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品牌主而言,触达只是浅层的表面,而如何触动却是更为核心的一步。
如何真正理解Z世代?如何快速建立情感链接?如何有效触发消费?
核心观点提要:
1.态度鲜明+主动约束重度科技用户的理性消费
2.五大策略品牌如何与Z世代建立情感链接
3.主动适应理解Z世代的十个核心要点
5.光环失色的KOL浮躁社会中的独立思考
DentsuAegisNetwork的研究结果显示,将近一半的Z世代用户相信技术的个人应用会对其健康及生活状态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而英国的一项研究数据发现,Z世代非常重视这个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里欧洲的Z世代用户社交媒帐号明显不很活跃。
这一趋势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出于个人数据被滥用的担忧,另一方面也考虑到技术对社会以及个人健康的负面影响。
约有超过58%的Z世代用户称由于科技公司对用户数据的滥用,他们已经对其失去了信任,而约有40%的用户认为社交媒体对其国家的政治言论风向产生了不良影响。
多屏联动现在已成了Z世代的标准操作,很多人都是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发信息、或在社交媒体上同步进行内容创作和发布。
像Snapchat,Instagram和YouTube这样的平台就非常易于品牌主触达Z世代,可以用有趣的内容先获得其注意力,然后再进一步地推进沟通。
快节奏的生活意味任何事物均可进一步简化,而便捷生活的产品或服务都会大受欢迎。对于声控的家庭设备,其物理-数字服务可以有效地将数字技术与用户连接,创造出物理与虚拟之间流畅的用户体验,因而近年来受到Z世代的持续追捧。
Z世代在自我表达方面比父辈们要拥有更多的选择,比如Instagram、YouTube、Snapchat、TikTok等APP可以随时传递其观点或创意。
时尚品牌或产品凭借自身独特的风格也可以足够鲜明地实现自我表达,另外价值观方面能得到Z世代认同的事物或品牌也会驱动他们进行自我表达。
他们希望成就一番事业,所以愿意不断进行技能上的提升,并乐于为自己所爱的领域和方向努力奋斗。
大多数的Z世代都有过关于种族、性别平等的对话。在他们眼中,平等是社会的底线与良心,无法妥协不可谈判。
气候变化、健康问题、第三世界欠发展问题、贸易公平与可持续采购等国际热点问题是这一代人的共同关切。其中很多人过去都主动参与了很多慈善事业,并且在人生的早期阶段积极地参与各类社会活动。
根据RPA的研究报告,理解Z世代的根本在于其身份的变化性。而这春中关键的十个要点是:
1.他们会根据不同的场合来不断变换身份,品牌也应如此。敏捷的品牌会利用各种机会让其本身更加个性化,同时创造与Z世代新的连接点。
2.利用群体势能的力量。基于同理心的行为改变是Z世代群体画像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事件与线索至关重要,而由一些KOL所代表的群体行为方向也是品牌有益的切入点。
3.Z世代喜爱多样化,但又不想成为异类特立独行。多样化对Z世代来说是具有重要价值。营销社区需要满足多样化的群体需求,但要避免绝对的不同,以免引起Z世代的不适。
4.当出现某种情况时,如果其他人能够率先表明立场或态度,这对于Z世代而言是个大大的加分项。所以品牌可以适时帮助或者替代他们发声,会极大提升品牌的好感度。
Z世代整体上比较宽容,不喜欢冲突,喜欢个人自由及选择,所以品牌应该视时而动,择机而动。
5.认可与认同:要明确地让Z世代知道他们非常重要。要在个体基础上承认、欣赏Z世代的价值,并将他们作为重要的客户群体积极予以回报。
对Z世代释放的种种信号要保持敏锐,并积极做出回应。同时要让Z世代感到被重视、被倾听。
6.不要只一味地营销自己的品牌,要帮助Z世代进行自我营销。品牌与Z世代的一致性与同一性也是未来变现的发力点。
那些能够给予Z世代足够的平台来表达个性、兴趣、品味,同时能帮助其吸粉、涨粉的品牌无疑会赢得Z世代的忠诚与感恩。
8.真相很重要,故事也一样。好的品牌故事可以有效传递基本的事实。
10.不要向Z世代营销“他们是谁”,而要引导“他们想成为谁”。要激励他们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同时不断换位思考他们想要什么,如何获得尊重与重视。
除了社交媒体,Z世代也喜欢在不同的媒体之间切换,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
需要创意的工作显然更具吸引力。Z世代想在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印记,无论是艺术、科学还是其他全新不同的领域。
数据显示,约有1/3的Z世代受访用户称在未来的职业选择上,薪酬会是最重要的考量。总体而言,这个群体将工作经历视为价值资产,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工作经历可能会妨碍连续的教育与职业规划,并非是加分项。
由于现存较大的不确定性,很多人会充满激情和力量去积极改变,并相信未来属于自己;同时也有另一部分人感觉毫无准备,根本无法参与,他们相信解决社会问题是位高权重的当权者的责任,个人行为不可能带来什么改变。
想要有效触达并触动Z世代,品牌需要考虑建立一个已与行业深度联系的同行网络,在专业度上更加垂直专注。
疫情带来了暂时的无序,也带来深层的反思。反思会催生更多的理性,而理性正是我们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