,三个不自由,即不让空腹饮酒,以免伤胃,不让多点菜,以防浪费,不让乱点菜,以免中毒;第四级台阶,健康顺口溜,即“争蜂吃醋,吃黑喝红,终生不断奶,餐餐吃青菜”;第五级台阶,健康九字经,即“素为纲、动经常、心舒畅”。
(注:基金项目:本文获得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文化产业经济研究中心资助。)【参考文献】
[2]吴涛、斯琴毕力格:我国连锁餐饮业发展的品牌战略[J].北方经济,2010(4)。
[3]陈声廉:浅析我国餐饮连锁品牌维护[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2)。
[4]李理:我国餐饮品牌塑造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4)。
有家取名轻食的餐厅,却不是吃三明治或是牛油果的地方。他是“罗勒轻食”,是中式“健康餐”。凉菜、热菜、汤羹、主食、甜品一个都没少。
创始人房蔚曾有过半年减肥30多斤的经历,才有了自己研发菜品的念头。按照房蔚的观点,食物本身要成为“美食”才能让人吃后感到愉悦,开发菜品好吃是第一个原则,然后才是不胖。
另外,在食材选择上,罗勒轻食非常讲究。不使用猪肉,而采用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牛肉、鱼、鸡胸肉等。值得一提的是,罗勒轻食的牛肉为牧场直供纯种安格斯黑牛肉,无公害饲养、纯手工切割。纯正安格斯黑牛全身肌肉丰满,含脂量低,味道鲜美,享有“肉中之王”的美称。
罗勒轻食的实体店开在CBD,餐厅环境简约、清新。木制的主调,挑空的屋顶设计,显得透亮又温馨。菜单上的每道菜都清楚的标出了营养成分和热量参照,最适合那些既想保持良好身材又希望一饱口福的中餐爱好者。
菜品推荐
荷香牛肋条
大口吃肉无负担
荷香牛肋条重量:200g,热量:246kcal,蛋白质:37.2g,碳水化合物:0g,脂肪:10.8g,膳食纤维:0g,0油添加。“三步去脂”,与同等重量的红烧肉相比热量仅为四分之一,脂肪含量仅为五分之一。可谓大口吃肉无负担。去脂第一步:肋条去肥皮,保留少许筋纹去油脂的同时保证鲜嫩嚼感。去脂第二步:桂皮、八角、花椒等香料熬制,滤去汤中浮油赋予牛肉丰富的口味,进一步去脂。去脂第三步:包以荷叶,蒸制15分钟荷叶吸附了牛肉中的油脂,牛肉沁入了荷叶的清香蒸箱中的水汽亦使牛肉更佳软嫩。
鲜虾一人食
吃好吃饱才是减肥的王道
鲜虾一人食主菜:虾球西兰花。配菜:烹炒银芽。凉菜:爽口四季豆、涓涓细芹、酸豆角、酱萝卜。搭配水果、米饭。重量:620g,热量:431kcal,蛋白质:23.5g,碳水化合物:71.8g,脂肪:5.7g,膳食纤维:5.3g。一份菜色丰富又能吃得饱的套餐,热量比一个200g的肉夹馍(455kcal)还少。吃好吃饱才是减肥的王道。
《时尚北京》对话罗勒轻食创始人房蔚
《时尚北京》:品牌为什么以罗勒命名?有何用意?
