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把常见的零食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优选级、条件级和限制级。
⊙优选级:水果、干果等,可以每天适量吃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两餐间吃一个水果,不但可以补充营养,还能满足人们对甜食的渴望。坚果是很多人喜欢的零食,核桃、杏仁、花生、南瓜子等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及矿物质。减肥的人在饥饿的时候慢慢咀嚼十几颗大杏仁,可以增加饱腹感,有利于控制饮食。
⊙条件级:鱼干、肉干、水果干、海苔、黑巧克力、酸奶、乳酪、全麦饼干等,要有选择地吃
对于条件级的零食,更要加以分辨和选择。比如,单纯用脱水方法制成的肉干、鱼干、水果干、海苔,可以适当吃一些,如果添加了太多糖、盐和鲜味剂,或采用了腌渍的加工方式,则应尽量少吃;乳酪、黑巧克力、酸奶同样有热量较高的问题,肥胖的人吃了这些零食,主食就应该相应减少;全麦饼干虽然纤维素含量较高,但不意味着脂肪含量就一定低,购买的时候应多看看营养成分表,低脂低热量的当然更健康。
⊙限制级:糖果、膨化食品、蜜饯、奶油蛋糕、曲奇、起酥、卤腌肉、火腿肠等,最好不要吃
限制级的零食以精细加工为特征,在加工过程中往往会添加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添加剂,如过多的盐、糖、香精、色素、含铝的膨化剂、含反式脂肪酸的起酥油以及含有亚硝酸盐的防腐剂等等,这些都是“臭名昭著”的健康大敌,膨化食品更被称为“垃圾食品”,是公认无益健康的“坏”零食,最好不吃。
健康零食三原则
第一,不要妨碍正餐。
吃零食不能妨碍正餐,只能作为正餐必要的营养补充。用零食代替正餐,会造成营养不良;不停地吃零食,会让肠胃“过劳”,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小孩子吃多了零食会影响三餐,造成偏食、厌食甚至营养不良。因此,吃零食与吃正餐之间至少相隔两小时左右,且量不宜过多,以不影响正餐食欲和食量为原则。
第二,要选择新鲜、天然、易消化的食品。
奶类、蔬果类,还有坚果类,很有营养。选择零食不要只凭个人的口味与喜好,营养价值及有利于健康才是首选。应该提醒的是,儿童要远离膨化食品和一些不合格的烘干食品。
第三,少吃油炸、过甜、过咸的食物。
走出零食三误区
误区一:吃零食不计较量。
很多人吃零食,单凭自己的口味,常常大量进食一些过甜、过咸的小食品,比如饮料、膨化食品等。这类小食品超量食用,摄入盐分、糖分过多,就会在营养、膳食平衡上出问题,引发营养不良及肥胖症等疾病。
误区二:蜜饯、果脯和水果一样有营养。
在加工过程中,一些蜜饯、果脯加入了很多糖或盐,也有些果脯食品中加入了防腐剂、色素、香精等添加剂,经常食用不利于健康,如话梅的含盐量就比较高,多吃无益。另外,一些蜜饯、果脯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含糖量也高,一些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就不宜多吃。
误区三:坚果营养丰富,可多吃一些。
不同人群不同吃法
⊙儿童应适时、适量地食用健康零食
儿童食用零食除了要做到适时、适量外,也不应根据个人口味的偏好,而应多选择富含钙质、蛋白质、纤维素的健康零食,如乳制品、水果、全麦食品等。
⊙孕妇吃零食可拓宽营养成分的供给渠道
水果和乳制品是首选,另外还可以换着花样地吃些核桃、瓜子、黑芝麻、大杏仁、大枣等,对妈妈宝宝都很有益处。
⊙老年人可把吃小零食作为加餐
老年人消化机能减弱,应该少吃多餐,每天除了三顿正餐外,还应有两三顿加餐,可以把吃小零食作为加餐。65岁以上老人早餐后2~3小时吃一次零食,可以选择维生素含量高的苹果、香蕉、橘子、猕猴桃、西瓜等新鲜水果。
午饭后小憩一会儿,等到下午3点左右来点坚果类的零食如葵花籽、南瓜子、花生、核桃仁、松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