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是目前最为古老的商用家养鸟类之一,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水禽的养殖是利用水禽的生理机能,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从而获得人类所需要的肉、蛋、羽毛、羽绒等产品的过程。我国传统的水禽养殖都是以自然水面或池塘进行小规模的放牧饲养或半放牧饲养和以人工戏水池进行集约化的养殖。随着这种模式的不断发展,水禽养殖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极其严重。与此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7%左右,且分布空间极为不均匀,水资源的状况对于养鹅的制约越来越大。针对我国未来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研究一种既能节约水资源,又不会损害鹅的健康、生产性能、产品品质的饲养模式极为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鹅的节水饲养方式,旨在为实际生产中节水养殖提供一定的参考。
1.1新型戏水池养殖技术
鹅喜欢在水上活动,传统的养鹅通常选择自然水面或舍、陆、水三段式的养殖模式,而后者的需水量巨大,通常一栋饲养2000只种鹅的鹅舍每天需水60~200t。鹅完全可以旱养,或者通过小水面养殖。唐青萍等在扬州鹅的饲养过程中分别使用传统池塘与新型戏水池(60m×1.5m×0.15m)两种养殖方式,与传统池塘养殖方式相比,新型戏水池养殖鹅产蛋数约少2.5个,开产日龄提早4d,节约47%的水面(土地面积);两种饲养方式对扬州鹅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没有显著差异。
1.2种鹅网床养殖技术
1.3种鹅旱养技术
水禽的旱养技术已经在鸭、鹅的生产中得到应用。王宝维采用地面旱养技术对朗德鹅配套系进行饲养,发现种鹅年产蛋58枚,种蛋受精率达90%,受精蛋孵化率达95%,产蛋期成活率达96%。张康宁[5]提出了一种可以控制光照、温度、湿度以及风速等各项指标的全封闭种鹅饲养模式,这种饲养模式虽然违背了种鹅嬉水运动的生活习性,但是在实践中并没有大幅度降低种鹅的产蛋量和受精率,与传统舍、陆、水三段式养殖模式的成绩相似。
2.1网上养殖技术
2.2全氧喷淋技术
圈养与喷淋相结合的技术,在没有违背鹅自然天性的情况下,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鹅的生长性能、屠体性能,从而提高鹅的养殖效益。陈晓青等分别采用旱地运动场结合喷淋与池塘养殖的方式对肉鹅进行饲养,发现结合喷淋的养殖方式能够有效满足鹅对水的需要,克服鹅等水禽与水域相互制约的因素,达到了生物安全的目的,有效提高了生产性能和存活率。而赵洋等在喷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网上养殖的方式,发现适当的喷淋(每天喷淋3次,每次持续30min)能够显著提高仔鹅的千朵重、绒毛长度和产绒率。圈养喷淋技术仅仅提供少量的水供鹅喷淋使用,不仅满足了鹅的嬉水习性,而且对生产性能、存活率以及羽毛的品质有所提高。
2.3发酵床养殖技术
目前,养猪、养鸡生产中具有成熟的发酵床技术,可根据鹅等水禽的生物学特点,开展发酵床养鹅技术。发酵床养鹅由于垫料中含有益微生物,能够有效迅速地分解鹅粪便,减少粪便中有害微生物对鹅的危害。韩青等通过比较添加锯末、稻草秸秆和不同菌种发酵床养殖肉鹅发现,利用发酵床养鹅确实能够消除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且对肉鹅的生产性能没有影响。李琴等研究表明,发酵床养殖对肉鹅的腿部、脚垫的健康有利,有助于提高福利水平。发酵床养殖肉鹅仅需提供水供鹅饮用,不需要戏水池进行洗浴,也不需要水对粪便进行冲洗,大大节省了水资源。此外,由于鹅的粪便会很快被微生物分解,不会污染鹅的羽毛,即使不经过戏水来洗涤羽毛,也不会影响商品鹅的销售。
3.1节水养殖的优点
3.1.1节约用水,减少污染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是我国养殖业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一栋种鹅舍每天的需水量就达到60~200t,并且产生了大量的污水。在畜牧养殖中的用水通常分为饮用水、降温用水和冲洗用水。小洗浴池以及喷淋养殖模式是通过减少鹅的洗浴用水来降低用水量,网上养殖则是通过去除冲洗粪便用水来减少养殖用水,而发酵床养殖只需要提供养鹅所需的饮用水。
3.1.2减少饲料的消耗在节水养殖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大的洗浴池供肉鹅戏水,仅仅通过喷淋满足鹅对水的需求,或者是完全不给予洗浴,减少了肉鹅的运动量。鹅运动少,消耗的体能少,能量维持需要量也就减少。相比较传统的养殖模式,鹅采食的饲料,其中有更多部分的能量用于鹅的生长,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采用节水养殖,可以降低饲料的消耗,从而降低鹅的料重比。
3.2节水养殖技术存在的缺点
3.2.2早期鹅舍建设耗费资金较多无论是网床、发酵床的搭建,还是喷淋设备的安装,在前期建设鹅舍的时候都需要耗费较多的资金。张康宁所提出的全封闭种鹅饲养模式更是如此,要达到可以控制光照、温度、湿度、空气、风速等各项指标,设备的耗费资金巨大,并且折旧费用很高。
我国传统的水禽养殖模式多数为放牧饲养。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水禽养殖所造成的生态压力越来越大,加之日益恶化的水环境对水禽养殖也造成很大的困扰,人们对畜产品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节水养殖方式是水禽养殖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大量的实践证明,节水养殖是基本可行的。与传统池塘养殖相比,在节水养殖的条件下,种鹅的产蛋数、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以及健雏率均没有显著变化;肉鹅的生长性能有所提高,肉品质没有显著变化。节水养殖技术既减少了鹅对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又避免了污染水源对鹅健康的影响,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养殖技术。然而,节水养殖所带来的一系列鹅的健康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并且新的养殖模式下对鹅的选育标准、营养需要、性别比例、饲养密度以及饮水和饲喂设施等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