房蔚:罗勒是一种草本植物,有怡人的香气,全草入药可以治疗头痛,放松情绪等功效,我曾经研制出一种解暑饮料就是以“罗勒”为主料,当初起名叫“我爱罗勒”。后来我想建立现在这个帮助大众实现健康的餐饮的品牌,又考虑到“罗勒”的花语是“协助”,这跟我的理念非常契合,决定以此命名。轻食在我看来,除了代表轻油脂,低热量,更可以理解为“轻松享受美食”,希望我的餐饮可以帮助大家轻松地享受美食。
关键词健康动机;动力过程理论;健康行为
分类号R395
1健康动机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界对健康动机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健康动机的理解的侧重点不同。最早对健康动机定义的是Cox,她认为健康动机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包括选择的过程,胜任的需要以及对自我健康的决心(cox,1982)。Cox强调的是选择的过程和胜任的需要,同时她还强调自我健康的决心。从该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她对健康动机的理解主要受Deci和Ryan(1985)的自我决定论的影响。根据动机理论,动机是以目标为导向的。所以Cox的理论的缺陷在于,她没有把健康作为健康动机的最终目标。后来,Xu,Mellor,Xu和Duan(2008)在其动机理论研究中将健康动机界定为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的意愿,比如运动的意愿,饮食健康的意愿,生活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的意愿等。很显然,Xu等人的定义太过具体,主要强调一些具体的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其实,Xu等人(2008)当时对健康动机作的定义主要是用来编码努力目标(personalstrivings;Emmons,1986)的;她们把涉及到这些具体行为的努力目标编码为“健康动机”,表示填写这些努力目标的人具有健康动机。
后来在对健康动机的进一步研究中,Xu(2009)提出了一个比上面的定义更合理的定义。她认为健康动机是一个动态的内在过程,它产生激励和引导人们去选择自己某些行为并完成既定的健康目标的内在动力。她认为健康动机不断地作用于个体不同的意识和行动阶段,并最终导致个体实现自己想要健康的目标。该定义相对于前面两个定义来讲更科学。首先,她认为健康动机是动态的,也就是说健康动机本身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在某一个阶段对个体来说起主导作用的健康动机,在另外一个阶段也许就是非主导的了。其次,健康动机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也就是说健康动机在个体的内部发生发展并变化。然后,健康动机是以想要健康的目标为导向的。最后,健康动机产生内在动力,这种动力引导个体去实现自己想要健康的愿望。该定义从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角度定义了动机,我们认为目前看来它是最合理的一个定义。
2理解健康动机的理论
本节将简要介绍两个健康动机理论。此外,对健康动机的研究是以研究健康行为为依托的,所以对健康动机的阐述无法避开健康行为。因此本小结也简介了几个包含了健康动机的较有影响力的健康行为理论,以期对健康动机的理论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2.1MeEwen的健康动机模型
2.2Xu的动力过程理论
得该理论更具合理性。
2.3包含了健康动机的健康行为理论
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健康信念模型(HealthBeliefModel;Rosenstock,1974)一直是健康行为领域中一个广泛使用的理论模型。最初的健康信念模型由五个部分构成:个体意识到的患病可能性(perceivedsusceptibility),个体意识到的疾病的严重性(perceivedseverity),个体意识到的改变行为后带来的益处(perceivedbenefits),个体意识到的实施某行为存在的障碍(perceivedbarriers)和激发个体采取某行为的外在刺激(cuestoactionl(Rosenstock,1974)。个体感觉到的患病可能性和个体感觉到的某种疾病的严重性决定该模型的威胁感知部分,而个体感觉到的改变行为后带来的益处、个体感觉到的实施某行为存在的障碍和激发个体采取某行为的外在刺激决定该模型的行为评估部分(Rosenstock,1974)。健康动机是后来才增加到健康信念模型中。可以看出,该理论虽然在修正后包含了健康动机,但是没有定义健康动机,也没有提出科学测量健康动机的方法,可见没有把健康动机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第二个包含了健康动机的健康行为理论是保护性动机理论(ProtectionMotivationTheory;Rogers,1983)。该理论最初是用来解释恐惧对健康行为造成的影响。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1)疾病后果的严重性(severity);(2)感染疾病的可能性(vulnerability);(3)采取某行为能避免负面影响的可能性(responseefficacy);(4)执行该行为的可能性,即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5)保护性动机(protectionmofivation);(6)保护行为(protectivebehavior)。组成部分里的保护性动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健康动机。该理论认为保护性动机是引发、保持和引导健康行为的中介,这一点跟Xu的理论部分相似。健康动机在该理论中的重要性要大于其在前一个理论中的重要性。
