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3.15辽宁
品质差的油脂:鲸鱼油、一般鱼油。
油脂的分类及各种油脂的特点
按照碳链长短分类:短链脂肪酸(≤6C)、中链脂肪酸(8-14C)、长链脂肪酸(≥16-18C)按照饱和度分类: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按照营养需求分类:必需脂肪酸:基本上都属于不饱和脂肪酸,多是n-3(亚麻酸)、和n-6族(亚油酸,花生四烯酸)非必需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一些单不饱和脂肪
植物油(饱和):椰子油>棕油>棉油
植物油(不饱和):紅花子油>玉米油>大豆油及大豆磷脂
动物油(饱和):奶油>牛油>猪油
动物油(中饱和):猪油>鸡油
动物油(不饱和):深海鱼油、一般鱼油、乌贼油、粉末油脂
饲料用混合油脂
NY/T913—2004饲料级混合油的标准(在2018年五月初此标准已经废止),以后对饲料用混合油使用要求会更加严格。
3.2煎炸老油
煎炸油是美国饲料级混合油唯一的原料,通常来自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的炸薯条和炸鸡等的回收油和油炸食品厂的回收油。煎炸老油虽然没有像餐厨废油那样接触过多杂质而且卫生较好,但是煎炸老油
过度煎炸带来的安全隐患极大。
3.3动物副产品油
3.4次品植物油
次品植物油以质量不符合食品级的植物油为主,包括大豆油、玉米油
、棉籽油和米糠油等罐底油。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油脂发生氧化酸败,能值降低、品质差等。某些次品植物油的危害更甚,例如次品玉米油和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含量很可能超标,棉籽油中游离棉酚、菜籽油和芥籽油中异硫氰酸酯等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是,次品植物油和动物副产品油不是饲料用混合油脂的主要原料。
饲料用混合油脂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在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油脂的水解氧化与深度氧化,另一方面是致癌物质如苯并(α)芘、重金属和脂溶性化学污染物的威胁。以废弃食用油脂为原料生产的饲料用混合油脂,贮藏稳定性差,同样储存条件下与豆油、棕榈油和猪油等油脂相比更容易氧化酸败。主要是由于过多金属离子和杂质的存在使得油脂的变质速度加快,添加油脂的饲料本身性质不稳定,这样为饲料带来过速变质的安全隐患。
饲料用混合油通过酸价及过氧化值两个指标来评判成品油的氧化酸败情况已经不太合适,但由于酸价的可调节性和过氧化值先升后降的特性,这两个指标已经不能真实反映饲料级混合油氧化情况。丙二醛是油脂的次级代谢氧化产物,研究表明,含双键以上(包括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可氧化产生丙二醛,其生成量与脂肪酸不饱和程度有关。
油脂氧化产物虽然异常复杂,但主要分为氢过氧化物等初级氧化产物和由初级氧化产物分解而来的次级氧化产物。在油脂氧化程度的几个指标中:过氧化值的最大值,出现在氧化第一阶段,随后会逐步降低。酸价的指标较容易被人为操作而改变。而丙二醛值所反映的次级氧化产物的稳定性更强,且随油脂酸败累积增加。因此对于油脂品质来讲,丙二醛值是一个极其关键和重要的指标丙二醛值的高低,除储存条件等因素外,与油脂的种类有很大关系。如鱼油较猪油、豆油更易氧化酸败并产生丙二醛。需要结合油脂的种类,来对油脂是否可用进行判断。
桑普丙二醛(MDA)测试盒为国内首创,国家发明专利产品,专测油脂中丙二醛含量,该测试盒操作便捷,结果稳定,20-30分钟快速检测,检测成本低廉,是油脂检测的不二选择。