第三个包含了健康动机的健康行为理论是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该理论认为行为意图,即我们所说的健康动机,是由人们对行为的态度(attitudetowardsthebehaviors),主观标准(thesubjectiveilorlrt)和人们感觉到的对行为的控制(perceivedbehavioralcontro1)共同决定的(Ajzen,1991)。该理论认为意图(即动机)和知觉到的行为控制共同决定健康行为。这充分肯定了健康动机对健康行为的重要作用。
最后一个在此提到的包含了健康动机的健康行为理论是健康行为过程论(HealthActionProcessApproach)。该理论是由Schwarzer(1992)提出的。他认为健康行为由两个阶段组成:动机阶段(motivationphase)和行动阶段(actionphase)。在动机阶段,个体形成“可能会采取预防性措施,也可能为了其它的行为而改变那些有风险的行为的意图”(Schwarzer,1992,p.234)。他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预期(self-efficacyexpectancies)和对结果的预期(outcomeexpectancies)是两个预测意图(即动机)的重要因素;而个体感觉到的疾病的严重性(pereeivedseverity)和个体感觉到的易患病性(perceivedvulnerability)共同决定了威胁(threat)(schwarzer,1992)。该模型的行动阶段由认知水平(cognitivelevel),行为水平(behaviorallevel)和情境水平(situationallevel)三部分构成。该理论值得肯定的地方是把动机与行动区别开来,并且指出预测动机的两个重要因素是:自我效能感的预期和对结果的预期。
3对健康动机的测量
3.1测量健康动机的一般性量表
自我动机量表(self-MotivationInventory,Dishman,Ickes,&MoNan,1980)是另一个测量健康动机的一般性量表。该量表由40个题项组成(Dishmanetal.,1980)。被试用五点量表对关于动机的句子做判断,其中1为“与我不同”,5为“跟我一样”(Dishmanetal.,1980)。此外,健康动机评价量表(McEwen,1993)也是测量健康动机的。该量表由三个部分组成,是以McEwen的健康动机模型为基础的。例如,其中一个题项为“我相信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健康水平”。
3.2测量健康动机的具体量表
比较有代表性的测量健康动机的具体量表是Xu根据其健康动机的动力过程理论编制的体育活动的健康动机量表和健康饮食的健康动机量表。这两个量表都由四个分量表组成,这四个分量表对应于健康动机的动力过程理论的四个维度,即为健康动机倾向,健康意图,采取行动
动机和坚持动机(Xu,2009;Xu&Millar,2010)。这两个量表均由30个题项组成,每个维度均由6~9个题项组成。两个量表都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体育活动的健康动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7,其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0,0.87,0.86,0.92。健康饮食的健康动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7,其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90,0.91,0.86,0.91(Xu,2009)。
4健康动机与健康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
健康动机被认为是影响健康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已有的研究是如何阐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呢在这里我们主要对健康动机与日常行为和疾病干涉或预防行为的关系做一个回顾。我们所说的日常行为包括体育活动,健康食物选择和卫生行为;疾病干涉或预防行为包括戒烟和保护性。
4.1健康动机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研究表明健康动机可以显著地增加人们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比如。Song,June和Kim(2004)对增强健康动机是否可以改变老年人的健康行为进行了研究。其研究历时6个月,以对传统韩国舞的参与进行研究。被试每周参加4次。用参与跳舞的次数的百分比作为标准,参与者的参与率如果不低于80%则被归为被试组,如果参与率低于80%则被归为中途退出者。他们发现这个项目提高了被试的健康动机,并促进了被试对该舞蹈的参与(Songetal.,2004)。
根据Deci和Ryan(1985)的自我决定理论,研究者将动机分为成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并证明了这两者都会影响体育活动或体育锻炼。比如,McAuley,Wraith和Duncan(1991)的研究表明对于那些跳有氧舞蹈的人来说,积极参与者的内在动机远远高于不积极的参与者。Buckworth,Lee,Regan,Schneider和DiClemente(2007)也发现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都对个体坚持锻炼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过内在动机的作用远远大于外在动机。Lee和Laffrey(2006)的研究也表明内在动机可以预测患有临界高血压的老年人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其他研究者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如Dacey,Baltzell和Zaichkowsky(2008)。
4.2健康动机与健康食物选择的关系
4.3健康动机与卫生行为的关系
个人卫生对于个人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全世界每年都有上百万的儿童死于痢疾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而这些疾病是可以通过改善个人的卫生习惯来预防的(比如,勤洗手)(Black,Morris,&Bryce,2003;WHO,2000)。影响个人卫生行为的因素很多,健康动机是其中的一个。Scott和他的同事认为健康动机是促进个体卫生行为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当把它跟害怕感染与哺育小孩联系起来的时候(Scott,Curtis,Rabie,&Garbrah-Aidoo,2007)。研究还表明健康动机也可以预测医护工作人员的手清洁行为(如Jenner,Watson,Miller,Jones,&Scott,2002)。
4.4健康动机与戒烟行为的关系
健康动机对于戒烟行为的影响很大(Bledsoe,2006;McCauletal.,2006;Manfredi,Cho,CriRenden,&Dolecek,2007;Peters,Hughes,Callas,&Solomon,2007;Turner&Mermelstein,2004)。比如,McCaul等人(2006)对50年来人们用不同方法收集到的30组数据进行了综述,发现个人想要控制吸烟对健康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愿望是导致他们戒烟的关键因素。Turner和Mermelstein(2004)在对351个成年烟民的研究中也发现,动机对他们的戒烟行为的预测很高。
4.5健康动机与健康的关系
5总结与展望
健康动机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就健康动机本身来说,其定义、理论与测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了较大的丰富和发展。健康动机的研究所涉及的领域也很广泛,比如前面提到的体育活动、健康饮食、安全等,并且健康动机也已经被用来增强个体的健康行为和改变个体的健康水平。
为提升品牌形象必须具备形象产品,而高端形象产品的研发策略则是支撑整个品牌战略实施的关键。但作为最普通的味精,高端新品的研发方向在哪里?消费者能买单吗?
首先的问题是,这个行业虽然发展了上百年,但依然不规范,市场上的产品参差不齐。其实,这个行业的标准很清楚。我国2000年颁布实施的一个国家标准(GB/T8967-2000)要求味精纯度大于等于99%(谷氨酸钠含量≥99%),业内称之为99标准。而2007年年底又作出修正,根据谷氨酸钠含量分99%纯度的味精、80%以上的加盐味精和增鲜味精三个细分标准。
这就是说:好味精是有标准的,好味精的纯度应该是谷氨酸钠的含量大于或等于99%。但,99%纯度的味精并非某个企业的专利,如果没有大的传播,并不具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那么,高端味精的研发方向在哪里呢?
味精的形状吗?莲花味精、双桥味精推出α转晶技术为诉求,但市场接受度又如何?不管什么形状的,还不是99%的谷氨酸钠吗?
那么,核心技术呢?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又发现了“乌苷酸钠”,鲜度可提高160倍,这对寻常百姓来说是否具备诱惑力呢?本来味精的用量就少,再缩减到1/160是什么概念?
高端产品的研发思路
什么是高端产品?高端技术、高端工艺还是高端包装、高端价格、高端渠道,抑或是针对高端人群?
常规的新品研发方向无非从产品技术、概念诉求、渠道性质、目标群体来考虑,但味精这个产品或许太普通,行业或许太透明,或者,它还算不上是高度竞争的行业,因为利润实在太低,又几乎被鸡精产品封杀。
单纯就味精的产品技术和概念诉求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路好走。不管是谷氨酸钠还是乌苷酸钠,都有非常明确的诉求——鲜度,而消费者对此并不敏感。
就味精的渠道来说,除了作为工业品销售,基本上是餐饮和家庭使用,相应的渠道也被分成农贸市场、超市、便利店、购物中心等几类。同样的产品换成不同的包装是否就能够被称之为高端产品?值得怀疑。
剩下一个目标群体,或者,可以分为直接使用者和间接使用者。厨师是间接使用者,家庭使用算是直接使用者。前者非常专业,善于烹调拿手好菜,而对于调味料的使用,则是精挑细选,或者要同时使用几十种调味料才能烹调一碟绝活。而后者算然也不乏奇人,但很少会专业到拿几十上百种调料放在自家狭小的厨房里,或者奔波忙碌,难得有闲有钱享受一番,日常的饭菜自是简便实用健康至上。高端的味精对厨师来说意味着什么?更绝妙的鲜吗?那么,对普通家庭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还是鲜吗?
似乎每个方面都有些思路,但每个方面都没有足够理由支撑这个高端产品。
大环境催生消费诉求
味精发明之后,人们又发明了鸡精、蘑菇精等,虽然这些产品依然含有4成左右的味精(有些厂家为了蒙蔽消费者换了个说法,但还是谷氨酸钠,这个事实不变)、大量的食盐和添加剂,但毕竟有了更多的诉求可以强化。某鸡精品牌大肆强调其中的鸡骨提取物,某蘑菇精的厂家更是强调从蘑菇中提取鲜味元素,虽然有些不道义,却也是事实。毕竟,他们跟味精的诉求区别就在这里,这些复合调味品更具备销售力。
比如说鸡精,不但含有35%左右的味精,40%的食盐,还有15-20%的淀粉,以及鸡粉和其他添加剂。用它做的菜不但鲜,不用加生粉、不加鸡都有鸡味,这样便让家庭主妇的烹调难度大大降低,相对提高了厨艺。蘑菇精也是如此。
现代人看重什么?健康。健康就要合理饮食,甚至极端的素食主义也“泛滥成灾”。应对这一需求,家乐的“天鲜蔬”顺利上市,并大受欢迎,核心就是它的主张迎合了健康、素食这个需求。
但从天鲜蔬的成分表不难看出一些信息:谷氨酸钠、食用盐、淀粉、白砂糖、增味剂、食用香精、香菇提取物、变性淀粉、菠菜粉、麦芽糊精、海带粉、香辛料、香菇粉、杏鲍菇粉配料含大豆。除了大量的味精,还有常用的食盐、淀粉、白糖、香菇粉、菠菜粉等,这样的一个美食调味品烧不出好味道的素食菜肴才怪呢?
营销界有句话说得好,“消费者越懒惰,商业越发达”。因为不想走路,才有了代步工具,而且越来越快,越来越丰富;因为不想男耕女织,自己做衣服,所以催生了裁缝,乃至众多的服装品牌;因为不想自己做饭,才下馆子,才有了餐饮业的兴盛;因为自己懒得玩,才找人陪着玩,不但有了导游,更有了众多的娱乐场所;当然,不想写那么字,不但有了印刷术、打印机,更懒得打印,直接互联网。
面对消费者,有时候她想自己享受烹调的乐趣的时候,请不要打击他们,而是大力支持他们,没有绝妙的烹调技术,可以有简单、易用、美味的调味料:我不是超级大厨,做火锅我直接买火锅底料,也不用几十种香料配方煮几个小时了;或者,想吃自己做的麻婆豆腐,直接买它的调料,不用买N多的香辛料、豆瓣、甜酱等先炒制半天。
简单易用的、健康美味的复合调味料越来越成为主流。
高端调味料不是高端味精
单独一个味精,只具备“鲜”的诉求,并不能单独支撑高端产品这个事实。它需要更多的诉求支撑,并且有合适的渠道、合适的市场。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根据消费者的诉求和购买习惯等,反向要求产品研发和品牌构建。
简单来说,可以考虑的高端产品研发方向是:
1.别致的包装
此项高端产品主要针对高端渠道,应对部分人群的需求。可以从包装大小、便携程度、美观实用方面考虑。比如,到上海的久光百货购物的消费者,如果顺便买点味精或鸡精的话,她根本不需要5KG的大包装,更看不惯普通的塑料袋、纸筒,难得下一次厨房的她,看到200G的味精也会发慌。
她需要的或许是简洁、精致的小玻璃瓶,大概50-75G的量,味精结晶非常漂亮甚至可爱,价格还好。关键是,拿回家即使跟橄榄油、进口番茄酱、奶酪等放在一个空间也不突兀,甚至更加美观、舒适。
2.复合工艺配方
鲁菜讲究鲜,杭帮菜精致美味,粤菜绚丽多姿……各有独门绝技。“我不是杭州楼外楼的大厨,我做的西湖醋鱼、东坡肉也绝对正宗;我没到天津狗不理进修过,我做的包子一点都不逊色;我也没到四川实地考察过,不过,我的麻婆豆腐、回锅肉还有火锅堪比上乘……”
复合调味品是高端的方向,它基于传统、高端的工艺和配方,让DIY美食更简单。这就是它的魅力。
3.讲究情调的消费者
现代人讲究健康饮食,尤其是城市白领,不但注意饮食结构,更注意烹调方式。而现在厨房的简洁、美观以及生活的快节奏,也没有办法让你享受大骨熬汤的过程。那么,健康饮食的方向是什么?
蒸菜、凉拌菜和素食主义是绝对不可或缺的。是否可以考虑,针对这种烹调的需求,开发几款合适的增鲜、增味、地道、健康的调味品,或者调味品组合?简单的小组合,或者有味精、胡椒、果醋、白糖、橄榄油等,或者还有一本精美的“美食图谱”,几番捻、弹、抖、拌,如魔术般的几碟美味蒸菜、凉拌菜就呈现在你面前。
瘦身实战体验
我的小日记
6.1
苗条体内可能不“瘦”
跟老公结婚不到一年,他的体重竟直线上升了十多斤,看着老公日益增大的肚腩,我决定让他减肥。咨询了专家后才知道。减肥原来并不是“胖子们”的专利,关键要瘦得健康!
专家提醒:其实,脂肪包括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皮下脂肪”存在于,皮肤下面,它让我们的外形显得肥胖。同时也影响健康。内脏脂肪围绕着人的脏器,一旦超标后,往往会引起代谢的紊乱,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许多人看上去很瘦。就觉得自己与减肥扯不上关系。其实这是个误区,体内的隐性肥胖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事实上,清瘦其实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么好,瘦人尽管外表看起来很苗条。但是体内却有可能是个“胖子”。那些通过饮食而不是运动保持体形的人,尽管他们看起来很苗条,却易将脂肪储存在体内。他们并不会因为身材苗条。而比一般人得糖尿病和其他心脏疾病的风险低。关键是要苗条得健康!
6.2
朋友推荐我使用欧姆龙体重身体脂肪测量器给全家做个全面身体检测,它不仅可测量体重及BMI,还能测内脏脂肪指数及肌肉率等。测量下来,老公与我的内脏脂肪指数分别是12和6,专家告诉我们标准的内脏脂肪数应低于10,老公的内脏脂肪指数偏高。
专家提醒:内脏脂肪的过多堆积,会令其转移到肝脏、心脏等其他组织。不仅损伤内脏功能,更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系统性损害。所以,我们不仅要追求外在的美,更要追求内在脂肪健康。
6.3
锻炼+食疗+监测
如何保持正常的内脏脂肪指数呢专家提醒我们,要坚持锻炼,如:每日步行1小时,并注重健康饮食,再加上欧姆龙体重身体脂肪测量器的时时监测,控制体内脂肪,保持身体健康。
专家提醒:对于不爱运动的人而言,步行是最简单可行的方法之一。但想要消耗足够多的卡路里,就必须注意有效步数及步行频率,每分钟须步行60步以上,且连续行走超过10分钟才能开始消耗卡路里。
6.30
收获健康!
通过一个月的努力,并且有欧姆龙体重身体脂肪测量器的时刻监测,我和老公不仅外形回复婚前状态了,最重要的是收获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